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17年9 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3、钓鱼的启示课型新授课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学准备1.学生在课前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1、你钓过鱼吗?
2、在钓鱼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请谈一谈。2、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师补充有关名言和美国的一些生态规则。)3、文中描述了什么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钓鱼的启示一课,(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质疑:“启示”是什么意思?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一)、自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课文,检查自读情况。)2、想一想:文中有哪些难懂的段落?请标出来。(二)感知课文内容。默读课文,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理清课文顺序:课文按 _顺序,先写 ,再写 ,最后写
3、 三、品读体验(一)你知道“鲈鱼开放日”的含义吗?“我”和爸爸是在什么时候钓到鲈鱼的?(补充资料:什么是鲈鱼开放日,为什么之前不能捕捞。) 是的,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物种都是因为人类没有节制地捕杀而绝种的呀。这个道理很简单,可是当爸爸让我把鱼放掉时,我却难以接受。大家默读课文的1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二)抓细节描写体验“我”心理活动的变化。1.自读。2.指导与交流。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1)读“钓鱼”部分,“我”钓到一条怎样的鱼?我得意什么?父亲得意什么?屏幕出示语句,指名读:从中感受到什么?(得意)(2)指导朗读,读出得意。(3)品读“放鱼”部分,讨论交流:好不容易
4、钓到了一条大鱼,多令人高兴呀!可父亲要“我”放回去,此时“我”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一开始听到父亲让他把鱼放回湖里时,“我”什么心情?(急切)读出急切。听到父亲平静的语气时,“我”如何争辩的?读出委屈。当四周无人时,“我”会如何乞求?想象。当没有商量的余地时,“我”什么心情?当看到鱼消失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3)找四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读出作者心情的变化。(三)父亲的情感。们我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在“我”钓到鱼时,
5、父亲是得意的,而此时他的态度又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一个“盯”字让你感受到什么?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2)“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不容争辩”什么意思?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你理解父亲的做法吗?3.讨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中的“鱼”还
6、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四、巩固延伸1、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还有什么感想?2、做摘录笔记。教学札记: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课型新授课 主备单位、教师 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
7、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教学难点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在生活中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1.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2.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二、预习探究 整体感悟(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8、(二)找出课文中也给你启迪让你受益的句子。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怎样说的?指导学生用和蔼的语气朗读。2.父亲让我好好瞧瞧,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从教堂的塔顶,我瞧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品读体验快速读课文,在作者人生的道路上哪几件事印证了这句话? 1.交流。(第一事件411段)引导:作为一名年轻的设计师,谁都有梦想,作者也想着有朝一日能名扬天下,那么她是从什么入手的呢?有没有尝到甜头?(1)她此刻的心情如何?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她当时的心情?(2)这幸福的云停留了多久?何以见得?
9、出示句子。“这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3)“垂头丧气”说明了什么?这个词表现了作者当时心情如何?为什么会是这样?受到这么沉重的打击,如果我是作者,一定会不知所措,甚至痛苦绝望。而作者呢?你觉得是谁令作者有这么绝妙的想法?谁对她的帮助很大?(出示“父亲的话”)齐读。此次事件之后,作者有了怎样的收获?从这件事中作者知道了什么?你有何感受?2.自读第二件事,请你找一找。在这件事中,“我”的计划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我”尝试的另一条路又是什么?结果如何?(1)从“络绎不绝”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很多人喜欢“我”的时装,欣赏“我”的设计)时装要的就是创意啊,能搞出这样与
10、众不同的时装展的设计师一定是与众不同的,想象:从此源源不断从“我”的时装店里流出来的还仅仅是时装的河流吗?(2)另辟蹊径的尝试令“我”绝处逢生。此时此刻,回响在我耳边的还是父亲的教诲,当记者向“我”采访经验的时候我会自豪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再读父亲的话。四、巩固延伸1.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2025年,这个时候同学们已经30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教学札记: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5、落花生课型新授课 主备单位、教师 使用单位
11、、教师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分清详写与略写,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体会做人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准备1.询问父母给自己起名字的意义及花生的特点。2.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农村,对花生并不陌生,谁能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2、板书课题 交流资
12、料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教师板书课题。“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你知道本文作者许地山取名落华生的意义吗?把你们查的资料拿出来晒一晒。生简要回答。3、教师出示花生成长的图片,边出示边简单讲解。现在你知道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了吧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悟1、检查生字词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品读体验(一)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从内容上看哪一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1.默读第一段,思考: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2.学习此段,抓住“居然”理解。“居然”是什么意思?用在
13、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练习造句。(二)研读课文,确定重点。1.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找生分别读、父亲、哥哥、姐姐、“我”的话。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2.从父亲的话语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爸爸将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相比较,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3.爸爸只是在赞美花生的精神吗?爸爸教育我们是做什么样的人? 4.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听懂了爸爸的话吗?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联系爸爸的话,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师:不错,爸爸教育孩子们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不图虚名,
14、默默奉献。5.练读爸爸的话。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也停懂了爸爸的话。所以,他说(生:读许地山的话。)6、分角色读。师:许地山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许地山说的话。(三)学习写法。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略写)2.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
15、,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4.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物,让我们懂得做人要做有用
16、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清洁工人)四、巩固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详写略写以及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利用学过的写作方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五、板书设计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借物喻理)做个有用的人教学札记: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6、珍珠鸟课型新授课 主备单位、教师 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
