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生毕业论文0(二一一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方方小说的悲剧内涵姓名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导师职称本科生毕业论文1目录摘要2关键词2ABSTRACT2KEYWORDS3引言3一、深入展示恶劣环境下人性扭曲变态的生存悲剧42、着力表现知识分子人格丧失、精神异化的人生悲剧7三、深刻揭示人们难以摆脱命运之手操纵的宿命悲剧10结语12注释13参考文献14致谢16本科生毕业论文2论方方小说的悲剧内涵摘要方方的小说创作视线投射在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领域里,小说描写的大多是中国平民百姓日常生活里的悲剧。方方从“家庭”这个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单位出发,她笔下的家庭由于贫穷充满了纷争,亲情缺失使得家庭成员
2、产生了人性的扭曲。方方坚守着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去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她还写了大量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章,描写知识分子生活在特殊的时代里,心境像活在恐惧里,政治活动使得知识分子恍惚和悲凉,从前有着很大的抱负,因着环境的重击使得人格暴露出懦弱和卑琐。方方的写作风格上隐约含有宿命的意味,由于人物性格的执拗和缺失,使其摆脱不了命运之手。方方通过写作进行着艰难的超越,她直面现实生活,透过小人物的悲剧,传达出对生命和人生社会的哲学性思考。关键词方方;小说悲剧;家庭;知识分子;宿命ABSTRCTTHECREATIONSIGHTOFFANGFANGSNOVELSPROJECTINTHEFIELDOFDAIL
3、YLIFEOFORDINARYCHARACTERSHERNORVELSREVEALTHETRAGEDYOFCHINESECIVILIANSINTHEIRDAILYLIVESANDTHEYAREIMAGESOFNUTURALSTORIESINLIFESTAGES,WHICHFULLOFPAINOFMEDIOCRITY,TRIVILNESSANDREPEAT“FAMILY“,THEBASICSURVIALUNITOFHUMANBEINGS,ISTHEMOSTORDINARYGROUP,WHICHISFULLOFSTRIFEUNDERFANGFANGSPENTHEDEFICIENCYOFKINSHI
4、PLEDTOTHEDISTORTIONOFHUMANITYFANGFANGPAIDATTENTIONTOSURVIVALCLINGINGTOAHUMANEINTELLECTUALFEELINGS,ANDSHEALSOWROTEMANYARTICLESWITHINTELLECTUALSASTHEMAINBODYINTHESPECIALAGE,THEMOODOFINTELLECTUALSSEEMSLIKELIVINGINFEARANDTHEPOLITICALACTIVITIESMAKEINTELLECTUALSABSENTMINDED,DISMALANDWASTINGOFLIVESINTELLEC
5、TUALSONCEHAVEVERYBIGAMBITIONSNOWTHEIRPERSONALITYEXPOSEDTHEIRCOWARDICEANDSCOUNDRELISMINTHEIRCHARACTERBECAUSEOFTHEPERSECUTIONOFENVIRONMENTOFTENHERTONEREVEALEDAKINDOFFLEERANDBITING,ANDITCONTAINSAKEENINSIGHTANDDEEPLIFETHINKINGINCONCISE,LIVELY,ANDCLEARNARRATIVEMANYOFFANGFANGSWORKSHAVEUNIQUEANDDEEP本科生毕业论文
6、3TRAGEDYCONNOTATION,WHICHSHOWINDISTINCTLYALITTLEBITOFFOREORDINATIONANDTHEENDINGSWHICHCANNOTBEGOTRIDOFASTHERESULTOFSTUBBORNANDDEFICIENCYOFPERSONALITYTRAITSFANGFANGWEREMAKINGHERWAYTOSURPASSTHROUGHWRITTINGSHEWENTDEEPLYINTOTHEFOUNDATIONSOFTHEREALLIFEANDCONVEYEDPHILOSOPHICALTHINKINGOFTHESOCIALLIFETHROUGH
7、THETRAGEDYOFUNIMPORTANTPERSONKEYWORDSFANGFANG;TRAGEDY;FAMILY;NTELLECTUALS;FOREORDINATION引言方方的作品在当代文坛里好评如潮,不仅评论界以一种久违了的热情对她表示肯定与赞美,而且广大读者也争相购买、传阅、议论她的作品。新闻媒体也好不容易找到了做文章的题目,更多的媒体将她的作品搬上银幕,关注方方的越来越多。谈到方方,人们都会给她冠上“新写实”的头衔。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写实是方方小说创作的鲜明特征,她秉承鲁迅、张爱玲等人善于描摹凡人琐事及日常生活的文学传统,始终关注凡俗小人物的生存样态,尤其专注探讨日常人物沉重的生
