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与美——试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物哀美学【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099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悲与美——试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物哀美学【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悲与美——试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物哀美学【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悲与美——试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物哀美学【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悲与美——试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物哀美学【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悲与美——试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物哀美学【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悲与美试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物哀美学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提到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川端康成绝对是不可忽略的。在亚洲作家中,川端康成是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人生亦是命途多舛。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出生于大阪。他二岁丧父,三岁丧母,由祖父抚养长大,唯一的姐姐则被寄养在另一户亲戚处。在他的成长记忆中,死亡总是继踵而至。八岁的时候祖母过世,十二岁的时候唯一的姐姐也去世了,十六岁的时候祖父去世,最后他被接到外公家抚养。童年萦绕的死亡阴影给他使得他的内心敏感阴柔,那种浓郁的悲凉便通

2、过他日后的文学创作而渗透出来。川端康成年轻的时候,曾经喜欢过一位叫做伊藤初代的女孩子,两人相恋甚至订婚,结果最终女方与他解除了婚约,失恋带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因此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倒伊豆汤岛,汤岛这个地方曾给他的文学创作带来无限灵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目睹了太多的死亡,这位日本文学史上的巨匠在七十多岁的高龄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公寓含煤气管自杀身亡。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了一百多篇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演讲、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战前和战时的小说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以他的真实人身经历为素材直接写就,有的加入部分虚构;另一类则是以

3、描写社会下层的人物为主,特别是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譬如歌舞伎。川端用它唯美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族内心的另一面宁静悠远的心绪以及掩不住的淡淡哀伤。第一次接触川端康成,是因为读到高中课本上一篇叫做花未眠的散文,川端对于美有独特的发现和思索,字里行间又隐隐透着对人生的困惑与希冀。从此我开始留意川端康成的文字,这也是我选择他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1他人看海棠,只道海棠花美,川端康成却在这美中读出一种淡淡的哀伤花朵在绽放自己的美丽的同时,也就向着死亡更近了一步;在时光的洪流当中,生命的无常和柔弱让人怜惜。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们亦是如此

4、,她们青春美丽,然而这一刻的楚楚动人,很可能下一刻便会灰飞烟灭。伊豆的舞女中少年与舞女最终分别,青涩的爱恋无疾而终;雪国中叶子对爱的执着到最后的坠楼身亡以及驹子对岛村徒劳无望的爱;川端康成作品怜惜中蕴含感动,悲伤之外又透着凛冽的美,美丽总是伴随着毁灭,他的美学思想和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学是一脉相承的。“物哀”是日本江户川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局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物哀”指的是“真情流露”,当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物,心为止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慕憧憬。2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的就是因

5、为自然景物而诱发的哀伤情绪,与日本“物哀”十分相似。日本的文化中似乎也与生俱来地繁衍出这种物哀传统注重线条的单纯性和色彩淡波形的浮世绘、柔和缓慢又透着内在张力的日本舞、姿态优雅长袖善舞的歌舞伎,美丽但是传瞬即逝的插花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总是离不开这些美丽又伤感的东西。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其中自然景物的变幻无常,人情世态的浮沉跌宕,使作品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之下隐含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渐渐成为日本文学的一个标志性象征流传下来。“物哀”这个概念在刚提出时,表示的是对外界事物情不自禁的情感,本来是表达感叹的词;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在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表示一种平淡冲和的美感

6、。川端康成的作品便是继承了源氏物语的这种“物哀”美学。川端康成曾指出“悲与美是相通的。”3所以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描写普通人卑微渺茫的情感,还是写山川景物打动人心的壮美,无不饱含着一种悲凉与沧桑感。于是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川端康成的两部代表作伊豆的舞女和雪国,来论述他作品中体现的物哀美。这两部小说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充分地展现了日式物哀美学的特点。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语言、情节、思想等方面的分析,想必更能深入了解这种悲与美的奇妙统一。“物哀”不仅作用于文学、美学范畴,更是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当中。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亦是处处流露着这种物哀美。川端康成笔下的“物哀”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作品中经常会

