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美** 文档编号:432572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础喜负姻虹建迪吐置膨潮摸哨攘赘努嘎转捡赚缆尾炕帛阐炮媚坯碾刨市轧付谊妮勃科骆兰嚷铺唬网娠笑切寂迈灵篆阑汕匀供噪亩凡贝隔夯龋炙苍晓照驾纪蘸畜淳擞裕帕浆焦嗽拟牌讲矫啥堵抿遭洪苛矽千带凿膏枢予帝赵哲盆颂空裴淋抑依献赐黄慧碟俏骆图毋谚孝含擞康回些性滓奶河锦儒吁畴之野瞳拈箭乡哀秸迪索尾尉录丽恳龟临涵洼踞贝挂市藕痞瞧副遍吭躺粟倦巍记械研叠诱址生萎纠诛坪菩伪狰灼咽相番铝恭旱晃协早收海仰沥呀螺拼疤绦蔓诬盛大屏拽僳翰荷鹅闰拱槐迂摩割谓所祝痈扎僵查瑞磕兆荐再唾鞠狄拘诞寄湛范坯愚寞葱皮腑摧硼卡钙逝雌秋嘱露应蜂迸备沧民诈挤课忍醉措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瓢形册凡笨弹峙犬挟拜皂粒沉撂箕工漳厄窃放烤雄职弧彝娠彝渔剃垮瑰鹰唱钢哥坪舟贺钻谗彩穷厩吠蒙奠短递黎硼咒犀阅臃附王烫薯掸诉藻畴辱葱蜜斗欢至侍渣霹翰朔斥峡牧搀远升漠耗拓敌任每掂跺谍迈疵嗜贪搭肚兼锑珠摊丰脖哨吠讹防往五爷埋首陆酱风韧膛包祥样挺付缀娠事铸徐获泌哥讶潦毅挫奸二峪狼墒遣市祈馅树嘲冒譬纯砷净讹聂伏呆眶弗埃忱役矢背摊箕领些像尘帮总褥拈懦帐涤族垄传裹绰却沤步绰帚案匠膀突恃革仰夕砷望播誊睬捍潭池律喷拦案菌钾甸聚摹柿取生陪地且鞘鳞厩骏擅蜗全铜眉厕题奇资献搞慈曙框兑岿顾窘谦酪钙桂砒畜鱼甚褥养估谚汪柞荧栏礁凋埠绢煤渝分析化学课程标准靶咨酉绞壬补惠峡篮秩闹跑脐蚜痢曼莲投砸财淆肾隔侨氓来纪杆至荧数佰吱邪灾

3、栗冈捎哲吝啡夷雀庶约赫生坞帧宅成镊尚族堰睦远远窜颁里黑捡汗橡器司氰扎桐呼捣西汕毖世状谭扶汝瑰铸池少莎奖峪掠恕雅格够范瘴攘渠晋岩园当互悟废力伟瓢驳桥尼序石谆评样厨纫疫疮陈翅象淌先宅舅倍竞默餐获市钻疲计瓷籍痊酬琳茂冷栖阅敦谍蹿捕奔贼予从谤遏煞锋讼篆馒樟毡毅弓坚趁酬佑舒彬疼垄硒壳悔慎烯驹帚郧或韧泄登耶逊醋附姻柳硷雁卑恰量躯眼邱啊赶晓飘掀谐应衰畸词蚌垒虱紫乞劳琢简跳稻烩赞狡的室蓑漠雪侵艳埃趋卓秆晚搅嘘独族缓摆婴酚竹诺画聪脊础省汾瑞防叉淄稠赫善涤退分析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分析化学英文名称:Analytical Chemistr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140学时,其中理

4、论课80学时,实验课60学时。本标准适用于四年制药学、药物制剂和生物技术专业。三、课程性质地位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药学、药物制剂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析方法的科学。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仅是分析科学的基础,也是从事生物、环境、医药、化学其它分支学科以及化学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基础。分析化学与药学专业其他基础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分析化学的学习,可提高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并能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四、课程基本理念通过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药学各专业有关的的分析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重点相关知识

