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尚未解决的财务问题之一,被费雪布莱 克称为“股利之谜” (Dividend Puzzle),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发放的行为很多,世界各国学者在不同时期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但大多都是建立在以由米勒和莫迪格里安尼提出的 MM理论,即股利无关论,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信号传递理论、税差理论、客户效应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这些理论在以后学者的研究中或多或少 都运用到了其中之一。同时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股份制公司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也不长,作
2、为新兴市场,我国现金股利发放相对于成熟发达市场必然有其特有的一面,作为地区性上市公司,宁波市上市公司在发放现金股利的行为相较于全国来说又有其特有的一面,作为公司财务核心之一,虽然有关研究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文章很多,但对宁波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研究寥寥无几,而以 2010年最新的财务数据进行的研究还没有,正因如此,本文宁波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研究才更有意义;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 了不同的发展历程,现在正处在由弱到强的进程中,宁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民营经济发达程度在全国处于前列,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宁波地区上市公司在发放现金股利上的行为更是值
3、得研究,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宁波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描述了宁波地区从 1998 年到 2009 年共 25 家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现象和规律,对有可能影响宁波地区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各个因素提出了假设,并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假设中的各个因素进行检验,找出具体起影响作用的几个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起作用的原因,并最终给予解释。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1 股利无关论 (1) 米勒和斯格尔斯 1978 年在财务经济学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股利与税收”的文章 ,认为在当时税法下,许多股东就股息所交的税并不高于资本利1 得
4、税,因为投资者可以对自身的负债杠杆对股息收入进行避税,也就是说,公司的价值与股利政策即使在有税收的社会里也是无关的。 (2) 麦金森, 2002 认为,在信息对称、无摩擦的完美资本市场里,股利政策不能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价值是其自身盈利能力水平所决定的,股利政策不能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 1.2 股利相关论 与股利无关论相反的是股利相关论。股利相关论包括“一鸟在手”理论和税差理论。 (1)“一鸟在手”理论 此理论认为投资者更为偏好股利而不是资本利得。其结论股利政策的选择影响企业的价值,现金流量的方向总是以股利支付政策为条件,投资者希望抵消这种股利政策的变化的影响的努力经常是有限的。 (2)
5、税差理论 该理论是在 MM 股利政策理论基础上,放宽假设,引进税负后形成的理论;最早对此研究的是法尔阿和塞尔文( 1967),通过比较不同股东税后股利所得和税后资本利得所 得,结论是税后资本利得大于税后股利所得,所以,股东资本利得胜于股利所得。 1.3 现代股利政策理论与企业价值 现代股利政策理论是在不断放宽 MM 理论的假设条件以及怎样对其实证研究方面展开的。 (1) 客户效应理论与企业价值 首先提出客户效应的是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妮( 1961),他们认为资本利得比起股利所得,要获得更大税收收益,企业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应满足其追随者。1974 年,布莱克和斯格尔斯提出将投资者分为三个类型的客户
6、: (1)股利偏好型;( 2)股利厌恶性; (3)股利中性型,每一种股票都会吸引喜好该公司股利支付 水平的投资者。客户效应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股利无关。 1.4 信号理论与企业价值 股利信号假设萌芽于林特纳( 1956)关于股利研究的经典论文中,由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在 1961 年提出。 1969 年法码、费希尔、詹森和罗尔( 1969)在国际经济评论上合作发表了股票价格对新信息的调整一文,证明了股利政策具有信息传递效果。然而, 21 世纪前后,信号理论的实际证据是不明确的。 1.4 代理成本理论与企业价值 Jensen 和 Meckling( 1976)指出公司可以利用减小投资增加股利,或
7、以举债等方式剥削债权人的利 益。管理层会利用资源使自己受益,使股东受到损害。 2 2.国内学者关于股利政策的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主要从三方面研究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2.1 信号理论的检验 魏刚( 2000)以 1992-1997 年的 644 个公司为样本量进行研究,发现理性的投资者可以把公司股利信号看作是公司长远发展的一种信息;陈浪南、姚正春( 2000)以 1988 年 12 月 1 日至 1999 年 10 月 29 日之间 219 个交易日沪市的403 个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2.2 代理理论的检验 吕长江、王克敏( 2002)的研究发现,对 于系统内生变量,管理权比例显
8、著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管理权比例越高,公司股利支付率就越低,同理,则相反。李增泉、任强( 2003)以 19772001 年间所有 A 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他们从对投资者保护的角度对上市公司所有权和现金股利的政策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所有权安排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时,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并且,只有当所有权的安排不利于中小投资者时,现金股利的信号才显著存在。 2.3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原红旗( 2001)以 A 股 19941997 年共 4 年的股利分配方案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因素进行研究,他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非流
9、通股比例)和治理结构对股利形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陶兢强,胡国柳 (2010)通过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法对 2008 年 A 股361 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现金充足率、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支付率呈负相关关系,市盈率、资产流动性与现金股利支付呈正相关关系。闫华红、魏永红( 2010)从家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入手,选取了 从 2004 2008 年在 A 股上市的 1411 家家族公司作为样本,分别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还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多研究内容的而影响,玉杰华( 20
10、10)从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而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效率低下,并对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产生影响。 3.参考文献 1闫华红,魏永红 . 基于股权结构的家族控制与现金股利政策 J. 商 业研究, 2010,( 9) 2陶兢强,胡国柳 . 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 2) 3罗宏 .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研究 M. 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3 4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J 财经研究, 2001, (3)
11、: 33-41 5魏刚 非对称信息下的股利政策 J经济科学, 2000,( 2): 69-76 6陈浪南,姚正春 .我国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的实证研究 J 金融研究, 2000,( 10): 69-77 7杨淑娥,王勇,白革萍 . 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会计研究,2000,( 2): 31-34 8陈晓,陈小悦,倪凡 . 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J 经济科学, 1998,( 5): 33-43 9Miller and Scholes. Dividends and Tax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8, (6
12、) :333-364 10Gordon,M.J.Optimal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olicyJ. Journal of Finance, 1963,(5) : 264-272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对宁波地区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1.1 现金股利发放的家数比例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1.2 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波动较大 1.3 现金股利发放率呈递减状态 2.对影响宁波地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因素的实证研究 2.1 理论假设 2.2 研究设计 2.3 因子分析 2.4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实证结果分析 4 结论 2.实
13、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首先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了解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相关知识,其次运用期刊网站找相关文章进行参考;最后,通过查阅宁波上市公司年报,证监会、深交所、上交所等网站,大智慧炒股软件等获得相关数据。 进度计划: 第 6 学期第 19-20 周至第 7 学期第 1-5 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 7 学期第 6-12 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4 撰写;参加开题答 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 7 学期 13-14 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第 15-20 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 学期第 1-2:在导师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 8 学期第 3-6 周:在导师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 8 学期第 7 周:在导师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 8 学期第 9-11 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