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068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张爱玲文学诞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上海,长期以来,如同她诞生的那段特殊的时间和空间一样,它存在于中国的政治话语体制以外,在香港、台湾及海外华人中延续着生命。80年代中期以后,张爱玲文学像不死鸟一样飞回故乡上海。在中国本土再生,被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和喜爱。1995年中秋,张爱玲在海外逝世,大陆“张爱玲热”再度掀起,理论界对张爱玲研究更成为一个热点,变成了“显学”,许多研究专著和传记陆续出版。女人写女人的女性文学始自“五四”,与丁玲、庐隐等第一代

2、女作家笔下有着一种觉醒了的女性意识的新女性形象不同,张爱玲的传奇更注重于女性内审趋向。她既忠实于她生存的那个时代,几笔便勾勒出由于时局的动荡给予女性的不安和危险感,她又不只限于那个时代,“几千年的历史所造成的生生世世为男性附庸的女性世相被展示得淋漓尽致”,传奇中更多地是对女性自身从古老历史代代留传下来的传统意识的根本扬弃和批判。文学史上美好的女性形象比比皆是,冰心曾吟诵过“女人是爱的化身”,“爱情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然而,甜美的牧歌、圣洁的女性,在张爱玲的笔下却难觅踪迹。张爱玲的小说中,既没有缠绵的柔肠,也没有摄人心魄的炽情,更不见魂牵梦萦的纯情和赤诚挚爱的真情。无论是豪门闺秀、望族小姐,

3、还是寻常人家的女儿,大多数少了女孩的纯洁、天真和浪漫,多了妇人的实际、世故和势利,她们时刻盘算着、算计着得失,这些世俗化的女性与传统标准的女性格格不入。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应该是温顺、善良、驯服、妩媚、聪明、美丽的。然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虽然不乏姣美的容貌,但绝非神圣、纯洁,而是或糊涂、或自私、或卑琐、或病态、或兼而有之的有着丑恶灵魂的女性。对于这些人物,作家没有简单地按传统标准来否定,她在张爱玲散文全编中说“我写的那些人,他们有什么不好我都能够原谅,有时候还有些喜爱,就因为他们存在,他们是真的”。而作品中真实的丑就是文学艺术中的美。她深深的知道人总是人,总是有着普通人的错误弱点,她

4、所记录下来的小人物,不可避免的做些有失体面的事情。些人物读起来叫人感到悲哀,不由2得使人对于人的道德灵魂问题加以思索。从美学角度对张爱玲的小说进行审视,将发现她笔下的一个个真实的丑的女人有一种残缺的美。她态度诚挚,又能冷眼旁观,她并不惩恶劝善,她只是真实的记录了现代中国都市生活的一个阴暗面。可以说张爱玲用冷静而犀利的审视目光关照女性生活,刻画女性的灵魂,她把对女性的灵魂定格在普通人身上。以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载体,呈现真实、生动的女性生存状态。她的小说中没有对女人命运的胜利,没有理想对现实的凯旋。作品中导致人物失败与挫折的不仅是外来的苦难,更是女性的病态心理所造成的。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畸形的生

5、存状态、生活经历、女性的性格弱点、女性的变态心理和无法挣脱的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来揭示作品中女性的畸形的内心心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把妇女层层压住,她们苦苦地、无望地挣扎,渐渐地扭曲了灵魂,丧失了人性,她们被环境和社会彻底地扭曲了灵魂和人性,但似乎仍然生活得十分“自在”。张爱玲对作品中女性的丑恶心理的指责是冷静的、彻底的和伤感的,这些女人的心理、生理的本能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便在物欲的有限满足中求得暂时的平衡。通过作者对作品中女性冷静的、彻底的和伤感的指责,使丑在艺术中产生了强烈的美感。张爱玲不动声色地展示中国旧式妇女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展示她们可悲的生活方

6、式与生命形态,演绎女性心理丑恶的一面。畸形的社会造就、牵制着畸形的女性,而畸形的女性又影响、控制着畸形的家庭,这种社会环境只会使女人的生活状态更加困窘与无奈,也只会使女人的灵魂异化。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综观许多研究者多年来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的研究状况,一部分研究者承袭了上世纪六十年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另一部分研究者采用了新角度、新视野、新方法,使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有了新的进步,即由早前的纯文学研究发展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结合的包容视角,这是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群体研究的重要进展,也是目前很多作家作品研究的共同特征。

