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二OO七届)题目飞鸟集与泰戈尔的生命哲学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教务处制二O一O年五月0目录摘要2关键词2ABSTRACT2KEYWORDS2一、泰戈尔生命哲学的两大基石3(一)认识论4(二)博爱论5(三)生命哲学6二、飞鸟集是泰戈尔生命哲学的艺术展现6(一)飞鸟集中的“泛神论”7(二)飞鸟集中的“博爱论”8三、泰戈尔生命哲学的形成与价值9(一)泰戈尔生命哲学的形成9(二)泰戈尔生命哲学的价值12四、结语14注释15参考文献15致谢171飞鸟集与泰戈尔的生命哲学摘要作为一个来自东方的诗人,泰戈尔在百多年中感动了全世界无以计数的读者,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动人,但更吸引人的是蕴含在他诗歌中的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他以诗歌看似感性的语言抒发了对生命的最高敬意,表现了独具泰戈尔式风格的生命哲学。生命哲学包含了“因何而生,生而为何”两个问题,展现了泰戈尔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生命的最高境界的解读。本文将通过分析飞鸟集中的“泛神论”、“博爱论”思想,以及他的宗教信仰和生平事迹,解读泰戈尔生命哲学的深刻内涵。ABSTRCTFROMTHEEASTASAPOET,TAGOREINMORETHAN100YEARSOFTHECOUNTINGOFTHOSEWHOMOVEDTHEWORLD,ANDBECOMEANOBELPRIZEWINNERHISP
3、OETRYBEAUTYOFLANGUAGE,BUTTHEMOREINTERESTINGISTHEPERCEPTIONANDTHETHINKOFLIFEINHISBOOKHEISASENSITIVEPOETICLANGUAGETOEXPRESSTHEHIGHESTRESPECTFORLIFE,ATAGORESTYLEOFTHEPHILOSOPHYOFLIFEPHILOSOPHYOFLIFEINCLUDES“COME,ANDWHY“TWOQUESTIONSANDSHOWEDTAGOREOFLIFE,ANDTOTHEHIGHESTLEVELSINTHEPOEMTHISARTICLEBYANALYZI
4、NGTHEBIRDSCOLLECTIONOFTHE“PANTHEISM“AND“PHILANTHROPIC“IDEAS,HISRELIGIONANDTHELIFESTORY,READTAGOREPHILOSOPHYOFLIFE关键词泰戈尔飞鸟集生命哲学泛神论博爱论KEYWORDSTAGORESTRAYBIRDSPHILOSOPHYOFLIFEPANTHEISMPHILANTHROPISM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印度孟加拉语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2(英文版,GITANJAEI,即牲之颂,1911年出版
5、)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其代表作是吉檀迦利和飞鸟集。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共收录诗325首,初版于1916年完成。其中一部分由诗人译自自己的孟加拉文格言诗集碎玉集1899,另外一部分则是诗人1916年造访日本时的即兴英文诗作。由于诗人曾经盛赞日本俳句的简洁,因此深刻的智慧和简短的篇幅都成为飞鸟集中的鲜明特色。而它的中文版译者郑振铎,在译完泰戈尔的这部散文诗集后曾深情地称它“包涵着深邃的大道理”,并形象地指出,泰戈尔的这部散文诗集“像山坡草地上的一丛丛的野花,在早
6、晨的太阳光下,纷纷地伸出头来。随你喜爱什么吧,那颜色和香味是多种多样的。”泰戈尔在短小的语句中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真谛是什么这是人类的永恒困惑之一。而泰戈尔对生命真谛的理解,在作品中最为凸显的就是其独具魅力的“泛神论”、“博爱论”思想。从泰戈尔的诗歌里,可以读到生命的自然、珍贵,以及那种相信生命即是“神”、相信一切终将向着成功、圆满发展的乐观精神。本文就是对这种生命哲学的解读和探索。一、泰戈尔生命哲学的两大基石对于本文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生命哲学。本文所说的生命哲学并不是哲学概念上的“生命哲学”,而仅仅是泰戈尔对生命的认识和探索成果的指代。
7、“生命哲学”这一概念在哲学上来说是一种广泛传播于西方各国,并贯穿与20世纪的哲学流派;一种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甚至解释知识或经验基础的学说或思潮。而文本里的“生命哲学”,则是指泰戈尔对生命的理解以及他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看法。生命哲学是对生命的理解,自然分为两个部位,一是“什么是生命”,二是“生命的真谛”。而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看他的文字,3因为一个人的文字是最能表现其思想的。而泰戈尔的思想,在其作品飞鸟集中表现得最突出的就是“泛神论”与“博爱论”。可以说,“泛神论”表明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即什么是生命;“博爱论”则体现出他对生命的态度,即怎样生活、怎样面对生命
