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台 州 市 高 技 能 人 才 队 伍 中 长 期 发 展规 划 纲 要 ( 2010-2020年 ) (修订稿)二一一年十月2目 录一、发展基础 .3(一)现实基础 .3(二)存在问题 .5(三)面临形势 .6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9(三)总体目标 .10三、主要任务 .13四、重大工程 .18五、组织实施 .30附件 1: .3220112020 年台州市高技能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32附件 2:规划依据 .361.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 .3615.国家、省、市新近出台的相关文件 .373为全面加快人才
2、强市建设步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 2020 年) 、 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和台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他们是我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和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转化等方
3、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现实基础自 2003 年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市积极行动、认真部署、统筹安排,各有关部门协调合作,不断创新机制,有力、有效地推动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一是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框4架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快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台政发【2005】54 号)文件,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方法、途径以及政策措施。二是建立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统筹制度、政府补贴制度、高技能人才专项资金制度等资金投入机制。三是建立了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培训基地为核心,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为基础,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培训体系。职业技能鉴
4、定实施办法、技术等级证书的核发与管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流程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四是以调结构、促转型为导向,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创新以及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等形式发现、选拔和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选拔机制基本建立。随着多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到 2010 年末,全市共有高技能人才 10.8 万人,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为 18%1,比 2004 年末的 15%2上升了 3 个百分点;技能劳动者队伍中中级工占比从 31%3上升至 40%4,整体规模有较大幅度增长,为高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总结近年来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
5、建设的工作经验,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1数据来源:创新思路 完善机制 开拓技能人才工作新局面 (2010 年 9 月) 。2数据来源:根据台州市技工队伍状况、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2005 年 8 月)全市技术工人获得职业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占比推算。以此推算,2004 年共有高技能人才 7.8 万人,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分别为 0.5 万人、1.7 万人、5.6 万人。2005-2010 年,共新增高技能人才 3 万人,结合历年工作总结,6年共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 4.1 万人,此数据较为合理。3数据来源:同 3。比台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技能人才工作调查总结 (2008 年)中的“中级
6、工占32.05%”略低,用此数据较为合理。4数据来源:同 3。5重视高技能人才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中的中坚地位和作用,明确思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进行科学部署,合理制定工作目标。加大政府投入,从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思路和新经验,努力营造崇尚技能、鼓励创新、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二)存在问题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无法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领军型高技能人才匮乏
7、,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有待提升。二是技能人才梯次结构仍不尽合理。技术工人初、中、高级比例为 42:40 : 18,与发达国家的 15:50:35 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艰巨。三是高技能人才行业分布不尽合理。多数高技能人才分布在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依然紧缺,与“创业创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四是“重文凭、轻技能”的观念尚未发生根本转变。教育资源向学历教育倾斜,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发展迟缓,部分企业对高技能人6才培养不够重视,没有发挥主体作用。高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面
8、临形势未来十年,是我市实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风云莫测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创新发展,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亟需我们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1.经济社会发展需加快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快经济发展,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当前全市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有 292 万人,其中技能劳动者仅有 60 万人,高技能人才仅有 10.8 万人,按照国家对技术工人应占职工总数 50%、高技能人
9、才占技能人才比重 25%的统计口径计算,高技能人才缺口高达 25.7 万人,如果实现 2020 年达到28%的目标,将需培养或引进 30 万高技能人才,压力明显。2.经济转型升级需加快高技能人才分布结构优化。一是主攻沿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临港产业基地,健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需要大批高素质海洋经济高技能人7才。二是壮大汽摩配、医药化工、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和轴承阀门等 6 大主导产业需要大批技术熟练、引领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三是培育发展新能源等 6 大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大批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高技能人才。四是发展现代物流、科技与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需要大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五是
10、民营经济飞跃发展,需要大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在行业间、部门间的分布结构亟需优化。3.科技进步需加快高技能人才整体素质提升。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技术竞争已成为产业竞争的基础以及市场准入的重要门坎,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就必须确保技术领先。同时,由于人工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唯有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真正解决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高技能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动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层次,优化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技术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4.社会观念转变需加快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随着
11、各级政府和党委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日益重视,选拔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重学历、轻技术”的观念将逐步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8将理智地选择走技能成才的道路,对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务的范围、内容、标准都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必须要加快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一套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在完善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使用、待遇等提供充足的保障。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统领,以促进劳动就业、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提升能力、以用为本,高端
12、引领、服务发展,紧缺优先、夯实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发展战略,按照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一支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提升我市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要以健全职业能力培训制度为基础,以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抓手,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为契机,以用好用活高技能人才为根本,进一步完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技术、鼓励创造”良好氛围,以确立高9技能人才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推进我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
13、续发展。(二)基本原则 5加强政府引导,遵循市场调节。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能动作用;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广泛搭建高技能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工程,营造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主导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机制。坚持自主培养,兼顾开放聚才。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自主培养开发高技能人才;同时紧扣实际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跨越式实现我市高技能人才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强调高端引领,加快整
14、体推进。统筹规划,上下联动,注重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畅通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大力发展5 基本原则按李局要求,在原稿的基础上,融合了台州市“十二五”期间高技能人才振兴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现调整为 4 条。10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形成各类企业、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完善培养机制,创新评价体系。根据各地企业的规模、产业结构特点、急需人才类别以及现有技能人才的岗位、学历背景等特点,分类别分层次细化培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完善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工作机制和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形成以
15、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与工作水平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三)总体目标 6今后十年,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根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一带二区三轴”的发展大格局,建立我市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支撑;紧紧抓住我市“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作用,将我市打造成全省高技能人才集聚中心之一。多渠道、多形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等各支柱产业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6 本节内容中的相关数据以及比例,没有调整,数据和比例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只动数据不动比例。我们认为,我们之前做的数据和比例测算是附合省厅以及台州市相关规划中提及的数据和比例。 (数据和比例的测定、关系,参看规划附件的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