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二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 4 时间: 120 分钟 分值: 100 分 第 I 卷(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 40 1.5 60 分) 1吕氏春秋中说: “有道之士,贵以近求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有道之士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在于他 ( ) A.借鉴了前人的经验 B.看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D.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有人认为: “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社会效益,第三才是经济效益。 “这种说法( ) A.只看到生态效益,却忽视经济效益,是形而上学的效益 B.告诉我们必
2、须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 C.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D.是科学的生态观,对西部大开发起决定作用 3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任何东西占据一个自身相等的处所时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总是占据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所以也是静止的。这就是著名的哲学悖论 “飞矢不动 “。从哲学上看,这一命题( ) A夸大了物质的绝对运动 B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D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4荀子说: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刘禹锡说: “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这两句论断共含的积极思想是( ) A.物质世界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 B.人类对
3、自然界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C.天与人互相依存 D.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不可抗拒的 5台湾作家林清玄写了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明见雪,智者观白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不同意识对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A. B. C. D.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 “意境 “。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回答 6-7 题。 6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C社会和个人的统 -D继承和创
4、新的统 - 7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 “景外之景 “、 “象外之象 “、 “韵外之致 “。例如王维 (雪中芭蕉图 )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 -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 8 “善奕者,得势。初学者,顾子而不谋 势,得小利而失全盘。 “从哲学上看 “谋势 “就是要( ) 坚持联系的观点,着眼全面看问题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A、 B、 C、 D、 9唐朝诗人杜荀鹤在
5、题为小松的诗中写道: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 新事物总是弱小的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和事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要辩证地看问题,促进新事物成长 A、 B、 C、 D、 “画饼充饥 “和 “望梅止渴 “都非常富有哲理。回答10-13 题。 10 “画饼充饥 “包含的哲理是( ) (1)、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 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 ( 3)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 ( 4)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A、 B、 C、 D、 11 “望梅止渴 “说明了( ) ( 1)、望梅确实能解渴 ( 2)望梅可暂时起到
6、止渴的作用( 3)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 4)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 A、 B、 C、 D、 12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 A 物质的作用 B 意识的作用 C 意识对物质的促进作用 D 实践的重要性 13实际上, “画饼充饥 “并不能真正 “充饥 “, “望梅 “也不能真正 “止渴 “。这是因为( ) A 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 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C 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 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14 “掩耳盗铃 “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 ) (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 3)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 ( 4)意
7、识决定于物质 A B C D 15 “削足适履 “违背的哲 理是(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6 “杞人忧天 “错在( ) A 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 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 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7 “人定胜天 “思想( ) A 是正确的,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B 是错误的,它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C 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D 是正确的,它承认人有主观能动性 18 “事在人为 “的观点错在( ) A 承认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C
8、 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D 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19 “锲而不舍 “的哲学寓意是( ) A 做事往往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出现 B 主观能动性决定办事的实际效果 C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0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是( ) ( 1)、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唯一的 ( 2)、正确的,因为在认识上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的现象 ( 3)、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反映不同 ( 4)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行为上应该各行其是 A、 B、 C、 D、 2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的哲学寓意是( ) A 物
9、质决定意识 B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 一个人的知识构成影响着他认识客观事物做出的结论 D 一切从实际 出发 22 “欲速则不达 “的哲学寓意是( ) A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 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 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23 “趋利避害 “、 “扬长避短 “包含的哲理是(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D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4 “未雨绸缪 “这一做法包含的哲理是( ) A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10、 量变和质变关系 25、 “实事求是 “体现了( ) ( 1)、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 2)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 3)、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 4)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A B C D 2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与 “四季循环,昼夜更替 “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一种因果联系 B 都是事物的质变和发展 C 都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D 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27.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里的 “胸有成竹 “主要出自于( ) A 画家的创作灵感 B 文与可的美术天赋 C 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 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
11、形成的主观映象 28 “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来自农民的创造和党对农民伟大实践的高度总结,也必将在农民的创造和实践中不断向前推进。我们要在稳定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引 导、推进农村改革;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政策。 “这段讲话体现了 ( )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坚持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 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将传统的天然放牧改为集中圈养,用电气化、电脑化手段控制禽兽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等。然而,家禽家畜却失去了自然状态下的活动天地,降低了抗病能力,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12、,就会发生传染性极强的疾病,进而间接影响到人类。据此回答 29-30 题。 29由于圈养,家禽家畜失去了自然状态下的活动天地,因而降低了抗病能力,进而影响到人类,这说明( ) A.事物总是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 B.相继出现的现象之间具有客观的因果联系 C.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的特性 30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必须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D.必须承认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将大量泥沙带到中、下游,使中、下游河床淤积严重。但近年来,一些根雕艺人发现,在黄河中、下游的河道中,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具有独特的形状,经加工,成为颇具欣赏价值的根雕作品。据此回答 31-33 题。 31人们利用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雕成具有艺术价值的根雕作品,其前提是 ( ) A.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