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465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思想政治教育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一、选题的意义第斯多惠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1811年,第斯多惠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霍尔姆谢城中学、法兰克福模范学校、默尔斯师范学校、柏林师范学校,从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其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35年出版了教育理论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斯多惠在这部著作中较为完整的提出了和谐教育思想,在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而其对于中国现在的和谐教育更具有深刻的启发价值。首先,寻找中西教育文化的契合点,实现自我教育理论的提升。和谐教育思想在东西方

2、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其内涵和侧重点有相异之处。第斯多惠可谓是西方第一位较完整地提出和谐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因此,对他的理论研究将检视我国现阶段所提倡和实施的和谐教育。其次,适应国内教育改革的需要,为改革提供理论指导。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2010年6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这些无不体现了国家想办好教育造福社会的决心,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和谐教育应当走在改革的前头。最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探求和谐教育的本意。在和谐教育

3、发展过程中容易在百家之言中丢失了其应有之意,走上了偏离和谐之根本道路,这样的危害是无穷的。因此,从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之初去追本溯源就显得必不可少。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结合时代特征探析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理念,推导出其中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价值。研究的重点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和谐教育的内涵;二是第斯多惠和谐教育的作用、目的、教育原则等;三是第斯多惠和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鉴于领域内对于第斯多惠的研究较少,探讨其教育理论将囿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同时教育问2题关乎国计民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限于自身能力,只能浅略的分析和论述,其理论性和针对性还有待

4、检验和纠正。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一)研究步骤1根据所选课题,查阅资料,结合实际进行思考,为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2在查阅资料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观点,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工作。3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文笔流畅,格式无误。在时间上严格遵照学校的工作安排,做好本论文的撰写工作确定论文选题20109201012下达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201010121031完成论文初稿20101112011320修改论文并定稿2011321420论文中期检查201132041打印成册,上交论文2011415420成绩评定201142551论文答

5、辩(首次,二次)201157520(二)研究方法引文查找法,文献阅读与比较研究法(三)措施1从网上、图书馆里搜集有关第斯多惠和谐教育思想的论文、资料;2对第斯多惠和谐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整理出对当今教育有现实意义的观点,并提炼其价值。3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论文的初步撰写和修改。四、毕业论文提纲标题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价值诠释引文叙述当前研究的现状及研究的必要性主体一、第斯多惠及其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二、第斯多惠和谐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体现3(一)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人的天资为出发点(二)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达到真、善、美的自我完善境界(三)关于教育原则的论述以激发主动性为最高原则三、第斯多惠

6、和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一)以人为本,转变教育观念(二)身心和谐,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三个性教育,激发人的主动性五、主要参考文献1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OOO2李明德教育名著评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79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李和平素质教育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6樊香兰第斯多惠的教师学习思想及其启示M教学与管理,2O03O38朱其训和谐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0910朱勃,王孟宪比较教育名著与评论M长春

7、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11宋一略论和谐教育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第斯多惠FRIENDRICHADO1FWILHELMDIESTERWE17901866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教育家、民主教育的代表性人物。1811年,第斯多惠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霍尔姆谢城中学、法兰克福模范学校、默尔斯师范学校、柏林师范学校,任职期间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改革,使这两所学校成为当时德国的模范学校。因其对师范教育所作出的贡献,被誉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和“德国的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是西方第一位较完整地提出和谐教育思想的教

8、育家,1835年出版了其教育理论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在这本以培养教师为主旨的著作中,第斯多惠首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这对西方和谐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功不可没。因此,对他的理论研究将检视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实施的和谐教育。目前关于第斯多惠的研究,主要是以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为本,集中力量研究他的教师教育思想及一般教育理论。如学者陈利在第斯多惠教师观解读中重点论述了教师的读书观。教育目的就是唤起人的主动性,引导人主动的追求真、善、美的和谐。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本能,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学习、发展。教师要达到这一目的,则要求教师本身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个体。教师自我教育和完善的

