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恩平民歌的调查报告一、 导语恩平民歌曲种繁多,数百年来,它以悠扬的音韵、优美的节奏、真挚的感情,在岭南歌坛别树一帜,饮誉远近,是祖国文艺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新中国成立后,民歌逐步发展,演唱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独唱、说唱、对唱、小演唱、表演唱、小合唱、大合唱、二重唱及民歌剧等,大大加强了音乐效果。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曾在上世纪极盛一时的恩平民歌已经老年化了,如果老人们不能唱了,恩平民歌将何去何从?”二、 恩平民歌的发展状况据恩平文史等资料记载,恩平民歌的雏形形成于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是一种清唱体。其表演方式有独唱、说唱、对唱、小演唱、表演唱、小合唱、大合唱、二重唱及民歌剧等;就曲种来说,有木鱼、牧歌、夹房歌、花笺歌、牛乸冷、舞春牛歌、螃蟹歌、花歌、卖鸡调及禾楼歌等10多种,除了木鱼和牛乸冷两种外,其他曲种只在特定的场合中才唱。如牧歌又叫睇牛歌,以前的牧童在山上放牛时,经常互相斗歌,歌词简单粗糙,但节奏明快跳跃,适合青少年的性格。在恩平民歌曲种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恩平木鱼。它始于元末明初,内容以粤方言为主,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