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 快 建 设 西 部 内 陆 开 放新 高 地 研 究(研究报告)绵 阳 市 商 务 局2018 年 6 月目 录一、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内涵与意义 .2(一)“对外开放 ”的内涵 .2(二)“内陆 开放” 的内涵 .3(三)“内陆 开放新高地 ”的内涵 .4(四)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二、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基础条件 .7(一)产业发展基础 .7(二)平台建设基础 .11(三)合作交流基础 .13(四)政策环境基础 .14三、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6(一)开放发展意识不强 .16(二)开放通道不足不畅 .16(三)开放平台建设运
2、营水平不高 .18(四)外向型经济基础薄弱 .19(五)招商引资问题依然突出 .24(六)营商环境亟待优化 .25四、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总体思路和目标 .26(一)发展思路 .26(二)总体目标 .26五、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路径与措施 .28(一)融入“三大战略 ”,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28(二)强化“三大平台 ”,着力筑牢对外开放新支撑 .30(三)完善“三大枢纽 ”,着力打造互联互通新通道 .31(四)突出“三大领域 ”,着力培育开放竞 争新优势 .32(五)聚焦“三大重点 ”,着力增强对外开放新 动能 .35(六)深化“三大合作 ”,着力拓宽开放合作新空 间 .3
3、6(七)优化“三大环境 ”,着力提升绵阳综 合竞争力 .38(八)健全“三大机制 ”,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系 .400加 快 建 设 西 部 内 陆 开 放 新 高 地 研 究党的十九大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这体现着党中央对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彰显了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和长远谋划,为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明确了战略遵循、指出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要求:“四川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内陆和
4、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明确了四川服 务国家开放 战略的方向和定位,指明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开放格局。省委彭清华书记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识,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努力走出一条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路子”。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彭清华书记来绵调研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决策部署,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支撑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为加速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发 展格局 贡献更多力量,本 课题阐释 了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内涵和意义,并结合绵阳实际,全面分析了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1新高地的基础
5、条件,深刻剖析了绵阳对外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绵阳加快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思路、目标和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一、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内涵与意义(一)“对外开放”的内涵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及商品、服务的跨界流动和各类合作。就国家之间而言,包括国际贸易,即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外资引进利用,即利用来自国外的货币资金和以物资、技术、专利等表现的国外资本,以解决本国资金、设备不足的困难,或进行资金调节,达到发展本国经济的目的;境外投资,即投资主体通过投入货币、有价证券、实物、知识产权或技
6、术、股权、债权等资产和权益或提供担保,获得境外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相关权益的活动;国际合作,即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基于相互利益的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在一定领域进行的政策协调行为,一个国家(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建立的各类合作关系,包括友好城市等。就国内而言,包括区际贸易,即区域之间所开展的商品和要素的交换活动,具体表现为商品、服务等在区域间的流入和或流出;区际资本流动,即资本跨区域流动,具体表现为区域外的资金等生产要素进入区内和区域内的资金等生产要素到区外寻求更多发展机会;区域合作,即地区间的合作,如2国内地区之间建立的各类合作关系等。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历史经验表
7、明,不论大国还是小国,不论资源禀赋条件优劣,开放才能发展和富强,封闭必然导致落后和贫弱。后发展国家和地区通过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可以有效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在开放条件下发展自己,在合作进程中提升自己,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认识和政策取向。从历史上看,凡是国家强盛的时期,都是对外交融、政策开明、文化包容的时期。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踏出了丝绸之路;唐代都城长安外商云集;明朝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与沿线国家交换商品,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反之,清朝实行闭关锁国,就落后于时代。从横向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国内经济国际化,国际经济国内化
8、,但凡发达国家都是开放度高的国家。从国内各地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好的地区,都是开放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如,2017年,GDP 排名前2位的广东、江苏,经济外向度分别达到75.8%、46.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内陆开放”的内涵内陆开放,就是具有内陆地区发展特点的开放,是相对于沿海、沿边开放而言。由于区位差异,内陆地区开放的难度更大。从我国来看,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多方面的原因,内陆地区的基本经济特征表现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总量小、城乡二元市场特征3突出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总体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相对于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在交通运输、资本和人才存量上均存在一定差距。我国沿海
