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701819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绿 色 建 筑 及 建 筑 工 业 化 ”重 点 专 项2018 年 度 项 目 申 报 指 南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的相关任务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 201464 号),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 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列入“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启动实施。本重点专项围绕“十三五 ”期间绿色建筑及建筑工 业化领域科技需求,聚焦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绿色建材

2、、绿色高性能生态结构体系、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等 7 个重点方向,设置了相关重点任务。总体目标为:瞄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针对我国目前建筑领域全寿命过程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的共性关键问题,以提升建筑能效、品质和建设效率,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带来的建筑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机遇,通过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全链条设计,加快研发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领域的下一代核心技 2 术和产品,使我国在建筑节能、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体系和产品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专项执行

3、期从 2016 年至 2020 年。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2017 年度已经在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等7 个方面,针对绿色建筑后评估、建筑规划设计新方法、建筑室内环境、近零能耗建筑、既有公共建筑高性能改造、绿色建材、高性能结构体系研究、工业化建筑设计施工等内容安排部署 42个项目。2018 年度,拟在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等 7 个方面,针对绿色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市县规划设计技术、既有城市住区及工业区功能提升、工业建筑环境保障与节能、智能结构体系、立式工业建筑体系等内容安排 18 项任务。同一指南方向下,如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原则上只支持 1 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

4、明显不同,可同时支持 2 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国拨经费总概算约 3.2 亿元,用于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 30%。本项目指南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 3 年。对于企业牵头应用示范类和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类任务,其他经 3 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 2:1。对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要求。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 6 个,所含单位数不超过 15家。鼓

5、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项目示范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区域开展。1. 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1.1 民用建筑“四节一 环保” 大数据及数据 获取机制构建研究内容:从大规模实际采集数据出发,定量给出我国民用建筑“四 节一环保 ”(节能、节水、节地、 节材、环保)的实际状况。确定数据获取和表述的科学方法,并通过数据获取过程检验和完善。研究大规模数据的不同获取渠道,实现多渠道数据的相互校验;研究数据更新与共享机制,建立持续进行动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确认方法,形成我国民用建筑“四节一环保”基础数据持续更新与共享机制。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和完善的民用建筑“四

6、节一环保”数据统计指标体系,建成持续采集和统计的建筑“四节一环保” 4 数据平台,并实现与国家建筑节能主管部门数据平台的对接,实现稳定运行 1 年以上,形成年度动态采集和数据统计分析标准。大规模数据采集统计误差不超过 10%,并给出误差分析的科学依据。数据层次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新建竣工建筑总量,建材使用量、建材生产过程能源消耗量,既有建筑拆除量,建筑用地使用状况的变化,既有建筑运行能耗状况、各类不同功能建筑分项用能状况、用水状况等。建成民用建筑实际状况数据库,并可持续稳定接收数据,实现可更新可共享;发布我国民用建筑实际状况年度系列报告,报告应对各项实际状况数据进行概括与分析。1.2 研

7、究我国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内容:从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目标和对各类建筑的需求出发,结合我国的土地资源条件和建筑运行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控制,结合中外状况对比,确定我国未来城镇各类建筑的规模总量。从我国能源总量规划出发,综合协调工业、交通和建筑各领域用能平衡状况,确定我国未来建筑用能总量。基于建筑运行用能总量控制目标和未来城镇各类建筑的规模总量,确定我国城镇各类建筑用能强度上限,制订逐步实现建筑用能强度上限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考核指标:给出我国未来各类民用建筑的规模上限和发展 5 路线。建立我国建筑碳排放总量模型,包括建材生产过程碳排放、运行和拆除过程碳排放。根据我国能耗总量

8、控制目标给出我国建筑运行耗能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我国建筑四个用能分项(北方采暖、公共建筑、城镇住宅、农村住宅)的强度控制目标和实施技术路线。将中国建筑用能与美国、欧洲、日本、印度进行对比分析,并说明其差异。建立中国建筑用能的定量分析模型,定量规划中国建筑四个用能分项逐年用能总量和强度,以及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路线,并经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认可。对四个用能分项的用能强度指标分别给出不少于 10 个已实现的实际案例,并以一个国家级新区的具体规划作为案例对以上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及应用。提出我国室内环境营造的基本理念和技术途径,并针对给出不少于 20 个不同气候、不同建筑类型长期实测建筑运行能耗数据案例分析

9、。1.3 建筑节能设计基础参数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建立建筑节能设计用基础参数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标准;研究建立建筑节能用室内、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和模拟分析气象数据;研究更新建筑热工设计、采暖通风与空调室外和室内设计计算参数;研究建筑节能设计基础参数的应用方法和模式,建立成套支持我国建筑节能相关标准建设和工程应用的基础数据;开发建立开放共享的建筑节能设计基础数据 6 平台。考核指标:室内、室外设计计算参数能覆盖现有建筑节能设计相关标准,满足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建筑能耗预测研究,可支撑我国建筑节能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更新和完善;室外数据成果的覆盖面不少于我国 1000 个县级行政单位;室内数据应覆盖全部 5

