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内蒙古党校研究生课程社会 主义理论与实践 讲授提 纲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丁 玉 才目 录2第一讲:社会主义的思想、运动、制度 .3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3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三、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6第二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7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三个阶段 .8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十大变化 .8三、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四个方面的原因 .9四、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0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11第三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历史教训 .12一、落后国家怎样走向社会主义 .12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指
2、导思想上的历史教训 .13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第四讲: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17一、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原因探析 .17二、认真总结吸取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 .21第五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3一、民主究竟是什么 .23二、近代以来中国对民主道路的选择 .27三、新中国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8四、中共十七大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布局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 .33五、结论或启示 .35第六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37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37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7三、衡量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37四、当前
3、社会存在那些不和谐因素 .38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与原则 .38六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构建深会主义和谐社会 .39七、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领导 .403第一讲:社会主义的思想、运动、制度社会主义的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算起,距今已近 500 年了;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算起,有 150 多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算起,已有 80 多年了;在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也已 50多年了。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过辉煌成就,也遭遇过严重的失败;有高歌行进的顺利发展,也有艰难曲折的改革探索。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总结社会主义的经验
4、教训,对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是产生于欧洲、主要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的空想形态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的传播整整经历了三个世纪。它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历史地看,这三个发展阶段大致又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时期相对应。 第一阶段 16-17 世纪,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也是资产阶级开始形成时期。与此相对应,出现了正在形成中的无产者反抗早期资产者的斗争,其理论表现形态是以英国的莫尔、德国的闵采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5、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第二阶段从 17 世纪中叶到 18 世纪末,英法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欧洲国家还相继开始了影响深远的产业革命。伴随着资产阶级的成长,无产阶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马布利、摩莱里和巴贝夫等。第三阶段 19 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及政治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问题的大量涌现和社会危机的空前加剧。正是4在这一背景下,欧洲社会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和以他们为代表的晚期空想社会主义。2.空想社会主义的
6、合理成分第一条,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第二条,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预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第一条,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资本主义雇拥劳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第二条,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真正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第三条,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4.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评价第一条,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或缺陷,主要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斗争条件的局限造成的。第二条,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是空想、
7、无法实现的东西,但它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已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荫芽。第三条,空想社会主义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第四条,空想社会主义对于当代的意义在于:我们要不断挖掘其积极成分,把这些先驱的优秀思想发扬光大,把他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二)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一条,自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第二条,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第三条,这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成了时代的落伍者,时代呼唤新的理论。2.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5第一,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不同的途径,先后独立完成
8、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为他们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主观条件。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 19 世纪先进文化为依托,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把社会主义由空想阶段推进到科学阶段。第四,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形形争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持续不断斗争的结果,是社会
9、主义理想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第五,1848 年 2 月,马克思恩格斯所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包括“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重要原理。关于“两个必然”的重要原理,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中经过严密的论证而得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他们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两个必然”的规律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运动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对
1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命运。关于“两个决不会”的重要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 11 年后,在 1859 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阐述的另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6“两个必然” ,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两个决不会” ,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二者共同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二)关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
11、思、恩格斯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种使命及其实践,是由于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所具有的阶级特点决定的。(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无产阶级要实现其使命,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巩固无产阶级统治,最终消灭一切阶级的重要条件。(四)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共产主义社会,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1.革命转变阶段;2.共
12、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3.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有七个方面:1.未来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2.未来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3.未来社会是人们结成平等合作的关系有计划地为全社会进行联合劳动的社会。4.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5.未来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的社会。6.未来社会将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同时,国家的政治职能也将逐步消灭。 7.未来社会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生产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将出现新的特点。三、列宁对科