7、1对小说中女性意识的研究首先,许多研究者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群体研究,重在展现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给人启示和反思。姜向东的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及其在传奇中的表现主要论述张爱玲的女性意识的特点及其在传奇中的表现。他认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纷纭复杂,既有其独到深刻的一面,如对女性意识中原罪意识的挖掘;又有其守旧落后的一面,如她否定女3性的自强自立。李掖平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说到张爱玲具有成熟深刻的女性意识,她对男女平等的思考建立在关于女性存在的终极意义的基础上,即女性应在真正意义上达到男女平等。围绕女性存在的终极理想,她思考女性存在的意义,认为女性存在价值即女性本质,一种具有神的同情、慈悲、了解、安息

8、等特点的女性原则,具备这种神性的女性本质者才是真正可爱而健康合理的女性。男权社会造成了女性本质的异化与失落,女性独立生存价值被男权意识遮蔽而生存处境艰难卑下。而女性骨子里深深浸淫的自甘依附男性,以男性为中心为世界的奴性意识、病弱心理及奴性性格,则成为阻碍女性自身发展的内因。女性尽早挣脱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男权传统牢笼,结束非人、非女人的女奴心狱生活,才可能成为自由自主。苍凉的手势解读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张爱玲对于“宏大叙事”的解构来剖析她文本中的女性意识第三部分从“男性中心主义”将“女性”界定为“妻和母”的两个方面来剖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反男权意识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张爱

9、玲作品中对“沉默父亲”与“丑陋男性”的描写来剖析张爱玲文本中的女性意识此外还有中国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发展、女性立场与张爱玲的文学追求、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论张爱玲等女作家群等等对张爱玲小说女性的研究。2很多研究者重视审视张爱玲作品中女人的“情欲性文化”,从人性的角度,从文化哲学、人类学的心理变态分析视角,来研究的作品中深刻的美学意义。如王莹来自生存的怅惘威胁从精神分析学看张爱玲小说的心理刻画认为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性欲理论、认同危机理论在张爱玲最负盛名的三部小说代表作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爱玲对人物心理独具匠心的刻画,映证了她作为“

10、当代中国第一位心理小说家“的创作实绩。张玉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文章从潜意识分析角度、变态心理的刻划、厄莱克特拉情结的叙写三个侧面,分析了张爱玲小说呈现的或深或浅的精神分析色调,指出张爱玲从一个全新角度体验人生,透视社会,并将精神分析手法在作品中加以借鉴和运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经验。曲雅红的张爱玲小说的人性视角认为张爱玲的笔触,直抵人性深处,对人性的假、丑、恶,做了酣畅淋漓的挖掘和表现。张爱玲小说审丑艺术探微、女性焦虑与丑怪身体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亚文化群体、张爱玲小说变态美与常态美的统一。研究的成果较前面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突破,很有社会意义。有的研究将小说中女性心理的揭

11、示作系统全面的研究,以独特的心理视角审视或糊涂、或自私、或卑琐、或病态、或兼而有之的有着变态心理的女性。阐释了中国旧式妇女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可悲的生活方式与生命形态,不动声色地演绎女性内心深处的一面。从外部客观社会更多地转向了主观精神世界,4着力阐述社会的畸形和女人的变态心理,阐述女人的内心精神危机与心理冲突,表现出人的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一)基本内容以张爱玲的小说集传说为主要对象并结合其他小说进行研究,将小说中女性心理的揭示作系统全面的研究,着力阐述社会的畸形和女人的变态心理,阐述女人的内心精神危机与心理冲突,表现

12、出人的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计划论文有以下几部分组成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二1典型女性形象在具体小说里的体现和心理特征。2造成这种心理原因的分析。(1)外在原因的分析(2)内在原因的分析三结语部分总结归纳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二)研究方法阅读大相关评论书籍和论文,以及张爱玲的著作,搜寻有用的资料,通过概念阐释、引证、例证、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这一研究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三)预期达到的目标通过对基本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综合,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进行全方位的阐释与分析,重点突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探讨,并注重对名家观点进行引

13、述和阐释。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1、第一阶段2010年8月11月内容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上交指导老师。2、第二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5内容收集相应的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上交指导老师。3、第三阶段2011年1月2011年5月内容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修改、定稿、打印、装订。4、第四阶段2011年5月内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格式论文作者题目刊名年份卷(期)页码专著作者书名出版者年份)专著张爱玲著传奇,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林幸谦著荒野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14、版。刘琅桂苓著女性的张爱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年6月版。宋家宏著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花城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西岭雪著寻找张爱玲,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刘锋杰著想像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张爱玲著红玫瑰与白玫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5版。陈子善著记忆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论文姜向东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及其在传奇中的表现,韶关大学学报1997年03期。李掖平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李志华苍凉的手势解读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李凤兰中国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6于青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论张爱玲等女作家群,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王莹来自生存的怅惘威胁从精神分析学看张爱玲小说的心理刻画,思想战线2003年第05期。张玉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6月第3期。曲雅红张爱玲小说的人性视角,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15卷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