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495806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 姓名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科学探究有 7 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与 收集证据、分析 与 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它的符号是 m,一米等于国际米原器的长度。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 m=10-6m 1nm=10-9m 3、长度的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米尺、卷尺等。 游标卡尺、千分尺是测量长度的精密仪器。 刻度尺的 使用 : 测量前:先观察零刻线、分度值、量程。 (分度值是一小格代表的长度 ) 测量时: a 放:( 1)尺要

2、沿着所测长度 ,( 2)要从零刻线(或其他完整刻度线)量起 . b 读:( 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 2)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c 记:要同时记录数字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一种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还可以用改进测量方法和使用精密仪器的方法减小误差。 5、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6、时间的主单位是 秒,符号 S; 1mS=10-3S 1 S=10-6S 1nS=10-9S, 1h=3600S=60min; 7、时间的测量工具是钟表,实验室用停表(秒表);读停表要

3、特别注意分 针 有没有过半分钟。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他们是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在 15 时 ,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液体和固体中传得更慢: 声速与介质的性质(如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温度越高, 声速越大。 2、频率定义 :物体在 1s 钟内振动的次数;频率单位 :赫兹 (赫、 Hz)。 可闻声: 20 Hz20000 Hz; 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 Hz,人耳听不到; 次声波:频率低于 20 Hz,人耳听不到 ;地震、台风、海

4、啸、核爆炸会发出次声波。 3、乐音的三个特征(要素)是:音调、响度(音量)和音色(音品);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音调高,振动快,频率高,声音尖,女生一般音调高; 注意 :振动部分质量越大、越长、越粗、越松,音调就越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人到声源的距 离有关; 减小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响度; 音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人们根据 音色 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回声是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回声比原声晚 0.1s 以上可听出回声 , 所以障碍物距离发声者 17m 以上他自己才可以听到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5、 5、当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时,敲响一个音叉,另一个也会自动响起来,这种现象叫共鸣。 6、悦耳的声音叫乐音,杂乱刺耳的声音叫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来源于发声体不规则振动;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一切干扰人 们 正常 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7、噪声的强弱用分贝( dB)表示; 0 dB 是听觉下限;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 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 1)在声源处减弱 ; (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 ( 3)在人耳处减弱 。 具体措施有:消声 ; 隔声 ; 吸声 。 第三章

6、光和眼睛 1、 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 叫光源。 太阳、萤火虫 是 自然 光源,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是 人造 光源; 注意: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 ,它 不是 光源。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 中 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如树下的圆光斑)、激光准直等 3、 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例如: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隔火观人时人在扭曲,星星眨眼等;(它们实质是光的折射) 4、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 C=3 108m/s=3 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3 108m/s。 光在水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3

7、/4,在玻璃中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 2/3 。 5、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包括: 无线电波 、 红外线 、 可见光 、 紫外线 、 射线 和 射线 。 红外线和 紫 外 线 是 不 可 见 光 。 6、 光具有能量(如光合作用、太阳能电池),可以传播信息(如光纤通讯、卫星遥感照片)。 7、 光年是长度单位, 1 光年( l.y.) =9.46 1012km,它表示光 1 年传播的距离。 8、 当光 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 时,一部分光被 反射回原来 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物体反射了光。 城市高大的楼房的 玻璃幕墙、釉面砖墙 反光造成光污染。 9、

8、入射角 是入射光线和 法线 的夹角; 反射角 是反射光线和 法线 的夹角; 折射角 是折射光线和 法线 的夹角;当光 垂直界面入射时,入射角等于 0 .入射光与镜面夹角是 20,则反射角是 70; 10、 光的 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即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11、 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12、 平行光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被反射后还是平行的,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 镜面 反射。 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被反射后不再平行,是杂乱无章的,这种一般粗糙物体表面的反射叫 漫 反射。 如果需要

