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服装设计与工程 孕婴服饰商品陈列及营销策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孕妇装是一个独特的消费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较窄。孕妇市场的消费主体也悄然生变,上世纪 80 年代出生的人群,正逐步成为孕妇装市场的生力军。现在的孕妇都是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年轻化、时尚感强的群体,多数女性妊娠中晚期仍继续工作、社交。而目前国内孕妇装市场以休闲、家居孕妇装为主。且色彩、款式类似,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是一个有前景的尚未引起重视的特定市场。但开发这一市场需要有一定的引导,既要帮助消费者建立起消费观念和方式,同时也 要依赖于设计人员发挥创造性的设计。专卖店陈列是新兴品牌的最好选择,专卖店陈
2、列功能提升品牌的忠诚度。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伴随着时装产业的日趋繁荣,越来越多国际品牌的入驻,服装品牌专卖店的兴起带来了服装营销手段的革命 1。而今的服装市场,除了在服装自身设计和品质上的竞争以外,对于服装销售终端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服装品牌的推广也显得极为重要,各大商家都在极力抓取服装专卖店这块可以给自己品牌带来更大效益的“战场”,绞尽脑汁致力于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的开发和研究。消费者走近服装,欣赏服装,认同服装,购买 服装这一系列的行为也正是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所要达到的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品牌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之伴随竞争而来的便是消费者日益挑剔的目光
3、,品牌专卖店的设计与陈列在这种境况下也便成为了企业适应市场,提高效益的一把钥匙。 (一 )、国内孕妇装分析 1与一般的服装市场相比,孕妇装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潜在的市场。现在的孕妇都是有独立经济能力、年轻化、时尚感强的群体,她们对服装要求高,不喜欢传统的服饰,喜欢表现个性。目前,孕妇装市场以休闲装、家居服等较多,款式较单一,色彩多以黑色为主。孕妇们对 服装的选择余地较少,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将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市场,孕妇装的企业可以朝着这方面发展定位。 2孕妇装的消费者大部分都以实用为主,在孕妇服饰市场中孕妇裙、背带裤等销售较好。2 孕妇们希望买的孕妇装使用期限能延长。不仅仅在孕期可以穿,孕后也
4、能穿。这就要求孕妇装的设计师在设计中考虑这方面的要求。 3在孕妇装市场上,消费者会遇到产品的尺寸规格不合适。主要集中在胸部、腰部、腹部、臀部等,这将影响服装的舒适性和可穿性,使消费者的行动上不方便。所以企业要加强孕妇装的样板设计,提高服装的质量。 4在调查中, 大部分的孕妇在孕期还在工作,这就需要考虑到适合这一群体的服装。孕妇装市场中职业孕妇装、礼服孕妇装的研究较少,企业可以朝着这方面发展。 5消费者对孕妇服装品牌了解甚少。我国要加强服装品牌的发展,形成品牌意识,加强竞争,扩大孕妇装市场份额。 从而总结出孕婴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所应遵循的一些原则,以及在进行不断的变更过程中的一些侧重点,从而丰
5、富品牌服装的销售文化,获得对孕婴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有用的启示。所以陈列能更好的促进消费者消费的欲望。 2 (二 )、孕妇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的发展现状 1主导 孕婴服装 推 广系统: 进入品牌竞争年代的服装业,在终端卖场的舞台上, 孕婴 产品已经不能光凭“个人英雄主义”来获得商业上的胜利。在品牌营销的思维下,由产品、品牌文化、营销策略等各种元素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终端推广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中, 孕婴服装 专卖店设计与陈列已经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地位。 3 2国内 孕婴服装 业的发展: 在国内时尚品牌中,对服装专卖店设计陈列概念认识已渐渐清晰,对专卖店服装陈列的关注也比较多。 4在人才的培养和机构
6、的设置上,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都逐渐被推到一个相应被重视的位置。我们在服装专业的学科中已经可 以看到它的身影,在许多服装品牌企业里也渐渐有了相应的部门,这与品牌服装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程度是相关的。 (1)与一般的服装市场相比,孕妇装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潜在的市场。现在的孕妇都是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年轻化、时尚感强的群体,她们对服装要求高,不喜欢传统的服饰,喜欢表现个性。目前,孕妇装市场以休闲装、家居服等较多,款式较单一,色彩多以深色为主。孕妇们对服装的选择余地较少,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将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市场,孕妇装的企业可以朝着这方面发展定位。 (2)孕妇装的消费者大部分都以实用为主,在孕妇服饰
7、市场中孕妇 裙、背带裤等销售较好。孕妇们希望买的孕妇装使用期限能延长不仅仅在孕期可以穿,孕后也能穿。这就要求孕妇装的设计师在设计中考虑这3 方面的要求。 (3)在孕妇装市场上,消费者会遇到产品的尺寸规格不合适。主要集中在胸部、腰部、腹部、臀部等,这将影响服装的舒适性和可穿性,使消费者的行动上不方便。所以企业要加强孕妇装的样板设计,提高服装的质量。 (4)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孕妇在孕期还在工作,这就需要考虑到适合这一群体的服装。孕妇装市场中职业孕妇装、礼服孕妇装的研究较少企业可以朝着这方面发展。( 5)消费者对孕妇服装品牌了解甚 少。我国要加强服装品牌的发展,形成品牌意识,加强竞争,扩大孕妇装市场
