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中国戏剧史考论 摘要 据统计,一百多年来公开出版的中国戏剧史已近百部。但是,究竟哪部著作是最早出版的,哪部著作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戏剧通史第一部,至今还聚讼不一。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被称为中国戏剧史的开山之作,学界似乎已有定论;哪部著作是中国戏剧通史第一部却还有待考辨。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详细查证了有关文献,找到了能找到的王国维之前种种中国戏剧史,以及宋元戏曲史为何被称为第一部中国戏剧史的佐证,并根据史著体例和内容,辨析认证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略为第一部中国戏剧通史。 关键词 戏剧史 戏剧通史 第一考辨 1908 年,王国维研究宋词的成果人间词话发表以后,他因“词之成功而有志于戏曲”,研究视域顺势
2、下移,依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文学史观,以西方戏剧为参照系,在“四、五年间学术兴趣完全凝聚在戏曲史和戏曲美学的研究上”。这段时期,他在北京清朝学部所属图书馆任编辑,资料方便又有研究的气氛,因此对元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从 1908 年开始,陆续发表了曲录( 1908 年)、戏曲考源( 1909 年)、录鬼簿校注( 1909 年)、唐宋大曲考( 1909 年)、录曲余谈( 1910 年)、古剧脚色考( 1911年)等研究成果。辛亥革命后,王国维东渡日本,“壬子岁末,旅居多暇,乃以三月之力,写为此书”。在原有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了宋元戏曲考的撰写。直到 1915 年商务印书馆刊印宋
3、元戏曲史单行本之前,他一直都不同意改“考”为“史”,个中原因除了宋元戏曲史重资料考据、轻历史逻辑之外,还有该著是根据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体裁序列而作,不过是文学史专门题材之一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史专著的缘故。 但是由于王国维以“最精密的方法、最新颖的观点开拓学术疆土”,因 而该著考证详审、论述系统、评价准确,并且“前此别未有作者,当代亦莫与之京。所以托体者贵,因而其书贵也”。使前人所著的文学史无不相形见绌。自宋元戏曲史问世起,即受到了新旧两派学者的一致追捧。胡适、傅斯年和郭沫若都有高度评价的书评、言论发表,就连戏曲在文学中的地位也随着该著的出版日益升高并终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于是该著一纸
4、风行竟成戏曲史的开山之作,许多后进学者更是以此书为撰著戏曲史之典范,沿着王国维开辟的学术道路向纵深延拓。之后吴梅的中国戏曲概论、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都可视为宋元戏曲史的续书。 王国维事实卜为中国戏剧史确立了撰著的范式和体例。 一、第一部中国戏曲史 宋元戏曲史虽然被誉为“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但它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中国戏曲史。据卢冀野先生说,最早写作中国戏剧史的人是陈黼卿(陈家麟)。卢冀野在他所著的中国戏剧概论 ?序( 1934 年版)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戏剧史之写作,据我所知,是友人陈黼卿先生(家麟)的一部英文本最早。陈先生允许赠给我一本,几次写信到英国催去,始终没有寄来,听说至今在英国
5、还很流行,但陈先生白己也觉得太简略了一些”。由于提出这一说法的卢冀野先生最 终也未能一睹这部“太简略了”的英文版中国戏剧史真容,因此所谓陈家麟是第一部中国戏剧史的作者之说,仅停留在是个“据说”而已。 如果要算起用外文写作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戏剧的中国戏剧史,还有一本更早的,那便是晚清驻法国使臣陈季同将军用法文所著的中国人的戏剧。该著初版于 1886 年,是中国人最早用西文写作的一部中西戏剧比较著作,比起和卢冀野同时代的陈黼卿先生来,陈季同显然要早上半个世纪之久。尽管陈著的中国人的戏剧淡到了历史剧和西厢记、琵琶记等古剧本,但也还算不上是一部真正的戏剧史,至多是一本对 中国戏剧做鸟瞰式的简介。 在宋元
6、戏曲史之前,除了中国人用西文向西人介绍中国戏剧的著作之外,还有西人撰写的中国戏剧史出现。康保成先生在淡到英语世界的中国戏剧史研究时提出:“早在王国维撰写宋元戏曲史之前,就有欧洲的中国学家开始对中国戏剧和戏剧史进行介绍。如英国人 William Stanton 的 The Chinese Drama(中国戏剧,香港, 1899 年),溥仪的英文老师庄仕敦( R.F.Johnson)回国后撰写的中国戏剧( 1901 年)。此后,此类论述越来越详细,并渐渐进入到学术研究的 层面。例如凯特 ?巴斯( Kate Buss)的中国戏剧研究( 1922)、祖克( A.E.Zucker)的中国戏剧( 1925