9、成清晰的像,就要利用镜面反射,如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 像; 如果需要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就要利用漫反射,如电影银幕用粗糙的白布; 镜面反射 和 漫发射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例如: 粉笔字 发生 漫反射 , 光滑黑板 发生 镜面反射 。有时,光滑黑板镜面反射的光掩盖了粉笔字漫反射的光,所以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 13、 平面镜 成像原理是 光的反射 ; 平面镜的符号是: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 ( 2) 像与物 体 大小 相等; ( 3) 像到镜面距离与物到镜面 距离 相等; ( 4) 像与物 关 于镜面 对称 。 平面镜的应用 : 成像 和 改变光

10、路 。 医生用小平面镜观察患者 牙齿不易观察的部位; 潜望镜:两块互相平行,与水平面成 45角的平面镜构成的 潜望 镜。 14、 实像和虚像:实像是 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 能成在光屏上,也可以用眼睛看到;如小孔成像。 2 虚像是反射(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所成的像, 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看到, 如平面镜成像。 某点发出的光线全部 在它的 实像处相交, 它的 反射(或折射)光线 的 反向延长线 全部 在 它的 虚像 处 相交 。 15、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 平行光; 应 用: 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 凹(面 )镜 的符号是: 凸(面)镜对

11、光线起 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像是 缩小的正立的虚像; 应用: 汽车后视镜 ; 凸(面)镜 的符号是: 16、 光从一种介质 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一般会发生变化 ;这叫光的折射现象。 17、 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 光线, 入射 光线和 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 光线和 入射 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 光从 空气 斜射 入水 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 属于 近法线 折射。 光从 水 中或其他介质斜射 入空气 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 远法线 折射。 光从空气 斜 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 靠近 法线折射,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 折射角随入射角 减小而 减小 ,

12、 随入射角 增大而增大 。 即: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空气中角大 ;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即:折射角 =入射角 =0; 18、 水中物体(由于折射产生的)虚像的比实际位置高; 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的 虚像 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19、 透镜 分 凸 透镜 和 凹 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的 在主光轴上 会聚点 叫 焦点 ,用 “F” 表示。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 焦距 ,用 f 表示。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以画出相反的光路 图 如下: 20、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透镜成像作图法: ( 1) 通过光心的光线

13、(AO),传播方向不改变 。 ( 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线 (AC),经凸透镜折射后 通过焦点; ( 3) 通过焦点的光线 (AD), 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 21、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 ( 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线 ,经 凹 透镜折射后 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 3) 射向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 经 凹 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 22、 凸透镜焦距的粗略测量方法: 让凸透镜 正对平行光源如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就是焦点;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23、 凸透镜

14、成像的规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当 u 2f 时 ,成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应用: 照相机 、眼睛看东西 。此时, f v 2f .当 u=2f 时,成 倒立 、 等大 的 实 像,是 放大与缩小像 的分界点 ;此时,像距 =物距 =2f。 .当 f u 2f 时 ,成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应用: 投影仪 、幻灯机、电影放影机 。此时, v2f; .当 u=f 时 ,不成像 ,得到光斑 。是 实像与虚像 的分界点 。 .当 u f 时,成 正立 、 放大 的 虚 像,应用: 放大镜 。 .成实像时,物距 增大 ,像和像距都减小; 物体 越靠近焦点,实像和虚像都越大。

15、注意:凹透镜(如近视眼镜、防盗门猫眼)永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24、 眼睛就象一架神奇的 照相机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镜头(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 的底片(光屏) ;正常眼睛看物体时, u 2f,成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于 视网膜 上,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把感受到的信息传给大脑便产生了视觉。 25、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因为远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近视眼矫正 方法: 戴 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的晶状体更凸,焦距更短; 26、 远视眼:只能看清 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因为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 面

