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史第六单元 一战后的世界,肖卿贤,课标全国卷高考总复习,第六单元 一战后的世界 (19181939),时代特征:1世界格局:俄国革命胜利,世界进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发展的时代。2资本主义:由繁荣到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干预经济。3社会主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取得重大成就。4民族主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一、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背景条件:客观: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俄国相对落后,一战加深社会矛盾。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强;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
2、;农民为革命的同盟军。,过程:,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并立的局面。四月提纲:列宁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1917.11(俄历10月),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新政府人民委员会。,巩固政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和平法令:与德国缔结和约,退出一战;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颁布苏维埃宪法;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1922年,苏联成立。意义:建立社会主义,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认为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辨析 1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3、,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消灭资产阶级,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原则,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斯大林时期通过集体化政策,消灭私有经济,最终确立了公有制的绝对统治地位,可以说是通过和平改造方式,继续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新中国三大改造性质也是社会主义革命。,辨析 2俄国与苏联,1917年二月革命之前,俄罗斯称沙皇俄国;十月革命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之前,称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19221991年,俄国及先后加盟的14个共和国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其它共和国恢复原国名。,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
4、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考题1(2014海南),A,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考题2(2013江苏),C,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
5、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考题3(2012上海),B,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考题4(2012江苏),B,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原因:保障军事斗争的胜利;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
6、实行国有化;商业-取消商品贸易;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影响:积极: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斗争胜利。消极:许多措施超出战时需要,影响工农群众积极性。,3新经济政策(1921-1928),原因:战争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内容: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大企业仍为国有,允许资本家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引入外资企业。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影响:巩固工农联盟,恢复经济。找到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1924年,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4“斯大林模式”(1928年起),背景:经过工业化,农业集
7、体化和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逐渐形成高度集中体制。特点: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高度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商品市场。作用:调动一切力量进行建设,实现工业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
8、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考题1(2015国标),A,1924年,吉诺维耶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考题2.(2015海南),B,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 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考题3.(2015广东),C,19
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考题4(2014国标),D,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考题5(2014国纲),C,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
10、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考题6(2014江苏),B,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考题7(2014安徽),B,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考
11、题8(2013国标),B,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考题9(2013广东),A,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
12、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考题10(2013海南),C,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考题11(2012江苏),D,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
13、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考题12(2012福建),C,“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考题13(2011海南),D,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
14、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考题14.(2011江苏),D,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工业化战略。(9分),考题15(2013福建)(36分),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
15、,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9分),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10分),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10分),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
16、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8分),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8分),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
17、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9分),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9分),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调整,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贫富分化;产销矛盾;金融投机;自由放任政策。概况: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农场破产,工人失业。特点: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影响:经济:损失惨重,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政治:社
18、会动荡,法西斯势力抬头,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国际: 各国设置关税壁垒,世界经济陷入混乱;向殖民地转嫁危机,激化矛盾。,2罗斯福新政(1933年),背景: 大危机冲击美国经济,胡佛总统仍延续自由放任政策,无力应对危机。1933年,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内容: 金融: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信心。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规范竞争、调整生产和劳资关系。(中心措施)农业: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控制市场价格,促进农业生产。社保: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救济保障制度。,影响:,减轻危机对美国危害,恢复经济;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调整资本主义生
19、产关系,开辟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使美国成为二战中重要反法西斯力量,为二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3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背景:经济大危机,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受到人们质疑。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评价: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学理念;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辨析 3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理论被各资本主义国家所接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9世纪中期,马克思提出用计划经济理论解决的思路,并为
20、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践。但高度计划的体制本身也存在严重弊端,不是最佳解决方法。1929年大危机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在保持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基础上,由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宏观调节(看得见的手)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经济学理念;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是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考题1(2015国标),B,考题2.(2015海南),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加本
21、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到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他与黄金的比价,D,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考题3(2015江
22、苏),D,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考题4(2014国纲),A,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考题5(2014福建),A,美国自由的
23、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考题6(2014江苏),D,199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
24、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考题7(2014安徽),D,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考题8(2014海南),A,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
25、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考题9(2013海南),A,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考题10(2012广东),A,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考题11(2012山东)(16分),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
26、社会主义过渡,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7、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意德日等国先后建立法西斯统治,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由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2进程:1939.9,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扩大:1941.6,苏德战争;1941.12,太平洋战争;结束:1945.5,德国投降;1945.9,日本签署投降书。3结果:根据1945年初“雅尔塔会议”决议,战后成立联合国,确立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根据1945年波茨坦公告,中国收回台湾等被日本侵占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