8、份额。 3有力指引服装终端销售: 在国外知名服装院校大都开设了商业空间设计或类似专业,许多知名服装品牌也都设立陈列部等相应部门。比如: BOSS 亚洲区的专卖店设计陈列师,每一季频繁地出现在亚洲的各个专卖店中,布置店堂,培训店员,传递新一轮流行资讯; ESPRIT 每季用详尽的陈列手册来指导终端的形象实施。对专卖店硬件和软件管理的充分重视,似乎成为每一个国际品牌的共识,服装专卖店陈列设计师拥有被人羡慕的地位和薪水。 5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对服 装品牌和销售的促进作用也已在各大品牌中不言而喻。 (三 )、 孕婴 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 庄吉总裁吴邦东曾经说过:“如果陈列做得好,消费者也许本来只想买
9、一条裤子,现在会考虑买下陈列的一整套服装。这就是陈列的魅力。” 6既然是一种商业行为,那么专卖店设计与陈列的最直接目的自然是对产品价值进行宣传,更好的把更多的孕妇服装卖掉,也就是促进提高服装的销售额度,其次才会是提升品牌内涵,宣传品牌文化等等。 1展示孕妇服装的长处,更好的抓住消费者的目光: 孕妇装设计应该结合流行趋势,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充分满足个人的兴趣 、欲望和个性化需求通过服装专卖店的形式对品牌服装进行展示售卖,无疑是一种最直观的展示宣传方式。 7通过对色彩、造型、道具和整体氛围等具体要素组合运用,不断地定期陈列出样,更换服装产品的摆放形式,可以更好地凸现出服装的长处。而正在游走的消费
10、者只有从视觉上看到了自己中意的服装,才会驻足去做进一步的了解,因而极力做好孕妇服装专卖店的设计与陈列是为了让品牌服装在抓取消费者的目光上更胜一筹。 2进一步增强品牌力,提高服装产品的附加值: 我们知道,品牌孕妇服装专卖店作为最终的销售终端,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服装销售 场所,同时也扮演了宣传品牌和促使品牌深入人心的重要角色。 8品牌服装专卖店的合理有效设计与陈列,能够赋予服装产品特定的品牌文化与形象内涵,拉近品牌文化与消费者的距离,并加深4 消费者对本服装品牌的印象与信赖程度,从而提高服装产品的附加值,使品牌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更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缔造完美的终端形象,增强
11、顾客的实际购买欲望: 而今的消费者消费心理已经不同往日,已经不再是低要求的简单地把服装买走了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商品竞争的愈演愈烈,消费者对于购物 环境和购物方式的要求也是与日剧增,目光变得越来越挑剔, 9那么孕妇服装专卖店的设计与陈列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成功的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正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优雅舒适的消费场景。良好的专卖店设计与陈列,专卖店内灯光、器具、宣传品等的巧妙搭配,可以使服装产品的光纤、质地、色彩、风格特色等玲珑体现,从而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更好的去说服顾客,让顾客更好的去感知我们的孕妇服装。 10对于目前的孕妇装市场有 2 8的人很满意, 19 5的人满意, 43的人态度一般,
12、 26 4的人不太满意, 8 3的人不满意,所以 增强顾客的 购买欲望,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服装专卖店的销售额。 11 4维护品牌服装商家的信誉,更好树立品牌服装企业形象 拥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对于维护商家信誉而言也是极其有利的一个砝码。 12孕妇服装通过专卖店的形式进行推广,也就是说在每座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地带树立了一个自身的品牌形象,这种影响自然不言而喻。设计陈列得当的店堂可以让消费者更舒心地全方位感受本品牌的服装商品信息,加深对本品牌产品的印象,从而可以形成一定的潜在利润。与此同时,服装品牌终端店面的形象也从一个侧面代表反映着整个企业的品牌形象 ,孔雀开屏了,便会在消费者心中
13、打上深深的烙印,从而为品牌的永续发展打好基础。 5. 消费者购买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防辐射孕妇装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为防辐射性能,其次是价格、舒适性、款式和品牌。 13即孕妇装的防辐射性能、舒适性、价格和款式决定了消费者购买行为。所以在陈列的同时也要注意商品选择摆放。 纵览目前我国的服装商业界,很多服装商家为了提高自身品牌的销售额会采用折扣、积分、赠券、赠送礼品等竞争手段,煞费苦心,但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味采用价格竞争的手段也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损害的还是服装商家自身 的利益,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也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 1415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广大服装商家为了诱导消费者解囊购物
