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语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的分析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直以来,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前几年,马加爵杀害同学的案件震惊了全中国,及至今日,又发生了李刚儿子撞死大学生的案子,社会大众都一直很困惑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什么能这么残忍,这么无视人的生命,甚至还这么地理直气壮。这不能不说一定程度上与他们所受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一个多世纪前,狄更斯就已经密切的关注着儿童在家庭,学校的成长教育和生存状态。他替那些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感到羞耻,他知道儿童的教育培养比给他
2、一袋金币有用的多。而在二十一世纪高度文明的今天,却仍有许多人对孩子的教育视若无睹,甚至还会有家长把孩子丢给学校,置之不顾,出了事情则责怪学校教育不力的事情。发生许多就像狄更斯作品董贝父子中董贝先生似的教育方式下产生的悲剧。狄更斯在大部分小说中给予了英国儿童较多的关注,其笔下诸多儿童形象凝聚了作家巨大的心血与深沉的思想。因为狄更斯对儿童始终抱有深厚的怜爱之情,对儿童心理和儿童生活又体验的较为深刻。所以他所写的小说一般都引人注目而且“是描写儿童生活最杰出的”。我们对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做深入的探讨,既可了解其形象所引起同情与怜悯的原因,并努力改变他们的悲惨状况,而这些都是
3、极富有现实意义的。又可从文艺批评的角度,研究其文学上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意义。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研究内容在狄更斯的小说中,儿童形象不仅为数众多,而且颇有特色。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五个部分第一,论文的简单介绍;第二,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形象的划分;第三,大背景下的儿童形象的塑造;第四,狄更斯热衷儿童形象的原因及影响;第五,总结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二)研究综述(一)研究框架1INTRODUCTION2THECLASSIFICATION21LITERARYFEATURES22IMAGECLASSFICATION3THECREATIONOFIMAGESOFCHILDREN31SOCIALBACK
4、GROUNDANDTHEIMAGESOFCHILDREN32THELITERARYSIGNIFICANCE4THEREASONANDINFLUENCE41CHILDRENCOMPLEX42DAVIDCOPPERFIELD43EDUCATIONALSIGNIFICANCE44LITERARYVALUE5CONCLUSION(二)最新研究(1)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的划分朱挺柳,郑克鲁教授(2003)认为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可分为三类经历曲折,尝尽人生磨难的儿童;命运悲惨的儿童;理想化的儿童。杨修月(2005)则在时间上把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作出了分类,即受难的儿童主人公在一个“仁爱”的资产者的庇
5、护下,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善良美好的儿童主人公很年轻就安静地离世了苦难经历下的儿童主人公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了成功无论是恩主的帮助还是个人的努力,儿童主人公最后都并没能得到一个“远大前程”。(2)大背景下儿童形象的塑造儿童形象作为主人公在英语文学中出现比较晚,是在十八世纪的末期。杨修月(2005)把当时的儿童形象分为三类华兹华斯诗中的圣婴形象;狄更斯小说中的苦儿形象;马克吐温小说中的顽童形象。他认为华兹华斯在将儿童引向死亡的时候,又把这些儿童推向了圣坛,因此成了圣婴。而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在这么多的作家中,查尔斯狄更斯无疑是最擅长以儿童的视觉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儿童和童年正是他小说题材和艺术想象力的
6、核心。之后,同样还是十九世纪,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儿童形象,他们就是马克吐温的两部儿童冒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同名主人公。郝威(2009)对狄更斯的经典著作雾都孤儿做过研究,他认为把儿童作为小说的中心而不是写儿童故事,这是在1837年之前还无人尝试的一种写法。许多十八世纪的小说家会在小说的前几章交待主人公的出生和童年经历,但不会用整部小说来讲述童年。所以,这是一次革新式的创作,并且这种创作对同时代和后世的作家如勃朗特姐妹,乔伊斯,马克吐温,史蒂文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狄更斯热衷儿童形象的原因及影响朱江(2000)探析了狄更斯描写儿童形象的初衷,认为是与
7、当时大的社会背景有关,因为当时儿童的抚养,福利与教育堪称当时普遍而又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狄更斯本人的悲惨童年又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观。接着又分析了狄更斯作品的现实意义,即追求无情的真实。最后得出狄更斯热衷于儿童形象的原因是为了实现童年的梦想。童庆炳先生曾撰文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认为“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看成是巨大而珍贵的懊赠,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源泉”。在文章中,他从“童心和诗心结构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家的童年经验经常作为一种创作原型和素材出现在作品中。并得出狄更斯在小说中反复演绎童年,用描写童年来治愈心灵的创伤,而这种童年情结又极大地改变了英国文化中