16、; 远视眼矫正方法: 戴 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视眼的晶状体更扁,焦距更长; 27、 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它们都是凸透镜; 两次放大: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8、 光的色散 : 太阳光 (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 分解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 太阳光是复色光 ; 通 过棱镜的光线明显向底部偏折。 29、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即:透明物体只让和它相同颜色的透过, 如红色玻璃只让红光透过, 其他的都被吸收。 纯净的水和空气是无色的,各种颜色的光都可以透过; 30、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17、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即: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它相同颜色的色光, 如红布只反射红光, 其他的都被吸收。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 31、 色光 三基色: 红、绿、蓝叫 色 光的三 基 色 ; 彩电中所有颜色的光都是用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颜料 三原色:品红、黄、青叫颜料三原色 ,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调出各种颜色。 32、 反射器 :两块互相垂直的平面镜构成了一个反射器, 它能让射向它的光线平行地反向射回; 全反射:当光从光速小的介质射向光速大的介质,并且入射角足够大时,就没有折射,全部反射; 入射光方向不变,当镜面转过角时,反射光将转动 2角。 第四章物

18、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33、 温度: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我们对温度的感觉靠不住,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4、 温度的 常用单位是 摄氏度() ;摄氏温度(温标)是这样 规定的 :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 ,把 纯净的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度 ,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F F F F A C O D F F 3 每一等份是( 1),读作 1 摄氏度 ; 某地气温 -3读做: 零下 3 摄氏度 或 负 3 摄氏度 ; 35、 温度计的构造 :下有 玻璃泡 ,里盛 水银、煤油、酒精 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 细玻璃管 ,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19、。 一般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热胀冷缩; 36、 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 方法是: 使用前:观察它的 量程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 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 液体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 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 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读数时 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相平。 37、 在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标,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 K;它是这样规定的:把 -273.15规定为 0 开( K),叫做绝对零度;每 1K 和每 1大小相同; 换算关系: T=t

20、+ 273,其中, T 是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 t 是摄氏温度。 38、 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态变化有六种: 熔化 、 凝固 、 汽化 、 液化 、 升华 和 凝华。 其中吸热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的物态变化 是:液化、凝固、凝华。 39、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绝对禁止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 (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加热 ;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帽盖灭,不能吹灭 ;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布铺盖。 40、 固体分晶体与非晶体。他们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常见

21、的晶体: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常见的非晶体: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41、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 叫熔化;熔化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达到熔 点 和 继续吸热 。 42、 晶体的熔化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一直升高 43、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晶体凝固时,有一定的凝固点,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如冰的熔点和 水的凝固点都是 0; 凝固放热的应用:北方冬天菜窖中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窖中温度 不至于 太低而冻坏菜; 44、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叫汽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

22、化的两种方式。 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不同点: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 蒸发是在表面发生的,而沸腾是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 蒸发是缓慢的,而沸腾是剧烈的。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45、 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把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 达到沸点 和 继续吸热 。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 ,而且都要继续吸热。 46、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常见的液化现象:空调“出水” ,下露 ,“白气”等; 使气体

23、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增大 压强)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液化; 液化石油气、气体打火机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气体液化的; 47、 “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液化放热的应用: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 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是要大量放热; 48、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的过程叫升华; 常见的升华:用久了灯丝变细;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会干; 升华吸热的应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使蔬菜降温保鲜; 49、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的过程叫 凝华; 凝华放热; 常见的凝华:冬天打霜,下雪;冰箱结 霜;用久了灯泡变黑; 北方寒

24、冬窗户内侧玻璃结冰花。 50、 一般实验用温度计的量程是 -20 100以上,分度值是 1;而体温计的量程是 35 42,分度值是 0.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它的示数 只会上升 不会自动下降,因为它有一个很小的缩口,要用力甩过才会下降。 51、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52、 云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和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雨 是云中小水珠变成大水珠或小冰晶变成大冰晶熔化成大水珠下落形成的; 冰雹 是雨点遇冷凝固成小冰珠再变成大冰珠下落形成的; 雪 是高空水蒸气遇冷 凝华成的六角形小冰晶; 雾 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附着在尘埃上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露 是地面

