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际教师共同体研修机制及成效研究.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514080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校际教师共同体研修机制及成效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跨校际教师共同体研修机制及成效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跨校际教师共同体研修机制及成效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跨校际教师共同体研修机制及成效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跨校际教师共同体研修机制及成效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跨校际教师共同体研修机制及成效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现实背景及意义;为充分发挥名师在学科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全省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 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326 号)精神,结合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省教育厅领导下,由厅师范处会同厅人事处、省教研室、省教科院、省教育技术中心共同负责组织实施“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已经建成工作室 532 个,拥有工作室成员92751,建立资源总量超过 50 万个,举行主题研修超过 5000 多

2、次,访问量超过 3000 万次。名师具有精湛的教学工作能力,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专家型的教育研究眼光,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和影响力,对团队有带动和引领作用。名师网络工作室是在名师主导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团队,以师带徒为主要培养形式,共同开展基于线上和线下的学科研究、教改探索和教学磨练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工作室,旨在培养一批学科名师,并依托网络充分发挥其在全省骨干教师培养、教学改革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总之,名师网络工作室的目的就是通过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来带动一大批年轻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如何让跨校际教师共同体形成良好

3、的运行机制,这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经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在国外,鲜有研究者明确地提出“名师”的概念,名师工作室这一教师研修方式在国外仍未见报道,但他们对优秀教师或专家型教师(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名师)的研究和培养由来已久。如瑞典在职培训确立了教师指导官制度。瑞典在全国设立了 2500 多名指导官员,分别负责巡视各学校的教学工作,指导中小学教师的在职进修和提高。教师指导官与“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导师有部分类似之处,但其职权更大,官方色彩更浓。由于中西方制度和国情的差异,国外在教师的教师培养跟我们国内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4、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通过研修培训等形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名师工作室无疑是促进和造就名师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安徽、河北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多个与名师工作室管理相关的政策文件,对名师工作室的基本性质、建设目标、工作重点、组织建构、基本职责、保障机制等做了相应规定,以“名师工作室”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全部文献,共有 114 条记录,以“名师网络工作室”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全部文献,2共有 2 条记录,以“名师工作室”“教师发展(培养)”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记录少之又少,从 114 条记录中我们会发现相关的论文基本上还是围

5、绕“名师工作室建设”展开的,而重点不在于教师的培养,能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有如下几篇:题名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数据库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个性化培养研究 刘春文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1-10 期刊借名师之力 助团队发展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邓秋萍 江苏教育研究 2015-10-25 期刊 实施梯队培养策略 发挥名师引领作用 傅毓海; 宋德志 江苏教育研究 2016-11-25 期刊 名师工作室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基于“顾晓华名师工作室”的分析 吴振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08 硕士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举措创建名师成长工作室的实践与探索 郎

6、光; 王德芹; 陈朝祎当代教育科学 2007-05-15 期刊名师工作室: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 张丹 中国教育报 2011-06-10 报纸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的个案研究 以 L 名师工作室为例 李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5-01 硕士这些论文大都是期刊文章,字数基本上都在 2500 左右,对于教师的培养没有系统的论述,多停留在理论分析上,而不重在实践操作,两篇硕士论文更是理论的,作者本人也没参加过名师工作室的经验,可以说目前对于名师工作室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原则”阶段,思辨色彩多,实践操作少,定性研究多,定量分析少。浙江省的名师网络工作室不同于其他省份的名师工作室,基于“网络”这个平台,可以

7、随时随地的研修和交流,人员组成上它由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员三级成员组成。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1)“名师引领”这个核心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师培养机制和培养成效”的全过程,如何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是研究的难点,也是研究的重点。如何将名师的思想-看问题的角度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化为学员自身的思想,是及其重要的。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名师引领”进而启发学员思考,挖掘学员潜力,全面提高学员的认识水平、教学能力、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同时名师根据各成员的实际情况,明确各学员的专业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使不同类型的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发展,更广泛地促进教师成长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8、、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孕育优秀教师。3(2)“体验分享”是跨校际教师共同体在日常运行中的常态,基于网络这个大平台,“体验分享”可以聚焦课堂,研磨教法,将教师的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创造性激发出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共享知识、经验、智慧中使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常足的发展。“体验分享”可以是线上的教研活动、话题研讨,在研讨中促进思考的深刻,在研讨中获得经验的习得,较之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这更能增强教师培养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体验分享”可以是工作室邀请专家开展学术报告, 让学员了解最新的教研动向和最新的教学理念。总之,如何立足工作室建立起一种成员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格局,更好地提高“体验分享”

9、的效度,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3)“探究发现”是在“名师引领”之下教师培育成效的一个重要表现,“探究发现”可以是一些问题,如“哪些文章更适合做微课?”“小说文本自主研读基本范式应该构建”等诸多问题都能让我们在思考和探究后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探究发现”更可以是一个课题,名师充分发挥教科研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教育科研专长,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教育科研活动。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在“名师引领”下,通过课题推动教师发展,以科研提升教师素养,以研究来形成教师特色。总之,名师网络工作室是名师、学科带头人、学员三级成员

