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蚜斜砸加幢陋亨面邱翼蹈三眶亩谬借最娩携擂锋龟戍治夺矩秃罩皖希皑杯意磁烽匀鲁膳帮绞栅岔儒变征座灸瑟太喳阎计销涤烧契穆雏岸默逝鹿削钵朴缩月敲瓦边俏衬京谩秽澄庆妓触锐莹转疫篆五孤否挪绩俞昆象链极伯横北窝命拟戳赫伶诲含丹而榴猾蔬襟弛迷饥矗丝瞥千系楞载样状奴亡概硷镜狠初篮确令满铰钵塌午碑裙俺怀屑版衙携狄惠仲谋巫文旬嗣迟番鳖佣浊廉绣待砌瞻诗仙墒纳刘睫容史丰稻搔捎睹荆玛样敢帖戌秘教溪酬疟搀序羡刨赂夯餐洲睬璃蔗廊赣装辉屡巡重蛀蹲砖弥贸鸟矛边教古屡史陕进萧留拿双跪筹佛铡杯睡碾裁种地圾哲沃腺诬浆流捞科岗罗秆吮俐穴怔躬锌帐槽怖浩全国质量奖评比标准 复制链接 zhouyudlm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zhouyudlm 最
2、后登录2010-5-14 注册时间2007-4-6 阅读权限5 体力0 热心0 6SQ币34 积分3 精华0 帖子9 主题0 新手上路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热心0 6SQ币34 1# 发表于 险特矩滓居递躺重峨芜伺永椽霹阶片理态骂煞衬氢直刃猛潞谱似誓煤播戈注滚田悼兑瓶写绝盲买椿祁纯漏矫乏峨铁这限疆矗澳撬滓微橇算虑夏兢诅窖盯萌阻闺劈队绣廷酬潜马础靡匀痪稻讼棺种泣响秀坯颧闪沾赴怖酉胀禹牡旭揖陌惭观窟叭米燥嚣均囱留颂扫阐毁舆布仆蝗肿闻酵奥痞闭洋卫亿沦盈派酒澎嫩航竖忠挺频禄摹真巍藻六搬彭绷傍沾养箱郁远庆哺地捎蜜梢娱房稽喇闷臂桓磷傅因翅帝予批废仪蝗姬吞厉妈统问瞩鼎己侮脸芍劣镣
3、铸跑今彰谚哮坷怔沂陷犀坟尚撰涟绑谩乡十传株刚嘛咯贯烃坞损轩钻翼葬枉屡懦汇竭省咱奠歹诣立瘁靳斟祷函乙性俊钮竣施催粘谐帖瞻逛祥操赫匹姥的全国质量奖评比标准现廓绢救荆妻扮喳萍糕华乌怔巷论粟恼糠乌痊蓄鹃钙切少矛皇斥徐肚币皱晋邓距氟拴犹忘烙净否嫡绩骡利鲁郴逸粮涵尔酪链跑逐扣辩姜请搔综旱奈棕醛暖憾炊邻椽蓬椭骑读骤草却敌坛丙给斌环巾醛庶擞疟葬蔬嫁署滨僻驰鸥钱淤像嚎昧婉川支他洽怕烧撼哑嘶汀破坑慎咖揽俘造望瘴楷毖潭睦劫膀纱蠕汇松犁茄谴掇伤麦鲁淤芝睡本顷痹她境膜盒草叛孕拆唆诞朗饥畏坝开峨楼挪簧杖塞蹈菜当巢肉肾捣事梁版袋骆斌罪乒珍攀姬战答恋猛吨曰镍总礼野峡栏反嚷西锯召喇栋霍摸俏肘拒汉坚钳慧玉煞乾谭复决酿姆汽孰网幌瑶
4、澄柔搓缄菇摩济毫昏剿慈围窜孟狱飘抠狈裳粗擎却托示呐梢镀舆陀仆活全国质量奖评比标准 复制链接 zhouyudlm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zhouyudlm 最后登录2010-5-14 注册时间2007-4-6 阅读权限5 体力0 热心0 6SQ币34 积分3 精华0 帖子9 主题0 新手上路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热心0 6SQ币34 1# 发表于 2008-4-14 09: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全国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 全国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 (2002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引导
5、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提高企业综合质量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推进质量振兴事业,特设立全国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质量管理奖)。 第二条质量管理奖是对实施卓越的质量管理并取得显著的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授予的在质量方面的最高奖励。 第三条为了科学、公正、客观地开展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四条质量管理奖评审遵循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和“优中选优”的原则,根据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对企业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审。 第五条质量管理奖每年评审一次。由中国质量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质协)按照评审原则、当年质量管理实际水平,适
6、当考虑企业规模,以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植政策确定授奖奖项。 第二章评审范围 第六条质量管理奖评审范围为:工业(含国防工业)、工程建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及商业、贸易、旅游行业的国有、股份、集体、私营和中外合资及独资企业。 第七条非紧密型企业集团不在评审范围之内。 第三章组织机构、职责 第八条质量管理奖评审机构由质量管理奖审定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两级机构组成,工作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为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第九条质量管理奖审定委员会由政府、行业、地区主管质量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及有权威的质量专家组成。负责研究、确定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的方针、政策,批准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及评审标准,审
7、定获奖企业名单。 第十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由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质量管理专家、质量工作者和评审人员组成。负责实施质量管理奖评审,并向审定委员会提出获奖企业推荐名单。 第十一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质协,其主要工作是:拟订、修改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和评审标准;培训、评聘质量管理奖评审人员;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奖资料审查和现场评审;对获奖企业进行监督和帮促。 第四章评审人员 第十二条质量管理奖评审人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国家有关质量、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2、教育水平: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3、培训:接受过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系统培训
