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词“之”的用法发布时间:2013/4/17信息来源:何小群“之”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较早出现且常见的文言虚词,各代名家对它的意思与用法有过多种探索。如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過屮(艸、屮,均为“草”,都读作co)枝茎益大有所之。“段玉裁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在入选的中学文言课文中,“之”尤为多见且意思不一,用法多样,区分起来比较费劲。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短短一文,“之”就有20个!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如果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我觉得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之”的用法规律。下面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
2、对“之”的用法作一初步探索与归纳。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含“之”的句子一共20个,根据其意思将其分类如下:一、“之”用作代词。问之客曰。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暮寝而思之。由此观之。燕、赵、韩、魏闻之。以上句子中“之”均放在动词之后,用作代词。“之”作为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它,代指“吾与徐公孰美”这件事;他,代指徐公这个人;它,代指“我不如徐公,可是妻妾客皆说我美于徐公”这件事;它,代指“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件事;它,代指“齐王成功纳谏”这件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此外,“之”也可以是指示代词,表近
3、指,可译为“这”、“这些”。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这两句“之”字后面都接“属”,其实“之”字后面若接“属”、“徒”、“族”等表示某一类或某一种人或事物的名词时,“之”用作指示代词,指前面列举的内容。二、“之”用作助词(1)“之”作为结构助词,译为“的”齐国之美丽者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闻寡人之耳者。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前面是名词(如“齐国”、“臣”、“朝廷”、“寡人”),后面也是名词(如“妻”、“臣”、“耳”、“过”,而“美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丽的人
4、)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而在“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中的“之”也是结构组词“的”,可它的后面是名词性短语。由此看来,“之”处于名词和名词之间,或者处于名词和名词性词组之间均用作结构助词,译为“的”。(2)“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王之蔽甚矣。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使本句成为上下句的一个成分,不译。(3)“之”作音节助词,无义。“之”用在方位名词(如:“内”
5、、“后”)的前面,形容词、时间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词语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义。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以上三句,“之”用在“四境内”“数月后”“期年后”这样的三个字词语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起调节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除此以外,“之”放在时间副词“久”之后,只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亦无义。如: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之”用作音节助词,除了以上两种之外,我认为还有一种。曹刿论战中有“公将驰之”和“公将鼓之”两个句式结构一样的句子,但两个“之”字的用法却见解不一。中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对于这两
6、个“之”无论是文下注释,还是“有关资料”部分都回避了。“公将驰之”的“之”是代词,这是没有异议的。而“公将鼓之”的“之”,则说法不同。一种看法认为“鼓之”的“之”是代词,代指齐军。他们认为“公将鼓之”与后面“公将驰之”的句式结构一致,既然“公将驰之”的“之”因为前面是动词,而判断它是代词,那么“公将鼓之”也是如此。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公将鼓之”的“之”是调节音节,无实在意义。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虽然从句式结构上看“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一样,“驰”和“鼓”都是动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驰”是及物动词,而“鼓”是不及物动词。关于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引用百度一位网友的话“及物动词直接跟
7、宾语,也就是说它往往是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是有对象的,这个对象还可以紧紧跟在这个动词后面。比如说:捉鱼,“捉”是及物动词,它的对象是鱼。不及物动词不能跟宾语,也就是说它这个动作是没有对象的,只是表示某种状态,比如说:将军百战死,“死”就是不及物动词,这个动词是没有针对的对象的”。再由此来看“公将鼓之”,“鼓”本意为“击鼓”,它只表示一种状态,而没有具体对象,不能牵强把“鼓之”译为“击鼓齐军”,这显然不合理,也不符合语法规则。所以,这里的“之”就是用在不及物动词“鼓击鼓”后起调节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用翻译。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
8、句式结构一致,但是“策之”、“食之”的“之”用作代词,代指马,因为“策”和“食”都是及物动词,而“鸣”是不及物动词,“之”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由此,我们也可以作这样归纳:“之”放在不及物动词之后,只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4)“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亦无实义。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用法。这种用法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并没有出现,但在其他文章中有:何陋之有?(陋室铭)宋何罪之有?(公输)这两句的主干分别是“(陋室)有何陋”“宋有何罪”,它们的宾语“何陋”和“何罪”被提前,而“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之前,这时翻译应省去。这是“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9、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相类似的,我们从下面两句可以再看看“之”另一种特殊用法。马之千里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形容词“千里”修饰名词“马”,是“马”的定语;形容词“高”修饰名词“庙堂”,是“庙堂”的定语。可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进而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加入“之”,这个“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中心语+之+定语。三、“之”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邹忌讽齐王纳谏不曾出现,初中教材的其他古诗文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
10、任蜀州)以上例子,“之”作为动词,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吴广”、“孟浩然”、“杜少府”,例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是承前省略了主语陈涉;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垄上”、“次所”、“广陵”、“蜀州”。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的后面没有像其他句子一样直接跟地点名词而是动词“任”,但是它后面最终还是出现了地点名词。所以说,“之”用作动词,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后面会有地点名词。以上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之”的用法,但这些都是一般情况下的用法,不排除有特殊,有些“之”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它的意思。如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和“故克之”、“登轼而望之”,这三句“之
11、”都是放在动词(“鼓”、“克”和“望”)之后,但是意思却不相同,我们只有结合语境才能更好的判断。掌握了“之”的具体用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中学古文,更有利于学生阅读古代经典书籍。下面,根据以上方法来阅读战国策齐策的文段,进一步探讨“之”的用法。盂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盂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孟尝君曰
12、:“善!”乃弗逐。选文中出现8个“之”:欲逐之曹沫奋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之其所短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用世立教之道哉第、句中,“之”用在动词“逐”、“谓”、“罢”、“弃”之后,根据上文的分析,“之”放在动词之后,作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那会不会是音节助词呢?再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确定它们都是用作代词,可以译为“他”。第、句中,“之”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如:“三尺”和“用世立教”)和名词(如:“剑”和“道”)之间,所以是用作结构助词,译为“的”。第句中,“之”放在方位名词“中”的前面,或者说用在三个字词语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到调
13、节音节的作用,无义。“陇亩之中”就是“陇亩中”。第句的“之”,比较特殊。它的后面是虚词“其”,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这个“其”在此用作代词,可以译为“他的”。既然如此,那“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难以确定它的意思的时候,联系上下文是至关重要的,上文“舍其所长”和“之其所短”除第一个字不同之外,其他是一致的,而“舍”用作动词,译为“舍弃”,那“之”是不是动词呢?“之”作为动词一般解释为“到”、“往”、“去”,这个“之”有这个意思吗?通过上下文分析,个人觉得这个“之”虽然并没有放在名词的前后,但是它就是用作动词。由“到”引申出来的,可以译为“使用”。本文探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之”的用法,不过是解剖一只麻雀,起一个示范作用,并不能概括“之”的全部用法。但我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当然有效,但事倍功半;而通过整理研究,传授学生学习的正确方法,使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则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