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二一七年三月I目录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1一、 “十二五”主要成效 .1二、 “十二五”存在问题 .4三、形势与要求 .5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主要目标 .6第三章 优化国土空间 .8一、优化空间格局 .8二、落实“三线划定” .9三、推动“多规合一” .10四、严格用途管制制度 .11第四章 严格耕地保护 .11一、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 .11二、完善耕地保护政策 .12三、深入开展国土综合整治 .12第五章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 .12一、大力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 .13二、提高
2、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13II三、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转型 .14第六章 加强改革创新 .15一、推进国土资源重点领域改革 .15二、建立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 .15第七章 推进国土惠民 .16一、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16二、助力精准扶贫 .17第八章 重大工程 .18一、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工程 .18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 .19三、国土综合整治工程 .19四、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工程 .19第九章 保障措施 .20一、加强党的建设 .20二、加强法治国土建设 .21三、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21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2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23六、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2
3、41湖北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保护国土资源、保障发展和维护群众权益关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国土资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持续的国土资源保障,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国土资源“ 十三五 ”规划纲 要精神,制定本 规划。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一、 “十二五”主要成效(一)耕地保护成效显著。2015 年末,全省实有耕地面积为 7882 万亩,基本农田面积 5970 万亩,均高于国家下达保护任务。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纳入市州党政领导
4、班子考核。通过开发储备、异地调剂、异地交易、创新模式、占优承诺等方式确保全省 132 万亩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大力实施土地整治,累计投入 343.21 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 2241 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实施湖北“ 金土地” 暨高标准基本 农田地球化学 调查工程,累计投入27270 万元,完成 14 个试点县 8192 平方公里的调查评价工作。完成武汉、襄阳、黄石、荆州等四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二)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机遇,将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 年建设用地总规
5、模调整为2666 万亩,较调整前增加 149 万亩。争取各类用地指标244.7 万亩,位居全国前列,有效支撑了全省“十二五” 跨越式发展用地需求。创新计划管控,实行差别化、精细化额度管理,整合发挥各类用地指标政策红利,对重点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投入 57.95 亿元新查明矿产地 216 处,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鄂州市“ 多规合一” 和武汉市城市开 发边界划定试点基础上,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 。(三)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升。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工作,将示范省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实施土地节
6、约集约利用“ 三个攻 坚战” ,将 单位 GDP 地耗下降率纳入县域经济考核和市州党政领导班子考核,2015 年单位 GDP 地耗水平(1195 亩/亿元)较 2010 年下降 34%,超 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出台湖北省土地闲置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处置闲置低效用地 10.33 万亩,2011 年-2015 年累计供地率达到 66%,存量盘活成效显著。支持荆州等 7 个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出台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3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 17 号),启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我省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开
7、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土地利用“ 四 项创 新试点” 的省份,累 计使用试 点指标 42.5 万亩,有效缓解发展用地供需矛盾。开展“四化同步” 示范乡镇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搬迁拆旧 9975 亩,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解决“ 四化同步” 建设资金来源等关 键性问题。有序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会同省编办联合下发市县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工作指导意见,全面完成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陆续颁发不动产权证书。推进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网上交易,年工业用地招拍挂率都在 93%以上,土地出让价款累计 6310
8、亿元。(五)国土资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安排专项资金 5.235 亿元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在全省 69.43%的乡(镇)和 53.29%的行政村开展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实施新一轮征地补偿标准,全省平均补偿标准增长 24.50%。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推行被征地农民多种复合安置模式。全力助推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探索推进挂钩节余指标省域交易,整合土地整治、地灾综合治理、增减挂钩等资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报地质灾害 127 起,避免 4467 人伤亡和41.39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4
9、0 个省级重点督办点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实现连续十三年零死亡。投入 4.7 亿元实施一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解除了近 10 万人受地质灾害的威胁。投入 32.7 亿元实施矿山环境治理,综合面积 5197.14万亩。二、 “十二五”存在问题(一)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全省耕地后备资源只有234.8 万亩,分布零星,开垦成本较高,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压力较大。部分市(州)自身难以平衡,需要异地补充。(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仍需提升。全省 2015 年单位 GDP 地耗 1195 亩/ 亿元,是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的 2-3倍,部分市县供地率仍低于 60%,土地使用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土
10、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全省“十二五” 年均用地量近 50 万亩,而国家下达年度计划在 25 万亩左右,只能满足需求一般,大部分用地要通过存量挖潜来满足,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四)重要矿种矿业权投放和开采总量调控有待加强。近年来,国家对部分重要矿种实行总量调控,但矿业权投放和开采总量调控机制还待进一步完善,才能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五)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恢复治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地灾防治投入不够,一些隐患长期得不到工程治理消除,搬迁避让难以及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分配不平5衡,很多已废弃矿山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和恢复。三、形势与要求“十三五” 时 期,国家 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以及“
11、一 带 一路 ”“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是我省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基本资源省情、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都没有变。必须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前提下,严格保护耕地红线,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国土资源,以国土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倒逼经济转型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土资源惠民利民成果的获得感。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
12、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工作为统领,优化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格局,提升国土资源利用质量6和效益,为全面推进“五个湖北”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国土资源保障。二、主要目标(一)国土空间格局明显优化。主体功能区、 “一元多层次”战略的空间架构基本形成。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国
13、家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开发强度和耕地保护目标全面完成,形成更加优化的国土空间格局。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2666 万亩以内,耕地保有量达到 728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 5883 万亩。(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实施节约优先战略,严格新建项目建设用地准入和土地使用标准,逐步提高土地利用投资强度,新增建设用地使用效率明显提升。全面落实土地整治规划,土地存量挖潜和综合整治取得明显进展。单位 GDP 地耗超额 完成国家确定的“十三五” 下降目标,建设用地批后供应率、供后利用率明显提高。(三)矿产资源生态开发和保护水平不断提升。所有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主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提高 3-5 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尾矿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成效得到提高。(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按照保资源、保发展、保权益的原则,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政府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