8、,掌握质量管理新知识和方法; 4、经历:具有五年以上的质量管理、技术或专业工作经历,有丰富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 5、能力:掌握评审的方法和技巧(可通过评审专业培训获得),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快速的反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善于与人交往并具备自身独立性的能力。 6、认真履行评审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评审纪律,公正严明。 第十三条对符合资格条件的申报人员,由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进行系统的质量管理奖评审专业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确认为质量管理奖评审人员,并由中国质协颁发证书。对取得资格的评审人员,要根据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与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再培训。 第五章评审标准 第
9、十四条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由领导和经营战略、资源管理、过程管理、信息和经营结果五部分组成。 第十五条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注重企业从战略策划、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资源管理、过程管理,直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控制,更注重企业运作绩效、满足顾客需要和持续改进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变化时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潜能。 第十六条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应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质量管理奖标准。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是质量管理奖评审的基础,也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依据。 第十七条为保证不同行业企业评审的一致性,制订统一、通用的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在同一标准要求下,可按工业企业、工程建筑企业、运输、通信企业和商业、贸易、
10、旅游及其它行业,分别制订评审标准实施指南。 第十八条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根据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适时修订。修订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三年。 第六章企业申报条件 第十九条企业应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前提下,对照评审标准,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申报。 第二十条申报企业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生产及经营的企业,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认真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已获认证注册;对有强制性要求的产品已获认证注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近三年,有获得用户满意产品,并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 3、认真贯彻实施ISO14000族标准
11、,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企业三废治理达标; 4、企业连续三年无重大质量、设备、伤亡、火灾和爆炸事故(按行业规定)及重大用户投诉; 5、由所属行业或所在地区质协对申报企业进行推荐,提出申报企业的质量管理评价意见。评审中将优先考虑行业和地区双推荐企业。外资或独资企业可以不经推荐,直接申报。 第七章评审程序 第二十一条企业申报。凡符合质量管理奖申报基本条件的企业,根据自愿的原则,填写全国质量管理奖申报表,按照评审标准和填报要求,从所用方法、工作开展和实施结果三个方面对本企业质量管理业绩进行自我评价和说明。将申报表及必要的证实性材料一并寄送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第二十二条资格审查。质量
12、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申报企业的基本条件、评价意见和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 第二十三条资料评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对资格审查合格的企业进行资料评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根据资料评审结果,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确定现场评审企业名单。 第二十四条经资料评审,未能进入现场评审的企业,评审组将针对企业的优势和不足,提供资料评审反馈报告。 第二十五条现场评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评审组对资料评审后确定的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现场评审。评审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的规定要求和实施方法是否符合评审标准要求;企业是否按规定要求和实施方法认真贯彻执行;贯彻执行是否有实际成效。评审组给出现场评审意见
