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语文.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473162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 6 小题, 20 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 一项是( )( 3 分) A.屏 息 /屏 风 抽 搐 /养精 蓄 锐 B.追 溯 /朔 方 黄 晕 /头 晕 目眩 C.占 据 /蹲 踞 行 辈 /字里 行 间 D.干 涸 /禁 锢 奔 丧 /灰心 丧 气 解析: A 项, bng/ png、 ch/ x; B 项, s/ shu、 yn / yn ; C 项 j/ j、 hng / hng ; D 项 h/ g、 sng/ sng。 可知答案为 C。 答案 :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一项是( )( 3 分) A.默契

2、 海枯石烂 诀别 眼花瞭乱 B.嘈杂 人声鼎沸 制裁 轻而易举 C.娴熟 顾名思意 幅射 月明风清 D.藉贯 粗制滥造 荣膺 一泄千里 解析: A 项, 眼花瞭乱 眼花缭乱; C 项, 顾名思意 顾名思义 , 幅射 辐射; D 项, 藉贯 籍贯 , 一泄千里 一泻千里 。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 一项是( )( 3 分)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 _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 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 _,好不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3、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解析: 首先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再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因人而异”的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第一个空应填写“因地制宜” 。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而“迫不及待”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结合句意可知第二个空应填写表示比赛前的心情的词语,所以应填写“迫不及待” ,根据排除法可知答案。 答案 : 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 一 项是 ( )(

4、 3 分)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 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T2 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 26 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解析: A 项 句式杂糅,把后面的句子改为“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或“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 项 搭配不当,“素质”和“加强”不能搭配,可把“加强”改为“提高”; D 项 语序不当,“建设和规划”应改 为“规划和建设

5、”。故选 C。 答案 : C 5.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 一项是( )( 3 分) 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 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 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 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 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 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 解析: A 项 “锦绣成文,原非我有”暗合“二手书”之意,“琳琅满架,惟待人求”符合“出售”特点; B 项 由“精印人间好书”可知此对联适合印刷店; C 项 由“楚辞汉赋”和“夏鼎周钟”可知此对联适合古玩字画店; D 项 由“扁鹊难医微恙”和“华佗无

6、奈小虫”可知此对联适合药店。 答案 : A 为了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海报设计评比活动。下面为参赛作品,请欣赏这两幅海报,并按要求作答。 ( 5 分) 甲 乙 6.甲、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谈谈理由。 ( 3 分) 解析: 本题 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先要弄清题目要求, 再 认真分析图画的内容,审懂图意,最后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即可。 答案: ( 示例) 甲展现了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藏书丰富的阅览室中读书的画面。图中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甲图能够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

7、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乙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温馨和谐的画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陪伴,只有家人一起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 7.结合你喜欢的那幅海报的内容,为本次活动拟出一条宣传口号。 ( 2 分) 解析: 本题 考查拟写宣传口号题。抓住“倡导全民阅读”这一主题思考,注意用语简洁,主题明确。 答案:(示例) 甲:师生同读,携手成长。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乙:构建书香家庭,培育懦雅一代。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 二、( 4 小题, 15 分) 古诗文默写 ( 10 分) 8.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

8、正确的两项是 ( )( ) ( 4 分) A.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 B.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C.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D.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E.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F.疑怪昨霄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解析: A 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C 项 “明月楼高休独倚”; E 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F 项 “疑怪昨宵春梦好”。 答案: BD 9.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4

9、 分) 乡书何处 达? _。(王湾次北固山下) _,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黄梅时节家家雨, _。(赵师秀约客) 树树皆秋色, _。(王绩野望) 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能同其乐, 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解析: 理解诗歌的内 容,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不能写错别字。 注意 “ 戚、贱、塘、唯、晖、卢、罔、殆 “ 几个易错的字形。 答案: 归雁洛阳边 不戚戚于贫贱 青草池塘处处蛙 山山唯落晖 马作的卢飞快 醒能述以文者 10.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文名句。 ( 2 分)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诗文名句,这展现了他

10、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在中央党校 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就引用了 “ _, _”(论语 雍也)来说明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他还用了“ _, _”论语 为政)来说明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解析: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 , 不能写错别字 。 答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 5 分) ( 1)沿河求之,不亦 颠 乎(河中石兽) _ ( 2)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 (三峡) _ ( 3)小大之 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_

11、 ( 4)父 利 其然也(伤仲永) _ ( 5)扶苏以 数 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_ 解析: 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答案 :( 1) 颠倒,错乱 ;( 2) 消失 ;( 3) 案件 ;( 4) 以为有利 ;( 5) 屡次。 三、( 4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 10 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12、,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 3 分) A.横无 际 涯 受任于败军之 际 B.薄 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 薄 C.去 国 怀乡 搜于 国 中三日三夜 D.至若春和 景 明 四时之 景 不同 解析: A.边际 /时候; B.迫近 /轻视,看不起; C.都是“国都”的意思; D.日光 /景色。 答案: C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析: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

14、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的意思:“具”,通“俱”,都;“和”,和乐;“斯”,这;“归”,一道。 答案: ( 1)政事通顺,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复兴起来了。 (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3 分)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

