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朱鸿秋,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老年期,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儿童期,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称儿童期儿童早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儿童后期:下丘脑GnRH抑制状态解除,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WHO规定:10-19岁生理特点:体格发育 第一性征(生殖器官发育) 第二性征 月经来潮,性成熟期(生育期),是卵巢生殖机能与内分泌机能最旺盛的时期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性功能旺盛,卵巢功能成熟已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各部和乳房在卵巢
2、分泌的性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更年期(围绝经期),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可始于40岁,历时1-20年不等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无排卵性月经 绝经围绝经期: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 时期围绝经期综合征,老年期,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老化骨质疏松,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月经:是女性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周期性、有规律的子宫出血。因其月月如期,经常不变,中医又有“月信”、“月汛”、“月事”之称。,月经及其临床表现,1、月经初潮:女性一生中第一次月经来潮称月经初潮。一般发生在1315之间,可早至11 12岁,晚至17 18岁。2、月经周期:出血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第一天,到
3、下次月经的前一天,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是28 30天。 “并月”、“季经”、“避年”,月经及其临床表现,3、月经经期:指一次月经持续的时间,一般为3 5天,不超过7天。4、经量:指一次行经的出血量,约5080毫升。5、经色与经质:经血颜色多是暗红色,除含血液外,尚含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的特点是不凝固,偶尔有些小凝块。,月经及其临床表现,6、月经期的症状:有些女性于经潮前或经期,可有轻微的小腹疼痛或腰骶部坠胀,或有乳房轻微发胀,或出现轻度的头痛,失眠或情绪易波动等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月经产生机理的西医学认识,西医学认为月经是卵巢内卵泡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退化
4、,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发生从增生到分泌反应,最终脱落的结果。月经产生的西医机理是卵巢功能与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和剥脱的反映。,月经产生机理的中医观,月经的产生,是女子发育到成熟的年龄阶段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月经产生的机理示意图,肾气盛,天 癸 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胞宫,肝,脾,心,肺,督脉,带脉,血溢子宫,月经来潮,气血和调,气血和调,脏腑与月经,肾 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以肾为主导。肾藏精,主生殖。是指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泄精气的作用,发挥其化生月经、主生殖的功能。肾为天癸之源。天癸与月经相始终。肾为冲任之本。肾为气血之根。“血之源头在于肾”,“气之根,肾中之真
5、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肾与胞宫相系(通过胞脉、胞络和冲任督脉),胞宫司月经。肾与脑髓相通,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经水出诸肾”,“经本于肾”。,肝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肝藏血、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 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任,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的调节。肝经又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通。,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主中气,具统摄血液、固摄子宫之功。脾 胃互为表里 肾先后天互生,源泉不竭心 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又通过胞脉与胞宫相联。 肺主气,朝百脉
6、而输精微,参与月经的产生与调节。,天癸与月经,天癸男女皆有,源于先天肾,靠后天脾胃水谷精气的滋养。天癸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一种阴精。 景岳: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对女性,天癸随肾气的盛或虚,通过调节冲任、胞宫,主宰月经的潮或止以及司生殖。,气血与月经,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来源于脏腑。气血和调,经候如常。,循行路线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带脉络胞而过。功能作用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广聚脏腑之血。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总司精血津液之阴液。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属肾络脑,又任督相通,调节一身阴阳脉气的平
7、衡协调。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 在天癸的作用下,冲任督带各司其职,调节着月经的产生和维持正常状态。,经络与月经,胞宫与月经,胞宫受肾、天癸、气血、冲任督带的调节,主司子宫的藏泻。血海满盈,满而自溢,血溢子宫,月经来潮。 综上所述,脏腑、天癸、气血、冲任督带与胞宫,是月经产生机理的要素和生理基础。其中肾、天癸、冲任、胞宫是其中心环节,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主宰着月经的产生。 提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并认为可与西医“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互相渗透来理解。,月经产生机理的临床意义,1、补肾滋肾是调治月经疾病的关键2、调理气血是妇科疾病的重要治则3、疏肝养肝与健脾和胃在治疗
8、妇科疾病中占有 重要地位4、中医学的“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环节与 西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生殖轴互相对应,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疾病和妇产科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节 月经的周期节律,卵巢的功能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卵巢的功能,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内分泌功能:分泌女性激素,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的形成及退化,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排卵,卵泡的发育与成熟,在新生儿卵巢内约有10万个以上的原始卵泡,每一个原始卵泡中含有一个卵母细胞。,成熟卵泡体积显著增大, 直径达1020mm,卵细胞移向一侧。,成熟卵泡的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 卵泡外膜;卵泡内膜;颗粒
9、细胞;卵泡腔;卵丘;放射冠 ;透明带;卵细胞。,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出的卵子若未受精,则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血管减少,细胞呈脂肪变性,黄色消退。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日,平均14日。,排卵后78天,黄体发育达最高峰,直径为12cm,称成熟黄体(mature corpus lutein)。,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卵巢主要产生雌激素、孕激素、少量的雄激素 雌、孕激素的分泌随着卵巢生殖功能的周期而变化。,1、 雌激素: 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的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加,并形成排卵前的第一个雌激素高峰;排卵后雌激素分泌减少,至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雌激素形成第二
10、个较平坦的高峰(此峰的均值低于第一个高峰)。黄体萎缩时,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月经前达最低水平。,2、孕激素:排卵后孕激素分泌量开始增加,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达最高峰,以后逐渐减少,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水平。,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雄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子宫肌子宫内膜宫颈输卵管阴道上皮外生殖器第二性征卵巢下丘脑、垂体代谢,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子宫肌子宫内膜宫颈输卵管阴道上皮乳房卵巢下丘脑、垂体代谢体温,雌、孕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1、协同作用:主要是雌激素促使女性生殖器官和乳房的发育,孕激素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11、促使它们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 2、拮抗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子宫的收缩,输卵管的蠕动、宫颈粘液的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水的潴留与排泄等方面。,雄激素的生理作用,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生殖器官其它部位的周期性变化,子宫颈分泌物的周期性变化,(一)卵泡期:宫颈粘液中羊齿植物叶状结晶由“”“ ”,至排卵前最典型;稀薄透明,似蛋清,拉丝度可达10cm。,(二)黄体期:排卵后宫颈粘液结晶逐渐消失,出现椭圆体;变粘稠。,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1.排卵时:雌激素水平处于高峰,促使输卵管峡部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强,引起
12、峡部收缩而出现闭锁,使卵子停留于峡部与壶腹部的连接处,有利于卵子受精。2.排卵后3日:孕激素水平上升,促使峡部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强,使峡部肌肉松驰,有利于受精卵进入子宫腔。,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1.排卵前:阴道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底层细胞增生,演变为中层与表层细胞,上皮厚度增加,表层细胞角化。细胞内糖原丰富,糖原分泌后受阴道杆菌分解生成乳酸,使阴道保持一度的酸度,防止一般的致病菌繁殖。2.排卵后:阴道上皮在孕激素作用下,细胞大量脱落,脱落的细胞多为中层或角化前细胞。,第五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下丘脑GnRH腺垂体生殖激素:促性腺激素FSH LH 催乳激素(PRL)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