8、存境遇与悲凉的人生命运。从寻觅青春的理想到生存的新写实,小说的悲剧内涵都具有一种震慑力。人性的残酷和恶意取代了单纯的温情,物质的困窘扭曲了家庭的亲情,知识分子的厄运在黑暗的时代无法挣脱,爱情的悲剧无处逃遁,命运被一股强大的宏流袭击,留下一声声宿命的叹息。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来解读生命,作品贴近生活,有意无意地表达了对人性的反思,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方方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平实的故事里,但阅读起来却有挡不住的沉重,生命的悲剧深深地隐含在其中,挣脱不了。在纷纭复杂的现实人生中,在这个大转型的时代中,处在生活底层的平民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的浸染和困扰。方方曾言“人生好无奈,我是一个很悲观的人,我
9、写小说其实是悲观主义的我经常写着写着就有一种虚无感”。方方小说透过她所描绘的凡俗人生生活表象,显现的则是人作为生命主体存在的痛苦和矛盾,挣扎和无奈。无论是解剖市民人性,叙说知识者的命运,还是书写女性的爱情婚姻,方方在小说创作中,自觉贯穿着一种悲剧意识,她力图通过对生活本科生毕业论文4现象的描绘而达到对生活本质的揭示。同时,方方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具有平民化特点,小说中悲剧主人公大多是普通人、平常人。一、深入展示恶劣环境下人性扭曲变态的生存悲剧於可训写道“以方方的风景为例,这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高度写实的,某些细节的真实程度恰如巴尔扎克笔下的伏尔盖公寓,可以按图索骥地去查找。”1方方小说中的家庭是
10、一个缺乏亲情,伦理道德失落的地方。“家”是人生存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也是对人的性格形成影响最大的地方。在方方的小说中,打破了亲情温暖、道德规范,给人以“家”的支离破碎感,家庭悲剧不断上演,人性开始扭曲。风景中七哥成长的家“河南棚子”。那里是汉口最著名的贫民区,在一个仅占有13平方米的板壁屋子里,却要容纳一个11口之家。由于没有足够的地方住,大哥不得不成日成月成年地上夜班。七哥则被迫睡在黑暗潮湿的床底下。其余几个儿子排一溜睡在夜晚临时撘的地铺上。迫于生计,孩子们从小就拾破烂,干重活。家庭中成日上演的是夫妻间的吵架打骂,兄弟姐妹间的鄙视和折磨,父母子女间的暴力与冷漠。至于整个棚户区,则不乏斗殴
11、、偷盗、男女调情的丑恶行径,这是一个粗俗肮脏的野蛮之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七哥,是在全家人的歧视和虐待下成长起来的。父亲疑心他是野种,童年留给他的只有拳脚与辱骂。他压抑苟且,逆来顺受,没有自我,没有尊严,同时,来自父母、兄长和姐姐的敌视,成了七哥童年经验中最难以抹去的悲惨记忆。即使过了很多年,这种伤痕累累的伦理记忆仍对七哥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生活,七哥昧着良心往上爬、采取种种不择手段的反道德行径。如与高干女子成婚,以此作为自己走上仕途的跳板,他毅然抛弃了相恋多年的女友等等。当他出人头地后,对家人就只有报复和示威。“七哥只要一进家门,就像一条发了疯的狗毫无节制地乱叫乱嚷,仿佛是对他小时
12、候从来没有说话的权利而进行的残酷报复。”2父母之间的爱粗俗低劣甚至无爱可言,他们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父亲是位码头搬运工,他一辈子的爱好或业绩,除了打架斗殴,就是一个劲地生儿育女。母亲是位家庭妇女,平生的爱好就是和男人打情骂俏。本科生毕业论文5父母物质上是粗劣的生存者,在精神层面上,是粗俗、恶鄙的人性表现者。父亲打架斗殴不辨善恶且上瘾,他在家里一直只用两种动作来消遣时光一是喝酒,二是打老婆和儿女。在父母生活中,父亲打母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母亲同父亲结婚四十年而挨打次数己逾万次,父亲打起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像喝酒一样频繁且兴奋。母亲虽然美丽动人,却无比风骚,她能在大白天当着大儿子的
13、面,与邻居白礼泉调情弄俏。父母之间非正常的无爱状态是恶鄙的人性状态,它给子女造成的负面影响颇大,因为他们非健康的互爱关系直接导致了对子女关爱的匮乏,从而对其人性和人生产生恶劣引导。著名心理学家E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母的这两种爱和引导,对于孩子的成长及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负有不可或缺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母爱与父爱是家庭之爱的光源,爱是人的美满的天性和情操。当我们的个体生命被偶然抛到这个世界上,孤独、寂寞和死亡的恐惧就包围了我们,是父母之爱这种家庭之爱让我们与这个
14、世界建立了最初温馨的情感链。风景中,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而父母爱的良知的缺失,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而酿成一些人性悲剧。风景中,男孩子一个赛一个粗野,女孩子个个风骚放浪。大哥还未成年,便与邻居白礼泉的媳妇枝姐勾搭成奸三哥凭几套拳脚功夫,横蛮于世;五哥六哥还是少年,便在家中公然侮辱一个女孩子;大香极端自私刻薄;小香的风骚劲同当年母亲一模一样。缺乏父母关爱,在家中受负面影响最深的典型人物是七哥,他是这个家庭的“恶之花”。童年记忆应该是人生旅程中最甜美的时光,或许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夜晚当我们从惊恐的梦中醒来,睡眼惺松,却开始不安而焦虑地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这时倘若你偶然触到了母亲的手、身体或者发肤,你