8、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我看来,泰戈尔的生命哲学是由“泛神论”和“博爱论”这两大基石构成的。想要真正理解泰戈尔的生命哲学,就必须学会解读他的这两大基石。下文将通过解读“泛神论”与“博爱论”来详细解释泰戈尔的生命哲学。(一)泛神论季羡林曾说过“古今东西世界上各种主要思想几乎都对他发生了影响。但是其中也并不是没有线索可追寻,没有纲领可提挈。这个线索和纲领我觉得就是从梨俱吠陀一直到奥义书和吠檀多印度所固有的一种泛神论的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宇宙万有,本是同体;各色纷杂,胥归于一。”1但无论是飞鸟集中的“神”或是泰戈尔其他作品里的“神”,都是神秘的。究竟“神”是什么泰戈尔自己也曾回答说“真的,我说不出来。”2
9、但诗人却能感到他的存在,得到他的启示和激励。不少学者认为,“这个神不是一个具体的偶像,而是与万物化成一体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自由的,大快乐大自在的博爱众生的形象,是一个人格化了的泛神。”3泰戈尔这样解释他心目里的“神”“神是我们经验中的原物质,而不是我们需要证实的假设或权人相信的现存事实。我们感知到神的存在,就像我们感觉到光的存在一样。”4而在我看来,泰戈尔笔下的“神”并不是基督教或其他宗教里,具有一个具体形象并受人们膜拜的塑像,而是一种具有世俗性和普遍性的“神”。这个“神”并不是任何具体的偶像、具体的神,而是一种无所不在、既高于万物处于一切之上又融入万物处于一切之内的,一种无法言说的存
10、在。可以肯定的,他不是宗教里所塑造出来的那种“神”,而是一种更广阔、更深远、更崇高,包含着无穷意义与念想的存在。这个“神”来自于对生命、对万物的起源、发展这一奇迹的崇拜和探索,是一种对无法解答的秘密的幻想和膜拜。同时,这个“神”也可以看做是生命的脉搏,当人融入自然,与自然达成一种一致和谐时,就能够被人感受。在泰戈尔的“泛神论”里,“神”更多的作为一种思想信仰存在,他是人的4精神与自然万物的融合,是理想与真理的化身。或者如王统照在泰戈尔的思想与其诗歌的表象中说的那样“他们所信为神的,并非全能的主宰者,统于一尊而荣有个人感情与思想之发越的想象中的偶像,神即最高人格之表现,无仪式、无拘束,是大快乐大
11、自在的对象。”5在泰戈尔眼中,这个“神”是人的最高境界,博爱、宽容、智慧、勇敢、平等、自由一切的美德都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这个“神”是如此的普通,又是如此的伟大。他默默关注着世人,从不展现自己的神力或威名,他只是将他的神光洒向世间的一切,无论是万物之长的人类,还是路边爬过的渺小蚂蚁。因此“泛神论”可以看做是泰戈尔对生命的理解,即回答了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泰戈尔眼中,生命是一个神迹,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是“神”的显现。而我们人类的生命,更是一份天赐之福,我们获得了神最多的恩赐“人是大地之子,是天国的继承者。”6就像飞鸟集里诗人说的那样,“水里的鱼儿沉默着,陆上的野兽喧哗着,天上的鸟儿歌唱着。然而,人
12、类却兼有大海的沉默、大地的喧闹和天空的乐曲。”(二)博爱论泰戈尔生命哲学的第二个基石则是“博爱论”。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爱”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这并不是简单的、狭隘的爱,而是广博的、充满了关怀之意的爱。正像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说的那样“泰戈尔的散文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爱那种充溢于宇宙万物当中的暖暖的爱意的吟唱。”7泰戈尔的这种爱是如此的广博,不仅投注于整个世界和人,更关注于自然以及一切渺小、平凡的东西。“博爱”一词来源于西方,但实际上在中国战国时代,墨家就有“兼爱”的论述;而唐代韩愈“博爱之谓仁”则是我国首次用到“博爱”这一词。简单的说,博爱是无私的、广大的,是一种以爱人为基础的思想,包括爱
13、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爱大自然、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博爱”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有一颗热忱的心,以及信仰万物皆平等。而泰戈尔的“博爱论”即是这样一种广博的爱,包括了世界之爱、自然之爱和人类之爱。泰戈尔热爱整个世界,宇宙万物,但凡是世间存在的,都是他所热爱的。这种热爱是如此的强烈,5以至于他无数次发出了呼喊“世界已在早晨敞开了它的光明之心,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爱丰满了人生,就好像酒丰满了杯子。”他既赞美世界的伟大“世界凝视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它变小了,小得宛如一首歌,小如一个永恒的吻。”也歌颂自然、生命的发展与轮回“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花崇拜时便成了果实。