17、能力。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1.搜集与珍珠鸟有关的信息。 2.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认识哪些鸟?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说一说。是的,鸟是人类的朋友,人的存在,让鸟有了依靠,鸟的存在,给人带来了情趣。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不少快乐。其实鸟不仅是人的朋友,在一些作家眼里,它们是倍受疼爱的孩子。今天我们来读当代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一)交流生字词语。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认读。(二)交流:快速默读一遍全文,然后说
18、说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想想作者在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三、品读体验读课文,思考:“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鸟儿对“我”有什么反应?(一)默读课文“怕人”部分,从哪写词语中读出珍珠鸟怕人的?1.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小嘴伸出来了,身子却不敢出来,表现珍珠鸟怎样的特点?2.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比较句子: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伸出小脑袋瞅瞅我。(1)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2)哪个句子好?为什么?3.指导读句子,读出珍珠鸟的“怕人”。(二)默读课文,找出表现珍珠鸟“不怕人
19、”的段落画记,同桌之间说说哪句话哪个词最能突出珍珠鸟的“不怕人”,并有感情地朗读。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1)小鸟落在柜顶上,站在书架上,飞到画框上,这一连串淘气的举动文中用什么词连接?(2)指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你好像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读出珍珠鸟的“不怕人“。(三)回读课文,感悟“信赖”。1.为什么珍珠鸟由当初怕人到后来又不怕人了呢?难道是鸟性改变了吗?带着问题再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画记,找到几处画记几处。2.最能表现
20、作者对小鸟的关爱,也最感人的一个画面你认为是哪一段?谈谈你读后的体会。(1)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如果是你在喂养珍珠鸟,当你知道鸟妈妈有了雏儿,当你听到叶蔓里边尖细娇嫩的鸣叫,你会怎么做?指导朗读这一句。(2)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关爱、信赖、惊喜等)3.看课文插图,想象说话。看,小鸟就是这样子睡在
21、我的肩上,还在做梦呢,它可能会梦到什么?过渡:在生活中小鸟与作者相依相偎,在梦中仍然相依相伴,这是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作者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4.齐读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是人与珍珠鸟之间要彼此信赖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小结: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四、巩固延伸、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请你用“有了信赖,就会。”的句式,写一段话。教学札记: 五年级上册第 四单元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四课型新授课 主备单位、教师 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运用口头语言和
22、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得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或漫画,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教学重点无论选哪个内容,交流时要说清内容,受到的启示。教学难点记事要写清过程,并要写明白从中得到的启示。教学准备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格言或漫画。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的句子。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 学了本单元,大家知道“生活”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也是读不够的书。我们常常会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些小事,一句名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得到教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
23、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默读后说一说: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主题是什么?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些什么?、分块讨论。一件事: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名言警句:是一句什么话,联系生活说说它给你的帮助和启发是什么;一幅漫画: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启发?、提出要求:无论选哪个,交流时都要说清是什么内容,有什么启发这两点。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同桌或四人一小组交流,互帮互进。、全班交流。四、延伸话题,综合运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多看,多听,多想,多问,要注重实践,学会积累运用,才会有更多的
24、收获。第二课时(习作)一、积累。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件事情,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有的选择了一幅漫画来交流说出了自己的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来进行习作。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漫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二、尝试。、交流漫画中的内容,受到的启示。、交流课前搜集的自己喜欢的漫画的内容,给你的启示。、指导命题。可以直接以“一幅漫画”为题,也可以加一个醒目的题眼更好。、列出提纲,自由表达,放胆试写。、写完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读一读,想想如果自己是读者,你读懂了吗?还需要修改吗?指导学生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三、评改。、回扣要求,交流习作。在小组内根据要求,
25、取长补短,相互修改,完善初稿。、对比别人的习作,看看自己的习作有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检查语句是否通顺,自己的习作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小组内交流推荐写得比较好的习作,通过欣赏,学习佳作优点,体验习作的乐趣,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提高习作水平。教学札记: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回顾拓展四课型新授课 主备单位、教师 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学生朗读并积累格言。2、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3、理解成语“水滴石穿”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转换意。教学重点理解教材中的五句格言的意思及用处。教学难点理解成语“水滴石穿”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
26、转换意。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富有哲理的作品,格言,座右铭。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总结四篇课文的共同特点。然后选择一篇自己印象最深的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小组内说说主要内容和所得到的启示。2、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3、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示。4、拓展。说说学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比如,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思考,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5、和同学交流从课外书中找出的类似语句,再抄写下来,作为自己的“生活启示录“。二、日积月累。1、自读自悟五句格言意思。2、组织交流。可选择其中的一两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
27、际中的具体例子,谈谈感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下决心去做,没有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志者,事竟成。、“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想要把事情弄明白,就要认真观察。点明了要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虚心能做好任何事,而自满却什么事也做不成。、“滴水能把石头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坚持下去,事情就一定能成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砺,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释放出来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多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3、背诵,摘抄自己感兴趣的格言。4、拓展。补充交流积累的名言警句。5、延伸,想一想这些格言可以用在哪些地方。教师可以讲述相关故事,加以理解。三、成语故事。1、让学生自读故事,然后同桌交流:“水滴石穿“是谁在什么时候对谁说的话?它的意思是什么?2、“水滴石穿“这一成语一般用在哪些地方?3、说一说读了这个成语故事后的体会。4、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成语的意思。5、理解“水滴石穿“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转换意。四、课外拓展。1、分组讲一讲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或格言,以及给自己的启示。2、课下继续搜集励志的格言或成语故事。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