25、附近的水蒸气遇冷附着树叶、花草上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霜 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3、 凇 是固态的, 雾凇 是雾凝固形成的; 雨凇 是雨凝固形成的; 雪凇 是雪积聚而成的,没有物态变化。 54、冰箱的原理是工作物质如氟利昂将热从冰箱内搬运到冰箱外;氟利昂在冷冻室汽化吸热,然后在冰箱外表的冷凝器中液化向外放热。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1、质量表示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 、 位置 及 温度 无关。 2、质 量的单位:主单位 千克( kg), 1kg 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1t=103kg 1g=10-3kg 1mg=10-6kg 对质量的感

26、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 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 2kg 3、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 天平;常用工具 各种秤(如杆秤、台秤、电子秤等,但弹簧秤除外) 4、天平的使用: ( 1)调节天平: a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b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 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 2)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 3)物体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指数。 5、密度(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密集程度): (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 2)公式: =

27、m/V,其中: m 是质量,主单位是 kg, V 是体积,主单位是 m3, 是密度。 ( 3)单位: SI 制(主)单位: kg/m3; 常用单位: g/ cm3; 1 g/ cm3=103 kg/m3 6、水的密度是 103 kg/m3的物理 意义: 1m3的水的质量是 103kg。 7、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只由物质的种类决定,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在不考虑热胀冷缩和气体充气 、 放气时) 8、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 实质是测量密度。 2、测量质量: m= V。 3、测量体积: V=m/ 。4、发现新物质。 气 固 液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28、 凝华 放热 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4 9、 1cm2=10-4m2; 1cm3=10-6m3; 1L=1dm3=10-3m3; 1mL=1cm3=10-3L。 10、物质的物理属性还有:磁性、硬度、导电性和导热性 如果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能够划破另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表面,我们就说这种物 质的硬度大; 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11、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常见的绝缘体:塑料、橡胶、纯净水。 常见的热的良导体:金属。 常见的热的不良导体:布、棉花、橡胶、空气、水。 常见的新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 ( 硅、锗 ) 、超导材料 (电阻为 0) 、隐形材料 (能强

29、烈吸收电磁波) 、记忆合金材料。 第六章 力和机械 1、力是 物体 对 物体 的作用;施加力的物体叫 施力物体 ;受到力的物体叫 受力物体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的;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不直接接触 的物体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 地月相吸 。 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即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一定受到另一物体对它施加的反作用力;它们叫一对“ 相互作用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另一个力的受力物体; 3、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它们总是 同时存在 , 同时消失 的;它们总是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 同一直线 上,并且作用在 两个物体 上。 4、力的作

30、用效果有两种:使物体 发生形变 和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运动状态的改变 有 五种 情况,分别是 动变静 , 静变动 , 加速 , 减速 , 改变方向 。 5、 力的单位是牛顿 ,简称牛,符号是 N。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 拿起两个鸡蛋(约 100g 即 2 两)所用的力大约是 1N, 6、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有关,它们叫 力的三要素 。 7、 力的示意图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其中, 箭头 的方向表示 力的方向 ;线段的 起点 表示力的 作用点 (起点有时也可以画到重心上);线段的 长度 表示力的 大小 (但不严格要求)。 8、测量力的工

31、具叫 测力计 ,常用的有 弹簧测力计 ;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胡克定律; 即在一定范围(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伸长(量) 与所受的 拉力成正比 。 弹簧测力计 使用时 不能超过 它的 量程 ;要注意指针是否与 零刻线 对齐,若没 有对齐,要 校零 (调零);要使 弹簧伸长方向与用力方向一致 ;并且 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重力 ,它的 施力物体是地球 ; 重力大小可用 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 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关系式是 G=mg, 其中 g=9.8N/Kg,物理意义是:在地面附近, 1 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 9.8N;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应用

32、有重垂线,水平仪。 注意:在失重环境中,天平不能使用,但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力。 10、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 重心在几何中心 上,如 均匀直棒 重心在 中点 ;均 匀方板 重心在 对角线交点 ; 均匀圆球 重心在 球心 ; 物体的 稳定程度 与 重心的高度 和 底部(支承)面积 有关; 重心越低,底部(支承)面积越大,稳(定程)度越大 ;重心在 底部支承面的正上方之内 ,就不会倒下。 1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 滑动摩擦力 。 两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