14、”这种“博爱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即“泛神论”中人与神的合一。在泰戈尔的生命哲学中,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是相通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无时无刻不在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即人与“神”的融合互通。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人即是“神”。这既是诗人的渴望和梦想,也是诗人思想中生命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泰戈尔追求的是人与“神”的合一、与自然万物的合一,渴望达到一种“人神合一”的境界,使人自身有限的生命融入到自然,也就是“神”无限的生命中去。因此诗人倡导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完善自身的人格,摒除思想里的虚伪、贪念、邪恶,驱逐一切的恶,对万物充满爱,在付出爱与
15、感受爱的过程中与“神”接触并结合在一起。“我的人生仍有广阔的天地,其中一片赤裸和宁静。这个自由开放的空间,让我忙碌的日子,得以吸取光热和空气。”(三)生命哲学只有优美的文字是无法长久的感染人的,因为再美丽的外在也会有失去色彩的一天,只有深刻的内涵才能永久长存。泰戈尔和他的飞鸟集之所以能感动整个世界,就在于他饱含哲理的生命哲学。诗歌中处处显露的“泛神论”,是泰戈尔对生命的解读。在他看来,所有生命都是“神”的化身,而“神”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也正因为如此,如“博爱论”般面对世间万物、一切生灵时都心存热爱和感激,就是面对生命的最好态度。“因着世间的需要,生命才成为财富。因着爱,生命才变得有价值。
16、”而这就是构成泰戈尔生命哲学的两大基石。二、飞鸟集是泰戈尔生命哲学的艺术展现对于任何一种思想来说,仅有思想本身都是不够的,重要的在于怎样将这6种思想艺术的展现出来,使人们能够并且乐于接受。而泰戈尔正是通过飞鸟集,将他的生命哲学艺术的展现给所有读者。因着飞鸟集优美的诗句,深邃的内涵,使我们能够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感受到他的思想,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下文将通过解析飞鸟集中的诗句,去发掘、感受泰戈尔的生命哲学。(一)飞鸟集中的“泛神论”虽然飞鸟集不像吉檀迦利,是一部“神的献歌”,但诗歌中歌颂得最多的仍是“神”。在整个诗集中,“神”这个词就出现了25次,更不要说那些没有“神”这个词出现却是以“神”为主题的
17、诗句了。因此可以说,飞鸟集仍是一部展现“神”的诗集。在飞鸟集里,诗人笔下的“神”存在于一切自然万物中,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他在“最贫穷最下贱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太阳下,阴雨里,他和他们同在,衣袍上蒙着尘土。”8他还存在于盛开的玫瑰中,飞舞的落叶里,滴落的雨水中,翱翔的飞鸟里,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他的存在。不仅如此,这个“神”还像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长者,他具有一切的美德,温和的注视、默默的关怀,以及一颗宽容的心“上帝的神威在温柔的轻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中。”飞鸟集第67首写到“神对于那些巨大帝国会感到厌恶,却决不会厌恶那些小小的花朵。”也许
18、在其他宗教里,神的荣光总是洒在伟大的帝国上,但泰戈尔笔下的“神”,其荣光确实在最平凡、最普通的事物上。而在第108首诗里“当富贵利达的人夸说他得到神的特别恩惠时,上帝却羞了。”在这里,“神”并不认为他是人财富、名利的由来,因为他是人精神追求,而不是所谓的幸运之神。第317首里诗人写到“此刻,我能感受,您在注视我的心。有如早晨静悄悄的阳光,照在收割后的荒田。”在这里,诗人描写了神的无处不在,就像是阳光一样,随时随地都能够感觉到。除此以外,泰戈尔也在诗篇里描写了他对“神”即“最高理想”的理解“我曾攀爬上高峰,发现在名誉暗淡贫瘠的高处,没有一处庇护之地。我的引导者啊,在光明逝去之前,引领我进入寂静的
19、幽谷。在那里,生命的收获已圆熟为黄金的智慧。”“泛神论”赋予了泰戈尔观照自然的独特方法,所以在他的笔下,描写、7歌颂自然就是在描写、歌颂“神”。自然景物不仅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神”的意志,又会使自然景物与自我感悟密切相关。正是因为如此,泰戈尔在描写自然是常常怀有一种“我与大地上的一切都是一体”,“我非得表达出我和大地的血缘关系和我对她的亲属之爱不可”9的感情。正是因为这样,泰戈尔笔下的自然万物格外的生动活泼、温暖向上。在诗人笔下,“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而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光明游玩于绿叶丛中,好似一个赤裸的孩子,不知道人是可以撒谎的。”“乌云被光明亲吻时,就成了天上的花朵。”“山峰如群