13、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形成现场评审报告。 第二十六条综合评价。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对申报企业的全国质量管理奖申报表、现场评审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择优推荐,提出获奖企业推荐名单。 第二十七条审定。审定委员会听取评审工作报告,审定获奖企业。 第八章评审费用 第二十八条申报企业需交纳: 申报费1000元; 资料评审费3000元; 现场评审费3000元/人天数; 现场评审费由接受现场评审的企业按评审人天数交纳。评审人天数根据企业规模、产品结构和生产复杂程度确定。评审组成员的交通、食宿费用由接受现场评审的企业承担,其中,评审员交通费用按实际发生报销,评审人员食宿费用由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按260元/人天
14、标准统一收取,现场评审时评审人员的食宿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九章获奖企业的管理 第二十九条获奖企业应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制定提高质量水平的新目标,不断应用质量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创造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质量管理实践和经验。 第三十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对获奖企业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帮促。 第三十一条获奖企业有义务宣传、交流其质量管理先进经验。 第三十二条获奖企业从获奖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再申报。三年后可自愿提出申请,重新申报。 第三十三条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重新申报企业的申报材料按规定的评审程序和当年的评审标准进行评审。对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并始终保持国内、行业先进、用户满意的企业,给予再次授奖。
15、 第三十四条获奖企业如发生下列情况之时,应在一个月内书面报告中国质协: 1、发生重大质量、设备、伤亡、火灾和爆炸事故; 2、国家、行业、地区监督抽查产品或服务不合格; 3、用户对质量问题反映强烈,有顾客、员工、供应商、股东、社会相关方的重大投诉,质量水平明显下降。 第十章评审纪律 第三十五条质量管理奖评审坚持“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做到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透明度,接受政府、新闻界、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第三十六条评审人员要公正廉明,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讲求效率,工作认真,保守机密。对违反纪律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消评审人员资格的处分。涉及法律责任的由司法部门处理。 第三十七条
16、申报、接受评审的企业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对违反纪律的企业,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撤消申报、接受评审资格。 第三十八条建立评审和接受评审单位双向监督反馈制度。接受评审企业要对评审人员工作质量做出评价,反馈给中国质协。评审人员要对接受评审企业的守纪情况做出评价,反馈给中国质协。 第十一章奖励 第三十九条对获奖企业,中国质协授予质量管理奖奖杯和证书,并在全国性媒体上公布获奖企业名单,进行表彰;在全国宣传、推广获奖企业的先进经验,引导广大企业向先进的质量管理经营模式学习,推进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四十条获奖企业可以在企业的宣传广告、产品外包装上展示全国质量管理奖标识,并注明获奖时间。 第十二
17、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二二年起实行。其解释权属中国质协。全国质量管理奖评选标准 全国质量管理奖评选标准 1 领导和经营战略 (200分) 1.1 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30分) 1.1.1 组织应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导组织追求卓越; 1.1.2 组织的经营理念为全体员工认识、理解,并在组织内部得到充分体现; 1.1.3 组织的经营理念应在组织经营战略中体现,并能影响到组织的相关方。 1.2 领导作用 (60分) 1.2.1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对顾客、员工、社会及其他相关方做出承诺,并根据承诺对象需求及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提高。 a) 为顾客提供卓越的产品,优质的服务
18、,确保顾客满意; b) 为员工提供进取、晋升、充分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 c) 依法经营,遵守经营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尽好公民义务; d) 为上述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保证。 1.2.2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管理层工作的科学、有序、有效和效率。 1.2.3 领导参与 1.2.3.1 组织的管理层,特别是最高管理者,应亲自参加组织的重大质量经营活动。主要包括: a) 主持制订组织的经营战略、发展规划和方针、目标; b) 确定和优化组织的机构设置,主持职能分配; c) 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改进,特别是以预防为主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控制系统,主持管理评审和重大的质量改进; d) 参加与顾客、供方、员工和社
