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发展模式在非洲应用的前景探讨一、选题的意义在人类文明漫长演进过程中,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有着极其相似的历史进程,并在一定时期内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近代史历史当中,中国和非洲也同样有这极其相似的历史,曾经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压迫下进行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反法西斯斗争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在战后,为了民族独立而进行了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非洲大陆地域辽阔,文明悠久,民族众多,发展潜力巨大。非洲各民族与中华各民族,皆以自己的方式创造过形态各异的灿烂文明,形成过各自的知识体系与思想形态,并在许多
2、时候与许多领域,引领过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与演进走向。中国与非洲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质的飞跃。近年来,一些非洲政治精英已经感到“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在许多方面挑战了西方在消除贫困、实行善治方面的主流观点”。非洲国家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中国对于非洲的意义的,非洲国家自然不会照搬中国的经验,但它们希望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获得有益的东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非洲在经历了20世纪4050年代之民族解放运动、6090年代的“新兴民族国家构建”的发展进程之后,年轻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和国家结构已经成长起来。今天,非洲大陆上数十个历经动荡却依然生存下来
3、的年轻国家,正在先后不等地逐渐向追求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第二次复兴”阶段过渡。中国发展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选择的不同于西方的却又比较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经过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模式是成功。作为占世界人口总数1/5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在战胜贫困、实现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如果中国能在互利基础上给非洲带来机会,能带动非洲国家的经济振兴,那将是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在21世纪自我复兴的过程中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正如有些西方媒体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有一个大陆可以在中国
4、经济增长的影响下翻天覆地,那将是非洲”。2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经济迅速发展,人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任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使的中国模式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国模式成为媒体追逐热捧的对象。所谓“中国模式”,就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苏联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取其精华,摒弃糟粕,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
5、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并与之相伴的中国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形成始于1978年,现在初步取得了成功,并处于不断地完善改进发展中,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模式”为中国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并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30多年来,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8,经济总量排世界第2位,中国脱贫人数占世界脱贫人数的70,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也是世界上贫困国家最多的大陆。世界是最不
6、发达国家前50名中,非洲国家占了34个,前10位中,非洲国家占了8位。非洲不仅贫困,而且在一些地区和中甲还充斥着战乱和冲突,这些战乱和冲突都严重影响了非洲的发展。因此,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消除贫困是许多非洲国家的当务之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和消灭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这些对于饱受战乱和贫困的非洲国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历经动荡和经济落后的非洲,在新的世纪希望走上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尤其渴望尽快消灭贫困。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无疑是值得非洲的参考和借鉴的。对此,著名经济学家杰婓里萨克表示,非洲能够仿效中国经济发展
7、的成功经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表示,希望中国的发展经验可以为非洲国家借鉴。许多非洲国家领导人也表示中国的经验具有参考价值。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研究步骤严格遵照学院的工作安排,做好本论文的撰写工作32010年9月20日2010年9月30日,确定论文选题。2010年10月1日2010年10月30日,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2010年10月31日,参加开题报告会,进行开题报告答辩。2010年11月1日2011年3月20日,完成论文初稿。2011年3月21日2011年4月14日,修改论文。2011年4月15日2011年4月20日,再次修订论文,上交论文文本及电子稿。2011年4月