20、儿之喧嚷,举起他们的双臂,想去捉天上的星星。”“雾,就像爱,在群山的胸怀间漫游,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美丽。”“夏天的飞鸟,来到我的窗前,歌唱,又飞走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曲子可唱,一声叹息,飘落在地上。”飞鸟集里,不但自然万物像活过来了一样,无论什么都透着一阵阵的生机,就连早晨都是完全新奇、别具意义的。如第325首中写道“不要说这是早晨,并以昨天的名义将它打发掉,象初次看到的一个新生的,尚未取名的婴孩那样看待它吧。”又如第32首“神自己的清晨,在他自己看来也是新奇的。”飞鸟集中展示了一个泰戈尔式的“神”他不高高在上的俯视世人,而是走到最平凡的世人之中;他不为权势者服务,而为渺小的花草赐福;他
21、不以灾难展示自己的威能,而以希望赋予万物。可以说通过飞鸟集,泰戈尔以最具有艺术气质的方式展现了他的思想。(二)飞鸟集中的“博爱论”在飞鸟集中,“爱”也是其思想核心之一。在这部仅有325句短诗的作品中,仅是“爱”字就出现了49次,可以看出泰戈尔对爱的推崇。如他在第33首里写的那样“因着世间的需要,生命才成为财富。因着爱,生命才变得有价值。”对于泰戈尔来说,爱就是生命的真谛。飞鸟集里描写、歌颂的多是小草、花朵、飞鸟、落叶、云朵、星星等自然界最常见、最平凡普通的东西,然而在泰戈尔爱的灌注下,就连小草都具有了非凡的魅力。“小草,你的脚步何其小,但是你踩着你自己的大地。”“伟大的地球,得小草之助,显得亲
22、切和善。”同时,在“博爱论”的影响下,飞鸟集中的诗句总是充满美、希望、力量、信念和光明,即使面对死亡、痛苦,泰戈尔也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在他看来“死和生都属于生命。举足落足都8是在走路”。死亡并不是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决不是什么巨大的灾难,“世界不会溢漏,因为死亡并不是一道裂纹。”所以“博爱论”体现的是泰戈尔对生命的态度热爱生命。也就是说面对生命时,永远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心。“如果你因错过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面对挫折最重要的是收拾好心情面对下一个挑战,不断自怨自艾是没有益处的。“不要因为峭壁是高的,就让你的爱情坐在峭壁上。”即使害怕受伤害,也要勇敢去追寻。因为爱情
23、是最值得人付出的感情“生命因为付出过爱情而更为丰裕。”“绿草是无愧于它所生长的伟大世界的。”“果实的贡献是珍贵的,花儿的贡献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作绿叶的贡献吧,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吧”盲目的追求名利不该是人生的理想,有所奉献的人才是无愧于世的,人性的光辉显现在无私之中。“群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正直、高尚、纯洁的人终会受人敬重,金子到哪儿都是闪闪发光的。“让繁花不断怒放的泉源,不知在何方”想来对于泰戈尔来说,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爱。“爱丰满了人生,就好像,酒丰满了杯子。”通过飞鸟集优美的诗句,引人入胜的哲理,泰戈尔艺术的展现了生命哲学的两大基石“泛神论”与“博爱论”。因此飞鸟集可以看做泰戈
24、尔生命哲学的艺术展现。三、泰戈尔生命哲学的形成与价值(一)生命哲学的形成泰戈尔的生命哲学由“泛神论”和“博爱论”组成,而“博爱论”更可以看做是“泛神论”的进一步发展,正是因为泰戈尔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神”的显现,所以对一切事物都应该满怀关爱。因此分析泰戈尔生命哲学的形成,就是探索其“泛神论”思想的发展历程。而“泛神论”思想的形成,主要受他生活经历和宗教信仰两个要素的影响。1、泰戈尔的宗教信仰与生活经历泰戈尔出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泰戈尔家庭原姓塔克尔(孟加拉人的尊称,意为“圣”),泰戈尔是它的英文变称。而塔克尔则9是印度的婆罗门姓,也就是印度四大阶级中的第一阶级僧侣阶级。他的
25、祖父是德瓦卡纳特王子,一位思想家和文化名流,当时许多进步入士的改革运动都得到他有力的支持。而泰戈尔的父亲性格内省慎思,潜心于哲学和宗教著作的研究,兼具了三种不同的气质对宗教的笃信,对艺术的敏感,对实际工作的精明善断。因家族经商致富,所以生活十分优裕,家族的年轻成员不需操心生计,只要专心读书、悠游于诗书琴画之中就可以了。而泰戈尔更是16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孩子,倍受全家人的宠爱。但与其他的孩子一样,泰戈尔是在充分的自由和严格的家教、对宗教的虔敬与对美妙生活的享受紧密结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家庭继承了父亲所热爱的印度文化传统,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常举行哲学和宗教讨论会、诗歌朗诵会,甚至还有音乐会
