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8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445451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训练18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时训练18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时训练18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时训练18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时训练18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课时训练 18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 1.2013石家庄模拟 邓子恢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已经成功;现在进入社会主义,已经开始走向社会主义,但又还没有达到,这就是 (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过渡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 “ 过渡时期 ” 这一概念的理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 “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 已经开始走向社会主 义,但又还没有达到 ” 可知,当时的中国正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答案: C 2.2013沈

2、阳联考 “ 从 1953 年到 1956 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 这里的 “ 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 是指 ( ) 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较小 由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导致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 B C 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依然是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 1953 1956年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排除 ,故选 C。 答案: C 3.2013济南模拟 在

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道,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 1953 1957 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 89%,农业和工业产量 3 年平均增长约 38%和 187%。这主要取决于 ( ) A有计划的 经济建设的开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来源 :Zx x k .Co m 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解析: 由 “ 1953 1957 年 ”“ 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 89%,农业和工业产量年平均增长约 38%和 187%” 可知,这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关, A正确。 答案: A 4.2013济南模拟 下图反映的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4、年代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其中,从 C 到 D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 一五 ” 计划 的完成 B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 “ 文化大革命 ” 的开展 解析: 图片 C D 段反映了 1960 1965 年间城镇人口减少,其原因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精减了城镇人口。 答案: C 5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 “ 先秦时期的和谐理念及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 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而西汉以后的大同构想则相反,它们秉承整体主义的信念 ” ,以此观点来理解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符合 “ 大同构想 ” 的是 ( )

5、A近代中国的经济 B新民主主义经济 C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 材料中对 “ 大同思想 ” 的解释是整体主义信念,在四个选项中能够体现这种思想的是计划经济,其他三个选项都存在着私有经济成分。 答案: C 6 1958 年某领导到一农村视察,当地党委书记向领导汇报说他们的早稻达到了亩产三万多斤。该领导听后说: “ 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下深耕,还能多打些。 ”该材料反映出产生浮夸风的直接原因是 ( ) A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B过分夸大了主观意识的作用 C人们急于求成 D干部的官僚作风和追求政绩 解析: 由材料中信息可知,当地粮食产量已

6、严重超出了实际情况,上级领导仍然要求再多打些,反映了领导们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答案: D 7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一首民谣: “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猪背能够降飞机,猪耳能当足球场。 ” 这首民谣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以下内容 与其类似的是 ( ) A “ 一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 放进太平洋,世界又多一大洲 ” B “ 列宁故国恨蜕色,帝修魑魅狂反华。七亿神州又奋战,垃圾堆里葬群蛙 ” C “ 大包干,最简单,干部群众都喜欢,只要能干三五 年,收的粮食堆成山 ” D “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 解析: 民谣是对劳动成果过度夸张的描述,

7、反映了 “ 大跃进 ” 时期的特征。 B项具有 “ 文革 ” 时 “ 反帝 ”“ 防修 ” 的语言特征; C项反映了包产到户之后人们的心声; D 项是典型的保守的小农思想。 答案: A 8.2013大同模拟 1962 年,中共中央通过的 “ 农村十六条 ” 指出: “ 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 ” 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 ) A打破 “ 大锅饭 ” ,实行按劳分配 B减轻农民负担 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 “ 左 ” 倾错误 D改革经济体制 解析: 由材料可知,当时中共中央肯定了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的家庭副业,这是

8、对以往农村工作中的 “ 左 ” 倾错误的纠正。 A不正确,当时中国不可能打破 “ 大锅饭 ” ;仅靠家庭副业并不能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排除 B; D 与史实不符。 答案: C 9.2013安徽联考 下面是一名同学为研究某一历史时期搜集的材料。对这一历史时期认识正确的是 ( ) A 从 “ 左 ” 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 “ 一五 ” 计划完成 C从 “ 文化大革命 ” 到实 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由 “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 可知该时期出现过大炼钢铁的 “ 大跃进 ” 运动;由 “ 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 ” 可知该 时期对国民经济进

9、行了调整。由此可知 A项正确。 答案: A 10一首四川歌谣唱道: “ 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 一颗白菜五百斤,上面能站个胖娃娃;鱼苗撒下千万条,条条养得扁担样。 ” 对该歌谣内容评价正确的是 ( ) A对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B引发 “ 文化大革命 ” ,造成严重后果 C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 D是对中共八大路线的坚决贯彻 解析: 本题考查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该歌谣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所以 A 错误; “ 文革 ” 不是 “ 大跃进 ” 的直接后果, B 错误;中共八大路线是正确的,而“ 大跃进 ”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10、 D 也是错误的。该歌谣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答案: C 11 “ 1959 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 ( )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 ” 这段文字中看不清的 “ ( )” 处应该是 ( ) A “ 一五 ” 计划 B三大改造 C “ 大跃进 ” D人民公社 解析: 根据时间信息 “ 1959 年 ” 可以排除 A、 B 两项,再据材料中的 “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 ” 这一信息,可知这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一大二公 ” 的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排除 C。 答案: D 12 “ 在人民公社

11、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 溉渠网络,以至于翻开新旧两本中国分省地图一对照,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就呈现在眼前。由此,我国的灌溉面积在 1980 年以前以每年 1700 万亩 (3.5%)的速度增加。到 1980 年达到 7.33 亿亩。 ”材料反映出 ( ) A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C “ 大跃进 ” 运动使得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经济建设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 人民公社期间 ” 可以排除 B、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经济建设基本上以城市的工业建设为重,而且

12、题干材料中也没有比较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的投入,故排除 D 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 )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然国际因素和总的意识形态倾向无疑地使中共领导人接受苏联模式,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却是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切的使命感, 以及苏联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有的唯一榜样,决定走苏联的道路几乎是势在必行的。 (美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 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13、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 些问题需要谈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正式建立时, 国家的新领导人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 可是到 1957 年,中共的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 1949 年以来的一段时期。 这个国家在工业化的

14、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人 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即使是适度的、但也是显著的提高;国家的社会制度已经比较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 (美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决定中国走苏联模式的 “ 国际因素 ” 是什么?概要回答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 来源 :学科网 ZXXK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 思想有何新的发展。 (3)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答案: (1)国际因素: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15、两大阵营,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遏制政策。斯大林模式的经济特征主要是否定市场和 价值规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如回答 “ 调动一切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吸取苏联教训 ” 也可 )。 (3)成就: 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 制度初步建立。 (4) 要善于借鉴外国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 1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 ” ,“ 资本主义国家从发

16、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 。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993 年版 材料二 1958 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 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 “ 不正规 ” ,贬为 “ 农村作风 ” 、 “ 游击习气 ” ,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 “ 异军 ” 。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

17、历程卷三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 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步时采取 “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的原因。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 “ 异 军 ” 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答案: (1)原因:重工业 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

18、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实践:开展 “ 大跃进 ” , 大炼钢铁运动。结果:违背 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 异军 ” 的作用:外资企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4)中国工业化进程: “ 一五 ” 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 大跃进 ” 和 “ 文化大革命 ” 等 “ 左 ” 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党的“ 十六大 ” 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 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来源 :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