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办案指南(试行)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办案的一般程序(一)管辖1一般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市(分、州)人民检察院管辖。2指定管辖。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在与人民法院沟通协商后,共同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指定辖区内其他人民检察院或者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管辖。3管辖权转移。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确有必要,可以办理下
2、级人民检察院管辖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下级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交由侵权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检2察院管辖。4管辖权协商。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定改变级别管辖或者地域管辖的,可以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前与同级人民法院协商管辖的相关事宜,共同指定。5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管辖。检察机关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由办理刑事案件的人民检察院管辖。(二)立案1线索发现、评估和管理(1)线索发现。民事公益
3、诉讼案件线索限于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情形。 “履行职责” 包括履行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控告检察、诉讼监督、公益监督等职责。实践中,对于通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平台、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平台等发现案件线索的,视为“在履行职责中发现” 。(2)线索移送。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当将案件线索及有关材料及时移送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部门。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部门在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发现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3线索和违纪线索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移送监察机关;
4、发现其他刑事犯罪线索的,应当及时移送相关侦查机关。(3)线索评估。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部门应当对案件线索进行初步审查评估。评估线索应当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线索的真实性,是否属于检察机关履行职责中发现的情形,违法和公益受损的情形是否真实存在。线索的可查性,是否属于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和程度是否可以得到查证,调查取证存在什么困难和障碍等。线索的风险性,包括社会舆情、信访风险、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风险等。(4)线索管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由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部门统一管理。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部门应当建立案件线索台账,对案件线索来源、案件类型、被监督对象、分流转办、案件承办人、审查意
5、见、诉前程序及诉讼情况等逐一列明,实行一案一登记、一案一跟进,并对案件流转、审查意见、诉前程序、提起诉讼等节点实行层级管理。(5)线索备案。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实行备案管理制度,重大案件线索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2立案条件和程序(1)立案条件。经审查认为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行为可能损害4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报请检察长决定立案。(2)立案程序。制作立案审批表,附初步证据材料,经过初步调查的,还应附立案审查报告,报请检察长决定立案,并到案件管理部门登记。决定立案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并到案件管理部门登记。(三)诉前程序1调查(1)调查方式。检察机关
6、的调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查阅、摘抄、复制有关行政执法卷宗材料;询问违法行为人、证人等;收集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等;咨询专业人员、相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等对专门问题的意见;委托鉴定、评估、审计;勘验、检查物证、现场;其他必要的调查方式。(2)调查前期准备。研究确定调查的思路、方法、步骤及拟收集的证据清单等,制定调查计划;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国家和地区标准等;准备执法记录仪、相机等调查设备。(3)调查内容。检察机关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调查收集证据。一是侵权主体的基本情况。侵权主体是个人的,应当调查行为人身份信息、户籍信息等;侵权主体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调查行为
7、主体的性质、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组织机构代码证、经营范围、营业执照、缴纳税收情况、营利情况、5经营规模等。同时,还需要调查可能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侵权人。二是行为人实施了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行为及具体过程。三是损害事实,包括社会公共利益遭受损害处于持续状态,以及损害的类型、具体数额等。四是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把握三个方面:第一,因果关系应是条件相当的因果关系;第二,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案件一般通过委托鉴定、评估、审计的方式作出;第三,对于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案件而言,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虽在侵权行为人,但检察机关基于确定违法事实的需要仍然应对证明是否存在因果
8、关系的事实进行调查。五是侵权主体的主观过错程度,应结合侵权主体实施违法行为的次数、持续时间、手段和方式、获利情况、是否曾接受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等综合确定。虽然污染环境案件中的污染者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缺陷产品的生产者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但是基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和庭审应对的需要,宜全面调查取证。(4)证据收集的具体要求询问。询问被调查人前,应当制作询问提纲, 询问提纲包括以下内容:询问被调查人需要解决或者证明的主要6问题;询问重点;询问策略和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等。询问被调查人应当个别进行,且应当由两名以上办案人员共同进行。办案人员在询问被调查人前应当出示工作证。询问被调查人,