26、。而泰戈尔17岁时到了英国留学,并寄宿在一个英国家庭中,充分享受了英国古典文学,也体验了英国式的家庭生活。因此泰戈尔不仅接受了来自印度的东方传统,也学习了大量来自西方的思想学说,其中就有巴迈尼德斯、斯宾诺沙等人所宣扬的泛神论思想。再加上泰戈尔并不是一个只专注于书写的人,受他父亲的影响,泰戈尔曾经回到农村为家族经营田产。在那里,泰戈尔不仅更好的接近了大自然,而且也让他目睹了农民生活的艰苦和边缘贱民的无助无望,这些都磨砺了他的心智,思想更为成熟。而之后泰戈尔还经历了妻女去世、创办的“大自然小学关闭”、建设国际大学,以及多次的出国访问、讲学、演讲、募款。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亚洲,泰戈尔几乎走遍了世
27、界各地。即使是他晚年的时候,仍不惧老迈四处旅行,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生命力。10而泰戈尔的生命哲学,就是在这样多姿多彩的一生中逐渐沉淀起来的,这就可以理解泰戈尔的“泛神论”为什么如此独特了,因为这不仅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更是一位智者一生心血的凝结。关于泰戈尔的信仰,有很多种说法。很多人愿意相信他信仰的是印度教,不少基督徒认为他信仰基督耶稣,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他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甚至认为他是无神论者。然而无宗教信仰或无神论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泰戈尔最优秀的作品吉檀伽利就是一部献给“神”的赞歌。而对于泰戈尔信仰基督耶稣的说法,也并不可靠,因为泰戈尔不曾在什么地方称基督耶稣是他的主。而信仰印度
28、教是最可信的说法,毕竟泰戈尔一直生活在印度教的文化10环境中,而他的思想也受奥义书影响很深。不过真相究竟是如何,想来只有泰戈尔自己才知道吧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一样,对于每个喜爱或者崇拜泰戈尔的人来说,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无论是80多年的生活经历,还是泰戈尔扑朔迷离的宗教信仰,对于泰戈尔生命哲学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正是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泛神论”、生命哲学才最终得以成形。2、“泛神论”的哲学元素“泛神论”这个词并不是因为泰戈尔而产生的,实际上英国哲学家J托兰德于1705年在对索西尼教义的真实叙述一文中首先使用。在泛神论要义里这样解释泛神论这个名词泛神论,又称万有神教,这一派别反对
29、超越神论,否认神的位格,以及上帝创世之说,谓“有限之物,乃出自无限,非由于创造。盖自无限出有限,乃为一种内在的原则,此即上帝。有限无限,均属一源,故宇宙非上帝所创造,上帝即寓于宇宙之内”。“泛神论”的中心自然是解释什么是神,而即使是在西方哲学界,对于神的观念也各有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一般的泛神论,巴迈尼德斯认为神即万有;斯宾诺沙认为神即自然,综合来说也就是认为神是万有的源泉,万有是神的结果,先有神,神创造了万物。二则是特殊的泛神论,其中又细分为四种一是自然的泛神论,认为自然即上帝;二是唯心的泛神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儒费希奈的泛神论,认为一切物质,都是该物质所特有的精神的显现,而这种
30、精神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世界精神,二是人间精神,三是物质精神,三者均是神的意识表现;第三则是伦理的泛神论,如德国哲学家斐希德认为,通行于世界各地,为大众共同承认的道德秩序,就是神的本质表现;最后一种是理性的泛神论,如黑格儿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根本原理,提出“理性即上帝”的论点。总体来说这些哲学家对神是什么各有不同的认识,但都认为神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一种意识体,是在万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先有世界再有神。11然而认真读一读飞鸟集,就可以发现泰戈尔的生命哲学,他的“泛神论”思想并不是如此的,并不是完全的西方哲学史中的泛神论。他的“泛神论”中还有很多西方哲学家们没有的东西,一些带有东方色彩的思想
31、也包含在其中。11以飞鸟集及其他泰戈尔作品中表现出的“泛神论”来看,泰戈尔的“泛神论”思想主要来自于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思辨著作奥义书。在奥义书里,“梵”是宇宙万物的统一体,是人类和谐的最高象征,书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梵我和一”。“梵”,人格化的宇宙;“我”,宇宙化的人格。而“梵我和一”,提升自身的人格与宇宙万物结合在一起,则是奥义书、印度哲学里“全人”的理想境界。蒙达迦奥义书里这样描写人的最高境界“他们是以充满智慧的认识获得最高灵魂的人;是在统一的灵魂中发现最高灵魂与内在我具有完美和谐的人;他们是在内心摆脱了全部私欲而亲证最高灵魂的人;是在今世的全部活动中感受到他(最高神),并且已经获得宁
