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段总写了三峡地貌的什么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2、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山,再写水。写水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3、 本文虽然以写水为主,但也写了山。作者从哪几方面突出山之高?三个方面:(1)正面描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特定情景:“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4、 第一段写山有什么用意?(1)写山是为写水做铺垫;(2)交代了三峡水流湍急的原因山高岭连,中间狭窄;(3)山与水互相映衬,描绘出三峡雄奇壮丽的风光。5、 为什么先写夏季景色?为什么最后写秋天景色? 因为夏季水势大水流急,最能突出三峡雄奇壮丽的风光。最后写秋景是为了让读者感受三峡萧瑟凄凉、似含秋思的风致,余韵悠长。6、 山和水各有怎样的特点?山:山高岭连,隐天蔽日。水:夏季水涨流急,阻绝交通;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季水枯气寒,猿声凄凉。7、 本文写景有哪些手法?(1)大笔点染的手法,例如写春冬之景,着重“素”“绿”“清”“影”四字,点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