8、21日2011年5月7日,准备论文答辩。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以中国发展模式在非洲的应用为主题,通过调查文献获取中国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就,非洲国家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并分析非洲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在中国发展模式中所缺的的经验,探讨中国发展模式在非洲应用的可能性和意义。研究措施通过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查找和网络应用,为本次论题的研究提供保证。四、毕业论文提纲一、中国发展模式的产生,在中国发展中取的成就,对非洲国家发展的吸引力。(一)中国发展模式的提出(二)北京共识(三)中国发展模式的巨大成功二、非洲国家发展现状(一)种族冲突(二)干旱(三)腐败三、西方发展模式对非洲发展的影响(一)西方历史遗留问题(二)
9、西方向推行西方模式,但又进行政治歧视四、中国发展模式对非洲发展的现实影响(一)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二)中国发展模式的带动力(三)中国发展模式的亲和力4五、在选择发展道路中,非洲最终要走出自己的道路五、主要参考文献1刘鸿武,罗建波中非发展合作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张永宏,刘鸿武非洲发展视域中的本土知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刘鸿武,杨洁勉中非合作五十年背景、进程与意义中国学者论中非关系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4罗建波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J柯兰齐克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M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20
10、076周志发,林斌论中国特色的民主化模式基于容错性民主的视角J学术界,20107刘鸿武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载J外交评论2007,1128刘鸿武发展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的会通与综合关于当代非洲发展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探索J思想战线1998,1389中非的盛宴中非合作论坛Z新华社北京,200610姚桂梅中国非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M中国社科院院报,2006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发展模式在非洲应用的前景探讨近年来,“中国模式”一词开始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最先提出这一用语的,是西方学者,后来俄罗斯学者也使用了这个用语。西方学界提出“中国模式”,给人的感觉,好像他们是印象式
11、的。他们主要认为中国不同于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东西方大国,突然崛起,而且是经济崛起,并像发动机一样带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因而视其为不同于其他大国的突出特点,因而称为“中国模式”。俄罗斯学者使用“中国模式”一语有所不同。他们采用这种提法是从自己的体验、认识中来的,是从他们与苏联模式的区别、对比中得出来的。因此,他们使用这个字眼和术语,尤其使人注目。对他们这种“内行人”、“过来人”使用“中国模式”这一提法,应当引起我们中国学界的重视。相比之下,倒是我们中国人、中国学者,使用“中国模式”十分谨慎,到目前为止,认可和使用“中国模式”者,还为数寥寥。中国模式由理想到现实一文中谈到所谓“中国模式”就
12、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并与之相伴随的中国发展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参照系有两个一个是苏联模式;一个是西方模式。中国模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威权政治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由中国特殊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其可复制性较低。中国模式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确实显示出了生命力。中国模式中的许多因素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尽管中国模式仍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与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国内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走进非洲、认识非洲、了解非洲的广泛需要。加强对非洲政治经济、历史文
13、化、科技教育、中非关系等各方面的研究,已经显得日益重要。非洲大陆地域辽阔,文明悠久,民族众多,发展潜力巨大。非洲发展视域中的本土知识一书从全球的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了非洲在发展领域中广泛应用本土知识的动因和意义、实践和理论、问题和对策等。为了解非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中国与非洲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有着良好的传统,中非合作是新世纪中国外交的最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长期对非洲执行友好政策,在政治上,中国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隔离运动,在经济上,中国对非洲予以援助,在6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承诺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增加1倍,再向非洲国家提供50
14、亿优惠贷款,并进一步免除非洲国家债务。在民生方面,中国从1963年起,先后向非洲国家派遣15万名医护人员,共诊治非洲病患17亿人次。中非发展合作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作为一部专门研究当代中非合作关系及其全球影响与意义的著作,从当代世界体系转型与人类现代性二次建构的角度,集中讨论当代中非合作关系的理论、学科与方法,涉及中非合作关系的理论背景、学科建构、视野拓展、方法建构等问题。书中对当代中非合作关系的一些战略性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包括当代中国对非战略的历史背景与进程、目标选择与全球影响等。有关当代中非合作关系的政策层面,着重于当代中非关系在一些具体领域的政策选择、路径调整、措施完善、机制建构等方面
15、。西方国家与非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非洲国家取得民族独立钱,许多非洲国家都曾经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西方国家的强盛,对于非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西方国家与非洲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于高于中国与非洲的关系,这是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造成的。近年来,西方国家一方面在非洲推行西方模式,另一方面对非洲进行政治歧视,同时在非洲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和“新殖民主义论”,使一些非洲国家的人民对于中国产生一定程度的偏见。对于这样情况,中国强调与非洲国家的共赢互利,与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非洲人民真正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来帮助非洲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想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国家。中国发展模式对非洲而言,虽