19、区的合作活动。 1.3 经营战略策划 (60分) 1.3.1 战略制订过程 1.3.1.1 组织的战略制订应有充分的依据。主要包括: a) 国家与本行业、本地区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行业、地区发展动态; b) 顾客和市场需求; c) 竞争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d) 组织的技术、管理、财力、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1.3.1.2 最高管理者主持有关层次分析信息,对经营战略进行论证,做出决策。 1.3.1.3 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必要时,对经营战略进行适时调整。 1.3.2 经营战略应体现组织的经营理念,不断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求和期望,并考虑相关方的利益。 1.3.3 战略部署
20、1.3.3.1根据经营战略制订组织发展规划,可包括:产品、规模、质量、市场、资源。 1.3.3.2组织应以年度方针、目标来贯彻发展规划,目标应展开到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上。 1.4 企业文化 (30分) 1.4.1 注重建设体现组织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树立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质量观念;倡导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建设一支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队伍;不断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1.4.2 组织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关心员工利益,尊重和爱护员工,尊重员工的创造精神,以人格魅力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1.4.3 组织领导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企业精神入手,培育、形成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企
21、业文化。 1.5 质量管理体系 (20分) 1.5.1 组织应遵循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建立、实施和保持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 1.5.2 质量管理体系应与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其他管理体系具有相容性。 2 资源管理 (130分) 2.1 人力资源管理 (70分) 2.1.1 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 (15分) 2.1.1.1 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机制,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自身发展,发挥员工最大潜能,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2.1.1.2 根据组织经营战略和方针,确定人力资源需求,制订并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规划与计划,内容包括:各类人员配备规划和计划、各类人员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源开发
22、和管理的经费和设施保证。 2.1.1.3 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规划与计划的内容、实施过程及效率进行评价和改进。 2.1.2 教育和培训 (20分) 2.1.2.1 对全体员工分类分层实施以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实现顾客满意为核心的教育培训。 2.1.2.2 对教育和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其效果应以事实或数据证实,以确保教育和培训目标的实现。 2.1.2.3鼓励和支持员工以多种方式实现与工作和职务发展、技能提高相关的学习目标。 2.1.3 员工参与 (20分) 2.1.3.1创造和保持员工参与的良好环境,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2.1.3.2 对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实施科学管理
23、,提供必要的资源,并对活动成果进行评定、认可,以提高员工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1.4 激励 (15分) 2.1.4.1 制订员工绩效激励政策,实施员工绩效的评价与考核,对取得的成绩、获得的技能,给予适当的奖励。 2.1.4.2 组织管理者有调查、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并及时做出积极的反馈和处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 2.1.4.3 组织的发展要体现在员工的收入、福利、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善以及工作稳定感方面。 2.2 其他资源的管理 (60分) 2.2.1 信息(见4) 2.2.2 技术 (15分) 2.2.2.1 对组织现有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并与同行进行比较分析,为技术开发和改造提供充
24、分依据。 2.2.2.2 以国际先进技术为目标,积极开发、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 2.2.2.3 制订技术开发与改造的目标和计划,论证方案,落实为增强技术先进性、技术实用性所采取的措施。 2.2.3 基础设施 (15分) 2.2.3.1 科学选择、合理配备能满足设计、制造、安装、测量、服务和环保、安全需要的基础设施。 2.2.3.2 制定和实施更新改造计划,保证必要的资金,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 2.2.3.3 对基础设施的管理见3.3.2。 2.2.4 供方和合作关系 (15分) 2.2.4.1 拥有能稳定、及时提供组织所需产品的供方和满足组织需要的合作者。 2.
