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城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议征集指南北京市西城区是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承担着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提高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国内类似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的责任。按照西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在西城重点工作中,区政府每年要确定一批具有前瞻性、引导性的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和研究课题。根据北京市西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规划,西城区可持续发展项目是指在本辖区内实施、主要受益群体在西城区辖区内、以提升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实验性、示范性项目及科技创新项目。制定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议征集
2、指南(以下简称“项目指南” )目的是 细化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 设规划目标、深化工作内涵,根据北京市和区政府近期工作任务,指导近期可持续发展项目的立项工作。项目建议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执行中严格立项和验收标准,逐步完善可持续发展项目评价奖惩制度,对于优秀项目给予表彰奖励,不能按合同要求完成项目的承担单位和人员,将视情节分别予以追回支持资金、记入可持续发展项目信用管理系统的处理措施,并进行通报批评。西城区科委负责对可持续发展项目实施进行日常管理。2以下重点领域和主题示范为 2014 年西城可持续发展项目计划征集重点:一、公共卫生与市民健康促进1区域医疗合作
3、模式研究与共同体建设 探索研究西城区优质医疗机构与社区医院共建的合作模式,推广医疗合作共同体试点建设经验,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逐步实行诊疗资料相通相续,方便市民就医,降低医疗费用。研究医疗合作共同体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促进从“一点对多点”到 “多点对多点 ”的区域医疗资源合作,提升社区医院卫生服务能力。支持各类卫生机构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试点并推广常规医学检查化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提高診疗效率。2.区域人口与健康服务建设工程 探索以统一的标准整合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间的相关信息,建设区域人口健康综合管理系统。在尊重个人隐私的基础上,试点孕期缺陷基因筛查、出生缺陷高风险因素筛查与控制
4、技术研究。开展人口动态监控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实现人口信息与健康服务资源的共享。支持面向社区的健康保障体系建立,提高区域人口健康水平,打造西城区人口健康服务特色。 3.科学健身和常见病健康管理技术与方法 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等城市常见病健康管理技术研究;建立体质测评和个性化科学健身指导体系,推广“知已健康” 服务体系;创3新城市常见病防治服务模式等。4.健康膳食与营养干预 在医学检查和监测的基础上,以社区为重点开展城市常见病科学膳食与营养配餐的试点,以科学健康知识传播和普及和营养配餐示范对糖尿病、高血脂病人进行干预,改进市民科学生活的观念,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二、特殊社会群体扶助体系1.社区综合
5、康复体系的建立 建立并推广 “残疾人康复进社区、康复进家庭”试点示范工程,提高社区卫生中心的康复治疗水准,完善残疾人康复康复指导模式。加大对社区康复资源的投入,研制并推广先进适用的家庭安全设施,支持建立社区综合康复体系。以康复俱乐部为切入点,促进社区综合康复体系的建立,开展工疗、娱疗、体疗等活动并且与残疾人卫生保健、康复教育、职业培训相结合,不断扩大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水平。2.助老助残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与示范 支持、培育面向社区居民特别是为老年和残障群体服务的专业组织发展,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研究规范化的服务内容与标准,逐步推行。支持建立区域居家养
6、老体系,改善特殊群体生活质量。支持专业养老、助残服务机构研发并推广适用的生活辅助技术与器具、设备。支持社会救助领域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模式研究与试点。 43.精神卫生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研究与示范 关注市民特别是辖区内工作人口和职业人士的精神卫生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的整体水平。根据西城区老龄人口较多的区情,重点支持老年人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与心理援助研究与示范。支持地区精神病医疗机构诊治技术进步和服务方式创新,服务逐步覆盖所有人群,满足精神疾病防治的需要。4.以中医为特色的区域特色医疗 围绕西城“名中医”战略,在中医继承、发展和创新等环节加强技术支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在区域特色
7、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的中医健康教育,探索行之有效的中医治未病社区健康促进模式。三、宜居社区建设与现代化城区管理1、城市运营与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 支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城市运营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鼓励管理方式创新的研究。根据不同街区的城市功能、设施条件和人文特征,研究制定城市管理的细目,提高管理标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旧城保护和低空大气质量状态监测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探索在中央、市属单位和多元产权主体的管理模式下,全社会共同维护环境、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良好氛围。2、“数字西城”建设。 开发数字西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推动数字西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西城的
8、建设进程,提升公共平台的科技服务能力;结合西城在首都5城市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区域特点,在地区应急决策支持系统、规划管理决策系统、地下管网运行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等重点专题领域开展应用研究与典型示范。集成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信息,汇集多种空间信息应用与社会服务,促进西城区和首都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与推广 支持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研究。针对长安街、西单、牛街、大栅栏等重点地区的特点,分别建立视频图象系统和密集人流预警系统。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普及安全知识,全面提高“国 际安全社区 ”建设科技水平。四、环境生态建设与低碳生活方式倡导1城区能源利用
9、和管理体系建设 支持高效、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利用体系建设。支持结合当前西城区能源利用、能源结构调整及环境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启动新能源利用、建筑节能及节电节油等合理高效用能技术研究,开展合理用能定额研究。2.低碳住宅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开展低碳住宅标准研究,推进以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的节能改造工程,提升政府先行带动、技术示范和社会监管职能。引导“节约型” 消费模式,支持各类建筑物能源系统和设备能效提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对既有建筑物及建筑用能系统、设备进行改造。支持社会公众各类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行动。3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 支持开6展低成本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应
10、用与示范;低成本热泵利用技术应用;高效能源利用与管理技术。4加强垃圾和城市废弃物管理及综合利用研究 以垃圾“ 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为目标,加大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以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为重点,支持建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工程项目。研究开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及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市民环境意识,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开发,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在社区、机关等单位建立应用示范点。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与新兴产业培育1.现代服务业的创新研究 以 “十二五 规划” 的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实证分析,加强对服务业发展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
11、进行探索。从西城的区情出发,丰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推进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和科技服务产业的发展。2.创意产业与科技研发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支持工业设计、数字出版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主要是数字多媒体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出版发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支持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与方案制定;具有北京历史和现代特色的科技类旅游商品研发推广;支持基于三维仿真、虚拟现实技术旅游景区情景展示项目开发。3. 强化科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作用。探索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生业态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挖7掘地区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培育老字号文化品牌特色,展现西城区
12、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独特魅力。六、科技惠民计划1、强化科技支撑民生工程建设。 在与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社区服务、学习型社区等重点领域筛选并推广应用一批适用技术,使科技成果更多地惠及于社区百姓。2、科教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优先发展。 以西城区科技示范校为载体,开展科技创新、思维创新模式研究。加强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提升青少年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的能力,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支撑。3、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创新试点研究。 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运行监测管理,扩大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精细化覆盖范围。建立民生科技工作服务体系运行长效机制,推进城市智能化、人文化、便利化发展。4、完善社区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体系 探索社区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及制度保障措施,提升社区在重大灾害预警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防范等领域科学管理的水平。可持续发展项目要切实发挥对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科技引领和示范推进作用,项目的设立和实施效果要体现出西城区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首都中心区的城市承载能力的增强,项目取得的成果要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8展,推进城市的和谐宜居水平,通过项目带动,将西城区建设成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载体,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