15、会感到好像从高寒的峭壁飘坠到了温软的河谷,而七哥的童年记忆满含痛苦和屈辱。他虽然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但未受到应有的父母之爱和同胞之爱。在父母的七男二女中,七哥最受父亲忌恨,也最低贱。他从小犹如弃儿,一直在父母床下又潮又湿的地上睡觉。在全家人的眼里,七哥若有若无,而家人全然不把他作为人去看待。父亲经常打他,母亲和姐姐折磨他。在这个家里,七哥没有享受丝毫的爱意,甚至连任何一位人体的温暖都没有丝毫的感触。家本科生毕业论文6庭爱意的缺失,养成七哥畸形人性和不健康的人生观。屈辱冷酷的童年生活,使得七哥“在家里从来都没有笑过。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这孩子天生缺少笑神经”。3因为受尽母亲和姐姐的折磨,七哥最
16、仇恨家里的三个女性,即母亲和两个姐姐。七哥曾发过一个毒誓如有报复机会,他将当着父亲的面将他的母亲和两个姐姐全部强奸一次。这是人性中最丑恶、最卑劣面的闪现。卑污、畸形的人性和社会其它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七哥不健康的人生观和处世观。“现代人一边按照自我否定的原则而生活,一边按照自利去思想。人们认为,他们是在为他人利益而行动着,而实际上,他们最为关注的却是金钱和成功;他们在这样一种事实上欺骗着自己,即他们最重要的人的潜能并未实现,而且在追求认为是对他们最好的东西的过程中,他们丧失了他们自身”。4为了改变自己卑微的地位和命运,七哥抛弃了与自己热恋两年且温文尔雅的大学教授之女,牺牲自己的青春和肉体,主动选
17、择了一个永远不能生育的有缺陷的婚姻,通过妻子有权有势的父母,获得了通达上层社会的阶梯,从而成为一名高官。七哥在功利考虑的理性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却因其负面作用禁锢和压抑了人的自然本性。七哥的个人奋斗历程蕴含着看似成功实则富有悲剧性的意义。冷酷屈辱的家庭和社会生存环境形成他的恨世和厌世,然后转为极端冷酷功利极为自私的生存竞争意识和处世哲学。这本身对于崇尚真善美的人性而言就是一种悖论,他以牺牲自己的青春、肉体、爱情、人格为代价的个人奋斗史其实是富有悲剧性的人生之路。艰苦的生存环境导致家庭亲情缺失,也造就了七哥人性的扭曲。其实,人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渴望家庭的温馨和亲人的关爱。七哥曾很羡慕小八
18、子被父亲抱在怀里那个场面,也曾感激二哥在他生病时对他的关照。但是,这一切被整天的谩骂和被欺压的生活所消磨,七哥的人性和道德观念渐渐地走向恶的深渊。风景是方方新写实小说中“家庭悲剧”的典型,“河南棚子”投射出了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丑恶样子,而落日中,描绘的是丁家屋檐下的另一个“家庭悲剧”。在丁家那四代同居的十二平米的狭窄空间内,以自己的辛勤汗水和低贱的劳作艰难养育了几代儿孙的丁太,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儿孙们的生存障碍。因为生活空间所限,她不得不和孙子孙媳同居一隅,使人家夫妻间的任何私密行为和亲昵举动觉得压抑。由于腐朽的传统观念,她不允许儿子丁如虎本科生毕业论文7再婚,称儿子的再娶要求为“猪狗样的骚性”
19、。为了扫除这个生存障碍,丁太的儿孙们在她喝药“自杀”时,不管她是否真正死亡,却“合谋”制造了她的死亡。“在这场家庭悲剧中,方方以冷静的逼视写出了家庭亲情间的人性搏斗和惨烈惊心的人性战争。深思这幕悲剧的原因则是生存环境的恶劣扼杀了人的良心,毁灭了人的命运。”5小说落日所叙述的亲情故事,直逼人物的生存状态与人性的内心深处,全方位透视子对母感情沦丧的历程。正如小说开篇方方有意引用艾略特的文句“家是我们出发的地方,随着我们年岁渐老,世界变为陌路人。死与生的模式更为复杂”。6方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沉思,蕴含着对人性本身的感怀。人被专制、暴力、机械、物质等异化是世纪性、全球性的命题。她追问的就是怎样才
20、是心智健全的人呢心智健全的人首先是一个懂得爱、珍惜爱并创造爱的人,是一个充满爱的情感、富有爱的能力并用心去经营爱的人。方方聚焦了对城市市民粗劣生存状态的谱写,在描写城市市民生存的工作挣钱、养老扶幼、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睡等日常杂碎式生活的背景下,揭露出人世间由于基本生存需求不能满足而导致残酷、自私、险恶的人性本能在家庭之域的肆意膨胀。二、着力表现知识分子人格丧失、精神异化的人生悲剧方方关注的目光不仅在于探寻世俗日常生活中的市民人性悲剧,她还把敏感的笔触指向了知识者的生存困境。知识者是肩负国家重托,无暇自顾,仰首前行的勇者,在五四运动提倡个性解放后的一段时期里,知识者有过仿徨和沉落,但大多经历了人
21、格不断完善的历程,当之无愧地成为文学的主角人物。可以说,从那时起直到八十年代,知识者的典型一直处于建构和不断完善之中。在八十年代前期,文学仍然为知识者留存了重要的位置。方方以知识者为题材的作品,致力于知识者心路历程的追述,着力刻画他们的生存境遇和人生追求。知识分子为文明传承、生产力发展提供智力的支持和科学的动力,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但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却走过了一条极为坎坷的道路,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家国危亡之际,知识分子在血与火中首先觉醒,走出书斋,起而抗争,寻找光明和出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却又深陷政治的泥潭中;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经济体制逐渐确本科