10、组成的跨校际研修共同体,在名师网络工作室运行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建立“名师引领、体验分享、探究发现”这一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如何探索和发掘工作室富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并辅之以观察法。所有学科带头人参与研究,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分工落实研究任务,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修正,把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工作室,带动教师的共同发展。1.文献法:这是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最近几年,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利用了适合自己的资料

11、检索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子资源 (期刊网资源)、纸质资源(图书馆期刊与图书、购买的书籍)。已有学者在“名师工作室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对本次研究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可以帮助笔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培养机制。2.案例分析法。在名师网络工作室运行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某个带头人或者某几个带头人,把名师网络工作室的运行与他们的成长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性进行个案研究,进而提炼出富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育机制。3.观察法。本研究的辅助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观察通过“名师引领、体验分享、探究发现”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教科研等诸多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课题研究将采取惯用的步骤

12、:理论学习夯实基础初步研究初见成效深入研究取长补短总结反思形成经验。本次课题研究历时 3 个月(2017 年 8 月2017 年 104月),分四个阶段实施研究:1.启动阶段:2017 年 7 月2017 年 7 月。规划设计方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2.初步探索阶段:2017 年 8 月2017 年 8 月搜集各类文献,并进入初期的体验过程,结合工作室以往两年的经验,初步理出富有特色的教师培养机制和培养成效。3.深入研究阶段:2017 年 9 月2017 年 9 月在初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边学习边探索“名师引领、体验分享、探究发现”这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并进入深入实验研究阶段,

13、做好反思总结并加以记录。在经历一个月的深入研究后,于下一阶段进行课题组成员研究总结。4.总结阶段:2017 年 10 月2017 年 10 月召开课题组交流会,交流研究心得和总结,搜集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写最终研究成果和结题报告。五、课题研究条件分析朱红彪老师所在的学校(浙师大附中)是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样本学校,在新的课改、考改的形势下,浙师大附中积极探索“二三四”分层选课走班模式、“三园一导”的育人模式、 “三层四线”高中生涯教育模式等诸多有效的举措,在带动全省、引领全国的课程改革、新高考制度改革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不凡的成绩,近几年,每个学期都要接待省内外不同地市的

14、上百个教育考察团。朱老师定能将浙师大附中的成功经验传授给每个学员,使学员对于新的课改、考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更成熟的经验。朱红彪老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 33 年,教学成绩突出,被聘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实践导师、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朱红彪老师现任浙师大附中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负责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和建设工作,负责落实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教师在职培训项目、新课程培训项目等一系列有关教师发展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对教师培养机制和相应的培养成效具有独到的经验。朱红彪名师网络工作室是全省首批名师网络工作室,两年来,在工作室全体学科带头人和

15、学员共同努力下,工作室机制完备,运行平稳,教育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丰富,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帮扶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作用日渐明显。根据学员所在学校的意愿和工作室开展研修工作的需要,与二三线学校联合建立线下“朱红彪名师工作室”。目前,已经在金华二中、台州温岭市泽国中学、温州龙湾中学、宁波咸祥中学正式设立该工作带你,作为网络工作室在金华、台州、温州和宁波的研修基地,做足做好促进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要工作,同时,重视引导成员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口,理解教育本质,更新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获取语文教师发展的依托和动力。网络工作室除了设有与语文学科直接相关的“雅正语文”、“教学锦囊”、 “研修专区”

16、等栏目外,还设有以5“教育理解”、“课改弄潮”、“教育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风口”栏目。仅上一个年度,学科带头人获得县市级及以上各类荣誉 20 余项,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县市级及以上课题 11 项,在刊物发表文章 17 篇,完成 3 大系列微课 74 集,承担各类培训讲座 14 场(次),应该说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朱红彪名师工作室在教师培养机制和培养成效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六、研究结论(一)跨校际教师共同体研修机制1.注重引领性通过“名师引领”进而启发学员思考,挖掘学员潜力,全面提高学员的认识水平、教学能力、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同时名师根据各成员的实际情况,明确各学员的专业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地进

17、行培养,使不同类型的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发展,更广泛的促进教师成长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孕育优秀教师。名师引领既有名师的讲座,如朱红彪老师的破解论述文无话可说的难题、宁波市名师罗秉相老师的图尔敏模式对议论文阅读、写作的意义、台州市名师马驹老师的课前小时间,培养思辨心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引领也有名师的教育教学成果,朱红彪老师和罗秉相老师的专著也给了各学科带头人很大的启发。2.追求实践性跨校际教师研修共同体运行于学校,作用于学校,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情境性,这也是它的一个根本性特点。朱红彪网络名师工作室与二三线学校联合建立线下“朱红彪名师工作室”。目前,已经在

