1、刘大川教授刘大川,男,1943年2月生,湖南省会同县人,中共党员,武汉轻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学院)教授,原武汉工业学院副院长。1965年7月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同年至今一直在武汉工业学院从事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先后编著出版菜子油的制取及加工,油脂加工、浸出法制油工艺及设备,植物蛋白工艺学,食用植物油与植物蛋白等五部专著。其中植物蛋白工艺学是国内首部系统阐述植物蛋白资源、制取工艺、产品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的科技专著,获国家粮食储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他主持完成的“大豆膨化浸出工艺研究”、“大豆脱皮、浸出粕低温脱溶工艺研究及大豆蛋白产品开发”、“紫苏油系列产品开发”和完
2、成的“油料预处理挤压膨化机的研制”四项科研项目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喷射式连续水化脱胶工艺及设备研究”、“米糠色拉油的研制”、“小型米糠色拉油成套精练设备研制”“油菜籽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等四项科研项目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主持完成的“油料脱皮、低温压榨制油新工艺及关键设备研究”获中国粮油学会2005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完成的“油料低温制油及蛋白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他主持完成的“用酒精浸出蓖麻油新方法”、“用混合溶剂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的方法”、“油菜籽脱皮、冷榨、膨化浸出制油方法”、“低温压榨制备紫苏油的工
3、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大豆湿粕热气式搅拌型低温脱溶装置”、“低温螺旋榨油机”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在省内外设计投产的多项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每年可为国家创利税数千万元。由于他对我国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学科建设、油脂工业科技进步及成果推广所作的贡献,在粮油工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当选为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植物蛋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被评为国内贸易部部级优秀专家,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9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被评为全
4、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最新文献:酸沉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物理改性工艺研究 中国油脂2011年9期 油菜籽加工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中国油脂ISTICPKU-2011年8期油菜籽加工新技术及深度开发 农村新技术:加工版-2011年6期李庆龙教授湖南省澧县人,中共党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现郑州工程学院)粮油储藏系,1968-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粮食部门工作,1978年调入本院任教,历任粮食化学系副主任、粮油工程系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现兼任中国粮油学会理事、
5、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麦粉分会筹备组副组长兼秘书长。长期从事谷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是我院食品化学课程的带头人。研究方向侧重于谷物新食品的开发、面粉后处理和系列专用粉的开发与推广,共主持完成了数十项重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术进步三等奖三项,部级优秀科技成果三项。指导学生完成科技项目三项,指导学生完成的科技项目获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四项。挂面脂肪酸值变化的研究首次发现挂面加工过程中脂肪酸值下降的规律,并认证其机理,1987年被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年会选为大会宣读论文,获中国粮油学会优秀论文奖。“粮食露天储藏技术与品质变化规律研究”、“大米软化加香技术研究”、“籼米
6、米果生产技术研究”等课题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5-1987年在湖北省广播电台播讲“粮食食品转化技术讲座”和“农副土特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讲座”共50余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1989年被湖北省科协授予“湖北科技精英”称号。曾先后赴瑞士、德国、奥地利、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进行专业考察或参加国际会议,系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AACC)会员。出版的译著有营养与食品加工、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两部,主编或自编出版的著作有粮食食品加工技术、营养与人体健康、粮食科学基础、农户粮油储藏与加工、家庭农产品保管问答、谷物品质分析等共六部。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7、编写学院内部使用的教材3部。研制开发的“儿童营养蔬菜粉”、“儿童营养米粉”、“系列米果食品”“中国香米”、“多种专用面粉”、“籼米米果”、“营养强化大米”等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先后被聘任为多家食品企业和面粉企业的技术顾问,进行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食品企业和面粉企业达200余家。为湖北银欣集团、鹏泰(秦皇岛)有限公司、江苏曲起霞面粉厂、华龙面业集团等企业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开发新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使这些企业每年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谷物食品加工行业,特别是在面粉后处理、面粉改良剂的应用和系列专用粉开发方面享有很高声望。最新文献:挂面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中国粮油学
8、报ISTICPKU-2012年3期营养健康型面制品研究开发进展 现代面粉工业-2012年1期当前面粉及面制品加工业中的几个问题 现代面粉工业-2011年4期李庆龙胡健华教授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1967年7月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现河南工业大学)油脂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通州市油化厂从事技术工作,1982年4月调入本院,从事教学、科研、科技服务工作,曾任油脂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副院长等职务,现享受副院长级待遇。他实践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深受师生欢迎。1986年被评为湖北省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师。在担任副院长期间勇于开拓,使学院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他
9、先后编著出版了“油脂及代脂工艺学”、“油脂化工工艺学”、“油脂浸出工艺学” 3部专著,后两本专著是国内首部系统阐述有关内容的专著,其中“油脂化工工艺学”获国内贸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了多项科学研究项目,如研究的“糠醛精制新工艺生产试验”,使我国糠醛质量超过美国,为制定糠醛国家标准奠定了基础,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秸杆发酵制饲料技术研究”,并通过国家级验收;研制的“卫星式油脂浸出器”获内贸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并评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研制的油脚,皂脚常压水解制脂肪酸高效催化剂,其催化效果大大超过油脂化学领域世界著名的特维屈尔催
10、化剂,并已在国内推广应用。研究完成了“双低油菜籽脱皮冷榨中试技术研究”课题并通过省级鉴定,为国内首创,其“加水调质,冷态压榨工艺”属国际创新。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关于“蔗糖脂的无溶剂法合成研究”的两篇论文被2000年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此外还设计了多家油厂和糠醛厂,并到工厂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他在我国植物纤维水解工业,油脂工业以及教育事业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1997年起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几年来又发表论文10余篇,完成湖北省多项科技攻关任务,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双低油菜籽脱皮冷榨制天然油菜籽油”项目
