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447984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一、哲学的转向:从自然到人事1、前苏格拉底自然哲人遗漏的问题2、雅典民主运动与修辞术(及诡辩术)的兴起3、智术师派的启蒙运动,二、智术师:贩卖灵魂食粮的文化名人1、文本:柏拉图普罗塔戈拉、阿里斯托芬云2、对话与喜剧中的智术师3、普罗塔戈拉与高尔吉亚,三、苏格拉底1、苏格拉底与智术师的异与同2、苏格拉底问题:以文本为例,一、哲学的转向:从自然到人事,1、前苏格拉底自然哲人遗漏的问题: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2、希腊民主运动与修辞术(及诡辩术)的兴起3、智术师派的启蒙运动,1、前苏格拉底自然哲人遗漏的问题:,(1)、前苏格拉底哲人关心的问题:

2、力求理解世界的本原和本质,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解释;(2)、至于作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即人生人事问题),并非自然哲人的首要问题,譬如泰勒斯会觉得,作为人与作为兔子,作为树没什么两样;(3)、作为人意味着什么,要回答它仅仅靠揭示其物质构成远远不够,因为比起人的肉体生存,灵魂或精神的存在更加重要和丰富;人认识自我关键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这正是奥德修斯的问题;(4)、智术师是否接续了奥德修斯的问题还不肯定?但至少智术师开始关注人事问题;(5)、可以肯定的是,苏格拉底完全接过了奥德修斯的问题,并用自己的一生来探寻和践行之,“认识你自己”(西塞罗在图

3、斯库卢姆清谈录中说:是苏格拉底首次将哲学从天上请下来,放置在人类的城邦中,使他找到了自己的家,并迫使他追问生命、道德和善恶问题),2、雅典民主运动与修辞术(及诡辩术)的兴起,(1)智术师运动的出现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兴盛密不可分,先来了解一下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首先是梭伦改革(前594年)a、颁布“解负令”,即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据此废除公私债务,取消债务奴隶制。b、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与权利义务实际上为了平衡贵族与平民之间冲突梭伦是古代著名的立法家,在公元前7到6世纪的动荡不安的转折时期,梭伦清醒地看到,平民和贵族各有自己的贪欲,偏向哪方都要不得,必须通过立法来规范双

4、方,即靠立法来平衡贵族与平民的冲突。,其次是克里斯泰尼的民主改革(前508),他在雅典设立10个地区部落,并由各部落选举公民组成五百人议事会,代替梭伦创设的四百人议事会,成为公民大会各项提案的起草机构,并负责处理国家日常行政事务制定了贝壳(或陶片)放逐法,以防僭主东山再起,或放逐对城邦生活构成威胁的人通过克里斯泰尼的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确立起来,接着,发生了希波战争,(民主制与君主制,两种不同的nomos之战)。战后雅典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开始在希腊世界称霸。伯利克勒斯的清明政治将雅典带入长达50年的“辉煌时期”。三大悲剧家的传世经典不但是民主时代的产物,也包含了对民主和启蒙的深刻反思

5、,民主政治必然意味着对贵族政治及其伦理道德的反叛,社会转型期的失序和混乱必然对人心和人世生活造成诸多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民主政治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参政机会,在民主制度中应运而生的智术师、修辞家1、演说术修辞术是民主时代政治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因而教授人们修辞术的老师就开始多起来;2、各种完备的法律和诉讼程序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论辩,而这也离不开修辞术;3、智术师(sophist),就是专门教人们论辩术和修辞术的人;(sophists在希腊文中指的就是有技能的人,能人,后专指诡辩家,修辞教师或智术师),反思民主制度的悲剧家、史家和哲人埃斯库罗斯笔下反叛的天神、悲情的英雄、战争中的怨妇;索福克