7、)。这些成果对中国戏剧的历史、戏曲的程式、面具、戏剧服饰、戏剧音乐、剧场、舞台表演、观戏习俗、观众构成、戏班的组织管理、演员待遇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描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些早出的对中国戏剧的介绍和研究著作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对后来的戏剧专史的撰著起到的影响和借鉴是微不足道的,从徐慕云下边这段志得意满的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出的一批戏剧史对后来戏剧史学家的影响是如何的轻 微。 徐慕云在其所著的中国戏剧史白序中谈到:“中国白有戏剧以来,已三千余年矣。其历史虽若是悠久,但迄今仍无一有系统、有条理之记载,未免为发扬戏剧及沟通文化之障碍”。“讵奈吾大中华民族之美德,向以知外而不知内,知今
8、而不知古著称于世,故中国剧虽有数千年之历史,惟从无中国戏剧史之编著也”,。“日人过听花,在十年前即有中国剧之刊行。前岁不佞居平,又访晤编著中国戏剧之英人阿灵顿,并拜读其大作,虽则谬误百出,略而未详,但总较我国尚未白行编刊者胜强多矣”。这番话一方面表达了自己是撰写戏剧通史的不祧之 祖和前无古人的自得意满,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没有注意到在他之前已经有戏剧通史出现并对他有所影响和启发的事实。 徐慕云此处谈到的日人过听花的中国剧,在幺书仪所著的晚清戏曲的变革一书中有专章讨论。“民国 9 年( 1920 年) 4 月 28 日,顺天时报的记者、日本人过听花的中国剧由顺天时报社在北京印刷出版,定价大洋一元五
9、角。 5 月 5 日,中国剧再版。民国 14 年( 1925 年)11 月 10 日,中国剧订正改版,易名中国戏曲,印刷第五版,仍然由顺天时报印行”。幺书仪认为:“这部序于 1919 年的中 国剧,采取了新的戏曲史叙述方式,着眼于演化和变迁。在当时,这部中国剧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全新的“戏曲史”,它有自己规定的“戏曲史”应该涵盖的范围。这一范围的设定,比较彻底地脱离了中国传统观念、文本的限制和当时剧评家的视野,或者说,他在对于中国“戏曲史”的架构设置上,表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开创”。幺书仪所谓“耳目一新的开创”是指过听花论及的中国戏剧的整体状貌,包括历史,场上、观演以及剧团的运作等。但是限于该著
10、仅有三四万字的篇幅,涉列既广内容必简,所有项目都是一带而过没有深入调查和给出必要的结论,充其量 不过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戏剧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不仅与诸多名家为该著所作序跋的高度赞美不符,更谈不上是一部真正的戏剧史。 从成书和影响的角度来看,称得上真正意义戏曲史的作者还是王国维。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历来都被交口称赞,的确也是名至实归。我们只要考察一下与它事实上同一序列的中国文学史的形成与发展,就可理解王国维的伟大之所在。 最早出现的中国文学史是外国人所写,学术界多认为是俄国人瓦西里 ?巴甫洛维奇 ?瓦西里耶夫,他于 1880 年所著的中国文学简史纲要;或者是 1897 年出版的日本人古城贞吉所著的
11、支那文学史;也有人说是日本人 ?G川种郎写的支那历朝文学史。不过要论最早在中国出现的中译本,却是 ?G 川种郎的支那历朝文学史。此书由上海中西书局翻译成中文,于 1904 年 1 月印刷发行。而中国人白著本国文学史一般认为最早的是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但是林传甲自己也承认该书是对 ?G 川种郎支那历朝文学史的模仿之作。就连与王国维并称的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鲁迅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岩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是他撰写时的参考书。 但是中国戏曲史的产生与文学史、小说史相比就大大地不同了。当王国维于 1912 年在日本完成宋元戏曲考时,立刻就在日本汉学界引起了反响,掀起一股中国戏曲研究的热潮。岩谷温是日
12、本第一个以戏曲研究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也是第一个以戏曲研究为终生事业的学者。日本著名学者仓石武四郎在纪念岩谷温的文章学位论文和戏曲研究中写道:“先生从中国留学回国前后,王国维先生关于曲学研究的著作,特别是宋元戏曲史、曲录等已公开发表了。先生的论文当然受宋元戏曲史、曲录等很大影响。 1927年,青木正儿在纪念文章王国维先生的发辫中说:“我也一向步先生的后尘以聊窥元曲门径。先生的宋元戏曲研 究,在资料的搜集与眼光的犀利方面是无与伦比的。” 1937 年,“他又不避续貂之嫌,完成了元人杂剧概说(原名元人杂剧序说,隋树森译)”,之后又有了中国近世戏曲史。他在该著的序言中,明白无误地表明其步武王国维宋元戏
