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原师范学院成教院 本科生 (自考 )毕业论文 题 目 对当前课堂习作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思考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学员姓名 学 号 280401622 2012年 4月 17日 太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班级专业 太原 汉语言文学 题目 对当前课堂习作教学 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思考 课题背景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本文从当前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两个大的方面对课堂习作教学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课题计划(撰写步骤、过程、时序安排) 1 构思论文主题。 2 收集论文资料。 3 整理论文资料。 4 和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开始论文写作。 5 完
2、成论文并进行修改。 安成初稿时间 2012年 3月 17日 最后定稿时间 2011年 4月 19日 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 指导教师签名: 太原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学员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毕业论文题目 对当前课堂习作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思考 学员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摘要: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本文从当前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两个大的方面对课堂习作教学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答辩内容: 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成绩:(以百分计占 40%) 指导教师: _ _年 _月 _日 答辩小组评定建议成绩 :(以百分计占 60%) 答辩组长: _ _年 _月 _日 答辩小组意见及总成绩:
3、(以百分计) 答辩组长: _ _年 _月 _日 对当前课堂习作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思考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本文从当前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两个大的方面对课堂习作教学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3CP%3E%0D%0A%3CTABLE+id%3Dcrjyw%5Fcoetent+cellSpacing%3D1+cellPadding%3D5+width%3D555+bgColor%3D%23666666+border%3D0%3E%0D%0A%3CTBODY%3E%0D%0A%3CTR%3E%0D%0A%3CTD+width%3D%2269%25%22+bgColor%3
4、D%23cccccc%3E%3CSTRONG%3E%C2%DB%CE%C4%C4%DA%C8%DD%3C%2FSTRONG%3E%3C%2FTD%3E%0D%0A%3CTD+width%3D%2231%25%22+bgColor%3D%23cccccc%3E%3CSTRONG%3E%BD%CC%CA%A6%C5%FA%CA%BE%3C%2FSTRONG%3E%3C%2FTD%3E%3C%2FTR%3E%0D%0A%3CTR%3E%0D%0A%3CTD+vAlign%3Dtop+bgColor%3D%23ffffff%3E%26nbsp%3B%3C%2FTD%3E%0D%0A%3CTD+vAli
5、gn%3Dtop+bgColor%3D%23ffffff%3E%26nbsp%3B%3C%2FTD%3E%3C%2FTR%3E%3C%2FTBODY%3E%3C%2FTABLE%3E%3C%2FP%3E 二审意见 论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参考文献改为如下格式: 1施建伟。林语堂研究论集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 2张立国。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 M。北京:蓝天出版社, 2004: 45。 三审意见 论文观点鲜明,论述清楚。通过大量实例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新意,是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 太原师范学院成教院 本科生 (函授 )毕业论文 题 目 对当前课堂习作教学存在问题
6、与解决 对 策的思考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杨 丽 学员姓名 学 号 2945567404 2012 年 4 月 17 日 对当前课堂习作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的思考 摘要 :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本文从当前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两个大的方面对课堂习作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剖释。 关键字: 习作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目 录 1 习作教学理念陈旧 4 2 习作教学定位太高 4 2 1 超习作 4 2 2 超目标 4 2 3 超阶段 4 3.习作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 5 3.1.在具体经历中积累感受,增强体验 5 3.2.指导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并形成独立思考 6 3 3
7、.在广博的书籍中积累 6 3 3.1.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外书籍中积累 6 3.3.2. 充分利用好阅读教学中的教材 6 4.引导学生在习作评改中提升能力,感受成功 7 4.1.变教师独立评改作文为学生互相评改作文 7 4.1.1.训练学生评改作文须把握好几个要点 7 4.2.在作文 的批发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7 5总结 8 参考文献 8 1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中习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强化汉语言文化在学生 心中的地位,继承和弘扬传统语言文化意义重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
8、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校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为什么会有这一现象呢 ?这涉及到习作教学两个方面的问题。 1 习作教学理念陈旧 课堂教学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文”,而不是关注以学生作为一个独特个体、有着自由思想的“人”的表达的需要,过多地关注习作的内容和结果,而不是关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情感的体验、表达的惬意、交流的快乐。 习作是学生生活的直接反映,习作是学生心灵的真实再现,有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就会有什么样的习作。尽管我们谈起学生习作教学时都会讲“要引导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做真人、写真事、抒真情”,但是,过于强调习作的思想性、技术性,这些在我们
9、的思想深处扎了根。我们常常在不经意之间用之作为衡量学生习作的标准,在不自觉中忽视了学生生活的独特性和习作的个性。 2 习作教学定位太高 2.1 超习作 习作就是学习写作,有的教师和家长则要求学生不用学就天生写出好文章,是一个“文学家”。这种过高的期待使得学生的习作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鼓 励与认可而丧失习作的兴趣和自信。我们好多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父母。试想,当您的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何曾要求过“吐词清晰、语言生动甚至出口成章等 ?”哪怕孩子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发音,我们都是那样激动欣喜 ?如果当时我们用高要求来强调孩子的说话,恐怕孩子一辈子也开不了口了。我觉得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当前我们的习作教
10、学就存在着这一“超习作”的现象。 2.2 超目标 几十年来作文教学目标一直“居高不下”,习作教学承载了家长和教师给予的太多的思想方面的要求、表达技巧方面的要求。 1978 年和 1986 年的两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 说:“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2 达出来。”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习作提出的要求是 :“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作文成为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门槛,学生写作文变成了考试拿分的工具,在这层意义上,考生的作文偏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得习作成为学生心中难以承受之“重”,成为学生心中难以跨