22、生毕业论文8立,知识分子再次面对迷惑和抉择。统观方方的中篇小说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无处遁逃、定数、状态及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和短篇小说金中、言午、幸福之人等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作品,可以发现,方方以历史理性精神回眸了中国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的艰难的求索之路,塑造了祖父、父亲、自身三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从三代知识者的命运遭际中感叹他们在中国现代进程中的悲剧命运,深刻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精神异化和人格丧失的人生悲剧。中篇小说祖父在父亲心中中的祖父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传统知识者,他受过高等教育,安守清贫,潜居乡野,一心埋头乡村中学教育和科研,这种生活随着日寇的侵略被打破,由于祖父身上具有传统知识者的
23、忧国忧民意识,而忧患是一种人的自觉的痛苦,是人生悲剧的意识,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而这种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在主体生存命运中遭到了毁灭,显示了悲剧意义的所在。父亲像祖父一样才华横溢,洒脱自负。他几十年勤奋不懈地钻研苦学,渴望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智慧,然而日寇的侵略给父亲带来重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又由于处在文革这样特殊的年代里,他逐渐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一败涂地。在一次次的政治运动冲击下,二十多年里父亲用非所学,性格变得谨小慎微、逆来顺受,越来越怯弱犹豫。方方的笔触伸向知识者的灵魂深处,揭示出父亲在严酷的文革动乱面前,精神世界如何一步步变得狠琐怯弱。正如方方所言“我觉得父亲这一代知识分子都是处在心理畸变
24、过程,一直到现在。这有一个十几年的改造过程。改造,在中国是个非常重要的词,它可以让人从骨头里面改过来”。祖父在父亲心中写了三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异化,而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中的知识者大多具有与祖父在父亲心中中的父亲相似的悲剧性生存状态和命运归宿。这篇小说以年谱形式描述了1957到1966年一群年富力强、学有专长的高级知识者,他们怀着豪情壮志,从全国各地聚集到武汉,准备把自己全部的热情和聪明才智投入到修建三峡工程的伟大建设之中。然而谁知,满腔热血都付之东流,从“反右”一系列政治运动开始,一直到小说结尾“文革”前夕,不仅期待中的三峡工程变得越来越遥远,建设工程的高级知识者因政治运动的多次干扰而陷于巨大的
25、人生苦难中。以他们的个性,绝不会主动选本科生毕业论文9择失败或死亡,可是因为外在因素,文革前夕的“反右”,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不规则政治运动,他们却失败了,甚至走向了死亡。而这样的失败和死亡,又是无可逃遁的,这便显出一种宿命的悲哀。小说成功塑造了诸如丁子恒、皇甫白沙、孔繁正等知识者形象,集中展示了他们富有悲剧性的生存形态。其中塑造的典型是丁子恒这个知识者形象。在某种意义上,丁子恒和祖父在父亲心中的父亲在精神血脉和生命形式上是相通的,如果把丁子恒等同于父亲的话,那么,在乌泥湖年谱中,父亲及丁子恒的精神世界怎样一步步走向猥琐和怯弱就呈现得更加清晰了。当丁子恒的知识者同伴因各种原因纷遭厄运时,丁子恒
26、为了维持自己的家庭,他不惜禁锢自己的心灵,压抑自我的情感,甚至放弃自我的尊严。方方曾言“我觉得父亲这一代知识分子都是处在心理畸变过程,一直到现在。没有几代人是很难扭转过来的”。祖父第一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比起父亲、“我”这一代知识分子,更具有高尚的人格,否则祖父为什么能在那样的恶劣的环境中仍旧宁死不屈。现代知识分子在长期的追寻和彷徨后,意志渐渐销蚀磨损,人格和精神发生巨大的畸变。丁子恒为了保全自己违背良知揭发了同伴李深明,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在以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丁子恒一次又一次地埋藏自己的良知,制造了更多类似李深明这样的知识者同伴的悲剧。丁子恒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面前,委曲求全,精