16、然有着良好的优势,但中国不应该向非洲去推销自己的模式。中国从来都是反对干涉它国内政的,自己也决不会去干涉非洲国家的发展,中国尊重非洲国家的选择,主张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根据本国的国情来选择发展道路。1985年,邓小平在接见来访的加纳总统罗林斯是就说,“请不要照抄我们的发展模式。如果说我们真的有发展经验,那都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总结出来的政策”。目前中国模式仍然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困难和挑战,也会有波折和风险。所以,非洲国家在学习中国模式时,应当更加注重本国的实际情况,在中国的经验基础上,研究总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参考文献1刘鸿武,罗建波中非发展合作理论、战
17、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张永宏,刘鸿武非洲发展视域中的本土知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1073刘鸿武,杨洁勉中非合作五十年背景、进程与意义中国学者论中非关系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4罗建波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J柯兰齐克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M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20076周志发,林斌论中国特色的民主化模式基于容错性民主的视角J学术界,2010,(9)7刘鸿武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载J外交评论,2007,(1)128刘鸿武发展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的会通与综合关于当代非洲发展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探索J
18、思想战线,1998,(1)389中非的盛宴中非合作论坛J新华社北京,200610姚桂梅中国非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社科院院报20068(20_届)本科毕业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发展模式在非洲国家应用的前景探讨910摘要中国推行改革开放30多年中,根据自身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中国发展模式以其巨大成就引起了广大非洲国家的关注。非洲由于自身的条件和历史原因,绝大多数国家处于寻求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吸引力,中国对非洲政策的亲和力构造了中国发展模式在非洲的较大影响力。但中国不会向非洲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借鉴中国经验并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关键词中
19、国发展模式;非洲发展;前景所谓“中国发展模式”,就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并与之相伴随的中国发展经验。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政治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它以“北京共识”被国外学界及政界所热议。2004年5月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乔舒亚库伯拉莫的论文北京共识,首次提出“北京共识”概念,对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中经济改革成就做出了全面的、理性的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适合于那些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国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拉莫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
20、渐进,积聚能量,推进社会进步。其中创新和实验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灵魂,在应对各种问题时,因事而异,灵活应对,即务实,有理想,不强求划一而论。它不仅关注经济的增长,也关注社会的稳定,以经济发展和改善管理相结合来改善社会。“北京共识”对中国发展模式作出了一种解读,但究其实质,中国发展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改革与发展。19782009年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8;经过30多年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2位;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和初步实现了小康,而且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和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
21、响。中国发展经济和消灭贫困的巨大成就,则对许多非洲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非洲大陆自然资源、劳动力、消费市场等发展要素方面的规模与结构,以及未来可供拓展的发展潜力、增长空间,都具有全球性冲击与影响力,但一直难以探索出一条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因此,非洲国家在民族独立之后,为了摆脱困境,需要借鉴中国发展模式。一、非洲国家发展现状及其困境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2002年,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50个,非洲就有34国。11全球10个最穷国家中,非洲占有8席。这些国家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美元以下。1非洲不仅贫穷,而且战乱和冲突不断,加之西方国家在后工业化过程中对初级原料依赖的减少等,使得非洲在全