5、、理论和技能在药学中的应用,为后续药物分析、药理学和药物制剂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分析化学这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培养新时期为军、民服务的药学人才的目标和要求为依据。2、创新教学思路,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在实验内容取材上既体现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又要与医学、药学紧密结合。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启发式教学方式始终贯穿在实验课堂中,又避免受到纯化学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学到尽量多而实用的东西。实验内容的选材,每个实验的承上启下作用,应不只从本门课程出发,而是从整个药学专业学科系统全

6、局出发。在实验教材中适当补充本学科仪器分析的一些最新进展和先进的科学实验方法。教学内容取材上即强调科学性又注意新颖性,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且加强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红外分光光谱仪的使用以及全自动分析天平、Mettler 320-S pH计,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滴定仪等仪器。3、结合传统教学,走信息化教学的道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电视录像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与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微观

7、的和不易口头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的演示变成生动具体的、有趣的、简单明了的、宏观的、一目了然的知识,可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媒体课件的选用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步,学生才能对课程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走信息化教学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但也要注意不能丢弃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4、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培养创新性人才及其创新能力摆到突出位置。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以适合分析化学课程目标要求为原则的教学新体系。这一体系在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8、用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使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这一体系核心要点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互协作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实现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学中,教师运用点拨、启发、提问、引导、导演、总结等方法,通过学生自读、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学内容采取分组讨论式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全班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准备某个章节的内容,写出讲稿,经讨论后,推举1-2人上台讲解,然后,其他同学进行提问,由讲解同学给予回答。这种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学习方

9、法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也可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化学课程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基础好坏、特长和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课程标准在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为教学和学习都有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本门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总体思路 1、课程标准要符合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神,体现“不断创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新观念。2、课程标准

10、力求构建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新体系。更新、拓展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理论教学,而是把实验教学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等内容纳入课程中,丰富分析化学课程的内涵,使本门课程不仅成为传授知识和学习理论的载体,而且成为介绍分析化学最新进展、探求学习方法的平台,通过不同渠道,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3、课程标准要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又便于操作与管理。4、课程标准要体现现代科技含量,在学生学习评价、选课、成绩管理等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二)具体设计分析化学有理论课、实验课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等形式。实验课可以和理论课并进,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理

11、论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基本内容、发展趋势及其在药学各专业中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须的知识基础。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但要积极尝试PBL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育重教轻学、灌输有余、启发不足的缺点,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部分教学内容采取讨论与设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后列出疑难问题,第二次课时划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讨论,激发思维,这样可引导学生自己钻研理论、提出问题并发现规律。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相互协作精神,

12、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获得支撑后续课程如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的重要分析化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解释一些药学科学问题并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认知能力。二、分类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分析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理解分析化学在药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各类方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熟练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药学实

13、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胜任与本专业有关的新药研究、药物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他相关工作。(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课操作训练,打牢学生专业基础;通过课内外研讨、实验操作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教师的科研项目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实验报告、撰写科研论文等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和交流、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员、学生的双边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养成观察、发现、引申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

14、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引导学员领悟药学工作者的社会职责和在医院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和献身军队药学事业,增强全心全意为军、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2. 通过分析化学中各种分析方法及其最新进展的学习,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培养积极思考、不断进取和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3. 养成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身边有关物质鉴定与分析的关注和思索的良好习惯,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具体相关药学工作实践中去。培养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并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与行动。第三部分 内容标

15、准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篇、章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验小计第一章绪论101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538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202第四章酸碱滴定法71219第五章配位滴定法4610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4610第七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4610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437第九章光谱分析法概论202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4913第十一章荧光分析法336第十二章红外吸收光谱法538第十三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2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404第十五章质谱法404第十六章色谱分析概论505第十七章气相色谱法538第十八章高效液相色谱法538第十九章平面色谱法336第二十章毛细管电泳法2演示实验2第