27、神发生畸变,直至死亡,他陷入了一种悲剧性困境。“方方笔下那些如父亲、丁子恒式的老式知识分子群体,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沉浮,政治的冲击、历史的辗转,使他们在是非颠倒的年代精神扭曲,丧失了精神依托,在酷烈、无情、荒诞的现实间被消蚀,碎裂,在小心翼翼中被宿命撕扯成碎片,成为生命的废墟。理想的破灭使这些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荒芜,没有了事业的支撑,不能摆脱精神上的痛苦,成了精神家园的迷路人。”7知识分子在“文革”时期,如惊弓之鸟,经不起一点点风吹草动。一旦遭到指责,立刻精神崩溃,再也承受不起巨大的压力,一死以求解脱。小说的主要人物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丁子恒工程师,一向小心翼翼、谨慎少言,又蒙命运垂青,侥幸通过了
28、一次次劫难,也已经变得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当他看着绝望的吴松杰从烟囱上跳下,觉得自己的灵魂已随他而去,“自己的躯体只剩下一个装着行尸走肉的空壳”。可见在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时代环境下,人在生存中不本科生毕业论文10得不“修正”自己来适应环境。於可训先生也说,他在读乌泥湖年谱“掩卷之后,又不觉有一股悲凉之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这是一群学有专长、年富力强、满怀报国热情和人生壮志的知识分子,但在那样的一个特别的年代里,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满腹豪情,不是毁于频繁的政治运动里,就是消磨于庸庸碌碌的生活琐事,最终则一事无成,徒耗生命。这样的经历和人生悲剧方方曾在祖父在父亲心中描写过,那仅止于她父亲一人,在这部作品中,
29、则是长江水利建设部门的所有知识分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知识分子群体实际上也是当代知识分子人生和命运的一个缩影。方方的这部作品写得不动声色,朴实自然,从中闻不到多少阶级斗争的硝烟,听不到多少政治话语的喧哗,有的只是琐碎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但就是这些琐碎的日常生活,却消磨于无声的悲剧比之那些痛苦呼号的有声的悲剧一样震撼人心。”8特殊的时代制约着个体的命运,悲歌般的时代带给人们沉重的打击,方方笔下的知识分子就是生活在黑暗的时期里,祖父在父亲心中的父亲就是被这个时代之箭飞来一击而致死的。父亲在那样的岁月里愈加谨小慎微愈加紧张疑虑愈加战战兢兢,写不完的交代和检查以及思想汇报之类,致使父亲越来越怯懦越来越
30、紧张,父亲到底只是个一介书生啊,这样的病痛给予父亲的是致命的伤痛。知识分子有远大的梦想和年轻的激情,但由于生存在那样的时代,而成了悲剧。三、深刻揭示人们难以摆脱命运之手操纵的宿命悲剧毛黎在宿命的叹息方方小说的悲剧命运观中写道“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方方以其一系列深邃凝重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的奇异世界。这个世界是灰暗的无奈的,充满了人生的感伤与悲伤。生存在这个奇异世界的芸芸众生,无论是高尚者抑或卑劣者,也不管是逆来顺受的还是顽强抗争的,无一能够逃出命定的归宿。不同的生命轨迹,都无一例外地滑向共同的终点宿命。”9方方告诉我们这个宿命的轨迹是一个“定数”。自
31、从我们踏入这个世界,就被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推动着脚步,在生命“风景”的展示中,演绎“开始”与“结束”循环往复的荒诞逻辑。这“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就是命运,被宿命之手操纵,本科生毕业论文11人人在劫难逃。这是人类的宿命,也是人类的悲剧。方方展示给读者的,正是一种充满悲剧色彩的深刻命运观。“这只宿命之手,在方方笔下变现为一股神秘的力量。我不知道那是谁之手,但我肯定这是手放在阳光下一定十分丑陋,令人联想到操纵我们命运的魔鬼。这无形的魔鬼随意一挥,羔羊的命运便万劫不复。”10于是方方为她的主人公们命名了一系列“宿命”式代号陆粞、杨高、马白驹、吴早晨、楚楚、雨吟等等。桃花灿烂中的陆粞,是一个聪明过人
32、的小伙子。因为父亲的“政治问题”,他成了“另类”。文工团部录取他,大学没敢去考,机会一个个失去,连爱情也失之交臂。他原本名“喜”,一个快快乐乐欢欢喜喜的名字,因父亲“偶有心动”,改“喜”为“粞”,于是他的命运也就成了“粞”。方方让粞沮丧地查了词典,词典上说粞,书面语乃指碎米,而方言俗语则指糙米辗轧后脱下来的皮,多用来作牲口的饲料。他深爱星子如鬼使神差地同水香发生了关系;他为摆脱拉板车的命运同沈小妹结了婚而沈可为的突然出国又使一切都成为泡影;他最终被癌细胞吞噬了年轻的生命,化作“粞”而去。没有逃脱碎米般的宿命。小说表现了主人公面对现实生存困境的挣扎与无奈,人们难逃命运设下的棋局,以不同形式重复着
33、相似的悲剧性命运,无法摆脱生活的残酷。“性格决定命运”,万箭穿心的李宝莉,辛劳奔波、“累死累活”的半生,逃不出“万箭穿心”的命运,有太多是因为她自己而起的遭遇。她依着自己的性子,亲手打电话给警察局让有外遇的丈夫被捉奸在床,从而使他丢了官衔、前程和名誉,还有做人的自尊。李宝莉,一个一辈子大大咧咧的人也会在丈夫外遇时表现了可怕的冷静与残酷。她故作宽容地接纳了当众出丑回家的丈夫,继续在家中当家作主,可她不要忍下丈夫外遇的这口气,也不和丈夫沟通解决,也不从彼此身上找原因,而是采取了很肤浅又符合她身份的方式,利用一切机会让内心本来就充满羞辱的丈夫时时面临伤疤被揭开的痛苦。当丈夫得知一切都是自己的妻子的阴
