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中华传媒学术网)蔡骐 谢莹曾有学者认为,受众是由设想它的范式所促成的建构物。1 因此,研究范式不同,受众的角色定位便有所不同,而且研究受众所采用的方法也会不同。早期传媒研究的主流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出发进行的传媒效果研究,认为传媒一旦发出刺激信号,受众必定会在态度或行为上有所反应,传播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并测量这种受众反应。在这一研究传统中,受众多处于被动地位,而研究主要采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量化方法来进行。与之不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从文本话语模式出发,关注传播过程中意义的建立,认为意义是由传播者与受众通过文本进行协商而产生的。由此,它确立了受众在传播活动
2、中的主动性,并具体考察两方面的情况,即受众如何解读文本,以及受众如何在日常生活语境中接受文本。与此同时,它还开创性地把民族志方法论引入到传媒研究中来,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受众研究。就这样,带有鲜明人文科学色彩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开辟了受众研究的一条新路径,同时这也构成了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关注效果的传统受众研究的有益补充。 一、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新范式的兴起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在新左派观点的影响下,他们从文化、权力、意识形态等角度切入来探讨各类社会现象,尤其是大众文化现象。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文化研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以及它在理论上所
3、借鉴的各种学术资源都深深地影响了该学派的传媒研究,具体到受众研究来说,受众的主动性得到了重视,一种全新的受众研究范式开始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促成了福利国家的建立,缓和了战前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同时,以通俗性、娱乐性为特征的美国文化凭借现代传媒技术在欧美社会中广泛流行,这使得社会文化日益趋同,有人认为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及意识形态与中产阶级已经没有很大区别,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大同的时代开始降临。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产生。其代表人物多是工人阶级出身,他们希望能够帮助工人阶级了解自己的真实状况,而不至于被文化政治营造出来的幻觉所欺骗。因此,他们试图通过对工人
4、阶级内部文化的研究来证明工人阶级价值体系与社会结构并未随着福利国家的来临以及通俗文化的流行而消失。他们同时也肯定工人阶级在消费文化产品时的能动性,肯定他们会做出符合自己文化的选择,这一出发点是其后来强调受众主动性的源头。此外,该学派的受众研究也同样受益于文化研究一直青睐的符号学方法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其代表人物霍尔的编码/解码一文就显示了这多种因素的融合,它标志着该学派在受众研究领域的突破,与早期的媒介效果理论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新的研究模式导入了符号学方法。对于媒介研究来说,符号学一个最让人兴奋的方面是那种可以运用于视觉形式电影、电视、摄影与广告图片的方
5、法,这为研究现代意义生产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方案,而这种途径传统的语言学分支是无法提供的。2 在霍尔的文章中,一条讯息不再被看成一个包裹或一个球可以由发送者抛给接受者。讯息现在是由节目制作者编码,再由受众来进行解码。这样一种观念就意味着发送的讯息和接收的讯息并不一定是同一的,不同的受众可能对节目有不同的解码。3 于是,讯息的效果就不再是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发生,而是要依赖于受众的解读过程。由此,霍尔肯定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它们并不是效果研究所认为的那种原子化个体的集合。此外,根据符号学原理,任何讯息都是多义的,其所能生产的意义或诠释总是在一个以上,因此也就绝对无法化减至一个“最终的”
