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劝 学,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 鲁发福,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解荀子和荀子;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一、导 入,班主任老师在鼓励同学们学习时常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老师的意思是要说明学习应该怎么样而不应该怎么样呢?对,是要说明学习要不断进取而不能停止,否则就会落伍。其实,这个观点,两千多年前的先哲荀子就说过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荀子的劝学篇。 板书劝学后,问:“劝”是什么意思?对,是“勉励”、“鼓励”的意思。,二、荀子与荀子,荀子(约前298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2、”的思想;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荀子文章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三、朗读,四、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第1段,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第2段,
3、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第3段,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4、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第4段,五、积累词汇和句式,(一)、一词多义,课后“练习二”(绝、强、假、望、闻),而,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而且”连词,表承接,“并且”连词,表修饰,“地”,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善假于物也。,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对”,(二)、古今异义(略),(三)、古字通假,
5、课后“练习三” “有”通“又”、 “知”通“智”、 “生”通“性”、 “惠”通“慧”、 “颁”通“斑”、 “错”通“措”、 “信”通“伸”),(四)、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水”,名活动,游泳“輮”,通“煣”,使动用法,“使弯曲”,(五)、特殊句式,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博见”,动宾倒置。“见者远”,主谓倒置。“利足”,主谓倒置。“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强”均为定语后置。,六、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方法;2、理解学习的意
6、义、作用、方法、态度,明白学习不可以停止的道理;3、背诵全文;4、拓展:找出本文的对偶句、成语。,一、阅读分析,(一)、学习第1段,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二)、学习第2段,1、提问:找出本段论述的五个事物及特点。明 确: 蓝加工青 水冷冻冰 直木輮轮 木 绳 直 金 砺 利,2、在用了这五个比喻后,文章的落脚点是什么?(或问:作者用这五个比喻是为了论证什么道理?或问: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 确: 客观事物经过变化改造后就会有所发展,有所提高;那么,人只有经过学习(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才能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知明而行无过)。可见,本段是用
7、五个比喻,论证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三)、学习第3段,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作者用了哪几个比喻来说明“善假于物”?明确:,登高而招 见者远顺风而呼 闻者彰假舆马者 致千里假舟楫者 绝江河,3、作者用四个比喻说明君子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假于物”。这和本文的中心“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或问:本段论述了什么问题?) 明 确: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人要借助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四)、学习第4段,本段可分几层?各用了哪些比喻?从什么角度来论述了什么道理?明确:,二、总结,(一)、主旨 这篇文章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二、总结,(二)、写作特色1、比喻论证法: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而且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对比论证: 第4段积与不积、舍与不舍、专与不专对比鲜明,说服力强。,三、拓展,在本文中找出: 1、成语; 2、对联(对偶)。,四、作业 背诵默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