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陵中学高三Ⅱ教学案微生物的营养.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5478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陵中学高三Ⅱ教学案微生物的营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陵中学高三Ⅱ教学案微生物的营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陵中学高三Ⅱ教学案微生物的营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建陵中学高三教学案 微生物的营养一、预习导读1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和功能2、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 、 。3、培养基的种类(1) 按照物理性质划分培养基种类 是否含凝固剂 用途固体培养基 是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否 主要用于工业生产(2) 按照化学成分划分培养基种类 化学成分是否明确 用途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 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类、鉴别(3)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划分种类 制备方法 原理 用途 举例选择培养基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而设计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物质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而设计二、

2、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选择培养基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的微生物生长 B.促进所有微生物的生长C.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D.区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2下列关不求有功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养微生物的碳源为 CO2 和有机物B某些碳源可以成为异养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C甲烷氧化菌只能利用甲醇、甲烷作碳源营养物质 主要种类 功能碳源 CO2、NaHCO 3、糖类、脂肪酸等氮 源 为微生物合成含氮物质提供氮素生长因子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嘌呤、嘧啶)水无机盐 P、S、Mg、Fe、K、Ca、Mo、Mn、Ni、Cl 、Br 等2D对于异养微生物来说,

3、含 C、H、O 、N 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以是氮源3对酵母菌而言,蛋白胨可以为其提供( )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A B C D4可用于观察细菌运动的培养基是( )A固体培养基 B半固体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5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大量有机物B微生物只能从外界摄取生长因子C生长因子就是维生素D生长因子是微生物必不可少的微量机物6 (多选)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 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下述方法能从

4、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A大肠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固氮细菌 7如下表所示为某种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据表回答: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NaNO3 3g K2HPO4 1gKC1 0.5g MgSO47H2O 0.5gFeSO4 0.01g (CH 2O) 30gH2O 1000Ml 青霉素 0.1 万单位(1)依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 培养基。(2)依培养基原料来判定,该培养基所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生长因子为 。(4)如果鉴别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要加入 和 同时应除去 。8下表

5、是某培养液成分含量表。请回答:编号 成分 NH4HCO3 KH2PO4 CaSO4 FeC12 维生素 H2O含量 0.5g 3.0g 0.5g 0.5g 少许 1000mL(1)若用于培养微生物,该培养液中有 类营养要素物质,可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 。(2)此培养液若用来分离固氮微生物,则应除去的成分是 ,应加入的物质是 。(3)若用该培养液进行植物的无土栽培,则 成功,原因是 。(4)若用该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为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很伊红和美蓝,将呈现 现象。 、(5)此培养液若要用来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观察其菌形态,除有机物外还应加入 , 为使其能正常生长繁殖,同时又抑制其他杂菌,还应增加 。3(6)表中各成分含量的确定原则是 。各种成分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