33、摩擦叫 静摩擦 ,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叫 滚动摩擦 。 1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 的方向 相反 , 不能说与运动方向相反 ,因为滑动 摩擦力的方向有时运动方向相同; 13、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时注意:只有 水平拉 着物体在 水平面 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拉力才等于摩擦力 。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压力大小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与 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和速度无关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 15、 减小有害摩擦 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更粗糙。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用滚动

34、代替滑动 。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 16、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 的硬棒,叫杠杆。注意: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17、 杠杆的五要素 是 支点 、 动力 、 阻力 、 动力臂 、 阻力臂 。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人(和发动机)用的力是动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货物的重力是阻力; 力臂 : 支点 到力的 作用线 的(垂直) 距离 。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叫 力的作用线 ) 注意:只有 力垂直直杠杆 时,力臂才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18、 杠杆平衡条件 : F1 L1

35、= F2 L2 即: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杠杆处于 静止 状 态或 匀速转动 状态叫做处于 平衡状态 19、三种杠杆: 省力杠杆: L L (如羊角锤) 费力杠杆: L L ( 如镊子) 等臂杠杆: L = L ( 如天平、定滑轮) 20、 定滑轮 :滑轮不随货物移动 ( 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F=G(在不计摩擦 和绳重 时); ( 2)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 3)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 4)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也不省距离 21、动滑轮:滑轮随货物一起移动 ( 1)动滑轮实质是省力杠杆( L1=2L2) ( 2)可以省一半 力 , 但不能改变动

36、力方向。 省力公式: F=G 总 /2=( G 动 +G) /2 (在不计摩擦时) ( 3)费距离公式: S=2h ,其中 ,S 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是货物(和动滑轮)上升的高度 . 22、滑轮组的省力的公式: F=G 总 /n= ( G 动 +G) / n (在不计摩擦 和绳重 时) 5 其中: G 总 是货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 n 是承担货物绳子的段数(与动滑轮直接接触的绳子的段数) 23、滑轮组 费距离 公式: S=nh 24、滑轮组的组装方法: “ 奇动偶定 ” ; 即 n 为 奇数 时, 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 画; n 为 偶数 时 , 从定滑轮的挂钩开始 画; 25、 轮轴

37、:是由能绕共同轴心转动的 (大)轮 和 (小)轴 组成的 简单机械 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 ,是变形的不等臂杠杆 ;当 动力作用在轮 上时 , 省力 ;当 动力 作用在 轴 上时, 费力 ,但 省距离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26、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 机械运动 ,简称 运动 。 运动是绝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27、 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被 选做参照(标准)(或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叫参照物; 28、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 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情况就可能不同。 研

38、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 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并省略 。 相对静止:两个物体快慢相同,向同一方向运动。 29、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比较 相同时间 内所通过的 路程 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另一种是比较通过 相同路程 所用的 时间 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30、 速度 是表示 物体 运动快慢 的 物理量 ; 物理学中,运动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叫 速度 。公式: v=s/t; 速度的主单位是 m/s,读作 “米每秒” ; 1m/s=3.6km/h; 31、 路程和时间 的计算公式: s=vt t=s/v 32、速度不变 (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都 相等 )的直线运

39、动叫 匀速直线运动 ; 速度变化 (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的直线运动叫 变速直线运动 ; 33、 一切 物体在 不受外力 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叫牛顿第一定律即 惯性 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实验 的基础上,经过 科学 的推理得出来的。 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 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 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 34、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的大小有关,而与速度等其他因素无关; 35、物体保持 静止 状态和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叫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40、 静止 状态和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 二力平衡 。 二力平衡条件是 :作用在 同一 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在 同一 直线上。 或者合力为 0。 注意:只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它所 受 的所有力的合力一定为 0 36、 .静止的物体 :受 非平衡力 :沿(合)力方向加速运动 .运动的物体 :受 非平衡力 :如果 (合)力 的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同 ,则物体做 加速 运动直线; 如果( 合)力 的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反 ,则物体做 减速 直线运动。 如果( 合)力 的方向与 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 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即做 曲线 运动。 总之, 物体不

