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浅析当前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 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 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三农” 问题 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 农民问题的重心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育有文化、 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作用。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速度 的快慢和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精 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 变,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一变化的产生,
2、直接关系到 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对如何做好乡镇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和要求,我们要是还用过去的老方法去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 作将显得非常被动。以下将主要从农民群众思想道德中存在 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极端化,法制意识淡薄。近年来,因为经济利 益或矛盾纠纷引起的群众上访、缠访现象不断增多,部分群 众“ 得理不饶人” 或“无理胡缠人”的风气比 较严重,遇事稍不 满意就产生极端化思想,不听、不认、不理现象突出,严重依 赖政府,群访、越级访案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 秩序。农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不强,对用法律武 器维护自身
3、合法权益不够熟悉,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不清楚, 当自身无法无力解决时,往往采取找领导、上访或直接面对 面舞刀弄棒动拳头的方式,使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性集体 上访事件明显增多。因争水争地引起的民事纠纷、斗殴、危 2 害乡里等现象并未绝根。 第二、小农意识严重,集体观念淡漠,重权利轻义务。个 体经济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但也限制了生产规模的发展。在 小农经济方式中的人们,常常表现为满足于自给自足,缺少 开阔的视野和远大的目光,他们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难有长远 打算。由于小农意识作怪,农民普遍存在着害怕竞争,不敢 承担市场风险的思想。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集体经 济和发挥农业规模效应存在不信任感,习惯于沿
4、袭以往的劳 作和生存方式。此外表现在对应承担的公益事业责任不愿担 负,只强调享有的权利,不愿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比如修 路,砌渠等集体公益事业,有力的不愿出,有钱的不愿拿,讲 利益的多了,讲奉献的少了。 第三、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缺乏较崇高的人生观、价值 观,封建迷信活动持续。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方 式和接触信息的途径增多,但是相比较而言,农民群众的精 神状态不佳,精神世界不丰富,农民的价值观趋向功利化, 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单方面攀比物质条件,而不重视精神生 活的丰富和提高。例如,农民在生活富裕之后,赌博、酗酒、 情色活动盛行,在红白事上大操大办、搞封建迷信活动等。 尽管有丰富的电视节目
5、、农家书屋、网络资源等,却不能很 好的学习利用。 第四、道德标准下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 过程中,商品交换的法则也渐渐侵蚀到农民的精神领域,影 响着农民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得失观、义利观的形成,受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农民价值取向功利化,引发道德滑坡。 尤其是传统的孝文化缺失严重,导致农村出现一些不尽心赡 养老人,不尊敬老人的现象。还有夫妻关系紧张,父子反目, 3 买卖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等现象普遍存在。 第五、人际关系疏远,干群关系不甚融洽。农民群众间 的人际关系变化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后,一些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至上 引起的经济利益矛盾增
6、多。2、农民和政府之间缺乏信任,农 户对村级事务不甚关心,对政府的政策主张不能理解,党群、 干群关系受到不良影响。3、农民群众宗法观念较浓厚,各宗 族间、宗族内部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家庭内部之间各种矛 盾、纠纷大量存在。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不扎实。在教育内容上,我 们忽视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忽视了法制教育的 重要性,也忽视了政治理论的教育。在教育对象上放松了对 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教育,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脱离农民 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未能很好正视和解决农民思想中存在 的疑问,重布置,轻落实;重形式,轻内容。 二是社会不良活动和现象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
7、应 未得以有效遏止,群众的诚信观念淡薄,道德缺失,部分农 民特别是部分青年农民精神空虚,追求格调低下的文化娱乐, 赌博、嫖娼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重新抬头, 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同时对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意识淡化。 现代人都向往讲文明、讲礼貌、讲信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家庭和睦的社会环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边远农村,相 当部分的农民又往往不遵守社会公德、不讲求家庭美德。青 少年不爱劳动,不讲社会主义道德,老年人不讲科学的现象 比较普遍;家庭责任感弱化,尊老不足、爱幼有余,邻里关系 紧张。 4 三是集体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淡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农民群众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
8、而增强了他们的 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 不断增强。由于教育的放松和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这种自 我意识在一部分人中逐步演变成了各行其是,直至利己主义 和极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明显淡化,不关心集体,对 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在改革开放中农民是最大受益者, 因此他们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衷心拥护,但他们往往对理想 信念存在模糊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又 会采取实用主义观点,大部分农民只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 有些人只顾“ 小家” 忘了 “大家 ”,有些甚至采取种种不正当手 段,如制假售劣,牟取暴利,不讲信用等。 四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扎实,工作机制不健全。农
9、村 群众大部分通过人际交往、赶集、看电视等比较生活化的方 式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引导不好,不良的思想道德就会 在某些边远农村占主导地位。正规系统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机 制还没有走进农村,面对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 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完善,管理人员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靠上级领导重视、 靠上级督促来保证落实的状况,随意性很大。具体表现在个 别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机制 不健全,缺乏经费保障等方面。 三、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道德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当前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需与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
10、求相适应。 一是要大力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公德意识,引导他 们做到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从而形成良好的社 5 会道德风尚。建立基层宣传员队伍,根据农村特点出黑板报、 办宣传栏、搞广播宣讲、组织文艺演出,用身边的人和事,对 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二是要做到“三个紧密结合“ 。就是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 要紧密结合农村的现实,紧密结合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结 合党的农村政策。在“ 三个紧密结合“ 中,第一个结合是搞好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前提,因为只有紧密结合农村的现 实,思想道德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为广大农民所接受。 当前结合农村的现实,就是要结合农村的稳定,而结
11、合农村 的稳定,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理顺农村干群关系,突出解决好 农民反映强烈的“热 点”“ 难点”问题,为农 村生产和生活创造 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二个结合是搞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的现实基础,因为只有结合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才会真正 关心,思想道德建设才会有感应力和影响力,也才会取得事 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结合农村的切身利益,最重要的是要结 合农民的增收。第三个结合是搞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 环节,因为我国农村工作的长期实践告诉我们,党的政策是 构建和谐新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制胜法宝,所以农村的思 想道德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策去做,要善于把提高农 民的精神文明水准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统一起来
12、,以后者推 动前者,以前者带动后者。 三是要讲究教育内容和方法,坚持分层施教的原则。在 工作方法上,要做到灵活多样,常抓不懈,坚决避免短期行 为和形式主义。随着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积极研究 和探索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特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切实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 的心坎上。要培育农民身边的典型,让农民直观地认识和辨 6 别善与恶,美与丑,正气与邪气,光荣与耻辱,达到潜移默化, 触及心灵的教育效果,通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导 人,使广大农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爱乡敬业的新型农民。 四是在个体构建上,要致力于建立新型家庭伦理道德关 系。在农村,家庭伦理
13、道德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 的生活与生产秩序,同时也影响到新时期农民思想道德体系 的形成。所以,要采用多种形式在农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的 新型家庭伦理关系,如开展“五好家庭 ”、“文明星级家庭”、 “模 范夫妻”“好媳 妇”等多种形式的评比竞赛活动。 五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要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融于和农民 息息相关的感情纽带上来,要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关怀。开展 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一定要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同时要因人 施教,将心比心,把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舞 人、激励人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永恒基点,增强思想政 治工作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 同时,我们应清醒认识到,由于我国农村的特定性,农 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农村 思想道德建设绝非旦日之功。我们必须长期重视,并把它作 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时刻把握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脉络,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及 时了解和解决新的问题,才能让先进文化占据农村这个大市 场,使农村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 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