9、方式中,读书是最重要的方式。在读书过程中应怀有追求真理之心、具有研究的精神以及专心一意、持之以恒的精神。李定仁在教会学生主动寻求真知问中谈到第斯多惠论认为教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第斯多惠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观点和科学,应当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自己主动去掌握知识”,等等。近年来,随着对全社会对和谐教育的关注热情和深入研究,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他的教育思想中所闪耀的和谐教育思想的光辉,这些研究使得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和谐教育思想的发端与本意,从而能够正确、全面的评价他的和谐教育思想对当时以至现

10、在和谐教育的启示。和谐教育思想的考察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和谐教育的内涵。学者朱其训在和谐教育论中指出,和谐教育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其广义上来说,和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从形式上来说,包括家庭5教育与和谐、单位教育和谐、学校教育和谐、社会教育和谐;狭义上来说,和谐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人们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这种和谐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延续,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形式上包括了知识技能的教育和谐、品德健康的教育和谐、信仰的教育和谐。在用以人为本的观念审视和谐教育的内涵一文中,伏元实认为,和谐教育是

11、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调控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第二,和谐教育的目的。学者张晓瑾在第斯多惠的现代教育思想一文中论述道,第斯多惠认为基础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人格的协调一致和全面发展。普通教育是一种超越社会短期需要和个体私利而进行的一种培养人的一般性、普遍性、基础性素养的教育,是人进行的一种理性、适应性教育。因此,基础教育的目的必须是促进人格的协调一致和全面发展。又有尹文芬在第斯多惠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中指出,第斯多惠认为和谐教育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时代品质的国民,为此,他提出了

12、了培养“全人”的教育概念,认为人的和谐是身心的协调发展,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协调统一。第三,和谐教育的教育教学原则。李明德在教育名著评介中重点介绍了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一书中所阐述的教育原则第一,是教育和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是教育和教学要遵循文化的要求;第三,是教育和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的能力;第四,是教学要符合“认识的自然进程”;第五,是教学要符合“认识的自然进程”。等等和谐思想是个广泛而阔大的概念,以致多数学者的精力和笔墨往往着落在宏观层面,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出发点和目的地都应该是人,所以,从人本身的和谐出发去探究和谐教育思想是研究的应有之意。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

13、思想闪光之处正在于探讨教育内部,特别是人的和谐。其次,教育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促进现实教育的发展,而大多数关于第斯多惠的研究主要还在于阐述其论点,而忽略了具有重要价值的现实启示。因此,随着和谐教育在得到普遍认可和追逐的现在,我们应该追源溯本,更加全面的分析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观念,这对于当代和谐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OOO32402李明德教育名著评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38145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5334564朱其训和谐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5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

14、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796李和平素质教育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7樊香兰第斯多惠的教师学习思想及其启示M教学与管理,2O03O39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0910朱勃,王孟宪比较教育名著与评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11宋一略论和谐教育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20_届)本科毕业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8摘要第斯多惠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1835年出版了其教育理论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斯多惠在这部著作中所体现出的和谐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并集中体现在其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的认

15、识上。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倡和谐教育的今天,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对目前中国教育现实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中国教育应反思教育目的观,树立以人为本,以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独立性,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要遵循文化和自然原则;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关键词第斯多惠;教育思想;和谐教育;现代启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