6、勒斯笔下智慧高卓的王者、勇气非凡的妇人;以及欧里庇德斯剧中像男人一样强悍的女人、沉湎于乌托邦想象的平民等等形象,无不渗透作者对人性与民主制度的深刻反思,甚至直接表现民主时代的众生相修昔底德的战争志叙事优雅迷人,作者严厉的道德目光透过历史故事的瞬间透显出来,他发现了政党政治,探讨了智术师与强权政治的关系,他的反思和叙事给后世展示了政治实践中的审慎智慧,并提供了某种指导政治行为的秘方;哲人对民主的反思和对政治教育的深切关注(见后文);,先看一个拉尔修记述的著名的诡辩故事,普罗塔哥拉收了一个徒弟艾瓦忒卢斯,答应教他诡辩术。事前与老师签订合同:先交一半学费,另一半待学成后打赢首场官司再给;如果官司输了

7、便免去这半学费。艾瓦忒卢斯学成后迟迟不交另一半学费。普罗塔戈拉屡索未果,便将徒弟告上法庭。并得意洋洋地说,打这官司对你可没好处。要是我赢了,根据法庭判决,你必须给我学费;若我输了,也就是你赢了,根据合同,你也得给我学费。或者我赢,或者我输,你终归都得给我学费。艾瓦忒卢斯不甘示弱,回答道,据我看打这官司对你才不利。要是我赢了,根据法庭判决,我当然不给你学费;若我输了,根据合同,我无须再交学费。或者我赢,或者我输,你终归得不到这一半学费。,3、智术师派的启蒙运动,前5世纪下半叶,希腊各城邦尤其雅典出现了一场广泛的启蒙运动;运动的标志:摆脱传统宗法观念的束缚,通过技术理性解决所有现实的政治、经济乃至

8、伦理问题;代表人物:智术师派,如普罗塔戈拉、高尔吉亚、安提丰、希庇阿斯、普罗狄科等;他们的普遍信念: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只要愿意,就有能力做成一切事情;教育:坚信公共和个人生活中的知识和美德,也可以通过技术训练来获得;因而他们教人们各种各样的技艺。虽学费昂贵,却从者甚众。,二、智术师:贩卖灵魂食粮的文化名人,1、文本:阿里斯托芬云、柏拉图普罗塔戈拉2、对话与喜剧中的智术师3、普罗塔戈拉与高尔吉亚,1、文本:阿里斯托芬云、柏拉图普罗塔戈拉,云:是古希腊大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最著名的喜剧之一,其中把苏格拉底塑造成了一个坐在悬空的大篮子里的哲人,许诺可以教给青年能言善辩的技能,使之不但在诉讼中取胜,甚至还能

9、够仅凭一张口驱走讨债的人这正是智术师给大家的许诺。结果,无论修辞术还是论辩术,由于没有德性的约束,竟毫无限制地走到了传统道德的反面(如儿子打父亲),而这不正是纯粹技术本身面临的危险?,2、喜剧与对话中的智术师,喜剧中的智术师:经营思想所,行为怪异的人,教人把弱的论证变成强的论证,颠倒黑白,不顾对错,只认准辩倒对方的逻辑。最终教出了忤逆之子,把古老的道德掀翻在地,而自己的身家性命也遭到威胁。阿里斯托芬有11部喜剧传世:,阿卡奈人(公元前425年,得头奖);骑士(公元前424年,得头奖);云(公元前423年,得第三奖,比赛失败);马蜂(公元前422年,得次奖);和平(公元前421年,得次奖);鸟(

10、公元前414年,得次奖);吕西斯忒拉忒(公元前411年);地母节妇女(公元前410年);蛙(公元前405年,得头奖);公民大会妇女(公元前392年);财神(公元前388年)。,诗人死后,柏拉图为他写了两行墓志铭:美乐女神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她们终于发现了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对话中的智术师,看看苏格拉底的描述:,1、“希波克拉底呀,智术师实际上就是贩卖滋养灵魂的东西的大贾和小贩,据我看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嘛。”(大贾把货物从一个城邦长途贩运到另一个城邦,而小贩则摆摊兜售这些货物。这两个词意指,智术师干的事情有两种,把新的政治理论从一个城邦带到另一个城邦,到了之后就开始租屋兜售),2、“学的东西是在公