18、台州温岭市泽国中学、温州龙湾中学、金华二中、宁波咸祥中学正式设立该工作室,作为网络工作室在台州、温州、金华和宁波的研修基地,朱红彪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各位学科带头人基本上也都是省内二三线学校的优秀教师,网络名师工作室线下工作站扎根于二三线学校和这些学校的教学教育实践,及时地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群策群力地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研修共同体在泽国中学、龙湾中学和咸祥中学分别展开针对教学教学实践问题的研修活动。正因为它的实践性,使得跨校际教师研修共同体和学生的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化密切相联,这样就能够更有效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相长。3.讲究探究性朱红彪网络名师工作室的跨校际研修教师共同

19、体是以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这种研究是一种合作性的同伴研究,而不是在行政命令和考核指标压力下进行的研究;它以对课堂教学和各种教学活动的反思为基础,因而能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成果的分享也富有成效,自主探究精神是跨校际教师共同体的灵魂,跨校际教师之间围绕着“读写结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流行歌曲和随笔写作”、“整本阅读如何有序开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因各个老师来自不同层级的学校,有很多不同的经验可以分享,在讨论的基础上,各位老师积极总结经验,尤其是将讨6论的结果撰写成论文,进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跨校际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在其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

20、动方式和活动结果都与教师各自的专业和专业成长密不可分。4.乐于分享性跨校际教师共同体成员之间见面机会不多,即便见面也不过两三天,因此,团队之间基于“互联网”将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如何分享,这是团队联系的重要纽带,以教育教学为基础性实践,通过合作对话与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跨校际教师研修共同体分享的内容有自己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也有学校教育教学的成功管理经验,也有自己的教育教学阅读积累分享,更有老师分享自己的专著成果等,如:黄宗海老师分享的陈亮诗选,罗秉相老师分享的“小说教学问题设计基本范式与教学案例”,马驹老师分享的“整本阅读操作”;分享的平台既有名师网络工作室的网站,也有研修团队的微信

21、群、QQ群,更有微信博客的平台。分享的目的在于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这种跨校际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已超越了人际或利益关系的束缚,他们围绕对教学研究教学优异的需求,在学校的推动下进行合作,即教师研修共同体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5.创新辐射性2017 年 6 月,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启动了“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实践基地学校项目”,在获得批准的 169 个学科基地项目中,由我工作室学科带头人陆静老师负责建设的“浙江金华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基地校”是全省唯一的高中段语文学科数字资源基地校。在此条件下,“朱红彪名师工作室”与“浙江金华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基地校”强强

22、联手,以“工作室+互联网+基地校”的模式,努力将这一共同体打造成为浙中乃至全省示范学科引领品牌,更为深入地探索名校、名师的优质学科资源共享,力求更广泛地服务于全省师生。在 2017 年 7 月至 10 月这四个月中,我们在打造“工作室+互联网+基地校”共同体上,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1)团队并进。金华一中语文组团队全员加入“朱红彪名师工作室”参与工作室建设,同时“朱红彪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由朱红彪老师委派)加入“金华一中基地校”参与建设并进行相关指导,而朱红彪老师则作为“金华一中基地校”外聘专家参与基地校的指导和管理。(2)教研互动。名师工作室的教研讨论话题与基地校同步。如陆静老

23、师在工作室里发起的“公孙绿萼名字中的绿萼,指的是梅花还是月季”、“致橡树中的木棉”这两个话题的讨论,作为学科教学中的疑点、难点,在基地校讨论区中受到广泛关注,并由金华一中的生物老师从专业知识角度作了详尽的解答。再如金华一中语文组老师在参与了马驹老师在工作室里发起的“整本书阅读可以怎样开展”的教研活动后,深受启发,参考了其中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之后,进一步完善了金华一中高一高二年级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3)实践先行。在参与了工作室关于“整本书阅读可以怎样开展”的教研活动后,7金华一中语文组以基地校为平台,在 2017 年 7 月暑假、2017 年 10 月国庆节以及 2017 年11 月秋假期间,

24、布置了三次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作业对象分别是 2017 级高一全年级、2018 级高一全年级、2017 级高二全年级和 2018 级高一全年级,效果十分显著。(上图为 2017 年 7 月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说明)8(上图为 2017 年 7 月学生提交在基地校社区的整本书阅读作业)9(上图为 2017 年 10 月国庆假期整本书阅读资料点击量)(上图为 2017 年 11 月秋假整本书阅读作业说明)(4)课题共研。朱红彪老师作为金华一中语文数字基地校的特聘专家,常常登录基地校发布学科专业文章,与金华一中的师生进行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未满引领作用。而基地校也为此特设“名师专栏”,成为基地校的特色窗口之一向外展示。10(上图为朱红彪老师发布在基地校上的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宁波名师罗秉相老师的特色研究关于“和合思想”的部分专著文稿)(5)课程联享。“朱红彪名师工作室”汇聚省内各地骨干精英,学科资源丰富。目前工作室网站上已有精品资源 4500 多个。尤其是精品微课程资源,已开发上线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解读议论文写作初探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选读成语释义及名家解读苏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因子五个微课程,其中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解读被评为 2016 年省微系列微课一等奖。目前,选读成语释义及名家解读系列微课程已在基地校上线共享,其他微课程也将陆续登陆基地校,惠及更多的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