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oordination of Zhejiang .doc

上传人:文****钱 文档编号:48870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设计):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oordination of Zhejiang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毕业论文(设计):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oordination of Zhejiang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毕业论文(设计):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oordination of Zhejiang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毕业论文(设计):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oordination of Zhejiang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毕业论文(设计):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oordination of Zhejiang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中文题目 浙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发展研究 论文英文题目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oordination of Zhejiang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信计 专业 102班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定义可持续发展为一种满足当代需要而不影响下一代需求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两点:一是经济发展,二是环境持续性。即经济发展对系统影响不能超过环境可承受能 力。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寻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对生态环境

2、 -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能够发现经济社会 的 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协调状况,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期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环境经济学观点,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性。本文研究就是基于上述背景存在的问题,在客观分析 浙江 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试图通过一定方法来评价当前全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并给出相关协调建议。 .2. 课题基本内容,拟解 决的主要问题 (l)绪论 (选题目 的 和意义 ,国内外动态研究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2)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界定及理论分析 (3)浙江 省生

3、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包括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和方法 (4)浙江 省生态环境实力经济实力以及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5)浙江 省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现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原因以及 浙江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6)结论主要创新点及展望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出发,构建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发展速度和人 民生活 水平 4 个准则层,根据权威机构典型指标频率、代表性、易获取性与全面性结合三个原则筛选出生态环境与经济各项指标,以此来构成经济 -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客观赋权熵权法对指标赋权,然后对经济的综合发展水

4、平和生态环境综合状况进行评价,得出两者综合水平值;最后代入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依次计算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总体协调发展趋势指数。 本文基本路线是按照四个层次来展开,通过基础研究来确定论文选题,通过一般性研究来对整个论文所依托理论体系及研究对象的当前现状做深入分析,为后文展开全面研究埋下基石,最后通过 本文核心研究揭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最后以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差异研究作为落脚点。 .3. 4.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计划 总体安排: 2013.09至 2013.10准备选题及任务书下发; 2013.11至 2013.12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开题报告; 2013.12至 2

5、014.04完成论文初稿并修改、完善论文; 2014.05至 2014.05论文打印、答辩准备; 2014.05 月底前答辩、完成所有电子材料提交工作。 进度计划: 2013.09.03-09.30毕业论文题目选择及确定阶段; 2013.10.01至 2013.11.20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开题报告; 2013.11.21-12.15撰写外文文献翻译与文献综述; 2013.12.16-2014.1.20大致拟定论文写作框架; 2014.01.21-03.20收集各城市相关数据,利用 Eviews建立模型并分析; 2014.03.21-04.18上交作品和论文初稿; 2014.04.19-05.0

6、1根据论文指导手册上要求的格式完善作品,修改论文 2014.05.02-05.04论文打印、答辩准备; 2014.05.15 之前完成所有电子文 稿提交工作。 .4. 5.主要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 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2浙江 省人民政府 浙江 省经济发展状况 http:/ 3姜子青,曲财亭,刘新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 J环境保护, 1992, (l): 9-12 4李文彦持续发展与地理学 J地理学报, 1994, 49(2): 97-106 5张坤等欠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 1999 6侯增周山东省东营市环境与

7、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估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7): 157-160 7梁志红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 2): 138-140 8曾维华,王华东,薛纪渝,等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关键问题之一 环 境承载力研究 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1991, 1( 2): 33-37 9茹江,李彬,叶文虎,等开发区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以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例 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 1995, 5( 3): 31-34 10张静中,李华 浙江 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9, 37(01): 11

8、9-124 11王娟,侯青,欧阳玉秀关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J经济师, 2011, (05): 41-42 12姚晓东,曲福田,肖屹 浙江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 J江 浙 社会科学, 2008, (06): 232-237 13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M London, 2011 14Medows Market feedbacks and the limit to growthJ INFOR Journal, 1977, 15( 1):1-21