9、应当场制作询问笔录。 询问笔录经被调查人确认无误后,由被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被调查人拒绝签名盖章的,应当记明情况。物证、书证的收集。办案人员需要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取物证、书证的,应当制作调取证据通知书和调取证据清单,持上述文书调取有关证据材料。调取证据通知书应当载明被调取单位或个人的名称、调取事由、调取证据名称等;调取证据清单应当载明证据名称(品名)、型号(编号)、数量等,经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一式两份,各持一份。调取书证应当尽量调取原件,调取原件确有困难或者因保密需要无法调取原件的,可以调取复印件。书证为复印件的,应当注明调取人、提供人、调取时间、证据出处和“本复印件与原件核对一致” 等
10、字样,并签字、盖章。书证页码较多的,加盖骑缝章。调取物证应当尽量调取原件,调取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调取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证明该物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材料。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的收集。确有必要向有关单位和个7人调取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的,办案人员可以自行调取,也可以委托检察技术部门调取。办案人员委托检察技术部门调取电子证据,应当向检察技术部门提交委托技术协助书, 委托技术协助书应当载明案号、证据名称、取证具体要求等。调取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应当调取原件,调取原件确有困难或者因保密需要无法调取原件的,可以调取副本或者复印件。咨询。可以就专门性问题书面或者口头咨询有关专业人员、相关部门或者行业
11、协会的意见。口头咨询的,应当制作笔录,由接受咨询的专业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应当记明情况。鉴定、评估、审计。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评估、审计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机构进行鉴定、评估、审计。办案人员应当为鉴定、评估、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及时向鉴定、评估、审计人员送交有关检材、数据和样本等原始材料,说明与鉴定、评估、审计有关的情况,并明确提出鉴定、评估、审计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勘验。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勘验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应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8勘验人应当将勘验
12、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需要大范围俯视拍照取证的,可以使用无人机航拍。(5)调查的保障检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经风险评估或现场观察可能发生妨碍调查行为的,应当由司法警察协助调查。调查过程中应当使用执法记录仪等录音录像工具。对于拒绝配合调查的,检察人员应当警告其可能妨碍公务的法律后果。对于干扰阻碍调查活动,威胁、报复陷害、侮辱诽谤、暴力伤害检察人员的,应当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依法从严惩处。2审查(1)审查内容。检察机关审查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应当查明:行为人实施了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危害食品药品安全
13、的行为;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侵权主体及各主体责任分配;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程度;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以及各证据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法律适用,包括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参考的政策性文件等;其他需要查明的内容。(2)讨论及审批程序。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检察官办案9组办理。经过审查,应当制作诉前审查报告并明确提出是否发出公告或终结审查的处理意见,并经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形成的意见,应当报检察长决定。检察长认为必要的,可以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3)审查期限。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拟作出终结审查或者公告的,应当自决定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办理终结。有特
14、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经检察长决定。检察机关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鉴定、评估、审计期间及报送审批期间不计入审查期限。(4)审查决定。对审查终结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应当区分情况作出下列决定:终结审查;在全国范围发行的媒体上公告。3终结审查经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察机关应当终结审查:经审查不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需要追究民事法律责任情形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在依法公告前已经消除且社会公共利益已经获得有效救济的;其他应当终结审查的情形。终结审查的,应当制作终结审查决定书。4公告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之前,应当在全国范围发行的媒体上公告,告知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民事10公益诉讼。(1
15、)适用条件行为人在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事实已查清、基本证据已收集到位;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之前发布;在全国范围的媒体上公告;内容是告知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公告期为三十日。(2)公告的对象第一,法律规定的机关。目前,法律规定的机关中有明确规定的是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 2016 年11 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海洋环境监督部门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有权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定,国务院授权的省、市级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关职能部门,可作为赔偿权利人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在这项改革完成后,“法律规定的机关 ”的范 围会做相应扩大。第二,社会组织。一是环保组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环保组织是指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且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二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