11、私事务上的智虑明达;即如何非常能干地管理自己的家,同时,关于城邦也可以非常能干地发表见解和参与行动。我(苏格拉底)说,我不知道是否跟得上你的理路,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所教的是政治技术,你保证把男人造就成有德性的邦民?(普罗塔戈拉回答)这正是我的专门职业,苏格拉底。”(改变邦民的公德实际上是苏格拉底的目标,而普罗塔戈拉实际上把邦民的公德狭义化了,即指能干地齐家和治国,换句话说,普罗塔戈拉是要把邦民的公德变成邦民的技艺,使得“传统的好城邦民的德性诉求变成了能干的政治人的诉求,结果雅典民主制变成了激进政治的场所”),3、普罗塔戈拉与高尔吉亚,(1)普罗塔戈拉生平:前490-421年,阿布德拉人,客居雅

12、典40年,收徒授技,享有盛名。后亦因渎神而被驱逐。学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和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things that are and the non-existence of the things that are not.Plato. Theatetus)柏拉图对这一命题的理解是:“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说,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对“尺度”的理解:

13、或者是客观的规律,或者是真理,或者是感觉。这一命题是他从 “知识就是感觉的命题” 出发,表现了他的相对主义思想和反传统的人本主义倾向。普罗泰戈拉看到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也看到了感觉的相对性、主观性方面,但却忽视了理性在认识中的地位,忽略了认识的绝对性、客观性的方面,陷入了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他的人本主义就是反传统的神学思想。“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的晦涩,人寿短促。”,“关于诸神,我不知道他们存在或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阻碍我们的认识:如问题的晦涩,生命的短暂”。,(2)高尔吉亚,高尔吉亚(公元前483375年)据说是恩培多克

14、勒的学生。阿里斯多芬曾讽刺他“靠舌头过活”,甚至“春秋收植葡萄,连采用果子用舌头”。但在雅典城邦的德菲尔神庙为他竖立了全金的塑像,以为表彰。与巴门尼德和芝诺维护存在的“一”和不动的思想辩护相反,在论自然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原则:无物存在即便存在也无法认识即便认识,也无法说出来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和证明方法有其繁琐和诡辩的性质,他通过思维与存在的矛盾、思维和语言的矛盾、逻辑的矛盾来否定事物的存在,否定思维的作用,否定表述存在的直接现实性。与普罗泰戈拉的肯定一切相比,认为一切皆有,他则是否定一切,认识一切皆无。但也有积极的意义,(3)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就是知识助产术助产术辩证法苏格拉底讨论问题的

15、方法是,通过各种意见的对立和冲突,从不断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最后达到真理的方法。包括四个环节:(1)反讽;(2)诱导(狭义的助产术);(3)归纳;(4)结论或定义。,(一)目的论柏拉图在斐多篇里记载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他青年时期热衷于研究自然哲学,一心追求研究事物的原因。曾向阿那克萨戈拉请教有关事物本原的问题。但他认为这些人都没有回答出事物本质的真正原因。由此他认为,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则是其中有一种支配一切的力量就是“善”。这是他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但这不是仅仅道德上的善,是为了说明事物“为什么”的问题。是事物发展所追求完满性的原则,与目的相类似。也正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哲学

16、中的自然哲学决定论原则的宇宙观,为目的论所代替,但又通向了把这作为神所具有的权力,神作为最高目的的力量的所有者,直接影响了其后的哲学家的思想。,(二)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当把世界的本原看做是一种“善”的时候,此时就将古希腊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了对“人”的研究。他说:“首先并且主要地注意到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知道(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是雅典太阳神德菲尔神庙门上的一句题词,苏氏将其作为自己哲学的格言,从而构成了他哲学的基本主张。当得知神谕认为“自己最有知识”,而他通过追问,发现自知自己无知就是神的真正预言的时候,在他看来,所谓“知道你自己”,就是要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