8、儿童的概念和当时人们的家庭概念。也正如事实证明,“倘若某些野蛮的东西从英国的生活中消失了,穷人的孩子受到了较好一些的尊重和对待,这部分的是狄更斯起的作用”。(三)拟解决的问题(1)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教育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马瑾,隋晓蕾(2009)认为狄更斯的作品经常是借儿童的形象,来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如雾都孤儿这部小说即尖锐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收容所实质上是摧残儿童的活地狱的事实。提出狄更斯的作品在儿童教育方面,给了我们很多重要的警戒如董贝父子中出生富贵家庭却缺失亲情关怀的弗洛伦斯,保尔姐弟;如雾都孤儿和荒凉山庄中得不到社会爱护和教育的狄克和
9、乔;如远大前程中进入前程似锦的环境后立刻变得势力,虚伪,装腔作势的的皮普。(2)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与儿童情结问题范晓红(2010)提出狄更斯采用儿童创作主要归因于其童年的经历。她认为狄更斯善于将儿童纯洁的心灵,敏锐的直觉和微妙的心理置于复杂和矛盾的社会环境中,准确展现作者本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完整地表达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和憧憬。这并不是狄更斯矫揉造作,而是他个体生命的创造本能,是他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即狄更斯在其作品中强烈的儿童情结。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本文的主题是旨在从社会批评与文艺批评的角度分析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1
10、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儿童形象写作是其最为独特的方式。因而国内外学者对其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发表过不计其数的评论,最新的是对其儿童情结的解读。在确定论题和构思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同时浏览了很多网页,总结来说,我感到这是一个颇为“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且在理论体系已相当完善的情况下,完成这个选题将是一个既“轻松”却又为难的工作。但是在有用的研究方法的指引下,我相信这将是一篇十分有意义的论文。本文拟采用例证分析法(即在仔细阅读其小说原文的前提下,举例说明狄更斯作品中的典型例子),理论分析法(即借鉴现有的社会批评和文艺批评理论,使本文更有理论基础和说服力),以及比较分析法来全面分析
11、、解读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远大前程等,充分挖掘狄更斯作品中的社会意义。用文学改善人类的儿童教育事业是文学的初衷之一。不仅如此,本文希望用社会批评,让文学成为有益于改善儿童不利处境的人文能源资源,将文学批评研究视野引向家庭,学校,社会,重新检视儿童的教育,儿童与家庭,儿童与社会的关系。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由于任务较重,而且本人想尽量完善这篇论文,本人对论文的进度安排是在严格遵守学院安排的论文进度的前提下,以“期限”为底线。大致如下1月10日前仔细阅读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几部小说英文原版和中文译本,生成自己的体会和感悟;1月底前参阅中外相关批评理论和文艺批评理论;3月底前完成初稿
12、,尽量写得完整,避免大量修改的繁重工作;4月底前完成修改稿,润色;答辩前的这段时间温习论文内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真诚希望导师多给予我指导五、主要参考文献1朱挺柳,郑克鲁,2003年,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上海师范大学)2朱江,2000年,狄更斯笔下的两个儿童形象谈奥列佛退斯特与大卫科波菲尔(淮阴工学院学报)第九卷第三期3范晓红,2010年,狄更斯的儿童情节及其笔下的儿童形象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4杨修月,2005年,圣婴苦儿顽童浅析十九世纪英语文学中儿童形象的演变5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3,04546郝威,2009年,浅析童年经历对作家的影响以狄更斯为例7胡磊,2005年,从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看其人道主义思想A(楚雄师范学院学报)8马瑾,隋晓蕾,2009年,狄更斯作品中的儿童教育A(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十一卷第二期9法安莫洛亚,1986年,狄更斯评传,王人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0童庆炳1993年,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文学评论11穆睿清,姚汝勤,1984年,外国文学参考资料下地质出版社12朱虹,1985年,狄更斯小说欣赏,山西人民出版社13罗经国编选,1981年,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4蒋承勇,郑达华,1995年,狄更斯的心理原型与小说的童话模式15安妮特鲁宾斯坦,1998年,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下,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