13、曲史的志向。这些资料都可表明王国维及其宋元戏曲史的伟大和深远影响。 宋元戏曲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被日本人所模仿的文学史著,这种“一空依傍、自著伟词”的学术成就怎样赞美都不为过。 宋元戏曲史不光在异域为中国学术赚了面子、长了志气,在国内也是轰动一时。 1915 年 9 月 ,商务印书馆初版宋元戏曲史时,将其列为“文艺丛刻甲集”丛书之一。学术目光如炬的梁启超立刻大赞此书“空前创作”,认为虽体例尚有可议处,“然为史界增重既无量矣”。郭沫若将此书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并举,称为“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壁”,认为“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当傅斯年读到王国维的观堂
14、集林时,对其利用新材料而取得的史学进展相当佩服。在他看来:“今年能利用新材料兼能运用细密的综合与分析者,有王国维先生的著作,其中甚多可为从事研究者之模范”。近百年来该书一直被 视为“划时代的学术名著”、“古典文学研究中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代表性著作”。 中国戏剧史独立成为专门学科,就是从宋元戏曲史开始的。因此,说王国维是中国第一部戏剧史著的作者,是名至实归的。 二、第一部中国戏剧通史 一般认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属于断代史,尽管这两部著作也均探讨了戏剧的起源和宋元之前的古剧概貌,但是重点仍然放在宋元和明清两代上。戏剧通史则不然,它要求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与断代史正好相
15、反。既然叫通史,就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所有重要事件和研 究课题涉及内容不求深但都要涉及到。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所以做不到第一点至少不配称作通史,而要做到第二点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著史者的才华、积淀和理论素养。 有人认为,卢冀野的中国戏剧概论和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略是中国最早的两部戏剧通史。并通过对二著的成书年代和著作章节设计进行对比,得出了“虽设立有繁简之别,内容有详略不同,但都从戏曲的起源讲起,一直讲到花部戏曲的兴起,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通史。但在刊行时间上,中国戏剧概论整整早了两年半。因此,卢前才 是中国戏曲第一部通史作者” 若以出版时间的早
16、晚而论,这种说法并无不妥,卢冀野的中国戏剧概论由世界书局出版于 1934 年,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略则晚出两年,是 1936 年由商务印书馆刊印的。但是,如果用戏剧通史的两条内在规定性来要求卢冀野的中国戏剧概论,就会发现该著是中国第一部戏剧通史这一结论存在着很大有待商榷的成分。 根据通史的定义我们知道,与断代史和专门史不同,它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即要求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既然叫通史,就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即对历史上所有重要事件和研究课题的内容 不求深但都要涉及到;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的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的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 显然,卢冀野的中国戏剧概论不符合通史的第二个标准。认
17、真阅读过该著后,给人的第一印象正如赵景深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部录鬼簿或者文苑传式的戏剧概貌描述,可以说是一部戏剧历史资料的罗列,基本上没有自己观点。 譬如卢冀野的中国戏剧概论第一章“戏曲之起源”,内容包括古文字中所见之戏剧,即对“戏”、“剧”二字的考原;王、刘、许三家之起源说,罗列的是王国维、刘师培、许之衡三家对戏剧起源的观点。而得出的 结论却是认同姚华的观点,即“初期的戏,所谓歌舞,是补政刑之不及,正式代表礼乐的”。 在之后几章的书写过程中,卢冀野除了对王国维所有的戏剧观念几乎照单全收之外,就是在展示其强大的资料搜集能力和渊博的戏剧史料知识,他详细罗列出各个时期的戏剧作品和作家生平,并逐一注明这些资料的来源和考证过程。在中国戏剧概论中很少见到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更不要说能见到历史发展的脉络或者线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