32、静的人。贤者是全面证悟了最高神的人,他们已经找到了永久的宁静,与万物结合而进入宇宙生命中。”12在印度,通过与神的结合进入万物,被认为是人生的最终目标和人性的实现。然而泰戈尔并不是一个印度教徒,受西方“泛神论”思想的影响,他结合自己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新的信仰。在这里,“神”不是来自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鲜花,是万物化为一体的泛神,是人人可以亲近的的存在。13不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宗教。“我感到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宗教人的宗教,在这种宗教中,无限在人性中变得有限,并与我逐步接近。”14泰戈尔在东方哲学“梵我和一”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哲学史上泛神论的两种类型一是具有自然
33、主义倾向的泛神论,主张将神熔化于自然之中;另一种则是主张把自然消解于神中的具有宗教神秘主义倾向的泛神论,构建出属于泰戈尔的,具有强烈个人色彩和独特性的生命哲学。(二)生命哲学的价值对于很多人来说,泰戈尔是一个伟人。他的伟大,不在于他曾经做过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也不在于他曾经多么的权势滔天,仅仅因为他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指引了一条新的道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追求权势,而在于内心的圆满。一般来说,泰戈尔生命哲学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乐观向上,众生平等,以及物我和谐。不仅告诉我们怎样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更告诉我们怎样面对世界、面对一切生命。121、乐观向上在泰戈尔的生命哲学中,“泛神论
34、”是最重要的部分。而泰戈尔通过“泛神论”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乐观向上面对生活中一切挫折、磨难的思想。在泰戈尔的“泛神论”中,人的最高境界绝不表现在权势上,而是人与“神”的合一。人通过完善自我以及贴近、感受自然,从而与自然、与神灵达到一种一致,从中获得人内心的完善。既然内心的完善才是生命最重要的追求,那人生中的一切苦难都只是追求内心圆满道路中的微小考验。然而“神”是最宽容、最和善的存在,他绝不会给予人完全的灾难,在每一个苦难中,都包含中生机和希望,然而只有沉稳冷静又不放弃希望的人才能够发现。因此泰戈尔引导人们以乐观向上的姿态面对世间的一切,只要有一颗乐观的心,苦难也会变成一次有惊无险的历险。2、众
35、生平等在印度,泰戈尔被誉为“圣人”,他不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民族主义者。众生平等是他生命哲学中极具价值的思想。在泰戈尔眼中,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是“神”的创造,“神”的子民是没有什么差距的,都是平等的存在。不论是人类,或是动植物,都是平等的存在,更不要说人类之间了。因此泰戈尔一直以来都反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不平等的行为,尤其是反对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
36、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然而,它也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13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
37、,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泰戈尔本人属于婆罗门贵族,但却坚定的反对这种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种姓制度。他甚至还用故事诗婆罗门揭露封建种姓制度的落后和残酷。总之,泰戈尔的生命哲学和他的诗歌对激发印度人民的爱国热情,唤起民族自豪感,反对不合理的印度社会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3、物我和谐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而泰戈尔的物我和谐思想,包含了宗教和谐、民族和谐、世界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多重含义。诗人从泛神论出发,追求美和善的世界,
38、追求人与神的融合与和谐。他具有一直不分民族、性别等的平等思想,他认为世界不是能用“法律和规章来紧紧地约束”的,最终统治世界的是“爱”,“因为我只等着爱,要最终把我交在他手里”。所以他倡导物我和谐思想,努力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了爱与平等的世界。结语泰戈尔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觉得我不能说我自己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这是显然的。诗人在我的诗歌中已变换了式样,同时取得了传道者的性格。我创立了一种人生哲学,而在哲学中间,又是含有强烈的情绪质素,所以我的哲学能歌咏,也能说教。我的哲学像天际的云,能化成一阵时雨,同时也能染成五色彩霞,以装点天上的筵宴。”15泰戈尔吸引了无数人,就在于他诗歌中包含的独特哲学,象读者