16、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11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和谐教育思想在东西方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其中第斯多惠可谓是西方第一位较完整地提出和谐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其和谐教育思想对西方和谐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功不可没。因此,对他的理论研究将检视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实施的和谐教育。一、第斯多惠及其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斯多惠(FRIENDRICHADOLFWILHELMDIESTERWEG,179O一1866,是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于1790年10月29日出生在德国威斯特法伦州西根市的一个法官家庭中,这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17、,资本主义在德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封建势力还依旧强大,面对这样一个灾难深重、风雨飘摇的德国,第斯多惠有着切肤之痛。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的教育思想。1811年,第斯多惠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霍尔姆谢城中学、法兰克福模范学校、默尔斯师范学校、柏林师范学校,任职期间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改革,使这两所学校成为当时德国的模范学校。1848年担任全德教师联合会主席。因其终生从事师范教育,致力于发展国民教育,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在担任柏林师范学校校长期间,他根据裴斯泰洛齐的教学思想,进行了一系列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实验研究,并于1835年出版了其教育理论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18、,它以严谨的结构系统地论述了教育教学的一般原理,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新教育的主张,首9次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给教育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德国教师培养指南阐述了教学的一般任务,总结出了33条教学的规则和原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作了具体指导,其宗旨从广义上讲的是培养和提高国民学校教师的素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特别提到了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教师奋斗的最终目标;2阐明一般正确的教学论和方法论原理;3将这些正确的原理应用于国民学校教学的各个学科中。2140在这本以培养教师为主旨的著作中,第斯多惠首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并且着重从教育内部,特别是人的和谐。第斯多惠认为在每一个儿童的身上都能发

19、现人类的普遍天资,并且人的天资发展应当根据协调与和谐原理来进行,教育必须按照儿童自然发展规律来进行培养,应当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的主动性;第斯多惠还明确地提出了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的辩证观点,等等这对西方和谐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功不可没。合理借鉴、吸收其中的和谐教育思想,无疑对我国的和谐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二、和谐教育思想的的基本内涵以人的天资为出发点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脱胎于他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这也是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端,其自然教育思想就是和谐教育思想的集中及经典的体现。所谓教育适应自然是指教学必须遵循自然或天性。人类社会作为“第二自然”,其发展无疑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第斯

20、多惠提出,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最重要的就是强调自然观点、倡导自然教育。教育要紧密结合人的天性,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第斯多惠的教育教学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卢梭、裴斯泰洛齐的影响,表现出自然主义色彩。第斯多惠接受裴斯泰洛齐的“天赋能力“思想,把人的自然本性理解为智慧与能力的素质,即“天资”,并认为这种天资是与生俱来的。第斯多惠认为和谐教育要以人的天资为出发点,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达到自我完善,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成为和谐的人。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其中也不免包含有宗教的和唯心论的色彩。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的第四章中从探讨人的天资问题来阐述和谐教育的理论。他认为“人的天资是造物主安排给人的

21、”,它是人赖以发展的“基础、可能性、条件、根基与胚胎”2139。在每一个儿童的身上都具有人类的普遍的天资,但“造物主”所赋予人的天资只是提供了人发展的可能行,而要使天资发展起来,使可能性转变成必然性,还须提供另外的支持。因此,刺激天资使起发展是必要的,所谓刺激也即是和谐教育。在第斯多惠看来,天资中已经奠定了发展的倾向,并不是从每一种天资中能够随便获得一切,而是只能发展其中已奠定的倾向。因此,和谐的教育必须符合天资。如果激发不符合天资,那么它或10者对天资根本不发生任何影响,或者使发展违法自然本性,结果出现畸形发展。2140第斯多会还认为“人的天资的发展,是一种经常的、不停止的、不间断的过程,而

22、且是循序渐进的。完善的教育目的应是使人的所有天资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力求达到和谐发展”。2140据此可以看出,人的天资发展应当根据协调与和谐原理来进行,和谐教育目的在于协调发展自然赋予的人的具有发展倾向的各种能力。“如果我们用同一标准来发现每个人的天资,其结果会怎样呢恐怕收效甚微。如果我们能重点来培养这种大自然所赋予人的天才,那么人便会达到自己的使命,这种人将是幸福的,而且也会创造幸福。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么人类社会将形成一个和谐的、完整的统一体”。283三、和谐教育的目的论达到真、善、美的自我完善境界第斯多惠从人生观的角度论述教育的

23、目的。他认为,教育目的与人类的目的是一致的,真、善、美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全人类也是个人的最崇高的永恒的理想。因此,和谐教育以培养人的真、善、美为客观方向。首先,身心和谐。和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转向,和谐教育以身心和谐的人为目标。关于身心关系,第斯多惠有很多论述。他看到,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的精神和身体息息相关,身体影响精神,精神影响身体。身体的变化引起精神的变化,而精神的变化也引起身体的变化。我们仅仅只是借助于思维的抽象才把它们分开来加以分析的2140。因此,和谐培养的原理要求全面发展身体和精神。这两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完善的灵魂孕育在完善的身体中。身体锻炼尽管不是教育中最重