34、谋时,无法忍受自杀。李宝莉为赎自己的所欠的,担起家里的经济,承担儿子和公公婆婆的生活。但是无法得到原谅,一生劳碌,苦和难都加给她,她一生经历让我们感叹。对于李宝莉这一人物,我充满着复杂的心情,“万箭穿心”这样的悲剧结局,我不免对李宝莉产生了同情和不平。生存本科生毕业论文12的困境使她找到了自己,但命运的辗轮还是压在了她的身上。方方小说人物背后都有很深刻的悲剧涵义,她用宿命这个表现形式,使我们更为震撼。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指出“命运造成了生活世界的的不可把握性、偶然性,但人又本能地具有追求稳定性的意愿;自然的力量带来把一切有的存在化为虚无的威胁,但人又内在地具有意志的独立性;死亡规定了时空中一切生命
35、的有限性这一最终本质,而人又有超越有限的深导欲求。”11方方在其作品中表现具有宿命色彩的生活形式,向人们昭示种种人生的无奈,又如方方小说水在时间之下里百转千回的水上灯与水家的渊源,以及水上灯出生时被人认为是不祥之人的定论,她们都一一无法逃脱命运的掌控,应验了这些预言。水在时间之下中主人公“水上灯”的一生,处处体现出造化的拨弄,她至始至终都没有摆脱出生时“克星”这个悲剧命运。她的一生跌宕起伏,人事和关系错综复杂养父被活活打死,而凶手竟是自己的二哥水武,她因此与生身之家结下旷世仇怨;幼年时结识的男友,也是她一生最爱的人陈仁厚竟然又是水家的外甥,自己的表哥,这一层关系使得这一对有情人难成眷属;她卖身
36、葬父,由此落入恶势力的魔爪,关键时刻却又巧遇有一面之缘的汉剧大师余天啸搭救,并被余收为义女,从此走上一代汉剧名伶的辉煌人生;当年主使抛弃她的长兄水文后来居然成为她的追求者,而正是借水文之手,“水上灯”实现了报复水家、除掉水文的夙愿但当我们读完整部作品时,却有难以言表的悲叹,命运悲剧的背后有着深沉的意义和反思,不可否认现实是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人性的是导致其悲剧的决定因素。“水上灯”从小就表露出对日后富贵的强烈的“欲望”,并坚信自己能够实现,为此她忍受了难以忍受的人间苦难,这是她生命意志的体现。同样作为生命意志的是她对不幸与屈辱的仇恨与报复,甚至比前者来得更根本、更执著。它贯穿了主人公的前半生
37、,既缘自主人公自身,又成为塑造主人公个体生命的原动力,是她反抗命运的独特方式,这是一种否定性、毁灭性的力量不仅毁灭对手,而且也将毁灭自身。在作品里,我们看到“水上灯”的仇恨对象一个个被她,或者通过她被毁灭,但她自己也并不能从中得到满足和自我实现。“水上灯”自剖“我或者是为了想看到他们比我活得更差,或者干脆让他们死去。现在我的目的已经达到,可是我的心却痛得更加厉害。因为这世本科生毕业论文13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懂我”。人的性格及自身的弱点主观因素会对人的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水上灯”性格的执拗和不安分注定她的人生是一个悲剧的结局。结语方方所描述的家庭亲情之爱被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残酷和恶意所取代,物质的
38、困窘扭曲了家庭的亲情,家庭的生存之痛给人的感觉寒彻入骨,家庭氛围失却了温馨幸福的光泽,人性的自私造成了家庭悲剧。方方用自己敏感的心追逐着生活,警惕地注视着现实生活中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这体现出一种直面人生的文学态度。而在作品题材的选择、处理及表现方式上。方方始终没有离开平民化的立场,她用一种平淡的笔法去叙述平凡的“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展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得失、苦乐。方方的风景表述的是“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旮旯人生”,表现了“现代底层市民的物质贫穷与精神压抑”。她的作品构成了“灰色的人生风景线”,揭露人性的丑恶,探究人性的丑与恶与人类生存境况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文化批判的价值。知识分
39、子的厄运在那样黑暗的时代里扑面而来,无法挣脱。人性的恶与卑劣的欲望,以及社会的恐怖像笼罩在人们头上黑暗的乌云,挥之不去,荒诞与丑陋。方方坚守着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她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在当今文化面临消费时代的冲击下,文学到底应该成为消费品,还是人类陶冶情操、精神救赎的途径,方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再次,方方小说在对个体生命的透视中往往蕴涵着更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时代气息方方通过写作进行着艰难的超越,她深入地潜入现实生活的根基,透过凡俗小人物的悲剧,传达出对生命和人生社会的哲学性思考。一切事情的发生都仿佛在不经意的一瞬,不经意的一瞬,以好像早已安排好,同时指向生命的最后一个终点。方方通过对
40、于民国时代以水上灯等汉剧艺人为具体聚焦点的普通民众充满着苦难的日常生活的具象表现,最终达到对于有史以来便一直困扰着人类的命运问题的深入思考。方方对人的存在和命运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虽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阅历各自不同,却有着相近的精神血脉,无处逃遁的生命定数,如一股强大的宏流袭击着你的生活,留下一声声宿命的叹息。本科生毕业论文14注释1於可训方方的文学风景,二十世纪作家文库方方,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P365。2方方风景,二十世纪作家文库方方,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P69。3方方风景,二十世纪作家文库方方,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P79。4弗罗姆自