39、展示了他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生命是一个神迹,面对生命,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度过每一天,每一天都将是新的、充满希望的一天。最后以泰戈尔的一首诗结束语14你是什么人,读者,百年后读着我的诗我不能从春天的财富里送你一朵花,天边的云彩里送你一片金影。开启门来四望吧。从你的群花盛开的园子里,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儿的芬芳记忆。在你心的快乐里,愿你感到一个春晨吟唱的生命跳动的欢乐,把它快乐的声音,传过一百年的时间。16注释1季羡林阅世心语,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吉檀迦利,译林出版社2008年。3张中宇泰戈尔,国内评论要端1996年4月版。4VS纳拉万泰戈尔评传,重庆出版社1985年
40、版。5王统照泰戈尔的思想与其诗歌的表象,小说月报1923年第14卷第9号刊。6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人生的亲证,商务印书馆1992年。7彭立鸿圆融的生泰戈尔诗歌中的生命意识,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8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吉檀迦利,译林出版社2008年。9吴岩望霞听雨札记,读书1991年第5期。10季羡林泰戈尔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第1页。11约翰托兰德泛神论要义,商务印书馆1997年。12黄宝生(译者)奥义书,商务印书馆2010年。13如莲欣悦泰戈尔的艺术魅力,红袖文学月刊2009年第七期。14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人生的亲证,商务印书馆1992年。15罗宾德拉纳特
41、泰戈尔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5年。16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园丁集,译林出版社2009年。参考文献1、侯传文泰戈尔传寂园飞鸟世界十大文学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2、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飞鸟集,外语教育与教学出版社2010年。153、张羽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4、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5年。5、孙宜学泰戈尔与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梁实秋读郑振铎译的,创作周刊1923年第9号。7、郑振铎泰戈尔传,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8、柳无忌印度文学,中国文化服务出版社1945年。9、瞿世瑛泰戈尔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
42、2号。10、许地山印度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11、季羡林泰戈尔与中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期。12、朱维之禅与诗人的宗教中印文学思想交流一例,印度文学研究集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3、王燕与印度传统宗教哲学的精神统一,南亚研究1991年第2期。14、吴岩望霞听雨札记,读书1991年第5期。15、刘建泰戈尔的宗教思想,南亚研究2001年第1期。16、缪斯之缘五十篇外国文学名著评介,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17、张思齐泰戈尔与西方泛神论思想之间的类同与歧异,东方文学通讯2003年第1期。18、彭立鸿圆融的生泰戈尔诗歌中的生命意识,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19、殷人平试论对泰戈尔的影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20、约翰托兰德泛神论要义,上海商务出版社1997年。21、季羡林泰戈尔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22、张中宇泰戈尔诗歌论略,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第19卷第5期。23、神自然爱泰戈尔“自然观”在中的体现,论文资料网。24、张娟泰戈尔泛神论思想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25、刘建泰戈尔的宗教思想,南亚研究2001年第1期。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