6、或“真实的”意义。4 这样,霍尔指出文本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讯息潜在的解读方式不止一个,并提出受众可以有三种解读立场:统治霸权立场、协商立场与对抗立场。后两种立场的提出也使得文化研究敞开了受众主动性研究的大门。 其次,对于霍尔来说,该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广泛讨论的一部分,它标志着从主流意识形态观点的多元决定论转向了由葛兰西霸权模式所提出的更为复杂的观点。5 在此之前的法兰克福学派所援引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意识形态理论暗示,意识形态力量用适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方式构造主体几乎是无法抵御的。所以他们认为在以传媒为主要场所的文化工业的操纵下,压制性的意识形态直接注入到大众的意识之中,人们成为“文化傀儡” ,
7、是“一种改头换面的毒害人民的鸦片”的受害者。文化研究学派修正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批判了他们的文化悲观主义,充分关注受众的诠释活动。这样从霍尔开始,文化研究学派开始摆脱阿尔都塞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不再认为文本结构将主导受众讯息接收的结果。相反,他们吸收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认为意识形态与被统治者的社会经验之间存在着持续不断的矛盾,其交汇处就是一个意识形态进行斗争的场所。这样,文本不再是一个意义完全封闭的结构,受众也不再是盲目顺从主流生产体系的消极客体,而是不断进行抗争来给自身定位的积极主体。 在霍尔的三种解读模式提出之后,新范式的受众研究兴起并迅速扩展开来。20 世纪 80 年代,莫利出
8、版了全国观众与家庭电视 ,将霍尔的受众解读模式应用于经验性研究,而伊恩昂、拉德威以及费斯克也分别对美国肥皂剧达拉斯的观众、浪漫小说的读者以及大众文化消费者进行了研究。 从这些新型受众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受众的主动性是其最基本的理论观点。我们上面提到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所做的研究都试图反对单向片面的意识形态控制论,希望证明受众的接收活动存在着协商与反抗的创造性空间。尤其是费斯克,他不仅提出了“语意斗争” 、 “文化民主”等概念,认为受众是才是真正的意义生产者,进而他还借用巴特的观点作品只有在被阅读时才成为文本认为文本根本就是不确定存在的东西,主张“我们可以发展一种符号学民族志,在这里没有文本,没有观众
9、,只有制造与流通意义和快感的过程。 ”6 除此之外,这种新范式还有一些其他特点,据此我们能够把它与强调受众主动性的另一种重要的传播学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区别开来。 首先,它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理解传播现象,认为受众接触媒介后参与了意义的建构;而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是一种功能性选择的结果,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理解传播现象。 其次,它认为解读是支配性意识形态与受众的替代性、反抗性意义之间的斗争,不是受众个人的随机活动,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传媒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权力博弈的真实情况。而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是“受众使用媒介而非被媒介所使用。这种使用有助于产生一种个人身份的认同感,收集信息;此外还能满
10、足休闲的需要并协助社会互动” 。7 这样,它高估了受众的主动性、讯息的开放性以及可供选择的媒体数量,并不认可一种支配性意识形态的存在。 再次,它借鉴了社会学,把个人看作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是包含了许多次团体与亚文化的复杂类型,这些因素以及解读活动的具体情境会影响人们的解码方式。而使用与满足理论从考察个人的心理需求出发,从心理层次来解释人们对媒介和讯息的使用。 新范式的受众研究在具体操作时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一是将受众作为文本解读者的文本分析,其二是将受众置于日常生活语境之中的接受分析。 二、作为文本解读者的受众 在文化研究领域中,将受众作为文本解读者的文本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针对新
11、闻时事类节目,分析受众透过哪些特定的话语来解读文本;二是针对大众文化产品,如肥皂剧等,分析受众如何从文本中获得快感或者是自行建构意义来抵制原有的社会体系。 1、受众对新闻文本之解读 对于新闻时事类节目,研究者们认定,从一开始它们就扮演了一个意识形态的角色,编码者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文本的意义,预设了一个处于优势的或主流的意义。而这种意义能否成功传播,取决于受众所持有的文化符码是否与节目的符码相一致。这样,受众到底持什么样的文化符码,这些符码又是如何形成的,就成为研究者努力想解开的谜团。 最初是霍尔受到社会学家法兰克帕金的启发,将受众视为阶级的产物。帕金认为西方社会有着三个主要“意义体系”:
12、主流、主控的价值体系,臣服的价值体系,激烈而急进的价值体系。8 而不同社会阶级的成员,分别拥有不同的“意义体系” 。霍尔将这一模式引入到传播领域,根据受众的阶级变项推导出对新闻文本的三种解码方式。在这种观点下,我们甚至可以推断,由于传媒往往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这样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一般对文本进行倾向式解读,而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工人阶级往往会因为利益受损而进行反抗式解读。 随后,莫利对 BBC 的晚间新闻节目全国的观众进行研究,试图对霍尔模式进行经验性的验证并探讨还有哪些社会因素会影响受众的解读活动。在该研究中,莫利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尽可能的考察各个不同层面的因素对解码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了
13、客观的社会人口学变项年龄、性别、种族以及阶级;也包括“文化架构与认同”的程度,即个人所处的社会部门以及所从属的不同的亚文化,使得他对某些特定的语言和规则的熟悉程度不同,对某些话语把握的深浅程度也不同;还包括较难设计却十分明显的个人特质。二是他不再简单的将社会变项当作决定解码的因素,而是提出“话语”的说法,他认为“问题总是社会位置加上特定的话语(该词台湾多译成论述)位置,然后才会造成特殊的解读方式” 。9 话语是理解一个重要的社会经验区域的社会性的定位方式。10 人们分别拥有着自身的话语,他们背后的结构性因素融合其中,告诉他们如何理解自己的社会经验。在观看节目时,人们是根据其话语来理解文本,意义
14、的建构也因此而不同。 如果说霍尔从统治/协商/ 对抗模式来理解受众还略显粗糙,那么莫利则是从话语入手,对它进行了精细化的处理。不过,在这一过程中莫利也感到困惑,因为形成话语的社会因素过于繁多且不确定,要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无疑是相当困难的。于是在他之后的众多研究者不再执着于将受众作为多种话语的构建物,不再致力于深究受众话语的组成,而是开始关注受众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游击队员从通俗文化中所获得的快感。 2、受众对通俗文化文本之解读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的主要参照系不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也渐渐脱离阿尔都塞式及葛兰西式的理论话语,开始接受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有着开放、自由甚至是游戏的
15、思想方式,它破除了权威话语,颠覆了传统,对许多约定俗成的概念提出质疑。这为研究受众对文本的解读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此时较有特色的是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研究。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受德塞图抵制理论的影响颇深,后者强调大众作为弱者在文化实践中可以利用生产文化产品的权力机构对他们的限制,自行创造出行为空间。所以,费斯克认为大众是具有生产能力的,能够在统治性体制所提供的有限资源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使用文化商品。比如,他研究了麦当娜这一流行文化现象。尽管麦当娜以玛丽莲梦露为形象基础,处处暴露自己的性征,但是费斯克认为她并不是父系霸权的代言人,并没有教会那些女性崇拜者像男人观看她们那样去看她们自己,并
16、没有怂恿她们作父权制内的女性主体。他认为在麦当娜的形象中有某些间隙或空缝逃脱了意识形态控制,比如她对宗教象征物(十字架、念珠)的随意享用,涂抹过艳的口红,佩戴过量的首饰,都使她从主导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利用其能指而拒绝其所指,并且这也向其歌迷展示了她们完全可以创造自己的意义。麦当娜的形象制造让女孩们看到,女性性征能被置于她们的控制之下,能按她们的利益来制造,她们的主体性不必完全由占主导地位的父权制来决定。因此,麦当娜的流行是权力与抵制、意义与反意义、快乐与争夺控制权的复合体。11 总之,在通俗文化研究者那儿,文化是复杂的、矛盾的和不确定的,容易被使用者经常改造,这些使用者在其本性上是文化素材料
17、主动的操纵者。12 因此,受众是具有策略的意义生产者,他们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总能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 上述关于新闻时事节目与通俗文化产品的受众研究,是以媒介文本为中心,以受众的阶级、地位、性别等为变量而展开的讨论,是与文本分析联系一起的受众研究路径。但是,正如莫利自己所意识到的那样,分析受众解读文本的话语组成,带有阿尔都塞式的倾向,将解码者化约成特定结构的人格化产物,而各种话语则贯穿主体性向他“发言” 。13 所以,他希望从另外一个立场解码情境出发,来获知这些话语是如何在一种具体的情境中起作用的。与此类似,受众为何选择通俗文化文本,以及在哪种情境下才能真正从文本中获得快感
