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

上传人:美** 文档编号:429712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考试时间: 60分钟 全卷满分: 70分)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得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一12 N一14 O 一16 S 一32 Cl一35.5 K一39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填入括号内)1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融化 B海水晒盐 C铁锅生锈 D酒精挥发【答案】C【解析】A、冰块融化是指水由固态变为了液态的水,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A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是指通过蒸发的方法,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而使溶解在海水中的

2、氯化钠析出的过程,该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B属于物理变化;C、铁锅生锈是指铁和氧气及水反应生成了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即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故C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D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铬原子呈电中性3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3、)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C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D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种类、结构、性质及用途。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20,故A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B错误;C、木炭具有还原性,高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故C错误;D、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石墨电极,故D错误,故选A。4下列衣物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特点的认

4、识和区别能力。A、纯棉夹克是由棉花制成的,棉花属天然纤维,故错误;B、羊绒围巾是有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错误;C、腈纶上衣是由腈纶制成的,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属于合成纤维,故正确;D、丝绸是蚕丝制成的,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错误,故选C。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Fe+6HCl2FeCl3+3H2 BCO+Fe2O32Fe+CO2C2NaOH+CuSO4Na2SO4+Cu(OH)2 DNaHCO3+HClNaCl+CO2+H2O【答案】D【解析】A、铁在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FeCl2)而不是氯化铁(FeCl3),故A书写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3CO+Fe2O32Fe+3CO2,而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B书写错误;C、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Cu(OH)2沉淀,而题中没加沉淀符号,故C书写错误;D、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故D书写正确,故选D。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H7的雨水叫酸雨 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弱C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D使用pH试纸应先用蒸馏水润湿【答案】C【解析】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故A错误;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故B错误;C、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故C

6、正确;D、使用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稀释了被测液的酸碱性,故D错误;故选C。7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分类不同类物质A干冰、白酒、加碘盐、食醋混合物干冰BCaO、H2O、P2O5、K2CO3氧化物H2OCHgO、NaOH、KCl、P4(白磷)化合物P4(白磷)D甲烷、乙醇、硝酸钾、葡萄糖有机物硝酸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分类的知识。A、白酒、加碘盐、食醋均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均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物质的分类正确;B、CaO、H2O、P2O5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K2CO3而是由钾、

7、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物质的分类错误C、HgO、NaOH、KCl均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化合物;而P4(白磷)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物质的分类正确;D、甲烷、乙醇、葡萄糖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硝酸钾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物质的分类正确,故选B。8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除使用托盘天平(带砝码)和药匙外,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 )A玻璃棒 B烧杯 C100 mL量筒 D胶头滴管【答案】B【解析】由于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或纸上,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所以还要用到烧杯,故选

8、B。9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乙甲丁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乙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乙反应更剧烈,说明甲和乙排在氢前,且乙在甲的前面,丙、丁排在氢后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

9、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说明丁在丙的前面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乙甲丁丙,故选D。1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2.216.20.9反应后质量/ga4.48.11.8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10+2.2+16.2+0.9=a+4.4+8.1+1.8,故a=15克,根据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加则可推测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A、由以上推测可知,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

10、,故A错误;B、a=15,故B正确;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2.2):(1.8-0.9)=22:9,故C正确;D、从以上推测可以看出,该反应为Z物质分解为XYW三种物质,故Z为化合物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A。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22分)11(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银 ;(2) 4个二氧化硫分子 ;(3)2个铝离子 ;(4)高锰酸钾 ;(5)+5价的氮元素 ;(6)由Ca2+和H2PO4 构成的磷酸二氢钙 。【答案】(1)Ag;(2) 4SO2;(3)2Al3+(4)KMnO4;(5) ;(6)由Ca(H2PO4)2。【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

11、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是物质、分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1)银由原子构成,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为:Ag;(2)首先写出二氧化硫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4SO2;(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铝离子即2Al3+;(4)高锰酸钾由锰元素、钾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化学式是:KMnO4;(

12、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5价的氮元素可表示为:(6)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然后交叉化合价数值,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所以磷酸二氢钙的化学式是Ca(H2PO4)2。12(8分) 常用仪器的使用、常见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内容。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 写出上图中部分仪器的名称: ; 。(2) 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状态的要求是 。(3) 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 (填化学式)。(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是 ;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

