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710752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霖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雨霖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雨霖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雨霖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雨霖铃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体会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教学方法: 讨论法 问答法 诵读法 教学资源 1关于虚与实:一般认为上片写实,下片“杨柳岸晓风残月”属于虚写。实际上上片“念去去”三句应是虚写,教参认为“烟波是

2、眼前所有,而加上念去去 ,则近景远景连成一片,有实有虚。 ”考虑到送别是在汴京都门, “千里烟波”是看不到的,因此理解为虚写较好。全词从离别的场景和离别后的想象角度渲染了离愁别叙;上片以实写为主,下片以虚写为主,把离别的人物这一主体与离别的环境这一客体统一起来,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声文并茂。2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和恋人惜别时难分难舍、缠绵悱恻的情感;也表达了作者个人功业无成、漂泊江湖的愤懑与无奈。3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几句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全词的词眼。将古人别情和现实结合起来,赋离别以普遍意义,强调自己痛苦尤甚,照应了“寒蝉凄切”等句,引出下文强烈抒情,联

3、系作者两次功业无成, “奉旨填词”的经历,更加“那堪” 。4关于柳永:(1)柳永并非只写婉约词。 望海潮写出了杭州的繁华和美丽,其时的柳永青春年少,对生活饱含热忱,对前途充满梦想,他将这些情感都倾注到这首词中,这首词绽放出与他的后期作品截然不同的风格与情怀,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2)在柳永之前,慢词已经出现在市井,但当时的文人自觉高雅,不肯插手慢词长调;而柳永性格浪漫,喜欢听歌看舞,且和市井歌伎酒女打得火热,因此他写慢词就很自然了。(3)柳永词作的特点:形式上善于铺排叙写(慢词特点) , “浅近卑俗” (碧鸡漫志 ) ,内容上他有所创新,以前的词人(晏殊、韦庄等)写相思离别之情,都是从闺

4、中女子角度写,柳永则常常从男子的角度来写,同时将自己的追求和落空结合进去。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导入:教师导语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且去填词,遂落第。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主导学生活动:听读全词 感受离别朗读 第一步:师生听多媒体范读第二步:学生初读全词,读准字音 诵读要注意的问题:感情基调为悲戚低沉 整体感知 阅读、思考、概括、发言。1.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导读课

5、文鉴赏品读 咀嚼芳华:“一切景语皆情语”品读词的上阕,思考,标注,发言。(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开首这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 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 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

6、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2)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惆怅伤感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品读词的下阕,思考,标注,发言。下阕(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7、落清秋节“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 愁意浓浓(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 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把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情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酒醒伤情总结:柳有“留” 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

8、读者的心弦。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惨不成欢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拓展延伸比较鉴赏讨论、发言3.手法归纳: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虚实相济的手法。4.意象扩展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关于风: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板书 雨霖铃柳永离别前:勾勒环境 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 离别时:描写情态 实写 离别后:因情设景 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 刻画心理 虚拟实写(借景抒情)虚拟(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