11、采用的加水调质、冷态压榨工艺属国际创新,开创了我国油料脱皮(壳)冷榨制天然食用油的崭新局面,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9月完成的“油厂油脚制生物柴油”生产研究,该技术适用于植物油厂所有回收的劣质油和餐饮业废油,不仅废物利用且大幅降低生产成本;2008年3月研究的国内首条“油茶籽脱壳冷榨制天然油茶籽油”生产线投产,将我国油茶籽加工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其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油品质量好,完全可与“液体黄金”橄榄油媲美。后两项成果已分别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5月由湖北省科技厅鉴定验收。最新文献:油茶皂素、油茶多糖及糖萜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综述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年2期
12、我国东北地区青豆原油精炼工艺研究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4期壳聚糖对茶皂素水溶液絮凝工艺的研究 粮食与食品工业-2009年2期脱壳冷榨生产纯天然油茶籽油 中国油脂ISTICPKU-2009年1期汪海波教授汪海波(1971-):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武汉市农副资源循环利用与新产品开发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中国粮油学会会员,现担任国家级权威期刊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学报等杂志的审稿专家。1999年9月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9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
13、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功能性成分的生物学性能研究及新产品开发。近年来,围绕该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级权威期刊22篇,SCI、EI收录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6年获武汉市杰出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资助, 2005年荣获武汉工业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研究兴趣:农副产品资源及其深加工废弃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性成分的性能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研究对象涉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多酚、多糖和功能性蛋白质类物质。主要研究思路是从农副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开发
14、的视角出发,开展农副资源及其加工副产物中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理功效的天然成分的相关研究。研究重点是通过对活性成分的分子结构、分子行为和生物功能开展深入解析,理清其展现生理机能的构效关系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其开发和利用的合理途径与方式。目前课题组有主干研究教师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已毕业硕士生3人),实验设施完备,研究经费充裕。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淡水鱼胶原在生物医学材料中应用的相关基础问题研究(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淡水鱼加工废弃物开发高效生物吸附剂的机理及关键技术(3)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淡水鱼中活性胶原的提取工艺及性能研究(4)武汉市农副资源循
15、环利用与新产品开发工程中心平台专项(5)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人才项目,淡水鱼胶原的理化性质及影响因素研究(6)武汉市晨光青年项目,葡萄糖苷酶水解制备高纯度大豆异黄酮甙元及酶的固定化技术最新文献:草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部分生物学性能 水产学报ISTICPKU-2012年4期草鱼鱼鳞胶原蛋白的凝胶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ISTICEIPKU-2012年4期草鱼鱼鳞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 水产学报ISTICPKU-2012年2期高水解度草鱼鱼鳞胶原蛋白肽的研究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年2期何东平教授 何东平,男,武汉轻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学院)国家二级教授,博导。1982年1月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油
16、脂工程专业;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获理学硕士,微生物学专业;2007年6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现从事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主持2011年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油茶籽低温压榨技术与装备研究和示范,主持2009年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地沟油鉴别技术开发研究和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食用植物油成分真实性鉴定标准研究等16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出版油脂书籍20本,其中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工厂设计,主编教育部专业特色教材1本。发表论文110篇,获得国家专利5个,通过省部级项目鉴定15项。主持设计的工程项目85个,都已竣工投产,
1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担任中国油脂、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粮油加工、食品工业科技、化学与生物工程和中国农产品加工年鉴杂志社编委。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国家粮食局粮油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与食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两次评为全国优秀粮油科技工作者, 1999年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3年评为湖北省新世纪第二层次人才,2006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12年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最新文献:花生挥发性香味识别的研究 中国粮
18、油学报ISTICPKU-2012年7期高山被孢霉的扫描电镜观察 电子显微学报ISTICPKU-2012年2期酪蛋白磷酸肽持钙能力的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ISTIC-2012年3期60Co-射线辐射诱变寇式隐甲藻6号的技术研究 中国酿造PKU-2012年2期非油炸膨化紫营脆片加工工艺研究 中国果菜-2012年1期周坚 周坚:武汉轻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南大学特聘博导。1982年毕业于江南大学粮食工程系;1988年获江南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5年意大利贝鲁加大学食品学院。现任武汉工业学院副校长,中国粮油学报编委会副主任,食品科学编委,中
19、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副会长。 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改善心脑血管功能与骨质疏松的功能食品升级”、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糙米与配合营养米主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国家级项目5项,“特色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等湖北省重大科研项目3项,其它省、部级项目6项。“粮食保质干燥与储运减损增效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稻米深加工、增值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淡水鱼传统风味食品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稻谷及油菜干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发表了甜柿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及褐变控制等40多篇研究论文,出版了粮油畜禽产品贮藏加工与包装技术指南、功能性膳食纤维食品等5部著作。最新文献:HPLC法测定小麦胚咀嚼片中维生素E 粮食与饲料工业ISTICPKU-2012年7期草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及其部分生物学性能 水产学报ISTICPKU-2012年4期莲子皮生物碱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ISTICPKU-201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