13、气体, 应从 (填“a”或“b”)通入气体。【答案】 (1)长颈漏斗集气瓶 (2)固体 (3) CH4、NH3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解析】(1)图中仪器是长颈漏斗、集气瓶;(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3)O2、CH4、NH3、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16、17、71,所以O2、Cl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H4、NH3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4)连接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能加入药品制取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a端通入气体。13(8分)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分析图1,P点处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

14、A B(填“”、“”或“”);取一定质量的A的饱和溶液,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分析图2,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3)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1);减少(2)降低温度或加溶剂水(3)BAC【解析】(1)P点处A、B两种物质相交于一点,故其溶解度关系是A=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要析出溶质,仍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降温

15、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2)观察图2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剂、升高温度;(3)10时,A、B、C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BAC,由(1)所得结论: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得分评卷人三、分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0分)14(4分) 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不仅可以用Na2CO3CaCl2CaCO32NaCl表示,还可以用CO32Ca2+CaCO3表示,后者叫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按以下步骤进行:“写”:写出化学方程式。(Na2CO3 + C

16、aCl2CaCO3 + 2NaCl)“拆”:将易溶易解离的酸、碱和盐拆写成离子形式;沉淀、气体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2Na+CO32Ca2+2C1CaCO3 2Na+2C1 )“删”:删去方程式左右两边相同的离子。(CO32Ca2+CaCO3 )“查”:检查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注意:离子方程式中生成物为沉淀或气体时需标出“”或“”。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HCl在水中解离出 (填离子符号);NaOH在水中解离出 (填离子符号)。(2) CaCO32HClCaCl2CO2H2O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1)H+、C

17、1;Na+、OH_(2)CaCO32H+Ca2+CO2H2O【解析】(1)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在溶液中要解离成:H+和Cl-,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成Na+和OH-;(2)碳酸钙为固体不能解离,仍以分子形式存在,而盐酸可以解离成H+和Cl-,反应后的氯化钙溶于水,解离成了钙离子和氯离子,而二氧化碳和水不能解离,仍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aCO3+2H+2Ca2+CO2+H2O。15(6分) 已知A、B、C、D、E、F、G、H、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G为常见金属,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呈紫红色;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人体胃液

18、中含有A,可帮助消化。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 (1)E的名称是 ,H的化学式是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图中涉及到 基本反应类型。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答案】(1)铁 H2O2(2)CuSO4+Fe= FeSO4+Cu(3)C【解析】做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突破口一般是颜色和重要的化学反应等。G为紫红色金属,为铜而E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为铁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所以为氧气A在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所以为盐酸由于铜(G)可以和氧气(I)反应生成B,所以B为氧化铜则A和B反应

19、生成C和D为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铜,而C能够和铁反应,所以C为氯化铜,D为水H能够生成水和氧气,所以H为过氧化氢而EC反应即为铁与氯化铜的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和铜(G)所以转化关系为:反应为:CuO+2HCl=CuCl2+H2O,为复分解反应;Fe+CuCl2=FeCl2+Cu,为置换反应;2Cu+O22CuO,为化合反应;2H2O22H2O+O2,为分解反应。得分评卷人四、探究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8分)16(8分)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

20、成分。【猜 想】猜想1猜想2猜想3只有CO只有 CO和CO2都有【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探究】(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2) 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证明有CO气体。【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1) 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2)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答案】【猜想】CO2【实验探究】(1)A(2)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或尾气能燃烧);H2C2O4CO+CO2

21、+H2O(2)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原有的二氧化碳已经被完全吸收;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氧化铜被还原;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还原气是CO【实验结论】根据猜想3成立可知,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所以化学反应式是:C2H2O4CO2+CO+H2O;【问题讨论】(1)二氧化碳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分;(2)为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装置末端酒精灯可以点燃尾气CO。 五、计算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10分)17(10分) 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22、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还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3) 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4) 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2KClO3 2KCl+3O2(2)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有3.25g的二氧化锰和7.45g的氯化钾。(3)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2KClO3 2KCl+3O2245 149 96x 7.45g yx=12.25g y=4.8g(

23、4)12.25g氯酸钾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2.25g35.5/122.5100%=3.55g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3.55g/(12.25g+3.25g)100%22.9%答:略。【解析】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可以知道该固体为二氧化锰,由于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说明氯酸钾以完全分解,那么所得溶液为氯化钾溶液,可以知道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7.45%=7.45g;可以据此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在求算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时,可结合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求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质量,然后带入固体的总质量求算即可。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竞赛试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