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 家 庄 市 鹿 泉 区 职 业 教 育 中 心 文 件 8 1 号 石家庄市鹿泉区职业教育中心关于印发石家庄市鹿泉区职业教育中心2017-2020 三年规划(八届二次职代会讨论通过) 的通知各处系:现将石家庄市鹿泉区职业教育中心 2017-2020 三年规划(八届二次职代会讨论通过) 印发给大家,请各部门认真学习,仔细谋划,确保三年规划落到实处。2018 年 1 月 25 日石家庄市鹿泉区 职业 教育中心 办 公室 2018年 1 月 25日印发2(共印 30份)石家庄市鹿泉区职业教育中心20172020 年发展规划(八届二次职代会讨论通过)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河北省职业教育工作精神,
2、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以及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办学实际,特制订我校 20172020 年发展规划。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挑战我校有近三十年的职教办学历史,作为全国职教中心的发祥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都曾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学校顺利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后又成功跻身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行列。2016 年 3 月学校又
3、被确定为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名牌学校项目建设单位。悠久的办学历史,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建起了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技术两个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3实习实训设备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电气运行与控制、化学工艺两个专业成为省级骨干专业;与石家庄通达铁路学校组建了鹿通职教集团,加入了京保石邯职教联盟,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进一步激发了办学活力;与北讯电信、翔拓航空等企业开展的“引企入校” 正在有序推 进;学生薪分制评价、教师量化考核等评价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社团文化、职业文化在学生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新建食堂报告厅等基础设
4、施建设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经历几年的招生低迷期后,我校招生规模又开始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随着持续不断地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和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学生的就业率和稳定率逐步提升。我们有过引领农村职教前进方向的辉煌,我们有优秀的教师团队,我们有国家级的实训基地,我们有国家级重点和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的金字招牌,我们更有永不服输、干事创业的充沛激情,这是我们办好学校、续写学校辉煌的最大优势。但面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鹿泉区“一区六基地”发 展建设规 划带来的重大历史 发展机遇,我们学校自身还存在着诸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制约着学校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主要表现在:
5、一是办职业教育的视野还不够开阔,站位还不够高,学校管理还缺乏能有效、充分激发教职工内生动力的体制机制。二是专业设置老化,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教学改革相对滞后,4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许多还只是停留在书面上,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三是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仅仅满足于上网、传递文件等非常低层次的阶段,与教学诊改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与当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差距还很大,广大教职工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水平亟待提高。四是学校在区域职业教育
6、中的社会影响力不够,在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学校中的位次有所下降,这既有考评要素受外部条件制约较多等客观原因,也暴露出我们自身对工作的规划力、执行力方面的问题,提水平、上档次,提升区域影响力依然任重道远。二、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精神,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为主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全面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
7、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石家庄、大美鹿泉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5支撑。2、办学目标:到 2020 年,努力实现办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清晰,学校管理精细,专业转型升级,产教深度融合,信息化建设水平、应用水平、对管理规范化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在校生规模稳步提高,校园布局更趋合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全面提升的办学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学校管理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逐步形成职责清晰,责权利对等,奖惩分明的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内生动力,调动各系、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
8、动性,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1、完善校内人事聘任制度,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内生动力坚持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奖惩分明的原则做好每年的全员聘任工作,鼓励教职工根据教学和工作岗位的需要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激发系处的活力;对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要进行更为准确、细致的描述,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流程,总结反思,促进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积极探索奖励绩效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质高酬,拉开档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62、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实现工作流程标准化建立和完善党务、教学、学生、后勤、安全、人事、招生就业、财务、资产等内部管理制度,形成内部质量保
9、证制度体系;进一步理顺内控管理机制,制定更加规范的工作运转流程,有效保障部门之间衔接、高效地开展工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基础。(二)专业建设 在“ 一 带一路 ”、“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制造 2025”等国家战略引领下,坚持专业围着产业转,扎实搞好我校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积极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努力做好校企专业共建,全力培育骨干特色专业,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1、加快专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强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根据企业的用工岗位对专业技能的实际需求,主动做好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计算机应用专业向电子商务方向拓展,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方向拓展,电气运
10、行与控制专业向无人机方向拓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向新能源汽车方向拓展,使专业建设主动适应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进一步提升各专业的招生吸引力,力争每年招生注册人数在 800 人以上,到 2020 年末在校生规模达到 3000 人左右。2、深入开展校企专业共建建立和完善电气运行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积极发挥行业、企业在人7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举办研讨会,对专业建设进行“会 诊” ,积极吸纳他们对专业 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千方百计寻找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对接点,进一步
11、深化产教融合,优化教学内容,有序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块教学等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学改革。深入做好北讯电信、翔拓航空等“引企入校” 工作,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各专业“订单培养 ”的比例,深入推 进联合招生、 协同育人,使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对接,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接轨,促进学生实现“ 零距离” 上岗。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坚持办好校园招聘会,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保证各专业就业率均在 98%以上,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3、大力培育骨干特色专业骨干特色专业在社会上影响大、吸引力强,
12、是学校的金字招牌。在对现有传统专业升级改造的基础上,我们要面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加大我校骨干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在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实习实训设备购置、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等方面给予更多资金和政策倾斜,切实发挥好骨干特色专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以骨干特色专业带动其他8专业的同步、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我校专业的整体实力。在确保 120 项目三年建设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开源节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无人机研发中心、无人机实训基地的建设,保障无人机专业顺利发展,逐步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特色专业,力争在三年内通过省
13、特色专业验收。(三)课程建设课程是学校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的载体,也是联结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就业的纽带。要发挥好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劳动者。1、加大实习课程比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从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始到第五学期,坚持每学期安排 4周左右的实习课程,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企业开展教学实习,安排专业老师到厂全程跟踪管理和服务,解决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企业共同做好学生角色的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4、,逐步形成以认知实习教学实习 顶岗实习相衔接的实习课程体系,使各专业实训课程比例达到总课时的 50%以上,真正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收到明显成效。2、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开发校本课程各专业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等多种形式,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和企业岗位需求,加快合作开发9校本课程的步伐,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三年内,信息管理系要完成常用工具软件、网络设备调试、 服务器搭建、 高级 Photoshop、Corel DRAW X7、UI 设计等校本教材的开发,机化系完成车工工艺及操作、化学实验技术等校本教材的开发,电子电工系完成电力拖动、电子
15、 CAD、电气安装与维修校本教材的开发,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需求。3、加开拓展课程,培养就业多面手各专业要发挥我校专业设置多和有充足的实习实训设备的优势,以模块化教学模式,主动为学生开设拓展课程,让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发展和学习兴趣,选学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如学习电气运行与控制的学生可以加学机械加工技术、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培养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学习计算机维修与应用专业的学生要强化普通话、心理学、社交礼仪等商务客服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服务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学习汽修专业的学生可以选学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通过加开拓展课程,实现学生
16、一专多能,培养就业多面手,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层次,提升就业质量。 4、推进基础课程教学标准的校本化 组织基础课骨干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教育部所制定的各学科教学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教学需求,着眼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制定适时、适生、适需的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10发展。(四)德育工作 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公共课、专业课中,逐步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内容,创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守纪律、肯吃苦、善合作、明事理的合格劳动者。1、构建德育体系进一步规范德育内容,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发挥好德育课堂在学生教育中的主
17、体作用。积极发挥班主任论坛、班主任成长工作室等的引领作用,切实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把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各学科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改革德育方式,注重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德育践行,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2、强化企业文化进校园要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要的合格员工,必须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借鉴、吸收、融合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精髓,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通过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进校园活动,切实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优秀企业文化进班级、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3、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