9、的外向型经济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进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因势利导;而在内陆地区,寄望于市场自身的发育,通过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进而建成外向型经济的高地不现实,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2000年我国启动了西部大开发计划,政府加快发展“西向” 和“南向” 开放的 战略布局。西部大开 发以来,我国内 陆交通运输便利条件大大改善,尤其是我国加速“南向开放” 的战略布局也使得在“东 向开放” 中处于“末梢”的内陆各省市在 “南向开放”和“西向开放”中处于开放“前沿” ,加速了内 陆建立开放 经济中心的进程。(三)“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内涵“内 陆 开放新高地 ”的核心是 “新高地”,即立足新 时代国际国内对外开放的新
10、变化和内陆地区的新特点,通过一系列政策、策略的实施,将一个内陆区域打造成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热土” ,就绵阳来说,集中体现为“ 八个新” :一是形成 对外开放新格局。包括深度融入“ 一带 一路” 、长 江经济带、西部大开 发、四项重点工程、四川自贸区建设等国省重大战略,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全域开放。二是筑牢对外开放新支撑。包括提升开发区(园区)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做强经贸发展和展会平台,提升开放平台新功能。三是打造互联互通新通道。包括全面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建设,构建内外贯通、无缝衔接、互联高效的现代开放通道。四是培育开4放竞争新优势。包括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利用外资水平质量和
11、水平,积极推进企业“走出去” 获 取国际利润。五是增强对外开放新动能。包括聚焦主导产业、重点企业、新经济新业态招商,引进一批重大产业、行业龙头、领军型企业落户绵阳。六是拓宽开放合作新空间。包括深化国际经贸交流合作、国内区域合作、省内区域协同创新,增强绵阳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七是优化对外开放新环境。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人才环境,形成推动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的合力。八是构建对外开放新体系。包含解放思想,消除阻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确保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强势推进。这八个“新” 字,进一步明晰了我们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
12、高地的路径。(四)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绵阳作为长江经济带连接线上的重要支点城市和“一带一路”最具活力城市,充分开放既是过去发展尚存的“短板” ,又是未来蓄势突破的潜力。党的十九大作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开启了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新篇章,也为四川等西部内陆省份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舞台。在新的历史时代,绵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未来的希望。51.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必然选择。当前,绵阳正在积极争取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但与其他省域
13、副中心城市相比、与四川首位城市的成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在三到八年内,经济总量(GDP)实现3000亿到5000亿,单靠现有经济主体快速增长远不能实现,必须通过引进增量,突破发展。必须立足历史新起点、把握发展新机遇、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主动出击、精准施力,全面融入、主动服务国家和省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四川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以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支撑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2.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是加快科技城建设、更好践行国家使命的必然选择。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科技城。彭清华书记来绵调研时指出“建 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赋予四川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我省推进军民融
14、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绵阳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关键所在。 ”但是,受多种因素制 约 ,十多年来,科技城建设并未取得较大突破。科技城科技优势的转化、发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等,迫切需要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凝聚更多生产要素,提升科技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3.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是绵阳主动融入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开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内陆地区后发赶超的重要法宝。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6书记来川调研和彭清华书记来绵调研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的重要任务,是抢抓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二
15、、绵阳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基础条件1986 年 11 月 30 日,经国务院批准,绵阳市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30 多年来,绵阳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谋划推动对外开放工作,开放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开放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开放环境持续优化,为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产业发展基础1.对外贸易实现新发展。绵阳是全国首批“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电子信息)”、第二批 “加工贸易梯度 转移重点承接地”,拥有西部地区地级市惟一出口加工区和化工、电器、种子、印染布 5 个省级外贸特色基地,2016 年在全省率先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通关。2017 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 16.98 亿美元,较 2000 年增长 6 倍;外贸备案企业数突破千户,其中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达 211 户,较 2000 年增加 4.5 倍;主要贸易市场达 136 个,较 2000 年扩大近3 倍,进出口产品涵盖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机械制造和服装纺织等 20 个大类,1400 多个品种。2017 年,与西部 83 个非省会地级市中 GDP 高于绵阳的鄂尔多斯、包头、榆林、柳州、遵义、咸阳、宝鸡等 7 个城市相比,绵阳进出口总量居第 3 位,外贸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