24、要的环节,但在身心和谐中具有第一位、最重要的作用。不仅认识活动依赖于身体的发育状况,而且感情和行为生活,精力是否充沛,勇敢的程度,决心是否坚定以及个性的全面培养,均依赖个人身体的健康状况。2141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力求达到和谐发展。第斯多惠说“人只要靠自身的力量从外部统治中解放出来,人的发展就会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和谐。”112其次,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意味着一个人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在此,第斯多惠超越了同辈教育家的偏见。他指出,和谐发展是个相对的概念,与全面培养人为一个完善的人、标准的人是有着不同内涵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生而具有同种天资的广泛性。人的天资的发展,是一种经常的、不停止的、不间断的过

25、程,而且是循序渐进的。和谐发展的目的应是使人的自我天资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每个人都应当追求内在自我和谐培养,“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力求达到和谐发展”。当这种和谐发展在每个人身上会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异,各个人还11会表现出不同的特长,“如果我们要求用同一种标准来发展每个人的天资,其结果会怎样呢恐怕收效甚微,如果我们能重点来培养这种大自然所赋予人的天才,那么人便会达到自己的使命,这种人将是幸福的,而且也会创造幸福。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么人类社会将形成一个和谐的、完整的统一体”125。第斯多惠曾批评说,那种主张全面培养人才的人,概念模糊,标准划一,全然不顾个性,

26、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培养出的是程式化、扁平化的“标准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对的,但不等于就是培养这种人。如果我们基于同一标准,没有分别地发展每个人的天资、天赋,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收效甚微。所以,“每一个人都必须自我完善”158,每一个人都应当追求内在自我的和谐培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发展都应该是在清醒的认识自己优势基础上的发展,在认清自己个性基础上的发展,发展成“唯一”。只有每个人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人,人类社会才会五彩缤纷,形成一个和谐、完整的、有机的整体,在这一有机整体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见,在和谐培养原则下成长起来的人,将构成一个和谐社会的最为重要的微观基础。

27、四、和谐教育的教育原则论以激发主动性为最高原则第斯多惠认为,人的固有的本质就是人的主动性。一切人性、自由精神及其他特性都从这一主动性出发,都以主动性为核心力量。因此,主动性是教育的主观原理,教育最大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上。3363他曾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可见,教育必须激发主动性,实现和谐教育的原则,必须激发人的主动性。第斯多惠集中论述了教育如何激发人的主动性问题,以真正实现发展全面而谐调的人格这个教育的一般目的。第斯多惠说,教育不是要人消极不为、无所作为,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自我塑造、自我形成。3320因此,激发人的

28、主动性,全心全意为真、善、美服务,一直被第斯多惠看作是“最高的教育原理”。根据他的阐释,人的主动性的涵义,落实在人生观上,就是人要秉持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对现世的一切抱积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自身的使命,自己来探求奋斗和行动的合理理由。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第斯多惠曾反复强调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更高的能力,积极唤起他们的主动行为,使他们能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的主人。“一切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形式而言,就是启发学生的主动性”。根据天资论,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发展、加强儿童本身具有的一定的心理能力,尤其是诸如判断力、智力、推理能力的高级心理机能。这些机能的发展完善使人能12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

29、界,并能控制自我。而发展主动性的方式就是诱导和激发。循循善诱,从特殊到一般,从差异到统一,从具体到抽象,从事实到理论,从物质到实践;教师激发,引导出学生的自我活动,即主动性。第斯多惠精辟地论断“没有激发便没有发展,天资也就停滞不前。教育就是激发,教育理论就是激发理论”;“如果培养称为按智力发展,那么,天资的培养就是有一定目的的激发”;“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高原则”3364。五、第斯多惠和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第斯多惠和谐教育思想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他强调教育内部的和谐,特别是受教育着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人的自然天性出发来论述和谐教育。既注重个性的发展