17、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由此,可以看出苏氏所关注的是知识,而智者学派所强调的是意见,因为他认为,我们只有认清了事物的真相,才能把握事物的本性,而雅典之所以衰落也正是对此种知识的缺乏。获得知识的方式就是“认识你自己”。,“善”就作为苏氏整个思想的基本哲学概念。他将万物的内在目的性都看作是善的结果,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是通过对善的认识,所以人表面上是探索自然,实际上要认识人自己,而尽管智者学派关注人生和社会问题,但却在高扬个体感觉的同时,忽视了对普遍、理性和确定问题的研究,走向了诡辩主义和相对主义,故此不可能真正的获得知识。因此,他认为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就是认识“德性”。通过

18、目的善德性这样一个演化的过程,最终苏氏认为“美德就是知识”或者说“德性就是知识”。当然,在苏氏这里善还没完全确定为伦理学上的概念,是泛指事物的本性。对人来讲,就是德性。,德性:希腊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功能等。后也指人之为人的本性。但人尽管具有这一本性,并不是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的拥有,只有在理性指导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所以苏氏认为,未经理性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据此认为“德性就是知识,无知即罪恶”等的结论。潜在的重要作用。苏格拉底推论的前提和根据。也正是人具有这样的潜在能力,才能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实现他所具

19、有的本性。这就是用“德性即知识”回答了获得知识的可靠性,用对“是什么”的问题的追问获得知识的具体途径。,(三)“是什么”的问题对世界或者宇宙本原的探讨,使自然哲学家在面临巴门尼德的挑战的时候,陷入劫难,面对此问题,苏格拉底将此问题落实到了对“是什么”问题的讨论上。在苏氏看来,对“是什么”的讨论就是探讨知识的概念或定义,讨论“美”、“勇敢”等这些不是讨论具体的美和勇敢的现象,而是何为美?何为勇敢?寻找的是知识是对事物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因为它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所探讨的是对事物共性的认识,在逻辑上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尤其是对事物概念定义的研究为整个西方哲学

20、的发展,特别是柏拉图理念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四)助产术辩证法苏格拉底讨论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各种意见的对立和冲突,从不断揭露矛盾,克服矛盾,最后达到真理的方法。包括四个环节:(1)反讽;(2)诱导(狭义的助产术);(3)归纳;(4)结论或定义。,三、苏格拉底,1、苏格拉底与智术师的异与同2、苏格拉底问题:以文本为例认识苏格拉底这个形象A、苏格拉底的虔敬:游叙弗伦.B、苏格拉底作为哲人的一生:申辩.C、苏格拉底的使命:克力同.D、苏格拉底的天鹅之歌:斐多,定义虔敬:苏格拉底引导游叙弗伦,以哲人的探问方式对何谓虔敬追根究底:,游叙弗伦说他此刻控父的行为就是虔敬,因为天神宙斯就公正地杀了其父。苏格拉

21、底说,我问的不是一两件虔敬的事情,而是虔敬本身,虔敬的样式(idea)或者本质。首次定义无效。游叙弗伦又说,神喜爱的就是虔敬,神不喜爱的就是不虔敬。苏格拉底反驳道,神与神之间常有分歧和冲突,他们好恶有别,同一件事,比如你控父,不同的神就看法不一,所以不见得就是虔敬的。,游叙弗伦想说,关于控父之事他有充足的理由证明其虔敬,但苏格拉底不想离题太远,要求他继续定义。于是,游叙弗伦修正了第二个定义,所有天神都喜爱的就是虔敬,所有天神都厌恶的就是不虔敬。苏格拉底对虔敬与得神爱溯因探果,细致推证,却发现虔敬与神所喜爱并不完全等同,结果,被神喜爱仅仅是虔敬的属性,而非本质。(于是,苏格拉底提议从虔敬与正义入