14、,会不惜花费巨大的财力来通过广告做宣传,这无疑也就增加了服装的促销成本。看过广告的顾客会被吸引进专卖店,而这些却不能决定顾客最终是否会选择购买。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心理的还在于商品,而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正是更好烘托服装商品的关键,能够更好的勾起消费者的购买5 欲望,从而也就会相应得增加销售额。相反,不重视对品牌专卖店的设计与陈列会导致让消费者感受不到服装品牌为消费者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和自身 虚荣心理的满足,最终会逐渐失去对服装品牌的信任和青睐。即便不断压低服装的价格,也难以走出困境。随着“概念消费”、“体验经济”浪潮的普及和流行思潮全球化的影响,了解探索服装专卖店设计陈列概念在整个营销价值体系
15、中的作用便被提上日程。北京白领服饰公司董事长苗鸿冰曾经讲过:“企业应该把陈列放在一个高度上看。”企业对产品关注了很多,却忽略了产品的本质在于销售,产品的好坏最终是要消费者市场的检验。这些年,企业对设计的关注过热,现在应该开始对陈列关注,应该认识到陈列在产品到商品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 三、课题的研究内 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课题的研究内容: 1.服装陈列与销售的调查 2.分析陈列与销售的关系 3.制定出合理孕妇装的销售与陈列方案 (二)研究方法: 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考察市场上一些品牌的专卖店,收集相关服装专卖店设计陈列资料,辅以参考其他相关书籍,以分
16、析法来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考查对服装专卖店设计与陈列所包含的要素及遵循的原则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对顾客的购物心理进行分析,总结服装专卖店设计陈列方式对服装销售所带来的影响,探究服装专卖店设计 与陈列在消费者购物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三)技术路线: (四)研究难点: 孕妇装陈列的调查与分析、孕妇装与销售的分析、如何使消费者形成强烈的购物心理、孕妇问卷调查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陈列选择 陈列、销售分析 整合陈列与销售 推出实行 6 装与销售的方案设计如何提高品牌,如何提升忠诚度。 (五)预期达到的目标: 通过调查分析制作出完善的陈列设计,完美结合陈列与销售的方案,大大
17、提升本孕妇服装品牌效应,增加品牌忠诚度。 四、 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10.31 2010.11.22 毕业论文选题 ,学生完成网上选题,教师下发毕业论文任务书 2010.11.23 2011.1.10 学生完成参考文献的查阅、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2011.1.11 2011.3.11 学生完成论文的准备、初稿撰写 2011.3.12 2011.5.12 毕业论文修改和定稿上交 2011.5.13 2011.5.22 毕业论文评阅 2011.5.23 2011.6.3 毕业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 2011.6.5 2011.6.10 二次毕 业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8、1 侯章良,陈赣峰主编 .视觉营销 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6,( 5): 20 -27 2 田燕主编 .服装陈列策划管理 M.东方出版社, 2007,( 3): 27 -29 3 吴飞主编 .店铺陈列 J.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10): 11 -14 4 崔冬晖主编 .室内设计概论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9): 2 -8 5 马大力主编 .视觉营销 J.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4): 12 -14 6 赵轶群 .服装专卖店陈列设计与营 销策略 J.中国商贸, 2010,( 14): 22 -24 7 唐红玉现代孕妇装设计研究 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2008,( 13): 21 -24 8 黄元庆主编 .服装色彩学 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11): 11 -14 9 韩阳主编 .卖场陈列设计 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8): 16 -19 10 郑曦阳、刘群主编 .展示设计技巧与禁忌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9): 13 -15 11 李晓燕,徐缪芫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孕妇装市场满意度评价 J南通大学学报, 2009,( 5):4-8 12 乐珺,藏鸿,王延清浙江地区孕妇装市场市调研与分析 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 2007,7 10( 21): 78 -79 13 黄鑫鑫 西安 防辐射孕妇装市场市调查与研究 J
20、 陕西纺织 , 2008, 2( 78): 27 -29 14 黄元庆 .服装色彩学 M. 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9, (03): 21-23 15 肖建主编 .成功开店营运手册 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6): 1 -5 16 Zhao bo, Zhangli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wear Market in the Yangtse Delta, Sports science researchJ, 2004, Vol.25, No.2: 24-26. 17 Zhao xinrong, Yang tieli. Developmental Trend of Sportswear in the View of Female Clothing Change, Journal of sport history and cultureJ, 2006, No.4: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