30、,又关注全面发展;既关注身体的发展,又注重精神的和谐;既重视自我自主教育,又重视外力的激发与集体的影响。其重大贡献在于突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使教育进入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新天地,反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诉求。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所产生的光辉是划时代的,对我国的教育现实有着深刻启示。(一)以人为本,转变教育观念按照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的观点,和谐教育思想是以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人或每一个学生为前提的。和谐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身心自我完善,感受世界的和谐美好。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知识,更要启迪、发展学生的智慧。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因素,要尊重人、注意人的个性充分地、自由

31、地和谐发展。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就必须认真把握教育人本论和学生主体论。在中外教育史上,各路教育家对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以人的生命展现为基础的社会活动。如今,“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倡多年,但“知识本位”、“应试教育”之风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国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教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幼儿园都不再是游戏的乐园,技能型课程,如电脑课英语课等都一涌而进。在升学压力的重负之下,小学的课本难度不断增加,本该轻松欢愉的高中三年也

32、被称作“炼狱”。课改越改越繁、偏、难,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备受摧残。这种把知识等同于人才,把传授知识等同于育人的教育观是片面的、有害的。13只有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才会具有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才能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使学校、教师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决定教育和谐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教育过程中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以权为本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以人为本,才能达到和谐教育的真谛。只有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和谐教育才会具有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才能开发个体潜能,使学校、教师与学生得到和谐发展。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这样的一个事实生命是与差异的,虽然学生每天和同样

33、的老师在一起,上同样的课,看同样的书,学同样的知识,但他们却不能同时朝着一个目标发展,更不能以同样的速度达到同样的广度和深度。所以,我们也不能用一个模子来塑造千差万别的学生,用同一个目标来导航兴趣各异的学生,更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关怀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范围之内,更应该渗入到学生的生活中,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和理解,从而从情感的根本进行疏导。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传授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才是现代和谐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和谐教育的前途才是有意义的光明(二)身心和谐,遵循人才成长

34、规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追求身心和谐的教育其关键是培养健康人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和谐人格教育理念就是要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达到内心和谐、身心和谐、人我和谐,这对当前和谐教育理念之转变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人格是一个人学习和才华、气质和风度、品质和品格的总和。它体现着一个时代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基本标准。在一定意义上说,和谐人格作为个体生命独立、理性、自主、自觉的存在方式,使个人的理想、信念、勇气和毅力成为可能。和谐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否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善处人际关系、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坚定的意志品质,正确地对待挫折与成

35、功,所有这些都是和谐人格的具体体现。我们现行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和职业教育,尽管已经提出并不断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在现实层面往往流于形式。现代社会人们过分注意科学技术,以至于人被科技所异化,主要表现为人被抽象化、符号化、非个性化、工具化6。在教育实践层次上,我国存在忽视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发展的因素,突出的特点是重视智育,忽视其他各育对于培养完整人格的作用。这种现象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普遍存在。比如,现在的家长往往只重视给孩子进行智力投资,而对于孩子的品德及人格的发展却存在着错误的引导。教育功利性趋向,造就了高智商的野蛮人。在“药家鑫案”的庭审中,药家鑫辩护方提供了许多为其减轻罪行的举证,14诸如

36、一直是个好孩子啊,若干次的获奖证书啊等等,但这一切与他铁证如山的犯罪事实比起来,与法律的公正和尊严比起来,是很苍白的。恰恰证明了他成长的过程中偏重了看似重要的技术和知识因素,而忽略了人文和人性的成分。教育的目的有二其一,使人变得更善良;其二,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前者相当于道,后者相当于术。道者,本也;术者,末也。然而当代不少的教育者,包括一些“了不起”的家长,注重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如奥数、钢琴、武术、棋类等等,不辞劳苦的为孩子拎包赶场子学习,就是缺少涵养他们善良的品性,塑造孩子有一颗柔软、温暖的心。只有下一代都具有和谐完美的人格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消除当前社会生