11、越的“坎”。 2.3 超阶段 由于对整个教学阶段的习作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和思考,又由于习作教学自身具有极大的灵活度和创造性,造成教师在习 作训练中阶段性目标不明显,有着“信马由缰”的倾向,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着一、二年级就要求作文、用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来指导中年级习作等现象,许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没有能够非常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各阶段的教学特点和训练重点。这些超阶段的习作练习无疑加重了学生习作的负担,造成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慌。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写出“有思想、有深度、语言优美”的文章,结果造成学生大量的抄袭、套用范文的的现象,作文中出现大量的假话、空话,甚至“编造惊天大案,制造美的谎言”。 诸如
12、此类习作教学目标定位上的偏差,使习作教学远离了学 生生活,远离了学生实际,远离了学生心灵,使习作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一部分 ,而不是其内心表达的需要、交流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这势必使学生在心里对习作产生厌倦情绪,使学生习作的目的性发生错位,阻碍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习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为了能够清晰地记述一件事情,明白地表达个人思想,清楚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进行课堂教学之目的应该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写作,是在教师指导下不断克服困难,不断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逐步达到能清晰地描述一件事情,能准确地运用语言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清楚地抒发自己内
13、心的情感之目的。 习作是一个技巧培训的过程。 小赫尔斯在写作哲学中谈到:“写作必须当作一门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的学科来教授。”确实,作文教学改革还应该由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转向以传授技能为主。虽然人们常说“文无定法”,但“文无定法”对于文章大家而言是真理,对于学生而言却往往只能使他们无所适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对学生出售玄虚的“文无定法”,而应当切切实实地传授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给他们,使之“先规矩而后巧”。 在习作教学上,我们提倡“习作无禁区”,要求学生习作时 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就是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教师则要做到“宽容无忌”,切实把习作的目标降到应有的程度。提倡在习作教学中,“语言无禁
14、区”、“表达无禁区”、“内容无禁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语言自由抒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体验。只有降低了习作教学的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学生的想象才能真正放飞,学生的语言才会充满灵性,学生的个性和才情才会得以彰显。 3 习作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 3 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 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常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的时候就成了极关重要的东西。基础扎实,构思、动笔、修改总不至于太差:基础薄弱,构思、动笔、修改就没有着落,能写出好文章
15、就很难说了。这里说的基础,就是平时的积累。学生在课堂上作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日常生活、学习中所有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平时积累充实,习作就不会感到难了。 3.1 在具体的初中生活中经历中积累感受,增强体验 大千世界为学生习作提供了无尽的学习资源。要让孩子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积累,首先 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极为孩子创造感受生活、丰富人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教师把学生们在生活中的积累拿来放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回忆曾经做过的事、是怎么做的,这些生动有趣的生活画面必然会像电影一样涌入学生眼前,写起文童来就会有真情地流淌。现在的学生写文章写不出真实的东西,写不出真情实感,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
16、单一,体验苍白。没有经历,没有感受,大脑空空,要他们写,真是勉为其难,学生也只有抄、套、编,制造假、大、空了。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他们融入到多彩的生活之中,“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悲伤于他们的悲伤”。和他们 一起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的丰富,去积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生活充实,语言表达才有源头,“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习作只有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融,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富有魅力,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3.2 指导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并形成独立思考 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尽管教师或家长带着孩子参加了活动,可仍然有一些学生参加过后一无所得或印象不深,写出的文章仍是一本流水账,甚至连流水
17、账也记不清。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要使生活向充实的方向 发展 ,有两个致力的目标,那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如何训练思想,培养情感呢 ?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不放过点滴的琐事,并从中提炼,形成自己的思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养成思考的习惯。我们可以试着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素材本,留心注意一天,看看从早到晚究竟发生多少事情。通过这样的4 训练,学生从生活中会积累了很多材料。如在我做小学语文老师的过程中,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李槐”写成了“李木鬼”,我便在课堂上故意读出 -老师让学生把这件事写到材料本中,并 写出自己的思考。有的学生写出这样的思考:“张
18、老师真幽默”;“写字不能分家”;“做事要细心”有了内容,思考就会形成;对于同一内容,不同的学生形成了自己不同的思考。这样的训练,有意识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可以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促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可以练就学生一双慧眼。习作的时候,何愁“无米下锅” ? 3.3 在广博的书籍中积累 3.3.1 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外书籍中积累 直接经验的知识来自生活,但知识的积累,不可能都事事亲身感受,学生的知识 90是通过读书 获得的。学生的作文内容,除大量的从生活中感受到的材料外,有时要涉及某些不能直接感受的知识,需要从书本中获得。比如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
19、他爱蝴蝶这一动物,除了到野外捕捉观察外,还读了大量的有蝴蝶类的常识读物。在一次作文中,他写自已最喜欢的蝴蝶,把蝴蝶的种类、外形、习性以及蝴蝶与人类的关系等,写得活灵活现,非常好。现在的学生作文内容贫乏空洞的原因,除了生活不充实外,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也很贫乏,除了语数外课本中获得的一点知识外,有关 自然 、 历史 、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时间都用在了应付考试上,没时间读书。有的学生有时间也是用来看电视、玩游戏等,很少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不仅造成作文难,阅读理解也感到很难。所以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营造读书的环境和氛围。 3.3.2 充分利用好阅读教学中的教材 让阅读与习作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以读促写,读写互动”。当前学生习作能力不高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关系。叶圣陶先生认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 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因此,“倾吐是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吸收得好,才能倾吐得好,即“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