10、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不少于 20000 组标准样本组。申请获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编制建筑节能基础数据研究及应用技术导则不少于 2 部;标准数据成果在行业内实现公开发布,可在线查询、实时计算和更新。2. 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2.1 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研 究 内 容 :结 合 国 家 重 点 城 市 新 区 建 设 ,研 究 城 市 新 区 发 展规 律 和 规 划 设 计 的 方 法 ,研 制 绿 色 新 区 评 价 体 系 ;提 出 我 国 城 市新 区 人 工 环 境 与 地 区 水 系 生 态 环 境 耦 合 的 关 键 控 制 技 术 体 系 ;研 究 城 市 新 区 能

11、源 规 划 总 体 框 架 与 操 作 步 骤 ,研 发 城 区 组 团 内低 碳 生 活 的 优 化 设 计 技 术 ;研 制 城 市 新 区 碳 排 放 核 算 、监 测 、模拟 分 析 的 智 能 化 技 术 与 工 具 ;结 合 新 区 建 设 实 践 ,系 统 开 展 城 市新 区 不 同 形 态 类 型 规 划 设 计 的 绿 色 评 估 ,完 成 新 区 绿 色 技 术 的集 成 示 范 。考核指标:建立衡量城市新区低碳发展战略定位的科学指 7 标、评估方法、规划技术规程 3 部以上(送审稿)。针对实际建成区面积 10 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级新区,建立城市新区动态监测评价体系,形成

12、城市新区规划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绿色低碳运行指标动态监测数据库,有效数据量超过 1 亿条,并结合本项目示范新区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示范。完成绿色城市新区规划评价体系送审稿。完成 2 个以上城市新区建设规划设计,建立 2 个以上碳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城市新区示范项目。2.2 县域城镇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县域城镇人居治理战略定位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县域城镇低碳规划的约束性标准,发展以绿色低碳为引导的县域城镇战略行动模式及其考核评价体系;研究适合于县域技术水平的典型气候区县域人口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与监测的评估技术标准和预警方法体系;研究典型县域(人口密集区、风景旅游区等)低碳化发展

13、的城镇布局模式和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管控技术;研究基于生产生活圈的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式、适宜于城镇低碳交通与能源设施的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研究县域城镇规划本土经验科学化的理论与方法,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与风貌,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设计技术集成与示范。 8 考核指标:建立衡量县域城镇低碳发展战略定位的科学指标、评估方法、规划技术规程。开发不同气候区县域人口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模型,编制相应的计算机软件 2 套以上。制定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县域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技术标准 2 套以上。编制以低碳为目标的县域城镇规划设计相关设计导则不少于 3 套。在西南山区、黄土高原、江

14、南水乡等典型县域开展规划设计工程示范不少于 3 项,碳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 既有城市住区功能提升与改造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既有老旧城市住区的规划与美化更新、停车设施与浅层地下空间升级改造技术;研究既有城市住区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技术;既有城市住区能源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既有城市住区管网升级换代技术;既有城市住区海绵化升级改造技术;既有城市住区功能设施的智慧化和健康化升级改造技术;选择典型城市住区进行功能提升与改造技术集成与示范。考核指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住区更新与绿色建筑性能模拟工具 6 套;建立 3 套城市住区更新规划与建筑绿色化设计新方法和技术标准体系,并编制导则或标准不少于

15、 3项;开展 5 个 2 平方公里规模以上绿色低碳区或健康城区示范,碳排放强度降低 20%,健康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 9 5 个既有居住区环境品质和基础设施综合改造示范;完成 5 个地域性、文脉传承和气候适应优先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示范项目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同气候区同类建筑能耗的引导值降低 10%,室内环境品质达到国际水平优级以上,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超过 10%。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2.4 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城市既有工业区功能转型、环境安全、土地价值提升的诊断评估技术与策划方法;研究城市既有工业区低影响开发、能源优化配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6、、信息化升级的绿色关键技术;研究既有工业区地下增层、共同管沟、停车设施等浅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升级改造技术及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既有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的模式、绿色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选择典型工业区进行功能提升与改造技术集成与示范。考核指标:提出城市既有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相应的策划、规划和设计等一整套技术方法,形成导则或标准(送审稿)不少于 3 项;研发城市既有工业区功能提升技术和评价诊断方法;申请/获得专利不少于 5 项,形成相关分析工具不少于 3 项;开展 5 个 2 平方公里规模以上绿色低碳工业区示范,碳排放强 10 度降低 20%;完成城市既有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示范工程 5项,示

17、范工程的能耗比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同气候区同类建筑能耗的引导值降低 10%,可再循环材料使用率超过 10%。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3. 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3.1 公共交通枢纽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内容:研究机场航站楼、高铁客站、地铁车站、港口客运站、公路客运站等公共交通枢纽建筑适宜的室内环境设计参数、主要影响因素及规律,形成适用于公共交通枢纽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设计指标体系;研究不同公共交通枢纽建筑能耗构成特征和影响因素(包括建筑形式、围护结构、大空间采光照明和采暖空调系统、实时客流变化等),提出针对其特点的节能关键技术及运行调控方法;研究公共交通枢纽建筑高效空调末端应用、输配系统及能源系统整体优化解决方案;研发公共交通枢纽建筑降低空调末端能耗、输配能耗、冷热源能耗等关键技术设备,形成公共交通枢纽建筑的设计方法及工程示范。研发交通枢纽能耗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及综合监管平台;研究交通枢纽客流量实时监测装置,提出基于实时客流波动的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策略,通过示范工程的实际运行管理示范其建筑节能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