18、。这样,受众研究就必须关注另外一个领域,即受众媒介使用行为所产生的日常生活情境。 三、受众与日常生活情境 科纳认为,对电视研究来说,最好是把“置收视行为于情境中”的想法视为将分析工作连接两个脉络的范围,而不是单单一个,它们就是收视的“社会关系”以及收视的“时空情境” 。14 前文对文本与受众关系的分析所涉及到的结构性社会因素,可以看作是收视中“社会关系”的一部分。而受众研究接下来的工作便是透过时空情境(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收看行为)来探寻其社会关系,这就先要了解接受信息时的物理情境,再要发现受众收看电视的意义是什么。这种研究的前提是认为电视的基本消费单位是家庭,不是个别的观众。所以,一切都围绕着
19、家庭中电视使用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此外,研究者不仅仅关注电视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功能性角色,而且转向关注收视过程中的权力运作实践,即作为家庭成员的受众会采取什么位置,达成什么认同,构建什么意义。 对收视过程中的家庭权力关系研究做出贡献的首先是莫利的家庭电视 ,该研究的起点是认为受众总是有着不同的电视使用经验。在受众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时,往往并不是全心全意的接受其内容。打开电视也许仅仅是为了排遣独处的寂寞,碰到不喜欢的电视节目就不停地换台,也会边看电视边吃饭或干其他的事情等等。受众的信息接受总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经验。莫利想要了解的是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收视体验,尤其是家庭的动态过程是如何与看
20、电视的行为发生互动关系的。起初他试图象研究全国的观众一样从家庭的社会位置、阶级属性出发,将家庭作为动态单位进行分析,后来却发现“贯穿所有访谈家庭的一个结构性原则,很明显是性别的问题” 。于是,他开始研究性别对收视实践的影响,确认了 8 个方面的主题,获得了样本中男女收视习惯所体现的经验性差异。控制节目选择的权力。他发现没有一个主妇有规律地使用遥控器,遥控器总是父亲在用,父亲不在,则由儿子霸占。看电视的风格。男人希望专注地看电视,不被打扰;而主妇则认为看电视是一项社会活动,包括不断地对话以及同时进行至少一项以上的室内活动。有计划与漫无计划地看电视。男性往往事先对照报纸,了解电视播出情况,决定晚间
21、的收视活动。许多主妇则是抱着有就看、没有就算了的态度。与电视有关的谈话。主妇愿意承认与朋友同事聊天时会谈论电视,而男人则不愿意承认常看电视,除了体育节目。科技:录像机的使用。主妇并不擅长使用录像机,都靠先生或子女帮她们用。一人独看电视与罪恶的快感。主妇们表示最大的快乐是在家人都不在的时候,看一部她们最喜爱的连续剧。同时,她们接受了男性霸权,认为自己的爱好微不足道,而自己的快乐也带有罪恶感。节目类型的偏好。男性偏好事实型节目,女性则偏好虚构性节目。全国及地方新闻节目。女性对全国新闻不感兴趣,却喜欢地方新闻节目,尤其是地方犯罪新闻。15 对于这些经验性差异,莫利认为不是由男女生物性特征造成的,而是
22、因为男女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不同。家庭对于男性来说是休闲场所;对于女性来说则是工作场所。正是这种由性别关系所建构、结构化了的家庭环境,才导致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收视经验。这样,正如特纳所指出,莫利的研究直接引导我们关注那些生产出受众的社会力量,有效地将我们带离文本和受众的检视工作,更广泛地研究日常生活的实践与话语。16 除了电视,拉德威针对已婚职业妇女阅读浪漫小说所进行的研究也堪称经典。她早期关注于文本分析,以后又转向接受研究,这时文本的内容已不再重要,而阅读“本身是一种主动的、虽然不自由的、建立意义和乐趣的过程,是文本与读者间的协商,其结果无法由文本本身预测” 。17 她将妇女阅读浪漫小说的快乐和
23、妇女在父权制家庭中的从属地位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妇女之所以阅读浪漫小说与逃避繁重家务与养儿育女的压力有关。在父权制社会中,妇女被训练成为无私的母亲与体贴的妻子,而其自身的需求往往被忽视。不过,借助阅读浪漫小说这种行为,妇女们能够从日常家务劳动中抽身而出,她们憧憬浪漫小说中强有力却对女性温柔体贴的男性,也喜欢能够控制自身命运的女性,由此她们会拒绝父权文化现实的合法性。因此,拉德威认为妇女是在把阅读浪漫小说当作一种“独立的宣示” ,通过这种行为在乌托邦式的幻想中重建其性别主体性,来反抗父权文化。 18 当然,家庭中的情境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面两例尤为重视的性别权力关系,有学者也指出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24、比如家庭的物理空间大小,空间大可以照顾到每个成员的偏好,空间小就需要成员们之间不停的互相协商。再比如家庭的组成结构,教育程度低、不富裕的单亲家庭,电视显得格外重要,电视成为“背景噪音” ,要不停的开着,以排解孤独消解茫然;而教育程度较高的中产家庭,看电视往往是带着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时间段观看特定的节目。也正是因为这些繁杂的情境的存在,使得接受研究转向“日常生活的微观社会学” ,而为了获得受众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资料,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受众研究领域盛行起来。 四、民族志方法与受众研究的推进 1、采用民族志方法研究受众的原因 民族志原本是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学者们主要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在一种