41、为的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18页5高莹现代文明荒原中人性的堕落和人生的悲剧论方方小说的悲剧性内涵,理论界,2004年第04期,P156。6方方黑洞落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1。7陈晨文学教育,2009年08期,P151。8於可训方方的文学风景,二十世纪作家文库方方,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P367。9毛黎宿命的叹息方方小说的悲剧命运观,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月02期,P47。10毛黎宿命的叹息方方小说的悲剧命运观,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月02期,P47。11黄见德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2、P75。参考文献1、方方、王尧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2、於可训二十世纪作家文库方方,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3、弗罗姆自为的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4、高莹现代文明荒原中人性的堕落和人生的悲剧论方方小说的悲剧性内涵,理论界,2004年第04期。5、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名作欣赏,李健鸣译,2003年第10期。6、方方黑洞落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7、毛黎宿命的叹息方方小说的悲剧命运观,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本科生毕业论文152001年6月02期。8、裴燕燕知识者宿命悲剧之叹,扬州师专学报,2005年9月03期。9、方方水
43、在时间之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10、中国小说学会2007年中篇小说精选文本分析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11、方方落日,群众出版社,2004年1月版。12、王铁仙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短篇小说卷,上海出版社,2002年10月版。13、陈晨文学教育,2009年08期。14、方方落日,群众出版社,2004年1月版。15、方方方方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16、王铁仙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短篇小说卷,上海出版社,2002年10月版。17、李钧如何理解方方“零度情感”的叙事策略,中国现当代文学题解,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18、王嘉良、颜敏中国当代文学
44、史(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1版。19、方方桃花灿烂,百花文艺出版,1996年版。20、黄见德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方方小说的悲剧内涵专业汉语言文学1、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方方(1955)原名汪芳,原籍江西彭泽县,生于南京。1957年随父母迁本科生毕业论文16至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曾做过四年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湖北电视台任编辑,1989年调作协湖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今日名流杂志总编辑,在2007年9月22日下午闭幕的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45、上当选为省作协主席。方方1975年开始写诗,198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出版作品集有“大篷车”上、十八岁进行曲、江那一岸、一唱三叹、行云流水等。早先的作品以反映青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为主。1987年发表风景(当代作家1989年3期),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自此发表许多作品,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桃花灿烂、乌泥湖年谱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评,万箭穿心荣获本届百花奖优秀中篇小说奖,不少小说被译为英、法、日、意、葡、韩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已出版小说、散文集约60多部,新近出版有小说集春天来到昙华林。她着重描写底层人物的生存景状,善于刻画卑琐