22、球化中被日益边缘化,甚至被形容为无人过问的“第四世界”。种族冲突、干旱、腐败等问题严重制约的非洲的发展。因此,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消除贫困是许多非洲国家的当务之急。非洲的种族冲突是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很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非洲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非洲族族冲突具有多层次、广内涵、复杂化、烈度强、时间长等特点,具体表现为种族、民族、部族和氏族四个不同层面。种族问题有苏丹的阿拉伯人和黑人的种族冲突等;民族问题表现为尼日利亚的豪萨富拉尼人和约鲁巴人、伊博人三个民族的冲突;而部落冲突在大多数的非洲国家都存在着乍得南部萨拉人与北部图布人的部族冲突;索马里族际冲突主要是部族或氏族间的斗争;安哥拉的奥文本杜人
23、和姆本杜人的冲突;卢旺达部落间的大仇杀;布隆迪是部族对异族的屠杀,等等。非洲的干旱气候也是阻碍发展的不利条件。地球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3/4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从地带性位置看,整个非洲处在赤道气候带、热带气候带和亚热带气候带。炎热、干旱是非洲气候的突出特征。非洲热带气候面积之广和平均气温、绝对气温之高,均居各洲之首,故有“热带大陆”之称。非洲大陆95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最热月非洲大陆几乎都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则高达3040以上。北部阿齐齐耶578的高温记录和东部达纳基勒低地达洛尔345的年平均气温记录,是迄今世界最高的气温记录。非洲干旱地区面积广大。全洲约有3/5的地区属于
24、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纳米布沙漠和索马里半岛等地区是著名于世的干燥区。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干旱地区约占全洲总面积的2/5,其中撒哈拉沙漠广大地区年雨量不足5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多年不雨。年降水量250500毫米的半干旱地区约占全洲总面积的1/5。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比率之大,居各洲之首。这种异常恶劣的自然条件,是非洲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非洲的政治腐败已经严重阻碍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据统计,因为贪污腐败的原因,非洲经济每年损失达到1500亿美元,占整个非洲大陆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2贪污腐败问题无所不在,非洲各国盛行腐败之风,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地方官员,乃至执法
25、者。刚果(金)前独裁者蒙博托塞塞塞科总统每天都过着穷凶极奢的生活,利用了外国援助租协和式飞机送他的家人去纽约购物,花钱使他朋友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在南非,地方政府12官僚作风十分严重,工作效率低下,贪污腐败严重。另外非洲某些国家的执法者,如警察等职员滥用职权,收受贿赂,敲诈勒索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了人民的不满,更增加了外国投资者的担忧。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南非人认为,腐败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1由于地方政府的腐败和不作为让老百姓无法忍受,从而引发了数百起抗议活动,不少抗议活动甚至演变成了暴力骚乱,一些地方官被杀,官员住所被焚烧,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剧了
26、社会的不安定。腐败问题被外国投资者视为投资风险,不愿轻易投资。联合国毒品控制和犯罪预防办公室在约翰内斯堡发表报告说人们害怕到非洲投资,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非洲是一个没有法治的地方。治安状况差和腐败严重令投资者颇感担忧。据调查,一些在非洲经营的公司要把销售额的2到9用在行贿上。在南非,有12的企业因为担心“行贿成本”过高而不打算在这里增加投资。3这使得世界上有意帮助非洲的国家和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二、西方发展模式对非洲国家的影响西方发展模式一般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华盛顿共识”是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姆森在1989年提出的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盛行于
27、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特征是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和透明化的道路。非洲与西方国家关系非常复杂。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非洲国家与西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多数非洲地区在历史上都曾经是欧洲列强,尤其是英法的殖民地。即使非洲国家取得了独立,宗主国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非洲国家,所以至今还有“法语非洲”“英语非洲”之说。西方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外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美国更是借助超强的实力,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插手全球事务,对非洲产生重大的影响力。基于这样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非洲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密切程度,远远高于非洲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密切程度。非洲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很大程
28、度上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影响。另一方面,非洲各国人民对西方的殖民历史和歧视政策普遍地具有抵触和反感情绪。历史上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包括贩卖黑奴的可耻行为,都使非洲深受其害。而在非洲国家独立之后,西方给这些独立国家设置的种种遗留问题,更是埋下了冲突和战乱的祸根。此外,西方还利用优势实力和传统的影响力,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以便于继续为自己谋取利益。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他们的经济优势,采取更加隐蔽的、间接的手段,对非洲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把那些已取得政治独立的非洲国家重新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以使这些非洲国家继续充当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最大限度地榨13取财富。美国