25、比较自然的环境中了解并描述某一文化或族群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后由威利斯介绍到文化研究领域中来。 文化研究采用这样的方法研究受众,可以说是为了实现两方面的突破。其一,突破以统计方法为基础的量化调查。其二,突破了文化研究一直偏爱的符号学与结构主义研究方法。 传统的受众研究一直受量化实证主义范式的支配。这种以测量传播效果为主旨的研究将传播内容等同于事实资料的讯息,将受众当作某一客观的社会类别的代表,从其社会文化系统、日常的生活情境中抽离出来,来调查阅读率和收视率,或设计问卷(多为封闭式问题)向受众提问,再统计各类数据以获知受众的反应。与此不同的是,民族志研究强调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中收集资料,并将所获得的
26、事实资料仅作为受众文化过程的证据。所以,哈默斯利和阿特金森有关民族志方法的经典描述是, “研究者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观看发生了什么,聆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并就问题提问。 ”19 在这过程中,研究者们收集着一些与议题有关的资料。而在访谈这一层,研究者们也摈弃了问卷式的封闭式提问,并不在乎花上几个小时与采访对象东拉西扯,因为他们认为正是在这种罗嗦冗长的交谈中,才能真正了解受众复杂的读解情况,才能了解受众到底会使用什么样的话语来形容自己的收视或阅读感觉,而通过分析可供受众使用的这些话语,哪怕只是“呀” 、 “哦”这样的语气词,往往也能追根到它们背后的社会权力因素。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研
27、究者可以听任整个访谈漫无目的地进行,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意图事先规划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再进行开放式的访谈,尽可能记录下有价值的内容。用费特曼的话来说,就是“开放的心胸,而非空洞的大脑” 。20 另一方面,文化研究自兴起后,曾经历过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范式的交锋。在文化主义传统中,民族志曾一度被用来研究亚文化群体的日常生活,如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就研究了英国工人阶级的文化生活。但在后来的传媒研究中,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一直身居要位,一直到理论家们意识到“理论中的后阿尔都塞的甚至葛兰西的的方案也有危险,它倾向于对文化形式进行一种纯形式主义的表述。我们想要指出在文化研究所能采用的方法中一种
28、质化的研究方法的独特性。 ”21 因为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关注的是传播意义的建构方式,于是从文本意义的建构方面来看,就很容易高估文本预设的主导意义,低估受众真正的解读能力,认为有可能直接从受众的社会位置推论出他可能的解读方式,从而忽视了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其他因素的作用。民族志研究则主张通过“深描”来掌握社会群体与文化的复杂性,因为人就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文化中认识世界的。这一主张运用到受众研究领域则要求对受众的日常生活进行完整详尽的了解,从生活实践来把握受众的传播实践。因此,有学者指出, “民族志研究方法最主要的好处在于它超越文本来理解受众作出了何种解读” 。22 2、经典的受众民族志研究
29、 用民族志方法研究受众始自我们前文所提到的莫利的全国观众研究。该研究在访谈这一环节使用了民族志方法,在一种团体的情境下进行重点访谈。在最初几个阶段的访问中,研究者没有预设方向,而是先通过交谈了解受众对一个节目评价的参照物是什么,通常使用什么样的词汇,此后才开始有关该电视节目的话题。不过,在该研究中,由于受众是在非自然的收视状态下接受访问,因此受到一些学者的责难。 同一年还有霍布森所主持的关于家庭主妇与大众媒介的研究。其中的访谈资料都节选自霍布森未曾发表的硕士论文对家庭中工人阶级妇女的研究:女性、家务与母性这也是第一次针对女性受众的民族志研究。通过与主妇们的交谈,霍布森发现, “电视和广播从未被
