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学 2015年 青年教师 讲课 比赛教学设计 软体动物门 第一节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程名称: 动物学 适用对象: 动科、动医专业大一新生 课 型: 新授理论课 课 时: 15 分钟 主讲教师: 吴朗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第 一 节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 整体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是 动物学第八章软体动物门的重点内容 。 “ 珍珠”是学生比较熟知和常见的事物,但珍珠的形成机制及与之相关的软体动物的特点学生却并不太了解。因此,本节课设计的关键是通过学生 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并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 是 动物学
2、 教材第 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针对大一新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软体动物身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介绍,使学生在充分了解软体动物身体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其主要特征,并深刻理解珍珠形成的原理。 (二) 学情分析 本人教授的是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大一 新生。这批学生 刚从高中考入大学,学习方法仍习惯灌输式教育,主动学习能力较弱 。 基于此,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尽可能 与生活实例相结合 ,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另外,田螺、墨鱼等是大家比较 熟悉和喜欢的食用动物,但有关其身体结构特点学生并不关心,也不了解。基于此,教师在讲授中应适当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如:美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三、教学
3、目标设计 (一) 知识 目标 1. 了解软体动物的消化、呼吸、排泄及其生殖发育特点 ; 2. 理解珍珠形成的原理; 3. 掌握外套膜的概念及作用。 (二) 能力 目标 熟悉人工育珠操作流程及方法。 (三) 情感 目标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及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 内容设计 (一) 教学重点 珍珠形成原理、外套膜的概念及作用。 (二) 教学难点 珍珠形成原理。 五、 教学 策略分析 (一) 教学方法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启发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二) 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六、 教学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5 min)
4、1. 教师展示炒田螺、墨鱼汤、炒鱿鱼丝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这些菜肴与哪一类动物有关?它们有何特点? 2. 展示珍珠图片,提出问题: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讲授新课 (12 min) 1. 身体组成及特点(教师结合图片及视频讲授) ( 1) 体制(图片) ( 2) 身 体分区(图片) ( 3) 外套膜(图片) ( 4) 贝壳(图片及视频) 学生理解掌握 图片与视频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2. 消化系统:结合图片讲授。 学生了解记忆 图片较形象,便于学生了解记忆。 3. 呼吸器官:结合图片讲授。 学生了解记忆 图片较形象,便于学生了解记忆。 4. 排
5、泄器官:结合流程图讲授。 学生思考了解 流程图简单明了,便于学生了解。 5. 生殖及发育:结合图片讲授。 学生了解记忆 图片比较形象,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小结 (1 min) 教师引导、补充。 学生总结 复习巩固知识;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思考题 (0.5 min) 请分析比较 软体动物与环节动物的进化地位? 学生课后思考总结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七、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美食及珍珠入手, 然后引出 软体动物特征的几个大的方面 , 再结合图片及视频从各个方面详细讲授,最后总结,在 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 , 但学生能动性体现稍有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学生探究和讨论的部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