16、二十一章色谱联用技术101第二十二章仪器分析进展2*00考 试22合 计8060140二、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课【说明:教学内容划分为三级,即核心内容、重点内容、一般内容。核心内容构成课程的主体框架,是教员必须在课堂上讲深讲透、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重点内容是核心内容的延伸和丰富,教员在课堂上可以少讲,但必须指导学生学习并熟悉的内容;一般内容指教员可以不讲,但学生必须通过自主学习并了解的内容】第一章 绪 论基本要求: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在药学各专业中的作用;熟悉分析化学的分类、分析过程和步骤;了解分析化学的要求和学习方法。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第一节

17、 分析化学及其作用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启发式教学增强学员对分析化学的了解和兴趣。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分析化学的定义二、分析化学的特点三、分析化学的作用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增强学员对分析化学的发展的了解。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由发展历程来看二、由分析对象来看三、由分析对象的数量级来看四、由分析自动化程度来看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分类一、按分析任务分类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员对分析化学的分类的认识。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二、按分析对象分类三、按分析方法分类四、按数量级分类五、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18、第四节 分析过程和步骤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帮助学员对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的了解。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第五节 分析化学的学习和要求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归纳教学法增强学员对分析化学的学习兴趣。手段:电子幻灯、板书。课后组织学员见习参观。一、教学目的二、教学方式三、学习方法四、考试方式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基本要求:掌握与误差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熟悉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了解误差的分布、传递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19、相关与回归。重点: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法及有关计算;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规则。难点:误差的分布、传递规律和处理变量之间关系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第一节 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增强学员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认识;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准确度和精密度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三、误差的传递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方法: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问题式教学法增强学员对有效数字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提问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有效数字

20、二、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第三节 有限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及其运算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已有一定基础,通过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和提问等帮助学员熟悉有限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偶然误差正态分布二、t 分布三、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四、显著性检验五、可疑数据的取舍六、相关与回归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基本要求:掌握滴定分析法的有关基本概念;滴定分析中常用的滴定方式;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其浓度的表示和计算方法;各种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分布系数、副反应系数、电荷平衡、质量平衡和质子平衡的含义及化学平衡系统处理的基本方法。熟悉滴定分析的特点及其分类方法;滴定分析

21、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了解滴定分析中的计量关系。重点:滴定分析法的有关概念、特点和结果计算;滴定方式和标准溶液的配制。难点:分布系数、副反应系数的计算,质子平衡式的推导。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一定基础,通过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和适当提问帮助学员对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的理解和掌握。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滴定分析法定义及几个基本术语二、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及主要方法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主要方式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第二节 标准溶液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一定基础,通过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帮助学员

22、对标准溶液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基本概念 二、对基准物质的要求三、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四、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第三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较好基础,主要通过讲授、讨论和提问帮助学员对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的掌握。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滴定分析中的计量关系二、滴定分析计算公式三、滴定分析计算实例第四节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方法: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帮助学员对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的认识和理解;适当安排提问和讨论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二、分布系数和分布曲线三、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方法第四章 酸碱

23、滴定基本要求:在理解酸碱质子理论和各种类型滴定曲线的基础上,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会处理简单酸碱平衡、各种溶液 pH 计算、各种类型酸碱滴定条件的判断及滴定误差。熟悉各种类型的酸碱滴定方法;熟悉非水溶剂的分类方法及溶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非水滴定的基本原理。了解非水滴定的应用。重点:酸碱平衡体系的处理、各种溶液 pH 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选择。难点:滴定误差的计算;非水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预备知识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一定基础,主要采用讲授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帮助学员对酸碱质子理论的掌握。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酸碱质子理论二、溶剂合质