13、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7(一)关于“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他们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共同胜利”的理论” 。当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宁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分析了这一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勇敢地否定了“共同胜利”的传统观点,得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数国获得胜利的新结论,并以此为指导,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二)关于新经济政策 1
14、921 年 3 月,俄共(布)召开第 10 次代表大会,决定废止“战时共产主义” ,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其主要内容有:1.用粮食税代替余良收集制,改变过去那种要求农民按照规定的价格将全部余粮上交国家的作法,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粮食税后,把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交换。2.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存在,将部分国有化的中小企业归还给原企业主,鼓励农民、手工业者和商品生产者发展私营经济。3.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为此,建立健全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财政、金融机构和制度,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4.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即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15、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方式、方法和途径。(三)列宁晚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1.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列宁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2.实行农业合作化,列宁主张通过合作化的方式把农民引向社会主义。3.改革国家机构,加强党的建设。列宁认为,国家机关能否改善,党的建设能否加强,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存亡。4.开展“文化革命” ,进行文化建设。列宁认为,不从根本上改变文化落后的状况,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8第二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发展以及如何发展,都与资本主义的状况休戚相关。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必然
16、会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影响。实践表明,资本主义并不是天堂,但它不可能迅速崩溃;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但将是长期过程。 “一球两制”将是长期的历史现象。因此,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把握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三个阶段一般认为,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我们这里讲的当代资本主义,大致是指国家垄新阶段上的资本主义,即 20 世纪百年中的资本主义;从
17、范围上讲主要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 20 世纪这一百年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大体又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在 20 世纪前半个世纪,这是“战争与革命”的年代。资本主义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其处境总的说来是风雨飘摇。这一时期发生了一次世界性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还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总的形势是忙于招架,陷于风雨飘摇的被动局面。第二,在 50-70 年代初的近 1/4 的世纪里,特别是在 60 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内部出现了问题,忙于“国际共运大论战”和国内“阶级斗争”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进入了持续 20 余年的快速增长的“大繁荣时期”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8、真正成了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第三,在 20 世纪最后的 1/4 世纪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 80 年代的调整,凭借经济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空前强大的“和平演变”攻势,并9取得了促使苏东剧变的重大进展。进入 21 世纪,资本主义仍处于强势和优势。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十大变化资本主义如果还是列宁时期的那种状况,那它必死无疑。然而,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的实际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必须有与时俱进的认识。总的说来,资本主义通过体制等改革缓解了制度等方面的危机,从而延缓了衰老,还有较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发生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仅没有停
19、滞,反而有很大发展。这主要反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4/5,世界贸易总额的 3/4,对外直接投资的 9/10,科技研发经费开支的9/10,世界最大 500 家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第二,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重大调整。股份制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在全社会内的干预作用,已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占有的局限性。第三,从经济的宏观管理层面看,已经告别了纯粹依靠市场机制自我调节的年代,增加了国家的宏观干预和调控。 “两只手”在起作用,抑制了无政府状态。 第四,从政治层面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多党或两
20、党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第五,从法制层面看,资产阶级法制体系较健全,已是趋向成熟的资本主义。特别是有关劳资纠纷方面的问题解决,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第六,从社会管理层面看,当代资本主义提出了较完整的“社会安全” 、“社会机制”理论,普遍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保障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地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第七,从阶级结构层面看,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阶级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第八,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看,其主流大多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第九,从劳资关系、社会矛盾层面看,虽然资本主义仍矛盾重重
21、,但劳资矛盾总体起向缓和。社会在多重危机的挑战中呈现出全局性相对稳定。10第十,从国际层面看,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和劳动服务,拓展了贸易空间,导致了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三、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借鉴社会主义的经验,加强了“国家干预” ,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了“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基本特征,这对延缓资本主义衰老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二,垄断必然会导致腐朽和垂死,资本主义认识到“垄断”的危害,不断地反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 第三,资本主义在保持其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进行自我
22、调整和改革,逐渐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使资本主义获得相对稳定发展的环境。第四,从世界范围看,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国际秩序,给资本主义带来了巨大的“红利” 。同时,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四、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实事求是地肯定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国际循环的形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较过去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更趋成熟,其生产关系对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容纳能力,还没有到“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到来的时候,它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和生命力。这要求我们在牢记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同时,更要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不会” 。(二)要从世界性视角剖析资本主义新变化1.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对立的二元结构,即以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 ,以大多数不发达国家为“外围” 。2.当代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获取,大量地来自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的“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交换。3.“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交换,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