22、手来想,是否凡虔敬都是正义?并趁势引入一个诗人(控告人米利都就是诗人)对恐惧与虔敬的说法,通过反对诗人而启发出新的推论:虔敬是正义的一部分,是正义的哪一部分呢?),这样,游叙弗伦被导引出了第三个定义,虔敬那部分正义是事(服侍)神,其余正义是事(服侍)人。苏格拉底比较了事神与事马事牛,推导出事神的技艺是虔敬,即虔敬成了一种技艺。又举出将军望得胜,农夫望丰收来追问,虔敬望什么结果呢?游叙弗伦说,虔敬意味着,人祈祷献祭,博得神的欢心,可以护家佑国。就是说,虔敬实际上是祭(送礼给神)与祁(乞求于神)的技艺。苏格拉底说,那么,虔敬就是人与神之间相互交易的技艺了。可我们人尽从神那里得好处,神能从我们得到什

23、么好处呢?游叙弗伦说,神得到我们的崇敬、赞美和感恩,这些应为神所珍爱。又回到修证后的第二个定义,循环,也即游叙弗伦定义失败了,游叙弗伦的主题:苏格拉底是否虔敬?,苏格拉底诘问告父的游叙弗伦,劝勉他放弃诉讼,足见苏格拉底的虔敬;因为他维护城邦习传的生活规范、传统的道德约定,那就是子对父的尊崇。苏格拉底教育年轻人认清自我。苏格拉底看到了游叙弗伦在知识上的狂妄劲儿,感到了游叙弗伦控父行为的颠覆性后果,他觉得不能坐视不管。因此装作向游叙弗伦讨教何谓虔敬,实际上是要告诉这位因智慧或知识而自满的年轻人,行动务求审慎,因为人的智慧,比起神的智慧来,实在微不足道。(苏格拉底苦苦探寻的神谕的含义),整个定义过程

24、都是苏格拉底在操控,对话中充满反讽和戏谑,而反讽暗含着教育动机与教育手段的巧妙结合。苏格拉底明白,尤其对游叙弗伦这号自视甚高的人,公开地反对他们的作为可能完全无效,而直白地拒斥也有失苏格拉底的高贵,因此,苏格拉底用辛辣的反讽式否定,将其教育动机关注在看似轻松的对话中,以图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B、苏格拉底作为哲人的一生:申辩,苏格拉底的罪状:苏格拉底与他的精灵(Daimon,实为哲人自己的神)之间的关系;叛国的阿尔卡比亚德和克利提亚曾经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这就似乎足以构成苏格拉底的两条罪状制造新神,不敬城邦的神;败坏青年。,苏格拉底的申辩:,引子:真理与修辞的错位满有说服力的话却可能完全不包

25、含真理。苏格拉底说,“我是这种言辞方式的门外汉”,“演说者的德性就是说真话”(不妄言,颠倒黑白)案情真相:说明长久以来人们对他的误解,谣言、歪曲、敌意,哲学生活的根据,第一次辩护:针对第一拨控告者,说“苏格拉底行了不义,忙忙碌碌,寻求地上和天上之事,把弱的说法变强,并把这些教给别人”智术师之知到无知之知探究神谕的含义:认识你自己,人的智慧比起神的智慧实在微不足道哲学与政治之间,第二次辩护:针对第二拨控告者,说“苏格拉底行了不义,因为他败坏青年,不信城邦信的神,而是信新的精灵之事”愿意为哲学而死的理由:苏格拉底与阿基琉斯(惧死与蔑视死,耻辱比死亡更重),苏格拉底的哲学使命(“但是我更要听神的话,