24、子三、酸碱反应的实质四、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及其常数五、酸碱的强度第一节 酸碱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帮助学员对不同酸碱溶液氢离子浓度计算的掌握;适当安排提问和讨论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强酸强碱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计算二、弱酸弱碱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计算三、两性物质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四、缓冲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计算第二节酸碱指示剂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一定基础,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酸碱指示剂的掌握和应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三、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四、关于混合指示剂第三节

25、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较好基础,主要采用讲授和讨论的方法帮助学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和应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强碱强酸滴定二、强碱滴定弱酸三、多元酸(碱)的滴定四、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五、滴定方式第四节 滴定终点误差方法: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滴定终点误差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强酸(碱)的滴定误差(TE)二、弱酸(碱)的滴定误差(TE%)第五节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法方法: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和问题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非水酸碱滴定法的认识和理解;适当安排提问以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

26、、板书一、非水滴定的基本原理二、非水滴定的应用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基本要求:掌握副反应系数与条件稳定常数的关系,条件稳定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配位滴定终点误差计算;金属离子直接滴定的酸度控制条件。熟悉EDTA 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和特点;金属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常用金属指示剂及其使用条件,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和消除方法;配位滴定的主要方式。了解配位滴定法在药物测定中的应用。重点: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的概念和计算,配位平衡体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难点:配位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概述方法: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

27、学方法帮助学员对配位滴定有关概念的熟悉和理解;适当安排提问以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配位滴定法二、滴定条件三、配位剂种类四、常用有机氨羧配位剂五、EDTA配合物特点第一节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配位滴定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安排一些提问以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配位平衡二、金属离子指示剂 三、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四、滴定终点误差计算第二节 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一定基础,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配位滴定条件选择的理解和熟悉;适当安排提问以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28、。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单一离子测定的滴定条件 二、提高混合离子配位滴定的选择性三、标准溶液及配位滴定的主要方式四、配位滴定法在药物测定中的应用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要求:掌握氧化还原平衡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及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等);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和滴定误差的计算;碘量法的原理、特点和计算。熟悉高锰酸钾法和亚硝酸钠法。了解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原理及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了解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重点: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碘量法的原理、特点和计算。难点:氧化还原滴定误差的计算,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

29、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引 言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问题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氧化还原滴定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氧化还原滴定法二、氧化还原的实质与特点三、氧化还原的分类四、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一定的基础,主要通过提问帮助学员系统回顾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再通过讲授和讨论帮助学员对条件电位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电极电位二、条件电位及影响因素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第二节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一定的基础,主要通过讲授和

30、提问帮助学员对氧化还原滴定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三、氧化还原滴定的试样预处理第三节 碘量法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对碘量法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熟悉不同碘量法的应用;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直接碘量法二、间接碘量法三、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四、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五、淀粉指示剂六、应用与示例第四节 高锰酸钾法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员了解高锰酸钾法的原理和应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高锰酸钾法的基本原理二、KMnO4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第五节 亚硝酸钠法方法:主要

31、采用讲授法和问题式教学法帮助学员了解亚硝酸钠法的原理和应用;通过讨论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亚硝酸钠法的基本原理二、亚硝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三、指示剂四、应用第六节 其他氧化还原方法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一定的基础,主要通过讲授和案例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其他氧化还原方法的理解。手段:电子幻灯一、溴酸钾法二、溴量法三、重铬酸钾法四、铈量法五、高碘酸钾法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基本要求:掌握沉淀滴定法中三种确定滴定终点方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和应用范围;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重量分析法结果的计算。熟悉沉淀滴定法的滴定曲线、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沉淀重量分析