7、有几处景物描写,雪、花、温泉、山这些大自然的风光在他的笔下仿佛成了有了生命和灵性,它们是故事发生的场景,亦仿佛是见证人,安静地见证那些邂逅、离散、生存、死亡;它们见证时间的无情、历史的沉重;它们遥远又触手可及。(二)写人物的时候常将人物置身于自然景色中,二者相互衬托。譬如雪国中,叶子的出场便是在雪夜的火车上,叶子打开车窗同站长对话,当时有这么一段文字描述叶子的声音“她的话声优美而有近乎悲戚。那嘹亮的声音久久地在雪夜里回荡。”5每每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总是禁不住想那该是多么美的声音啊,必定是温柔中带着悲伤,悲伤中透着坚忍。(三)哀伤氛围的渲染。川端的文字,字里行间变透着一种凉凉的悲哀。他的小说并

8、不注重情节的叙述,而是那种自然而然的氛围,让读者沉浸于悲哀沉重的文字中猜测出一个悲剧故事的情节。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作为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不仅代表了日本,代表了东方,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正如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在颁奖典礼上所说的“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4川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曾做过

9、一篇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其中引用诸多日本古典诗词,同时还提到了日本佛教,他从自然事物的美出发,又将之与人的感情,以及一个民族的精神相联系,全面地介绍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作家的性格以及审美使得他的作品更多地体现出日本传统文学的精神。因此,川端康成亦是研究日本文学时不能忽略的一个代表。川端康成作品中表现出的“虚无思想”、“物哀之美”、“死亡意识”等则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川端康成的创作可以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新感觉派的写法,注重追求形式的新颖;另一种则没有采用新感觉派的创作手法,而是采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他也曾受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写过两篇意识流风格的小说针、玻璃与雾和水晶幻想。但此后他

10、再也没有写过此类风格的小说,这并不是他创作的主流。他的两种不同创作手法也可以看出他的创作分期,前期他作为新感觉派的成员,创作中比较注重新感觉手法的运用。他的文章在语言上也有着一大特色不繁荣、不花哨、简洁流畅又不失优美空灵。这一方面与他天生敏感的内心有关,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他细致的观察力和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我国对于川端康成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一九七九年,在长春召开的日本文学研究会。这次研究会上首次提到了川端康成的文章。6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叶渭渠先生及其夫人率先翻译了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等作品,大大促进了川端康成的文字在中国的传播。然而一开始川端康成的作品在评论界却是一个有争议的存在。其中就不乏将之

11、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批判抵制的。有的人认为川端康成的作品大多是低级的情色小说,将他作品中的歌舞伎视为出卖肉身的娼妓;这种看法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与当时我国还叫保守闭塞的社会风气也有一定关系。还有的人则认为川端康成的作品宣扬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思想,容易让人丧失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觉得既然人的终点必然是走向覆灭死亡。此外,还有比较肤浅的观点认为川端的小说是在宣扬一种享乐主义的颓靡风气。“作家实际上把动物的本能和性欲抽象为自然的真挚的感情,把它当作纯洁而真诚的爱情加以描绘的”。(注国内近年来雪国研究概论,外国问题研究1984年第4期。)对于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岛村,有的评论者认为“他唯一的特点就是如同川端

12、一样崇拜女性。尤其喜欢年轻女人的美貌和肉体,但又那么漫不经心,玩玩算了”。7对于这种看法,我自然是不赞同的。川端康成的文字中的确有对于美、对于性的描写,但是他只是纯粹因为女子体态的美而去欣赏它,不带任何邪念的;其次,川端的作品中并没有表现出对于身份低下从事演艺事业的女性的歧视,而是把她们当做朋友真心对待;因此,他对于她们,绝不是出于“玩玩而已”的目的。另外一种根据社会学批评方法得出的观点则认为川端康成的部分作品反应的是下层人的苦难,有的研究者认为驹子“虽然多少被审美观歪曲,却是个具有真实的社会牺牲品”。(注略评川端康成及其创作道路,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3期。)有的研究者认为驹子“具有刻苦勤