26、而不是你们的,雅典人呐”),如牛虻叮醒雅典这头大牛“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告别:“分别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咱们谁的命运更好,只有神知道”,C、苏格拉底的使命:克力同,开场:克里同来到狱中再次劝说苏格拉底越狱,说他已经上下内外打点好了,但苏格拉底却讲起了他刚刚做的一个梦:白衣女子、佛提亚、阿基琉斯,二人对生死的不同抉择(申辩中也有出现),情节与主题:苏格拉底为了说服克里同,就编造了与拟人化法律之间的对话,表明被城邦养育成人的邦民都有义务服从城邦的任何判决,包括不义的判决。哲人面对城邦或法律的不义判决时,应当如何行事,苏格拉底内心的想法与外在的行动并不完全一致:他并不认真地要服从权

27、威,他的服从只是在尽义务,苏格拉底的使命:他的选择既维护了城邦和法律的权威,实际上也保全了自己的尊严和名节,只不过付出的是性命的代价;然而,相信灵魂不死的哲人如何会畏惧死亡呢?”生命不过就是死亡的练习“,是灵魂净化之旅,哲人、大众与哈德斯,苏格拉底选择奔赴哈德斯(冥王)通过死,苏格拉底就避免了伤害那些最不应当被伤害的人。他也没有伤害自己,因为他并不认为死是可怕的。死并不能剥夺他寻求智慧的热望,可是,延长的生命却能剥夺它。他既没有伤害城邦也没有伤害城邦的法律,相反,他告诫哲学上的朋友要服从法律,当大众的无能引起不公正事件时,他仅仅求诸于说服教育。,克里同力劝苏格拉底逃走,因为在他看来,死是最糟糕

28、的事情大众对死亡的畏惧以及对正义的看法,说明他们所热爱的那些东西,金钱、荣誉,不过是过眼云烟,无以支撑生命。要获得这些资财就离不开竞争,而他们不知赝足的享乐也要求他们去防御并报复所有威胁其财产安全的人。大众把他们的愤怒和仇恨,指向那些妨碍他们获得,或者危及他们拥有这些资财的人。因此,拒斥哲学的大众尤其害怕并仇视死亡,因为死亡是把他们洗劫一空的大盗。死亡是最大的损失,而对死亡的仇恨浓缩了大众对他们所珍爱之物终将失丧的怨恨。,D、苏格拉底的天鹅之歌:斐多,两个年轻人揪着苏格拉底讨论灵魂不死,但又顾虑到苏格拉底就要死了,还这样问个没完苏格拉底说了这番话你们以为我和平时不一样啦?脾气坏了?你们好像把我

29、看得还不如天鹅有预见。天鹅平时也唱,到临死的时候,知道自己就要见到主管自己的天神了,快乐地引吭高歌,唱出了生平最响亮最动听的歌。可是人只为自己怕死,就误解了天鹅,以为天鹅为死而悲伤,唱自己的哀歌。他们不知道鸟儿饿了、冻了或有别的苦恼,都不唱的,就连传说是出于悲伤而啼叫的夜莺、燕子或戴胜也这样。我不信这类鸟儿是为悲伤而啼叫,天鹅也不是。天鹅是阿波罗的神鸟,我相信它们有预见。他们见到另一个世界的幸福就要来临,就在自己的末日唱出生平最欢乐的歌。我相信自己和天鹅伺候同一位主子,献身于同一位天神,也从我们的主子那儿得到一点天赋的预见。我一丝一毫也不输天鹅。我临死也像天鹅一样毫无愁苦。,在又作了一番论证后,苏格拉底讲了一个“大地神话”,描述世界的结构,以及灵魂死后的审判、惩罚和奖赏。末了叹道,“为了我们上面讲的种种,我们活一辈子,应该尽力修养道德、寻求智慧,因为将来的收获是美好的,希望是远大的”,最后记述苏格拉底沐浴、饮鸩、告别的情景。尽管实际上对于灵魂不朽哲人也不是没有困惑,但他没有揪住生命不放,而是在夕阳西下时,一边安慰朋友和学生,一边从容祥和地走向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