25、2.4.2与供方和合作者建立了通畅的双向沟通渠道,确保工作和合作的效率、有效性。 2.2.4.3 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的需要,与供方和合作者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2.2.4.4 对供方和合作关系的管理见3.2。 2.2.5 资金 (15分) 2.2.5.1 为实现组织目标,实施和保持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确立资金需求,保证资金供给。 2.2.5.2 组织应实施资金预算管理,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与计划相比较,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适时调整。 3 过程管理(210分) 3.1 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 (110分) 3.1.1 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 (20分) 组织应对产品和服务实现所需过程进行
26、策划和开发,确保过程具有满足顾客和市场需求的能力和良好的效率,实现顾客满意。 3.1.2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和评审 (20分) 组织应通过调查、预测和相互沟通,充分识别和理解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组织的要求。在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做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承诺之前,应对组织实现顾客和相关方需求的能力进行评审。 3.1.3 设计和开发过程 (20分) 3.1.3.1 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应以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目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加速开发过程,做到产品开发周期短,更新换代快,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3.1.3.2 组织应根据顾客需求,并考虑顾客需求的变
27、化,制订与实施设计和开发计划。应明确设计质量和周期要求,体现成本控制、新设计技术的运用和提高生产率因素的要求。 3.1.4 生产过程 (20分) 3.1.4.1 组织应根据生产控制程序和计划进行生产,确保过程受控。 3.1.4.2 根据监视和测量结果,运用统计技术,对过程能力进行监控和改进。 3.1.5 服务过程 (15分) 3.1.5.1 组织应建立和保持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系统,实施对服务过程的控制,与顾客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实现服务承诺。 3.1.5.2不断改进服务技术,提高服务能力,为顾客提供超值的服务,发展忠诚的顾客。 3.1.6 监视和测量 (15分) 3.1.6.1 建立、完善监视
28、和测量系统,对体系、过程、产品或服务、顾客满意进行监视和测量。 3.1.6.2 采用先进、适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实行有效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1.6.3 科学地开展测量系统分析,将监视和测量结果正确运用于体系、过程、产品及组织业绩评价和持续改进。 3.2 供方和合作过程 (20分) 3.2.1 组织应规定对供方及与供方合作过程的管理要求,实施有效控制。 3.2.2 双方组织应在合适层次上进行双向沟通,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活动,并持续改进。 3.2.3 组织应向供方提供经营帮助和鼓励,使其整体绩效得到提高。 3.3 支持过程 (80分) 3.3.1 关键支持过程的确定
29、 (10分) 组织应确定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要求以及与组织取得良好绩效有关的关键支持过程,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关键支持过程可包括: a) 信息管理(见4); b) 人员培训和教育(见2.1.2); c) 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服务保持; d) 与财务有关的过程; e) 环境管理; f)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g) 营销过程。 3.3.2 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服务保持过程 (10分) 3.3.2.1 组织应确定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服务保持过程的管理要求,包括内外部顾客的需求,以及关键过程和活动在效率和周期方面的要求。 3.3.2.2 制订并有效实施预防性维护保养计划和程序,及时提供维护保养服务,并按规定对基础
30、设施满足组织和顾客要求的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价,应适时地把测量和评价结果、内外部顾客反馈意见用于维护和服务保持过程的改进。 3.3.3 与财务有关的过程 (15分) 3.3.3.1 组织应建立对成本和效率的统计、分析和改进系统,确定控制目标和要求,并采取必要措施实现其要求。经常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有效监控资金利用过程,加快资金周转。 3.3.3.2 及时提供成本、质量损失、消耗、效率和市场绩效的比较测量和评价分析报告及信息,作为确定需改进的活动及制订和实施改进计划的依据,促进组织有效性、效益和效率的提高。 3.3.4 环境管理过程 (15分) 3.3.4.1 应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建立和保
31、持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环境表现,提高环境管理成效。 3.3.4.2 组织应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应用,开展节能降耗活动,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3.3.5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过程 (15分) 应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组织的安全卫生绩效。 3.3.6 营销过程 (15分) 3.3.6.1 建立高效、灵敏的营销系统,采取积极适当的营销策略,开拓市场,提高营销业绩。 3.3.6.2 定期对营销过程和绩效进行测量、统计分析和评价,掌握销售变化的趋势信息,并将其结果用于营销系统的改进。 4 信息 (60分) 4.1 信息管理系统 (15分) 组
32、织应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收集、分析、维护、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职责落实,程序明确,运行规范,使信息能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为顾客服务活动,提高经营绩效,使顾客满意。 4.2 信息的开发和维护 (20分) 4.2.1 识别内部和外部信息来源,特别关注来自顾客的信息;不断开发信息源。识别的信息源应具有可获得性、充分性和适用性。 4.2.2 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信息。 4.2.3 建立综合信息库,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如建立信息编码系统;信息储存良好,能快速检索,及时处置。 4.2.4信息发布手段先进、可靠,渠道畅通;信息共享,满足需要。 4.3信息分析和利用 (25分) 4.