46、丑陋的病态人生,以冷峻的眼光剖析人性的弱点,探索生命的本真意义。语气中常透露着一种冷嘲和尖刻,在简洁明快、舒畅淋漓的叙述中蕴含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逮的人生思考。自从方方发表的风景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就被人们称为新写实小说流派,成为新时期不可忽视的一位作家。后现代平民化影响深远,我国8090年代文学世俗化、平民化也与此影响有密切联系。方方的创作视线投射在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领域,小说写出了中国平民百姓日常生活里的悲剧,是人生舞台上一幕幕平实的悲剧,充满着平庸、琐碎、重复的现实生活的痛苦。方方的小说受到许多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人们从这些平实的故事引发出深沉的思考,探寻个体生命悲剧性的意蕴,从家庭
47、、知识分子、宿命等方面论述其小说的悲剧内涵。方方小说深入现实生活,透过小人物的悲剧传达出生命、人生社会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气息。谈到方方,人们都会谈及“新写实”,当代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与文艺理论家於可训在方方小说集祖父在父亲心中的末尾篇的方方的文学风景中,这样写道“新写实就是应新时期小说这个艺术的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创作潮流。它虽然提倡在一九八九年,但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就有这样的作品出现,有很深厚的创作基础。风景等一批具有新写实特征的作品就是其中本科生毕业论文17的翘楚。”方方的小说值得人们的关注,“以方方的风景为例,这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高度写实的,某些细节的真实程度恰如巴尔扎克笔下的伏尔盖公寓
48、,可以按图索骥地区查找。”风景以一个死孩子的眼光看取活人的生活,虽然这样不算是写实的手法,而像是现代主义的荒诞和变异,但借这个死孩子的视角更加客观、冷峻地写实,从而强化了作品整体的写实效果。方方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目睹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比较了解。她受过高等教育,作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的作家,对“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影响认识较为犀利而深刻。方方小说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她履行着“文学即人学“的写作使命方方以悲剧的方式建构小说的文本,描摹社会人生,用冷峻的笔触来描述小说的凄惨世界,她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和深邃去描写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灰色人生,书写他们在残酷现实
49、面前的反抗、无奈和尴尬。其次,方方小说的价值坚守在消费时代来临之际,在物欲横流,个人私欲极度膨胀的当代社会里,她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写作,不为名利所诱惑,精神可嘉,值得钦佩。方方坚守着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去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在当今文化面临消费时代的冲击,文学到底应该成为消费品,还是人类陶冶情操、精神救赎的途径,方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再次,方方小说在对个体生命的透视中往往蕴涵着更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时代气息方方通过写作进行着艰难的超越,她深入地潜入现实生活的根基,透过小人物的悲剧,传达出对生命和人生社会的哲学性思考。关于方方小说的“悲剧内涵”的争论有很多,曹娜在谈方方小说的悲剧意蕴说到方方小说的悲剧世界,不是一个平面的、暗淡的世界,而是一个立体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她认为“这些悲剧有的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性格弱点而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人类生存环境所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外在环境所与人物内在性格双重原因造成的。”房利芳的论方方小说的悲剧意识中提到内在悲剧人物并非都是性格软弱者,他们体现的是关于整个生命本质和社会人生的内在心理体验,而超越了某种具体的事物。“我们透过方方小说中原生态的凡俗表象,往往会体验到沉重的悲剧感,这种悲剧感产生于作家面对存在于人的熟悉经验之中的矛盾无法用既定的概念加以解读的时候,这种悲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