29、在2008年成立的非洲司令部,就遭到众多非洲国家的抨击。坦桑尼亚的媒体评论说成立非洲司令部是一场“即将来临的悲剧”。4津巴布韦的媒体指出,美国对非洲态度的转变对这个大陆来说是一个不祥之兆。非洲担心美国借助非洲司令部榨取非洲自然资源的同时,又在非洲大搞非法的政权更迭。5当代西方国家对非洲一方面推行西方模式,另一方面进行政治歧视。冷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模式,也严重波及非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激进的多党制和民主化,要求非洲国家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由化和更多地开放市场,给非洲造成了新的劫难,这些激进的要求,不仅没有使非洲国家获得任何有益之处,反而使得很多非洲国家经济加
30、剧衰败,社会秩序严重失控,危机不断恶化等等。西方还经常以民主、人权等借口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在与非洲交往的的态度上,西方也是异常傲慢的。西方看非洲,总是像在看待一个问题学生、一个病人,一个失败就像诅咒一样不定什么时候就降临的瘟疫地带。对非洲的捐赠和援助,不仅将之与所谓的民主和人权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带有施恩性质。三、中国发展模式对非洲国家的借鉴作用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对许多非洲国家具有吸引力。21世纪初,非洲的动荡局势有所缓和,政局也日趋稳定。2002年以来,非洲地区冲突从16个减少到了5个,经济状况随之有了很大的起色。620世纪末,南非总统姆贝基总统提出了“非洲复兴”的思想。2001年在赞
31、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的第37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这是非洲自主制定的第一个全面规划非洲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蓝图,旨在解决非洲大陆面临的包括贫困加剧、经济落后和被边缘化等问题。的确,历经动荡和经济落后的非洲,在新的世纪希望走上一条稳定发展的道路,尤其渴望尽快消除贫困。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无疑值得非洲的参考和借鉴。对此,著名经济学家杰斐里萨克斯表示,非洲可以仿效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7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称赞中国与非洲各国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并希望中国的发展经验能为非洲国家所借鉴。非洲各国与中国展开合作对话的同时,在发展经济和制定政策方面仿效中国。8非洲发展银
32、行行长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能够教非洲大陆如何从低收入国家成为中等收入国家。9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卢马纳纳赞赏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社会安定,公共服务良好,在很多方面都引人入胜,非洲应当从中获取灵感。10纳米比亚总统波汉巴表示,非14洲国家既要向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学习,更应向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学习。在现阶段,尤其要把目光投向中国,因为中国的经验更具参考价值。11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在高速工业化过程中,既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同样也需要庞大的矿产资源。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主要是依靠国内的市场和资源。但中国的发展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中进行的,也要充分的利用国外
33、的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资源。事实上,中国商品和资源进出口对相关的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中国与非洲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发展大背景下发生的。非洲正在逐步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料基地和潜在市场,也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中国发展对非洲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在贸易领域,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众多原料,如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有色金属等供应不足,需要从国外进口。而非洲正是这些原材料的主要出口国。例如,安哥拉在超越沙特后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刚果和赤道几内亚也成为中国进口石油十大原油国。2006年中非贸易额与同期相比增长40,达到了555亿美元。
34、12非洲国家通过出口原材料获得收入的增多,已成为拉动这些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投资领域,非洲国家普遍非常渴望各种外部资金流入以解决国内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西方国家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把非洲仅仅当作原料基地,在投资上只是给予非洲国家一些放债性借贷,却从未认真进行生产性投资。而中国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第一次为非洲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生产性投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在非洲投资企业达到800多家,项目分布在赞比亚、南非、津巴布韦、尼日利亚等49个非洲国家,投资项目逐步由贸易企业向生产型企业转变,涉及贸易、加工制造、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13中国的
35、制造业和建筑业在非洲当地催生了众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在当地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中国公司在竞标非洲国家能源和原材料项目的时候,往往是提出包括出资修建配套基础设施等一揽子方案。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当地的社会持续发展。在技术领域,中国政府还鼓励和引导中国企业以成熟的成套技术及管理经验与非洲国家开展工程项目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经济建设的自主发展能力。华为、中兴和中水电等一批中国企业已经自觉地在非洲提供技术培训。中兴公司已在南非和安哥拉等国建立了15个培训基地,每年为非洲培训约4500名专业人才。中国方面还计划在非洲农村地区援建100所学校,并把非洲留学生的奖学金数目提高一倍。14中国与非洲的经济交流拓展了非