41、受力或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不变(即静止或匀速 ) ;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 ; 37、合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这种研究方法叫等效法。 当两个力同线同向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力之和,合力方向与大力相同; 当两个力同线反向时,合力等于大小两力之差,合力方向与大力相同;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1、压力不是重力 ;它们在定义、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方面都有不同; 定义不同:垂直作用 在 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作用点不同:压力的 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 接触面上 ;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 方向不同:压力的方向是垂

42、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大小不同: 压力有时是由于重力产生的,有时不是,所以压力大小一般不等于重力的大小; 但 当物体独立放在水平面上(或者还受水平外力)时,压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 注意: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等底等高的同种液体的重力; 只有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 的压力 才 等于液体的重力; 大底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小底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 2、压强是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压强大,表示压力对同一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物体 单位面积上 受到的 压力 叫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p=F/S; 其中: s指的是

43、受力面积(单位: m2) , F是压力 (单位: N), P是压强; 4、 压强的单位是 帕斯卡 ,简称帕,符号为 Pa。 1Pa=1N/m2,即当 1 m2的面积上受到 1N的压力时,产生的压强是 1Pa; 一张报纸平摊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大约是 0.5Pa: 人站在地面上的压强大约是几万(即 104) Pa 5、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 压力一定 时 ,)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 一定 时 ,)增大压力。 6、减小压强的方法: ( 在 压力一定 时 ,) 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 一定 时 ,) 压力。 7、各种材料能承受的压强是不一样的,超过一定的压强,物体就会被损坏。 8、压强的变形

44、公式: F=PS; S=F/P. (适用于所有 固 体、液体和气体) 9、液体压强是由于液体受重力和液体有流动性而产生的; 10、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 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p= gh, (气体不适用,但均匀柱体适用) 其中, h 液体的深度,单位是 m,要从 最高 的 液体表面量起; 是液体的密度,单位是 kg/m3. 12、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工具是压强计。 压强计有 U 形管(内有液体)、橡

45、胶管、金属盒(外有橡皮膜)构成; 6 当金属盒放在空气中时, U 形管两管中液面相平; 当金属盒橡皮膜处受到压强时, U 形 管两管中液面有高度差,并且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 13、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的原理:当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并且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 茶壶、 船闸、锅炉水位计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14、马德堡 半球 实验表明大气存在很大的压强; 托里拆利实验也说明存在大气压并且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在海平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 760 毫米 ;不能混入空气,否则,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更小。 注意: 如果改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则水柱高约为 10.3

46、36 米 (?) 。 15、标准大气压( atm) 、厘米汞柱( cmHg) 、毫米汞柱( mmHg) 都是压强的单位, 1 标准大气压( atm) =76 厘米汞柱( cmHg) =760 毫米汞柱( mmHg) =1.01 105Pa。 16、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海拔 2000m 以内,高度每升高 10m,大气压减小大约 111Pa; 或者每升高 12m, 大气压减小大约 1mmHg; 17、大气压还与天气有关;一般晴天的气压高,雨天的气压低; 一般冬季的气压高,夏季的气压低。 注意:大气压与温度没有直接关系。 18、大气压强用气压计测量。 托里拆利 实验装置是一个精密气压计,

47、要求竖直放,否则读数偏大。 19、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 高压锅有段时间不漏气,内部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高于 100 ,所以更容易熟饭,并且节省燃料。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20、 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产生的 ;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注意:如果物体的底部没有水(如桥墩),物体就不受浮力。 2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 体受到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是: F 浮 =G 排 = 液 gV 排 。 浮力只与液体的 和物体排开水 的 有关,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 22、 物体的浮沉条件: (先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1)当 F 浮 G 时,上浮,最后漂浮; 漂浮时: F 浮 G。 2)当 F 浮 G 时,下沉; 3)当 F 浮 G 时,悬浮,即物体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23、实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