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程序设计实例”教案 教师 杜浩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276100) 课 题:程序设计实例 1 课时( 45 分钟) 适用高中一年级 (计算机操作相对比较熟练 ) 教材分析:在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并且只有一课时的情况下,学生是不可能学会一门程序语言的,因此只能通过现成的程序,让学生体验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体验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即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一般过程。 教学重点:体验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算法即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对循环结构的认识及实现。 教学目标:、了解程序与 程序设计的概念。 、体验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引入并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三种逻辑结构。 、培
2、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初步兴趣。 教法与学法:讲练结合,分组讨论。 教学资源:网络教室 配套光盘 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提问“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哪两个重要环节”引入算法的计算机实现。 (答案 设计算法 编制和运行程序来实现算法) 二、进入新课 1、程序与程序设计的概念 ( 1)教师设问: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能否求出第三边?(学生回答:代入公式。) 分析:通过 已知的公式,按一定过程,计算出结果。 ( 2)教师设问:计算机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有的说不能,有的说能。) 分析:说不能,是因为计算机不能和人一样直接进行计算。说能,其实是一个过程,由人根据公式设计出算
3、法,再按一定的顺序和过程,通过一些计算机指令来完成计算,其中要考虑数据(边长)和如何下指令。 ( 3)引入概念:程序和程序设计: ( 4)练习:完成学习任务单第 1 题。 2、程序设计实例 例 1、说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的实例,可以在这一简单问题上多花些时间,让学生即能体验和学习程序设计的一般过 程,又能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初步兴趣,还能帮助对例 2、例 3 的理解学习。 过程: ( 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分析从设计算法到写出程序共做了哪些工作。 ( 2)打开指定位置的 QBASIC 程序,输入课本上的程序代码并运行。 ( 3)要求输入不同的值运行程序。(目的是要学生体验用计
4、算机解决问题的快捷、方便,提高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 4)总结:顺序结构的概念; INPUT 语句和 PRINT 语句的含义。 ( 5)练习:完成学习任务单第 2 题。 例、过程: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打开指定位置的 QBASIC程序原代码,研究各语句在程序中的作用;运行原程序,体会分支结构是如何用程序实现的。 例、过程 打开 QBASIC 程序。 1、 提出问题:用顺序结构:计算 f=3!。(学生写出 PRINT f=1*2*3) 2、 继续提出问题:编程实现:计算 f=10! 。(一部分学生写出 PRINT f=1*2*3* *10,一部分学生在观察等待。)
5、3、 继续提出问题:编程实现:计算 f=100!。(学生发现,求 100!方法简单,但实现起来很繁琐,可操作性差。) 4、 师生共同分析:在计算过程中,第一步:先计算 2!,利用所得结果与 2 后面的数相 乘,第二步:利用所得的积与再后面的一个数相乘 , 第三步, ,这里面有一个通式,用 QBASIC 语言实现就是每一步都有 f=f*I I=I+1 直到 I 大于所给的阶乘数。在这里上述通式被循环应用。(循环结构被自然引入。) 5、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体会问题解决的过程;打开指定位置的原程序代码,研究各语句在程序中的作用;体会循环结构的程序实现;运行程序。 三、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讲内容,交流讨论学习本课后的感想与疑惑。 四、作业:(课上与课后完成) 完成本课学习任务单。 附:学习任务单 、 阅读本课第 1 至段, 完成下列题目: ()什么是程序? ()什么是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分为哪几个步骤? ()程序设计应包括对 _和 _的描述。 ()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有哪些?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长。(要求按下列步骤完成:分析算法、算法描述、设计程序,上机实现。) 、根据本课内容填写下表: 功能 程序语句 实例 输入 输出 赋值 选择 循环(一种) 、根据本课所讲的 3 个例子,与同学交流讨论进行程序设计时应该做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