9、15Hennicker Rolf, Bauer Sebastian S, Janisch Stephan, Ludwig Matthias A generic framework for multi-disciplinary environmental modelingJ Modelling and Software Society, 2010: 980-994 16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conomics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2): 3533

10、77 17Selden T M, Song D S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J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4, 27(2):147-162 Energy Economics, 1996: 189-200 .5.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教研室)评议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注:开题报告内容可以打印,但导师和系(教研室)意见及签名必须手写。

11、.6.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浙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发展研究 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方面:姜子青在探索协调理论的过程,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协调发展”包含“共同发展及持续发展”的内涵,他认为我们所追求的协调发展并不是一种“平等发展”,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发展,只有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协调效应,才能达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如图 1-1 所示)。李文彦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所描述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一致的,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可持续发展都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关系。但张坤、任勇等人认为不能把协

12、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完全看成一样,可持续发展比协调发展的意义要更为深刻,是一种长期的发展思想和战略选择。协调发展只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综合以上几种观点,基本反映了目前主流的几种关于环境与经挤协调发展关系的内涵。 图 1- 1 经济 -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框架 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方面:侯增周在分析东营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协调度来判定东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失调状态;梁志红利用主成份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最终以协调度及协调趋势指数的计算结果来判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他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13、,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山东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不稳定;曾维华等从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入 手,对福建省湄洲湾新经济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为该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茹江等以.7. 环境承载力作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判断判据,并以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验证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浙江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方面:张静中等人根据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典型环境指标排放量与人均 GDP 关系的计量模型,发现浙江省还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最后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了自己建议。王娟等人对 GDP、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三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并阐述了这

14、些概念之间的相 关性。她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 GDP 的增长不等于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也不等于经济发展,即便经济得到了发展也未必会得到社会的进步,而民生的不断改善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姚晓东在浙江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中,构建了浙江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浙江省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的方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浙江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环境对经济的单向作用,而没有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所起到的改善作用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认 识上:主要存在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乐观对待生态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

15、系,社会发展主要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而不考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第二阶段是悲观看待生态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是导致生态环境破环的主要原因,保护生态环境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对经济实现零增长;第三阶段是理想的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态环境和经济可以保持协调发展的关系。这期间的代表作有:古典经济学家 Adam Smith 在国富论中提到:环境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会体现在商品的价格中,而经济发展停滞的关键是在于相对稀缺资源的不合理分 配。 Meadows 在增长的极限中提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而其根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就是对经济实现零增长。Hennic

16、ker Rolf在多学科环境建模的通用框架一文中强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认为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好生态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方面:国外最早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是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开始的。库兹涅茨曲线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由 GeneGrossman 和 Alan Krueger 在研究污染物的变动情况时发现的,大多数污染物的变动情况与国民收入的变动情况呈倒 U 型曲线的关系。后来 Panayotou 联想到这种情形与 Kuznets 1955 年所提出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设(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曲线)很类似,于

17、是把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关系定义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之后 Selden T M 和 Song D S 在空气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是否也存在这一样一条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即随着经济的增长,空气污情况会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 .8.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 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2浙江 省人民政府 浙江 省经济发展状况 http:/ 3姜子青,曲财亭,刘新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 J环境保护, 1992, (l): 9-12 4李文彦持续发展与地理学 J地理学报, 1994, 49(2): 97-106 5张坤等欠发达

18、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 1999 6侯增周山东省东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估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7): 157-160 7梁志红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 2): 138-140 8曾维华,王华东,薛纪渝,等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关键问题之一 环 境承载力研究 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1991, 1( 2): 33-37 9茹江,李彬,叶文虎,等开发区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以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例 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1995, 5( 3): 31-34 10张静中,李华 浙

19、江 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9, 37(01): 119-124 11王娟,侯青,欧阳玉秀关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J经济师, 2011, (05): 41-42 12姚晓东,曲福田,肖屹 浙江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 J江 浙 社会科学, 2008, (06): 232-237 13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M London, 2011 14Medows Market feedbacks and the l