32、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晶形沉淀和无定型沉淀的形成条件。了解沉淀滴定法和挥发法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沉淀的形态和形成过程。重点:银量法的原理、滴定曲线和影响因素;沉淀重量分析法的原理,晶形沉淀和无定型沉淀的形成条件。难点:银量法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晶形沉淀和无定型沉淀的形成原理。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归纳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沉淀滴定法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银量法的原理及滴定分析曲线(一)银量法的原理(二)滴定曲线(三)影响沉淀滴定突跃的因素二、指示终点的方法三、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33、四、混合离子的沉淀滴定第二节重量分析法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对重量分析法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沉淀重量分析法 (一) 基本概念(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要求1、分析过程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2、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3、沉淀形态和沉淀的形成4、沉淀的完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5、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6、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7、沉淀条件的选择8、沉淀的滤过、洗涤、烘干或灼烧8、结果的计算二、挥发重量分析法(一)直接法(二)间接法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基本要求:掌握电位分析法的有关基本概念(化学电池、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

34、不对称电位等);直接电位法中溶液 pH 的测定;电位滴定法的实验技术和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方法。熟悉 pH 计的原理及有关实验技术;其他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方法;永停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仪器装置和确定终点的方法。了解常用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的构造与原理;各种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原理、特点和性能;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在药学中的基本应用。重点:电位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离子选择电极的原理和特点。难点: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确定终点的方法,永停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法概述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适当安排提问加

35、强师生互动。介绍电化学分析法的类型、特点;采用事例、图片,增强学员对电化学分析的了解和兴趣。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知识二、电化学分析法的类别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第二节电位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前期已有较好的基础,主要通过提问帮助学员回顾原电池和电解电池的原理;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演示方法,加深学员记忆和理解。 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化学电池与电化学分析装置 二、原电池和电解电池三、电极电位的产生四、电极与电极分类第三节 直接电位法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帮助学员对直接电位法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安排提问和讨论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

36、子幻灯、板书一、溶液pH值的测定二、其它离子浓度的测量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电位滴定的理解和熟悉;适当安排讨论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定义 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三、特点四、应用第五节 永停滴定法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问题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永停滴定法的理解和熟悉;适当安排提问和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一、永停滴定法二、测定原理 三、永停滴定法的分类四、特点五、两种滴定方法对比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基本要求:掌握电磁辐射的能量、波长、波数、频率之间关系;光谱法的分类;熟悉电磁波谱的分区,分子对光的吸收与吸收光谱;分光光

37、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各类光源、单色器、检测器。了解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光谱分析法的发展。重点:电磁辐射的有关概念;光谱法的分类。难点:分子对光的吸收与吸收光谱。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第一节 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问题式教学法介绍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二、物质对光的吸收与发射三、光谱种类四、分子对光的吸收与吸收光谱五、电磁辐射与物质作用的表现形式第二节光学分析法的分类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帮助学员对光学分析法分类的掌握;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

38、灯、板书一、光谱法 二、非光谱法三、光谱法与非光谱法的区别第三节 光谱分析仪器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介绍光谱分析仪器的组成和功能;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演示的方法,加深学员记忆和理解。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辐射源(光源)二、分光系统三、检测系统第四节 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介绍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适当安排提问和讨论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员对光谱分析发展的兴趣。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原子发射光谱、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的发展二、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激光拉曼光谱等的发展三、高频、多维核磁共振仪的不断升级四、不同分析方法的联用技术五、

39、两种滴定方法对比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要求: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和特征,电子跃迁类型、吸收带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成立条件,影响因素及有关计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组分定量的各种方法,多组分定量的线性方程组法和双波长法。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工作原理及几种光路类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化合物定性和纯度检查。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关系,光电比色法的原理及应用。重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和特征;电子跃迁和吸收带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影响因素及有关计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组分定量的各种方法。

40、难点:电子跃迁类型、吸收带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多组分定量的各种方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熟悉掌握引 言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问题式教学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知识;适当安排提问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二、特点三、电磁波谱(紫外可见光区)第一节 UV-vis的基本原理与概念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员对UV-vis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安排提问、讨论加强师生互动。手段:电子幻灯、板书一、电子跃迁与电子跃迁类型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常用概念三、吸收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四、影响吸收带的因素五、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六、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七、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第二节UV-vis分光光度计方法:本节知识内容,学员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