36、洲与世界的联系渠道,增加了非洲发展的机遇。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曾说,如果没有中国,没有中国石油的真诚帮助,就没有今天的苏丹石油工业。15加蓬驻华大使姆巴阿洛说,我们希望中国企业来非洲投资,在当地合资建厂,帮15助我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加大对非洲的技术出口和转让,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走出落后的状态。16南非国家运输集团首席执行官指出,中国对于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达到5。17关于中国经济对非洲的拉动力,甚至对中国保有成见的西方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英国金融时报、法国世界报均有文章断言,非洲经济得益于中国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同期内提高了近一倍,关
37、键因素之一就是与中国的贸易有所扩展。中国对非洲长期执行友好政策。在政治上,中国与非洲相互支持。中国与非洲在近代都有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和压迫的经历,在取得独立后又面临战胜贫穷落后和实现民族振兴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和非洲一直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中,也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埃及等一些非洲与会国家代表的大力支持。中国对二战后非洲的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给予大量的援助,非洲国家则在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当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则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中国与非洲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
38、关切。中非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致力于维护世界及地区和平与稳定。在经济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为援助非洲而修建了坦赞铁路,这是中国支持非洲发展的例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政策也开始从单纯的提供稀缺物资,转向经济民生领域。中国至今已援助49个非洲国家建成了720多个成套项目。18在许多非洲国家,一些中国援建的建筑成为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标志,如肯尼亚国家体育中心、喀麦隆会议大厦、加纳国家剧院等。中国还通过提供技术、医疗、农业以及其他方面的援助,帮助贫穷的非洲国家。从1963年中国向非洲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到2005年底,中国先后派出援外医疗队员
39、15万多人次,共诊治非洲患者约17亿人次。13近年来,中国进一步提升了与非洲的战略关系。2006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倡导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使中国与非洲关系既往开来,在交流和合作上更进了一步。其中于2006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重要的里程碑。在这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承诺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增加1倍,再向非洲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进一步免除非洲国家的债务。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对非洲国家相关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对,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33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2005年底到期的无息贷款
40、债务。从2005年始,中国对来自25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190个税目的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使非洲国家的商品出口直接受益。为落实好这些新举措,中方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扩大中非贸16易规模。力争到2010年使中非贸易达到1000亿美元。双方应在旅游、金融、电信等领域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第二,中方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国家投资兴业,转让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欢迎非洲企业来中国投资。第三,中国将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逐步扩大对非洲国家援助规模。第四,促进中非企业合作。第五,增加对非人才培养。中国的友好政策,得到众多非洲领导人的认可和赞誉。埃及外长阿布盖特说,无论是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
41、立的岁月里,还是在获得民族独立后发展时期,非洲一直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中国的支持对非洲至关重要。19科特迪瓦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主席福洛戈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非洲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而中国仍能一如既往地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支持非洲国家。20一些非洲国家发展水平或低于或接近于中国,又与中国保持良好政治经济关系,他们对中国模式感兴趣是顺理成章的。中国在非洲的所作所为与西方国家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的交往是傲慢的、居高临下俯视的,而中国的交往是坚持平等的、友好的;西方对非洲的援助往往是带有各种强制性的条件的,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带任何条件的;西方经常借口民主、人权插手非洲国家的内
42、部事务,中国从不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西方的模式为非洲发带来了灾难,中国的发展却为非洲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一些非洲人士对这样的现状进行了切身的对比。非洲开发银行发言人埃里克钦尼耶说“与一些西方国家在非洲长期掠夺资源的做法不同,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原则基础之上。”21南非外交部政策研究专家卡卡扎先生表示,中国从未像那些前殖民国家那样奴役过非洲。当中国人来到非洲的时候,是和我们进行平等交流。22南非斯坦伦布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马丁戴维斯指出相比西方国家,中国是在稳步而从容地走进非洲,强调与非洲国家互利、合作、共赢。23肯尼亚外长拉斐尔图朱说“我是比较亲西方的。但遗憾的是,在发展我们的
