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460054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6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吴锦泉 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 年 8 月 9 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 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发生 7.0 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 1966.2 元辛苦钱 ,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 2008 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 370

2、00 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 秦艳友 阳春布德泽】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 ?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 迹】 1992 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 年

3、,夫妇二人建起 “ 宝贝回家寻子网 ” ,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09 年,张宝艳提出的 “ 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 DNA 数据库的建议 ” 得到公安部采纳, DNA 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 8 年来, “ 宝贝回家寻子网 ” 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 15 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 支中坚力量。目前, “ 宝贝回家 ” 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 2015 年 11 月, “ 宝贝回家 ” 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 1200 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4、【郎平 雄心志四海】 【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 !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 【人物事迹】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 1 米 84 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 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 “ 铁榔头 ” 。 “ 铁榔头 ” 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 “ 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 ” :第一次是 1995 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

5、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 ;第二次是 2012 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 2013 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 “ 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 ” 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 2014 年时隔 16 年重返世锦赛决 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 2015 年重夺世界杯冠军。 30 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 五连冠 ” 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 “ 铁榔头 ” 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

6、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 2015 年 12 月 10 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 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8 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 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 年,在失败了 190 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 100%的

7、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 44 年来,共使超过 600 万人逃离疟疾的 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阎肃 弦歌感人肠】 【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 ;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人物事迹】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 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

8、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 1950 年, 20 岁的阎肃来到西 南青年文工团,并于 195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2016 年 2 月 12 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 绝。他永远

9、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徐立平 大国多良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人物事迹】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7416 厂高级技师。自 1987 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 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 毫

10、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 0.2 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 20 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 “ 立平刀 ” 。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 28 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 “ 大国工匠 ” 。 【莫振高 化作光明烛】 【颁奖词】千万里 ,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

11、闪亮。 【人物事迹】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 “ 莫爸爸 ”“ 校长爸爸 ” ,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 “ 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 ”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 300 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 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 “ 莫爸爸 ” 走上了 “ 化缘 ” 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

12、振高一共筹集了 3000 多万元善款,让 1.8 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 年 3 月 9 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 莫爸爸 ” 的 “ 化缘 ” 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官东 天下英雄气】 【颁奖词】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 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人物事迹】 2015 年 6 月 1 日, “ 东方之星 ” 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

13、分队。 6 月 2 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 14 时 15 分,官东再次下水, 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 20 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

14、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 90 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买买 提江 吾买尔 盛德表一乡】 【颁奖词】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人物事迹】 买买提江 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 3 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

15、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 吾买尔把 “ 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 ” 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吾买尔说,只有民族团结经济才能发展。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截止到 2015 年底,布力开村 1120 户村民全都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 42 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布力开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团结带来的生产力。 【王宽 君子抱仁义】 【颁奖词】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

16、贤, 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人物事迹】 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 74 岁的王宽。 1998 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 6 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 7 年。起初,他的 “ 上台率 ” 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王宽依旧坚持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 一家茶馆地跑,常常晚上六七点就去了茶馆,等到天亮才回家。后来为了

17、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特别致敬: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人物事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 “9.3” 阅兵式上,赢得最多掌声和最高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 ,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 300 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

18、。 70 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 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 “ 中国梦 ” 的未 来。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2015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清事迹: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

19、,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他是 89 岁高龄的于敏。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 1999 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 2015 年 1 月 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于敏的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 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9 年来

20、,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 2010 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在支教 9 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 “ 最美乡村教师 ” 。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朱敏才、 孙丽娜的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赵久富事迹: 赵久富,男, 60 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2016 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

21、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 80 岁高堂,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带领 61 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 予赵久富的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张纪清事迹: 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 27 年署名 “ 炎黄 ” 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张纪清, 74 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 2014 年 11 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

22、就是江阴人寻找了 27 年的好心人 “ 炎黄 ” 。 1987 年以后的 27 年 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 “ 炎黄 ” 的捐款。 27 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 “ 炎黄 ” 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 “ 炎黄陈列馆 ” 。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张纪清的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陶艳波事迹: 48 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

23、习,做儿子的老 师、陪读。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 12 年苦读,杨乃彬如愿考上了大学。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陶艳波的颁奖词: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 声的爱。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木拉提 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 西日

24、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 14 年来,木拉提 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 “ 猎鹰 ” 。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感动 中国组委会给予木拉提 西日甫江的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 ;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

25、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 !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 66 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自 1974 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 300 多人,矫正康复手术 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 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肖卿福的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 ;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

26、。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朱晓晖事迹: 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朱晓晖的父亲在 2002 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 。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 12 年。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朱晓暉的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著雪花围攻著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裡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

27、师昌绪事迹: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 两院 ” 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从 1957 年起便负责 “ 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 ” 技术,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 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肖卿福的颁奖词: 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 “ 陇海大院 ” 事迹: 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二七区

28、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 1976 年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当不幸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 ,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 洗澡、理发、上车、下床 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 38 年从没间断。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 “ 陇海大院 ” 的颁奖词: “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 ;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 ;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 这是 2015“ 感动中国 ” 给予 “ 陇海大院 ” 的颁奖词。 集体奖 抗击埃博拉病

29、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 感动中国 ” 还向抗击埃博 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近 600 名,并已向 13 个非洲国家提供了 4 轮价值约 7.5 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2014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黄旭华 中国核潜艇之父 获奖名片:誓言无声 颁奖词: 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 ;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 有无穷的力量。 先进事迹: 黄旭华,男

30、, 87 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 “ 中国核潜艇之父 ” 。 1958 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 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 “ 核潜艇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 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 多年中, 8 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 63 岁盼到 93 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

31、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 24 个省市的 2000 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 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 年,核 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 300 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

32、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盛兰 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获奖名片:崇仁厚德 颁奖词: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先进事迹: 刘盛兰,男, 91 岁,山东省烟台市 蚕庄镇柳杭村村民, “ 五保 ” 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 73 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 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

33、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 73 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 “ 扩张 ” 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 50 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 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 17 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 “ 吝啬 ” 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 7 万多元,资助了100 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 4000 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

34、 2013 年 8 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陈俊贵 守墓老兵 获奖名片:心比金坚 颁奖词: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 ;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先进事迹: 陈俊贵,男,汉族, 55 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 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 年 4 月 6

35、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 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 4 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 1985 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 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 址。 201

36、6 年 10 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 “ 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 “ 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 4、段爱平 老百姓的贴心人 获奖名片:一秉至公 颁奖词: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 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先进事迹: 段爱

37、平,女, 57 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 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 1999 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 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 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5、沈克泉、沈昌健 “ 油菜花父子 ”35 年追梦路 获奖名片:梦想天开 颁奖词: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 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先进事迹: 沈克泉,男,享年 74 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沈昌健,男, 46 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