15、,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解析: C 项, 本文写景不是为了抒情,而是为了议论,强调要向古仁人那样有胸怀抱负,所以“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不正确。 答案: C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 5 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

16、思?请选择 一个回答。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 古诗字词的 含义,认真阅读诗句,理解其意思 。 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意义分析。 答案: “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 16.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 分析。 ( 3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句的 鉴赏 能力。 可采用以下答案 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答案: “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

17、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四、( 10 小题, 4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18 分) 【 权威发布 】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 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 80 3%,较 2016 年的 79 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 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 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

18、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 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 49 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 18-29周岁人群占 34 6%, 30-39 周岁人群占 26 1%, 40-49 周岁人群占 24 2%。 50-59 周岁人群仅占 10 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 年 4 月 24 日) 【 广州调查 】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 2018)数据显示: 2017 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 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 97 20 分钟,远超 2016 年度全国成年国民 71 47分

19、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 49 48 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 38 80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 56 27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 42 62 分钟。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 94 11%,其中成年人达到 95 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 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 53 41 分钟。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 89 2%)、杂志( 78 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 【 各抒己见

20、】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 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一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

21、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 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

22、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 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情,弱化了思维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

23、求都没 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 一项是( ) ( 3 分) A.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 B.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2017 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 D.2017 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 解

24、析: 根据 文 中原句 “虽然 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可知 C 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C 18.下列关于 2017 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 一项是( ) ( 3 分) A.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C.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 D.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解析: 本题 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能力和

25、 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注意 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每一项 。 答案: D 19.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3 分) 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 C.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 解析: 根据 文中

26、原句 “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可知 D 项“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说法不准确。 答案: D 20.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 ( 4 分) 解析: 本题 考查 文章 内容 的理解和 概括 能力 。根据文章内容整合信息,归纳判断即可。 答案: 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的倾向,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高度;我们在进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且逐渐走向两极化 . 21.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 5 分

27、) 解析: 本题考查思维的拓展能力。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 感受表达要 简明 , 条理清晰;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答案: (示例 一 )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在学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的特点。 (示例 二 )我认为纸质阅读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如 KINDLE 等电子阅读器,以及各类阅读 app,数字化阅读变得越

28、来越普遍,各个年龄层接触 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逐渐增多,数字化阅读的时间也在随之增加。而且数字化阅读的信息容量也在逐渐增大,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22 分)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

29、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 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 6 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 当然包括羊在内 的相濡以沫之 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

30、,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 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

31、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 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

32、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 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说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羊单独相处的

33、时候,我从不敢 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诞。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 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

34、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 缘分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原载天涯 2001 年 04 期,有删改) 22.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4 分) 解析: 本 题考查文章故事情节 的 梳理 能力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出 正确 的答案。 答案: 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抗议,追

35、击到二哥投降为止;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羊群逃跑;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 23.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 ( 4 分) 解析: 本 题考查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答案: ( 1)羊是弱势群体,需要被保护而不是作为保护者; ( 2) 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 ( 3) 逆来顺受、默默忍受而不会反抗; ( 4) 无话可说,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没有张扬的个性。 24.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4 分) ( 1)它

36、选择了 轻蔑 地离开。 ( 2)(它)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 伸着头 朝屋里 张望 ,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 把头侧过去 ,用一只眼 紧贴 窗玻璃。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重点字词的理解分析能力。在理解词语的本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引申含义。 答案: ( 1) 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的方法,“轻蔑”一 词表明这只羊对邻居给予的“好意”表示不屑并干脆拒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羊的独特个性,表明这只羊像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 2) 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搭”、“张望”、“把头侧过去”、“紧贴”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只羊趴窗窥视房间的情景,表现了这只羊的聪明和神

37、秘,表达了“我”面对这一番场景时绝望、惊诧的心情。 25.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 ( 5 分) 解析: 本 题考查 文章标题 作用 的分析能力 。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答案: 交代写作对象,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借儿时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只体面的绵羊“其实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哪怕它最后又回归了所谓“一只羊的结局”,也让张们记住了这只羊曾经的高傲沉稳。“一只羊其实怎样”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引发读者对主旨的思考,增加对身边生命的敬畏之心。本文以“一只羊其实怎样”为题,以疑问的语气,设置悬念

38、,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6.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 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 ( 5 分) 解析: 本 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能力 。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根据文章结尾点明中心的句子来确定主旨,从而得出文章给人的启示。 答案: 宿命:在普通人眼中,一只羊的宿命就是逆来顺受地沉默长大,被卖掉,最终以肉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餐桌上。(或羊的宿命是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同时被人们视为逆来顺受、柔弱的弱势群体。)理解:从人物形象来看,羊无法进脱宿命是它的结局,作者用羊悲剧性的结尾与其“不同凡响”的一生做对

39、 比,悲壮而震撼地突出这只羊的与众不同。从主旨来看,警示着人们要打破对生命的那些约定俗成的偏见,放下俯视生命的傲慢。借羊喻人,呼吁我们要永远做一个“不同凡响”的、率真的、有智慧的人。 五、( 1 小题, 60 分) 27.请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 60 分)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600 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解析: 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 再 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 ,而且自己比较熟悉的 材料 ,列出 简要的提纲。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