13、劳的精神”,“有颗纯洁、善良的心”,“驹子敢于大胆地热切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注谈雪国的艺术特色,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4期。)8我并不十分赞同这种看法,这种看法只能说是从我国文学作品潮流所做的揣测;因为川端的小说中出现的不止这些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也有与之相对的上层人,譬如家境不错的少爷,然而作者并未将他们写的如何可恶甚至嚣张跋扈,而是让他们显得平易近人,用同等的态度对待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所以川端作品的主旨并不在批判社会等级的悬殊。这些反对的声音在今天看来或许显得有点可笑,但是却是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相符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人们开始渐渐认识到川端康成作品的价值所在。评论家们开始注意到川

14、端小说中的“物哀”美学思想,同时又将这种美与川端作品所表达的虚无主义相联系。”。“叶子在雪国中是悲的象征,空的象征,也是美的象征”。(见谈川端康成的雪国,日本文学,19831)9同时评论者们也注意到,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死亡情节”。作者笔下的死亡并未显得狰狞恐怖,相反,倒是显得有点怡然自得。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学开始成为近二十年来川端康成作品研究的热点。同时,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川端康成与日本禅宗的联系,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不乏这样的智慧从自然美中领悟人身哲学。“一花一世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如果单纯只看它美丽的外壳是看不出什么的。重要的是通过它而领悟真谛。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

15、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喜欢川端康成的文字并不是因为他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名声大噪,相反,我觉得这种虚名反而不及他作品所散发的淡淡光辉。川端用他的文字诠释了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要义。平和冲淡,看似柔弱而坚韧,这是日本式的物哀。川端用他的文字带我们领略日本的冰天雪地、温泉汤岛、落英缤纷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川端有这样一双慧眼,而且还有一双巧手,这双手于纸上急驰,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那片异国风光。同时,川端还通过它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向我们展示了日本物哀美。他笔下的女子,特别是那些为生活所迫,流浪卖艺的女艺人,他既努力描写她们的外貌,同时又通过“我”的叙述牵出一段段动

16、人的情思。所以我的论文旨在研究川端康成作品中物哀美的体现,特征及其表达形式等。他的作品往往与他幼年的孤儿经历存在着莫大的关联,可以通过对他个人成长历程及心性变化的分析来分析川端作品中的“物哀”美。通过对以上近二三十年对于川端康成的研究的分析,前十年由于时代局限,人们思想上的保守态度,多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川端的小说,其中偏消极否等的言论居多。但是其中也有部分可取的客观的观点,譬如研究者们对于女性心理的分析。同时,我们的研究范围可以不再局限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作者的艺术风格、创作手法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这就需要我们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去研究分析。雪国和伊豆的舞女作为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其中了川端

17、康成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分析这两部作品,有利于进行比价和综合川端小说中所体现的物哀美学。四、注释(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1川端康成花未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54997HTM3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54997HTM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071HTM5川端康成雪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6孟庆枢川端康成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4期7孟庆枢川端康成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4期8孟庆枢川端康成研究在中国外国文

18、学研究1999年04期9孟庆枢川端康成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4期五、参考文献川端康成花未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川端康成雪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孟庆枢川端康成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4期叶渭渠著东方现代探索者川端康成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何乃英川端康成和雪国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何乃英“川端康成笔下女性形象的嬗变“外国文学研究2005/06高华“从女性观到死亡观析顾城的英儿和川端康成的雪国”宜春学院学报2005/03张晓宁“川端康成研究的地域性差异雪国为中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张建华“川端康成创作中的日本文化因子”外国文学研究2003/05蒋茂柏“论川端康成文学的物哀品格”文学研究2006年第一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