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陂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_25杜甫诗三首_课件新人教版21V.ppt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423467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宁市陂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_25杜甫诗三首_课件新人教版21V.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兴宁市陂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_25杜甫诗三首_课件新人教版21V.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兴宁市陂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_25杜甫诗三首_课件新人教版21V.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兴宁市陂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_25杜甫诗三首_课件新人教版21V.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兴宁市陂东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_25杜甫诗三首_课件新人教版21V.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杜甫诗三首,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代宗师,被尊称为“诗圣”。,1.开元十九年,十九岁,南游吴越。读书漫游时期,杜甫的一生的四个时期,2.天宝五载,三十五岁,再赴长安谋求政治出路。 长安十年时期,3.从天宝十五载开始,是诗人生活的激烈动荡期。 战乱流离时期,4.从上元元年开始,四十八岁的诗人暂居成都。晚年之际,贫病交加,生活窘困。大历五年,死于湖南耒阳。漂泊西南时期,创作背景,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正值“开

2、元盛世”,大唐就像个强壮的青年,有着无尽的理想和希望,宽广的胸怀似乎包容得下所有豪情。这时正值青年的杜甫正在南北游历,他第一次游齐赵时路过“五岳之尊”的泰山,写下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首联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用语言来形容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延绵。,对泰山的尊称,远望所见,尽,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颔联这两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大自然,聚集,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近望所见,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颈联云雾层出不穷,归鸟渐入山谷,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

3、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通“层”,眼角,细望之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尾联化用孟子名言:“登泰山而天下小”,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兼济天下的誓言。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原因。,终当,登上,极望之情,创作背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安史之乱”的第三年,大唐进入由盛转衰时期,玄宗早已弃都而逃,长安被攻占,人民生活在战乱中,大唐一片混乱。中年杜甫在投奔肃宗路上被判军所俘,困居长安,写下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

4、,城春草木深。,首联写春望所见,满目凄凉。国都沦陷,万物被洗劫殆尽,徒有山河依旧。春天业已降临,但人去城空,草木自然荒芜不堪。以上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颔联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此联以“感时”承上,以“伤别”启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颈联表现自开春以至三月,战火持续不断。写出家音隔绝,久盼不至的心情。其切意真情,最能引起共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尾联诗人以生活的一个细节因

5、焦虑而频频搔首,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创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唐军在“安史之乱”中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途中就所见所闻,写成著名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流传最广。“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越过,跑,多么,时间、地点、人物,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 备晨炊。,防守,最近,暂且,离开,泛指衣裳,对说,还能够,准备,再也,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蹂躏的家庭的悲剧。,走上前,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停止,消失,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事件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诗人情感,诗歌叙述了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人也未能幸免的故事,含蓄地揭露了捕吏的凶残,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