30、作为消遣或休闲活动而提及,而是被这些女人定位为她们白天的组成部分。 ”23 主妇们一天的作息往往是根据广播来做安排,她们将广播节目当作朋友,并将电台主播们视为她们接触外界及消除生活中孤独感的重要途径。电视根据性别差异也可分为两个世界,男人和女人对节目有着不同的偏好。正是从这一研究开始,对受众的性别分析初具雏形。 莫利和霍布森可谓是倡导民族志研究的中坚人物。在尝试了前面的深度访谈之后,他们又都继续开始了参与观察式的方法,完成了经典的家庭电视和十字路口研究。 特纳曾说到,霍布森的研究与莫利的研究在方法上的关键不同之处就在于她不是把观众带进她学术研究者的世界,而是她走进他们的世界。24 她在肥皂剧的
31、播放时段,走进观众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看电视,在这期间她对他们进行访问和观察,节目结束后她还要与研究对象们之间进行长时间的开放式对话。她特别强调这些访问是开放式的,因为“我想要观众来决定,那些节目尤其是那些我们已经看过的剧集中,什么是有趣的,或什么是他们所关注的,喜欢的,不喜欢的。我希望他们说出节目受欢迎的原因,以及他们挑剔的又是哪些。 ”25 这项研究被认为是受众研究史上第一次采用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志方法。 到了 1986 年,莫利也推出了他真正采用民族志方法的受众研究家庭电视 。该项研究中,莫利选取了 18 个家庭作为样本,研究者们亲自走进这些家庭中进行访问。访问既针对父母也包括小孩,一般持
32、续一至二小时。为了留有空间进行思考、提问,整个访谈过程并没有结构化。而且,由于有其他家庭成员在场,以及对采访对象有着繁复的质询方式,莫利非常自信能获得真实的情况。通过这样一种参与观察加访谈的形式,莫利了解到了“客厅政治”对家庭收视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家庭成员的收视体验。 由上可见,民族志方法使研究者们真正贴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到具体的时空情境中不同身份角色的受众接收媒介的真实情况,为受众研究向微观层面推进开辟了新的天地。 综上观之,文化研究作为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学术潮流,本着对个体主体性的关怀,始终关注各种文化现象中的权力实践,把受众建构为主动的文本解码者、媒介使用者,并且将其置于社
33、会语境中来研究,实现了对经验主义受众研究的突破。尽管对于社会语境,学者们还存在着不少争议,因为它是一个囊括了过多因素的范畴,无论是立足于某些社会变项开展研究,还是针对微观的日常生活来进行的民族志分析,也都不能完全准确把握受众复杂的接受过程;但文化研究学派所提供的研究范式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受众与社会及文化互动的不同景观,它也因此奠定了在受众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本文作者:蔡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谢莹,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 注释: 1 John Hartley, Communication,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The Key C
34、oncepts, Routledge,2002,P11. 2 John Corner, Studying Media: Problems of Theory and Metho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8, P14. 3 Pertti Alasuutari(ed),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The New Agenda, Sage Publications, 1999, P3. 4 David Morley 著,冯建三译: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 ,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 年,第 131 页。 5 Pertt
35、i Alasuutari(ed),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The New Agenda, P27. 6 Ioan Davies, Cultural Studies and Beyond:Fragments of Empire, Routledge, 1995, P123. 7 Nick Lacey, Media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 Palgrave, 2002, P156. 8 参见 David Morley 著,冯建三译: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 ,第 139 页