37、活中的许多不稳定因素。为此,学校教育应该始终把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最终的目标。我们的教育理想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教育要重建人的价值世界,重视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由关心学习到关注人格,如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三)个性教育,激发人的主动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新时代,新时代呼唤具有能力和个性的个体。因此,多元文化对和谐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育着力于人的个性培养,加强个性教育。和谐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个性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个性,就无所谓人的全面发展。联

38、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因此,和谐教育也必须与个性发展教育始终相伴随,共同来实施。第斯多惠认为,人的固有本质就是人的主动性。一切人性、自由精神及其他特性都从这一主动性出发,都以主动性为核心力量。因此,主动性是教育的主观原理,教育最大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上。和谐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结合学生发展的不同层次需求,注重对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和知、情、意、行等方面都得到有序、协同和主动的发展。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

39、素质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学生的素质是否得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而不能寄希望于外部的“压服”或“灌输”。和谐教育首先要尊重人的个性、弘扬人的个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在今天,教育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弊端甚多,不管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领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环节都有待15改进,“填鸭式”、“满堂灌”仍然是课堂的主导教学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施展,且高分低能、素质不高,更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

40、要求。如果学生的智力活动仅局限在学习的圈子里而缺乏创造性的活动,那学校必然成为一个对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沉闷压抑的地方,学习也变得沉重、枯燥、单调,进而导致中小学生的厌学、逃学,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很不和谐的。因此,现代教育要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世纪要求,要始终以宽容、关爱、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依据学生本身的身心发展顺序,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尊重他们的主动和主动精神,注重智能的开发,注重健全个性的形成,使教育转变为愉悦、生动、激励以及主动引导人、改变人、塑造人的有效路径。学校应成为使每个人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信自己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和谐教育的意义在于,要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

41、个人的独立人格特性。和谐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他的受教育期间,能在充分表现和发挥他的天赋和才能活动中达到优异的成绩,在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领域中逐渐形成独一无二的个性,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完善的。六、小结任何一个科学思想的提出,都是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不断发展完善,从而为后人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提供指导。我们今天提出构建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也强调教育与其他社会各系统和谐相处,相互促进。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在实施教育改革、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第斯

42、多惠的教育思想中所倡导的遵循人的发展的自然规律、推行和谐教育的思想正是我们整个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向前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之加以发展、改进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教育、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OOO32402李明德教育名著评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38145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533454朱其训和谐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5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796李和平素质教育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16

43、7樊香兰第斯多惠的教师学习思想及其启示M教学与管理,2O03O39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0910朱勃,王孟宪比较教育名著与评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11宋一略论和谐教育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ONDIESTERWEGS“HARMONYEDUCATION”THINKINGANDMODERNREVELATIONSABSTRACTDIESTERWEGISGERMANYSFAMOUSBOURGEOISDEMOCRATICEDUCATORINTHENINETEENTHCENTURYIN1835HEPUBLISHEDHISREPRESENTATIVEWORKS

44、“THEGUIDETOTHETEACHERSINGERMANY”INTHISBOOK,HEREVEALSTHEIDEASOFEDUCATIONHASAPROFOUNDCONNOTATIONSANDEMBODIESINTHEEDUCATIONPURPOSESANDPRINCIPLESOFEDUCATIONINCONSTRUCTINGAHARMONIOUSSOCIETYANDHARMONYEDUCATION,HESIDEASOFEDUCATIONFORTHECURRENTREALITYHASAGREATPOINTCHINESEEDUCATIONSHOULDAIMATPEOPLEORIENTEDANDTOSTIMULATETHEINITIATIVE,INDEPENDENCEEDUCATIONSHOULDHOLDCULTURALANDNATURALPRINCIPLESANDSHOULDPAYATTENTIONTOPROMOTINGSTUDENTSPERSONALITYANDACHIEVETHEFULLANDHARMONIOUSDEVELOPMENTKEYWORDSDIESTERWEGEDUCATIONALTHINKINGHARMONYEDUCATIONMODERNREVELATION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