43、关系时,西方国家却是这种趾高气扬的态度,而且看法也并不总是客观的。”24的确,中国并非是第一个抵达非洲的外来强国,但却是第一个不自以为是,不以征服者、拯救者或非洲导师身份出现的大国。正是在西方的排斥之下,一些非洲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目光转向东方。四、非洲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正确抉择中国发展模式对非洲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西方国家面对中国在非洲影响力不断的增强,推出了针对性的举措。一方面,一如既往地对中国采取偏见或敌视政策,不遗余力的抹黑中国。无端批评中国的对外政策,指责中国为换取能源和市场,以不干涉内政为借口,与某些具有极大争议的政权进行交易,给非洲制造新的混乱。
44、17另一方面,也加紧与非洲在各个方面的联系,以抗衡中国的在非洲的地位。美国、欧盟等都先后出台了非洲战略,以增强在非洲的竞争力。美国布什政府制定了消除非洲饥荒计划、贸易促进非洲发展计划、非洲教育计划以及保护刚果盆地雨林合作计划等一系列合作方案。美国能源部已拟定计划,增加对非洲石油产业投资,每年要达到100亿美元。欧盟推出了对非战略文件,目标是在非洲建设诸如交通、电信和铁路服务等跨非洲的基础设施网络。欧洲在里斯本召开的第二届欧非首脑会议,吸引了27个欧盟国家以及53个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或代表出席。这些行动表明,西方国家正在加紧与非洲的联系,排挤中国。中国不是为了向非洲推销自己的发展模式而帮助非洲国
45、家。西方国家一直离间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其媒体不间断地在非洲散播有关“中国威胁论”、中国对非洲“新殖民主义”等言论。这些言论把中国目前对非洲援助行为,说成是中国试图在非洲建立一个依照中国模式、中国思维的新形势下非洲殖民区域。这些言论在深受欧美影响的非洲有一定的市场,其中有少数政治家指责中国在非洲的进行产品倾销以及掠夺资源。要消除这些言论的影响,中国除了驳斥西方的谬论,更要做好增进非洲了解中国的工作,应当更加珍惜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鼓励信誉良好的企业到非洲投资,避免一些质量较差的产品流入非洲市场。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确实给非洲国家一些并不成熟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压力。对此,中国正限制相关产品的出口,以便
46、让非洲地方企业慢慢地来适应中国的竞争。从非洲国家来说,中国发展模式并非十分完善,还有不足之处。就国际关系而言,中国向来强调尊重他国选择,主张每一个国家应该根据本国国情来选择发展道路。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曾经历了漫长的殖民地历史,因此对于主权问题异常敏感。中国在这个问题上非常谨慎。早在1985年9月,邓小平在接见来访的加纳总统罗林斯时就说,“请不要照抄我们的发展模式。如果说我们真的有发展经验,那都是根据中国国情总结出来的政策”。25中国的发展模式只是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非洲政治家和学者也明白这个道理。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说,中国今天成功的发展模式是非洲在未来实现腾飞的样板,其经验能对
47、非洲面貌的改变作出贡献,但真正能改变非洲的并不是中国,而是非洲人自己。26尼日利亚著名学者费米强调我们从中国那里最应该学习的一点就是,中国完全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由自己来掌控发展的节奏,而不是像许多非洲国家那样盲目听从西方国家的指导。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卢马纳纳强调,非洲需要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但非洲国家和中国的国情不同,非洲的发展不能照搬中国模式。10综上所述,“中国发展模式”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发展模式”的本质既有别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模式,又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国道路,丰富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模18式,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卓
48、越成就,实现了邓小平的预言“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参考文献1陶文昭中国模式的非洲效应J国际问题研究,2009,(1)374113姚佳梅中国非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6中非的盛宴J中非合作论坛,2006,17刘力冬去春来的非洲经济J党的生活(青海),200620外媒“中非共议发展大计,共瞻双赢未来”Z新华社北京2006年11月3日电27刘鸿武,罗建波中非发展合作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8张永宏,刘鸿武非洲发展视域中的本土知
49、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9刘鸿武,杨洁勉中非合作五十年背景、进程与意义中国学者论中非关系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30罗建波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1J柯兰齐克JOSHUAKURLANTZICK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M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200732周志发,林斌论中国特色的民主化模式基于容错性民主的视角J学术界,2010,(9)33刘鸿武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载J外交评论,2007,(1)1234刘鸿武发展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的会通与综合关于当代非洲发展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探索J思想战线,1998,(1)38CHINASDEVELOPMENTMODELAPPLIEDINTHEPROSPECTSOFAFRICANCOUNTRIESABSTRACTCHINALAUNCHEDREFORMANDOPENINGUPMORETHAN30YEARS,ACCORDINGTOTHEIROWNNATIONALCONDITIONS,TAKETHEROAD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HEFORMATIONOFANEWDEVELOPMENTMODELITSGREATACHIEVEMENTSINCHINASDEVELOPMENTMODEL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