36、。8 David Morley 著,冯建三译: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 ,第 184 页。 19 约翰费斯克著: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 ,见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 305 页。 11 参见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102122 页。 12 Andrew Tudor, Decoding Culture:Theory and Method in Culture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1999, P165。 13 David Morley 著,冯建三译: 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 ,第 211 页。
37、 14 John Corner 著:意义、类型与脉络:新阅听人研究中的公共知识的问题意识 ,见 James Curran & Michael Gurevitch 编:大众媒介与社会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年,第 386 页。 15 参见 David Morley 著,冯建三译: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 ,第225245 页。 16 Grame Turner,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1998, P138。 17 转引自 Ien Ang and Joke Hermes 著:性别与/于使用媒体 ,见 Jame
38、s Curran & Michael Gurevitch 编:大众媒介与社会 ,第 433 页。 18 Janice Radway, “Identifying Ideological Seams: Mass Culture, Analytical Method, and Political Practice.” Communication, 9, 1986. 19 Chris Barker, 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 Sage Publications, 2000. P27. 20 转引自林福岳:阅听人地理学以民族志方法进行阅听人研究之缘起与发
39、展 ,台湾新闻学研究第 52 期,http:/www.jour.nccu.edu.tw/Mcr/0052/14.asp。 21 Stuart Hall, Dorothy Hobson, Andrew Lowe and Paul Willis(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Hutchinson Group Ltd, 1981, P74. 22 Nick Lacey, Media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 P174. 23 Stuart Hall, Dorothy Hobso
40、n, Andrew Lowe and Paul Willis(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105. 24 Grame Turnor, British Cultur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P129. 25 Grame Turnor, British Cultur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P129. 相关文章 媒介集团化的喜悦与尴尬 跨省卫视:省级卫视的战略突围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 电视媒体对未成年人之社会化的影响 探寻竞争性收视分析的一般路径 两权益论与维权 今天就竞争未来!我国报业发展若
41、干趋势与竞争对策 传媒实践推动新闻学术的发展近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简论英国早期的廉价报纸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 论大众文化与媒介教育的范式变迁 文化研究思潮与当代美学问题兼论泛文化时代的电视艺术美学 文化转移:申奥陈述片的视觉传播 文化研究:传媒作为文本世界 -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研究札记之一 从费斯克看通俗文化研究的转向 BBC 的创新之路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下) 论大众文化与媒介教育的范式变迁 理论之“在”与当代电视研究 英国的传媒与文化研究(上) 英国广播公司世界电视台获准在中国播出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 变化中的新闻文化:当代英国媒体法规概览本作者其它文章无分类文章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 仪式性别狂欢电视男人秀的文化解读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 时尚杂志的文化研究 非典流言的传播学透视 传统与变革:两类妇女杂志的比较研究从流星花园事件谈起 多维视野中的受众研究 民族志传播学的发展与贡献克里斯汀菲奇博士访谈录 论大众文化与媒介教育的范式变迁 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