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三县(市)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C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C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C2.鼎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鼎,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
2、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D3. 有 史 学 家 指 出 : “战 国 的 一 个 重 大 变 化 是 逐 渐 用 郡 县 制 替 代 了 分 封 制 。 ”相对 于 分 封 制 , 郡 县 制 ( )A. 解 决 了 贵 族 权 力 继 承 的 矛 盾 B. 利 于 选 拔 人 才 , 扩 大 统 治 基 础C. 削 弱 了 相 权 , 加 强 君 主 专 制 D. 加 强 了 中 央 对 地 方 的 垂 直 管 理A4 吕氏春秋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 ”为解决以上问题,
3、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按年龄继承制C按军功继承制 D按遗嘱继承制A5.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C6.史载: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 B.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C.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D.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C7 “秦朝在政
4、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C8古代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 , “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 “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和皇帝对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 “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9汉朝时期,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有一个汉朝廷设
5、立的“东部侯官” ,隶属会稽郡,同时该郡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而扬州刺史对其行使权力是 ( )A行政权 B监察权 C军事权 D经济权C10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 ( )A秦朝军功爵制度 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C11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
6、分割A12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D13.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此观点的本质,是透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A14.1876 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香港又逊焉。 ”“香港兴” “上海兴”都是因
7、为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C151856 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 200 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案件就有503 起,共有 630 个英国人(次)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C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D16 一组同学讨论两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以下是他们列出的四个观点。二者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应该是( )A.以武力的主要手段 B.从对我国东南沿海进攻开始C.威胁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带 D.强迫中国开放市场D1719 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
8、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 ”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D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B18. 马 关 条 约 大 大 加 深 了 中 国 半 殖 民 地 化 程 度 。 该 条 约 中 有 利 于 外 国 人 直 接 利用 中 国 廉 价 劳 动 力 和 原 料 , 剥 削 中 国 人 民 的 条 款 是 ( )A.割 辽 东 半 岛 、 台 湾 、 澎 湖 列 岛 给 日 本 B.允 许 日 本 在 中 国 开 设 工 厂C.赔 偿 日 本 军 费 白 银 二 亿 两 D.增 辟 通 商 口 岸B19. 在
9、重 读 中 国 近 代 史 一 书 中 有 这 样 的 叙 述 : “( 缔 造 者 们 ) 言 辞 的 崇 高 与行 为 的 凶 暴 , 平 等 的 许 诺 与 特 权 的 森 严 , 恰 成 对 比 , 越 来 越 使 渴 望 解 脱 重 重 压 迫 的贫 民 失 望 。 ”这 一 观 点 最 有 可 能 用 来 描 述 近 代 中 国 的 ( ) A 鸦 片战 争 B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C 义 和 团 运 动 D 辛 亥 革 命C20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 “万死不辞” , “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
10、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B2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A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A22、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 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 1901 年的是( )A.北京、八国联军、赔款 B.民国、南京、共和C.新文化、北洋军阀、北伐战争 D.革命、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B23、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 ,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 ;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
11、,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 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A24. 1943 年 1 月 11 日中美政府、中英政府分别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 、 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定A调动了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积极性 B彻底废除了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C25.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
12、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据战役名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 1000 余人 亡 167 人,伤 94 人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 20 万余人 自身伤亡 3 万余人,因病减员 67 万余人徐州会战 毙伤日军 5 万余人 伤亡 32 万余人百团大战 毙伤日军 2 万余人、伪军 5000 余人,俘日军 280 余人、伪军 18 万余人 亡 302 人,伤 1719 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 1202 人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二、非选择题(26 题 14 分,27 题
13、9 分,28 题 13 分,29 题 14 分)26 (14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的。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的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秦朝中央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各自的职能是什么?(6 分)(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什么?元与明两个朝代在解决这两个矛盾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12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14、。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20 世纪 90 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 ,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请回答:(1)材料一中 A、B、C 三幅地图分别体现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中国
15、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体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如何?(9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8 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排日行动再发展下去,也许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 ”“采取军事行动时需要哪些兵力,与关东军协商后由参谋部本部作战部提出计划。 ”引自 1931 年 7 月日本陆军省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材料二 “当时,守卫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兵力,总计不过一万零四百人,而在其周围有二十二万中国军队。情况突然紧急起来,同时,居住该地的一百万帝国居民也陷于严重的恐慌和不安之中,我军关心这种情况,认为有必要先发制人,以铲除危险的根源。为了这个目的,迅速开始行动,排除抵抗,解除驻在附近的中国军队的武装。引自 1931 年 9 月 24 日日本政府关于满洲事变的第一次声明材料三 “九月十八日事件之发生,我方不外毅然出于正当防卫之行动。 ”引自 1932 年 8 月 25 日日本外相田康哉关于满洲问题的演说请回答:(1)你认为这三则材料的内容哪则是真实的?哪则是虚假的?为什么?(8 分)(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驳斥材料三的日本“出于正当防卫”的观点。 (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