20、imit to growthJ INFOR Journal, 1977, 15( 1): 1-21 15Hennicker Rolf, Bauer Sebastian S, Janisch Stephan, Ludwig Matthias A generic framework for multi-disciplinary environmental modelingJ Modelling and Software Society, 2010: 980-994 16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conomics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J

21、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2): 353377 17Selden T M, Song D S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J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4, 27(2): 147-162.9.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外文文献翻译 外文文献译文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珠海市为例 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珠

22、海市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区逐步形成,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务院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为珠海市的发展提 供了良好而巨大的发展机遇。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珠海带来了资源环境压力。因此,珠海在面对新一轮机遇和挑战的同时,需要谋求资源环境基础的持续保障及其与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探索适合珠海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要想确保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掌握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确保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协调状态,并对协调状态做客观的评价,以便及时施加影响以使之趋于协调。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承载基础,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基

23、本要素。珠海市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境内以平原、丘陵为主。根据珠海市农业气 象、土壤资料及作物的适宜性,运用农业生态区域法计算出该市主要作物的生产潜力。可以看出无论粮食消费类型如何选取,珠海市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都足以支撑珠海市现有的人口规模,现状人口规模与承载力尚有较大差距。珠海市土地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型结构,运用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协调发展度模型,综合评价珠海市土地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计算结果显示,珠海市土地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为良好协调发展类土地资源滞后型,即土地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较高,但土地资源效益函数明显低于经济效益函数。 为探讨珠海市水资源的 支撑

24、能力与保证程度,采用水资源承载力这一综合性指标计算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单纯从水资源单因素角度考虑,珠海市人口发展规模在水资源承载力阈值内,但对珠海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必须考虑珠江河口咸潮对珠海供水水质的影响,以及澳门的作用。考虑上述因 素 后,水资源已不能满足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现水资源短缺。同土地资源计算方法,综合评价珠海市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珠海市总体上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处于良好协调水平,但经济发展相对超前,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故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水资源滞 后型。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要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压力处于地球生

25、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地球生态系统就是安全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学者都在探讨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足迹评价模型就是一种度量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态的一种方法。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对珠海市 2008 年 -2011 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生态盈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 2008 年 -2011 年间珠海市人均生态足迹均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 产生生.10. 态赤字。生态赤字的存在,说明珠海市人口的消费需求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阈值。 对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用某一国家或地区可更新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

26、比值,表征区域资源环境的承压程度,比值定义为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定义为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与全球人均生态足迹的比值,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消费水平的高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指数定义为生态占用指数与生态压力指数的比值,该指数反映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 珠海市 2008-2011 年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在 0.5-0.8 之间,即珠 海市生态压力处于较安全状态。从数值上看,珠海市的生态压力呈现一个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珠海市生态压力是逐渐增大的。根据生态占用指数的等级划分标准,珠海市 2008 年 -2011 年处于稍富裕状态。根据生态协调性指数的等级划分标准, 2008

27、年珠海市协调性指数为 2.0207,恰好处于协调性稍好的临界点。 2009-2011年珠海市协调性指数均处于协调性较差的范围。 相对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珠海市 2008-2011 年的人均生态足迹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低于广东省,生态赤字约为广东省的四倍左右。 生态压力指数表征区域资源环境的承压度,不考虑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生态压力,依此计算的生态压力指数表明,珠海市的生态压力指数和广东省的相近,为较安全状态。根据生态占用指数的等级划分标准,珠海市处于稍富裕状态,同期广东省则处于较贫穷状态。珠海的生态协调性指数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是广东省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珠海市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

28、调性处于协调性较差阶段,而广东省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性由很差转向较差,两者的协调性均有好转的趋势。 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源需求量增加,环境面临的压力加大,资源 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此,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立足资源禀赋,通过有选择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从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珠海市的土地资源综合水平,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相比较为滞后,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发展集约用地,杜绝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象的发生。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珠海市需要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的构建,从制度和政策上调整用水结构,提高居民节水意识,从水量上遏制需水的过快增长,不断提高珠海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使珠海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最终实现 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