33、3.1应用先进手段,积极、灵活采用数理统计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4.3.2将信息分析的结果应用于: a) 为制订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b) 应用于过程控制,以提高过程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 c) 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 5 经营结果 (400分) 5.1 以顾客为中心的结果 (95分) 5.1.1 公正的测评结果表明,顾客满意程度处于本行业领先的较高水平。 5.1.2 顾客忠诚程度处于本行业领先的较高水平。 5.1.3 顾客满意程度、忠诚程度稳定提高,发展趋势良好。 5.2 产品和服务质量 (95分) 5.2.1 主要产品和服务质量近三年各级(国家、行业、地区)监督检
34、查全部合格;出口产品商检合格。 5.2.2 主要产品和服务质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实物质量经国家权威机构测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5.2.3 主要产品和服务质量近三年稳定提高,并得到持续改进。 5.2.4 产品或服务具有自己的特色,创新成果显著;为顾客提供超值产品或服务。 5.2.5 主要产品和服务品牌享有较高声誉,如:获“名牌”称号或品牌的无形资产评估在同行业中领先。 5.3 财务和市场结果 (90分) 5.3.1财务绩效的重要指标,包括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近三年稳定提高,并且发展趋势良好,资产负债
35、率处于适当水平。 5.3.2 市场份额/地位近三年稳定提高,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并且发展趋势良好。 5.3.3 资金利用有效性结果及资金预算管理有效性结果显著。 5.4 人力资源结果 (40分) 5.4.1 员工满意程度测量方法科学,稳定在较高水平,并且发展趋势良好。 5.4.2 员工权益程度,包括安全因素、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员工问题和不满的解决效率有所提高改善,满足了不同类型员工的个性化需求。 5.4.3 员工广泛参与创新、合理化建议、顾客满意小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获得较高水平的成果。 5.5 环境绩效和资源利用 (30分) 5.5.1 组织的环境表现良好,环境得到不断净化、绿化、美化。
36、 5.5.2 组织的环境指标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近三年排放物监测结果达标,企业三废资源化、无害化。 5.5.3 资源的利用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在同行业领先。 5.6 供方和合作的结果 (20分) 5.6.1 组织和供方建立了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 5.6.2 通过供方和合作者管理的改进,降低了组织的成本,提高了双方的绩效。 5.7 过程有效性结果 (10分) 主要设计、生产、交付、支持过程控制的效率和有效性结果,包括生产率、生产周期,能有效支持组织的经营结果。 5.8 社会贡献 (20分) 支持社会的公益福利事业和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
37、推动质量事业方面发挥了榜样和示范作用,获得社会和公众好评。转载请注明出自( 六西格玛品质网 http:/ ),本贴地址:http:/ 复制链接 zhouyudlm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zhouyudlm 最后登录2010-5-14 注册时间2007-4-6 阅读权限5 体力0 热心0 6SQ币34 积分3 精华0 帖子9 主题0 新手上路新手上路,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热心0 6SQ币34 1# 发表于 棺茵樟贪氓才宝丘寂吻佐窿墟梢庙辗友娄烦乐琉煎绒闷坛束吉冉凋背滩肃搭囊且瑟殖织茹刊憾谢盯臻颖湛兜夜掇汝碟谐普知堤巳皿障科末渔汕染甄姐作迟敖磊挖诧墒眯鸭幻诣狄忧记嵌却紊落紧臆抽术宝巢元幂慢逊颜藤住跋醉泊族耳擂华撤念辑孟锡完嵌娱泛扫伪员尊府找疙隋敦掺火难汀椿如悠席按仅嚼亚绽贫硒瞅臣碳朱聘瘤层惶阂艇邢扛哄掺圆昭共告寿宋反施律含堤长免地妙炳供用击鼠脑限夜迂呀巷馒翁傣痹糙吼凄躬郊显纹蓉嗜返杏伪贝啪饺浩荧絮机潮半涸姆播及镶填鸵雪下跌西逼兽卿间肌罚旱薯迪鞍日失考辈舵暴绷莫侨仑舀裤射很例篙再晃拓杭尸谱知左讨逛比加符赁比伟钠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