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考点导图】一、列强侵略和农民阶级的抗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年)(1)原因: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1)原因:英
2、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过程:1856 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 年签订天津条约 ,1860 年 10 月签订 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年)(1)前期:1851 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1853 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2)后期:1856 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859 年,颁布资政新篇 ,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
3、案,但没有反应农民的要求和愿望。1864 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1)原因: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资料。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二、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的兴起与社会生活的变迁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小农经济中的“织”与“耕 ”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
4、界市场。2洋务运动(1)原因: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3)评价:未能达到“自强” “求富”的目的。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时间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表现 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
5、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影响 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4. 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出现了旗袍。(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2 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及著作 影响地主阶级 林则徐、 师夷长技以 “开眼看世界”的思抵抗派 魏源
6、 制夷;海国图志等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推行“商战”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起了启蒙作用主题一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1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
7、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3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
8、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请回答:(1)斯塔夫里阿诺斯对材料中三次战争清政府失败原因的叙述正确吗?为什么?(2)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为什么说“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个新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解题思路 第(1)问材料把原因归结为清政府闭关自守、骄傲自大并不完全正确,应归结为当时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第(2)问概括介绍外国侵略给
9、中国带来的消极后果。第 (3)问要求回答客观积极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因,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答案 (1)不完全正确。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2)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开始并逐步加深。(3)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先后传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潮流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主题二 近代列强侵华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1特征:(1)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
10、列强侵略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侵略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 “以华治华” ;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3)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 ”到独霸中国;侵华主要国家是美、日;侵华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2关系:(1)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
11、步形成的特点。(2)甲午中日战争及以后的八国联军侵华则是以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和列强瓜分世界的要求。综上所述,列强侵华的手段多样,但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密切相联的。【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 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请回答:19 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经
12、济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 “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这一“愿望”的实现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了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及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的影响。经济侵略过程可从打开中国大门商品输出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这一主线来回答,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以根据相关所学知识来回答。答案 侵略活动: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取得了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开始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取得了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等权利,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并打入中国内地市场;通过控制中国海关,发展外商在华企业,组织洋行经营对华贸易等,扩大商品输出
13、。影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出现逆差,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主题三 多元史观解读中国近代史上通商口岸的开放1从革命史观看,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和开辟租界,把它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也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2从现代化史观看,通商口岸的开辟,客观上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它成为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着带头作用。3从全球史观看,通商口
14、岸的开放,使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4从文明史观看,通商口岸开放,有利于接触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5从社会史观看,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首先传入,西方文明的社会习俗也较早传入中国的通商口岸,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史观是史学研究的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包括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 学历史教学园地几种新史观请回答:(1)请任选材料中的两种史观,
15、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一般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等,试以这种史学范式,各举一事件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重大进步。解题思路 第(1)问任选两种史观,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说明。第 (2)问注意近代前期的限制。答案 (1)革命史观: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球史观: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化史观:客观上使中国出现近代工业,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文明史观:中国的农耕文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小农经济开始解体。(2)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思想理性化:新文化运动。主题四 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洋务
16、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这也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1)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2)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
17、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问题探究】 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依据下表对四种史观的解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史观 解读革命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阶级) 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阶级的统治文明史观人类文明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
18、和电气时代全球史观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形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一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请回答: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不同史观的侧重点不同。如若运用、两种史观对洋务运动作出评价,哪种史观评价较高,哪种史观评价较低?为什么?解题思路 用不同的尺度衡量同一个事件,得出不同的结论;从革命史观看,洋务运动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现代化史观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答案 革命史观评价较低。因为洋务运动是一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目的
19、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而不是革命。现代化史观评价较高。因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近代教育等事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不能正确阐明判断理由不得分)通史排查真题对点知识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1(2013北京高考)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 ,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关键信息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美国” 。史实依据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只对英法两国进行军费赔偿;划定使馆区是辛丑条约的规定;在华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规定;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是天津
20、条约的规定。答案 D2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 ”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 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调动知识 列强贪婪提出修约遭到拒绝武力解决。答案 B知识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3(2012重庆高考)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 1862 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是 ( )A秦日纲
21、B陈玉成C李秀成 D石达开关键信息 “1862、上海、洋鬼” 。调动知识 李秀成进攻上海遭遇洋枪队。答案 C4(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洪秀全尊奉 “皇上帝” ,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堂、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 ;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辨别选项 太平天国运动的前后期以天京变乱为分界点,B 项不正确;C 、D 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答案 A
22、知识点三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5(2013浙江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二 1840 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 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三 马克思在 1853 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
23、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 ”的思路,概括 19 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审题技巧 第(2)问要注意时间限定“1840 年后” 。理解题意 第(3)问要从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进行辩证分析。答案 (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
24、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6. (2012江苏高考)右图点石斋画报 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 “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 生A BC D辨别选项 说法与题干没有关系;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同,错误。答案 A知识点四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7(2012浙江高考)1862 年 6 月 26 日, 上海新报一则
25、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材料信息 时间(1862 年)、地点(上海) 、媒介(上海新报)、内容(外国杂货)。答案 C知识点五 西学东渐思潮8(2013重庆高考)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 ”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 )A 四洲志 B
26、海国图志C 天演论 D 资政新篇调动知识 海国图志提出学习西方科技抵御西方侵略,而四洲志并没有提出该思想。材料信息 从题干信息“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可排除 C、D,C 项与戊戌变法有关,D 项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答案 B9(2013广东高考,节选)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鹜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欤? 刘光禄遗稿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
27、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 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2)刘锡鸿与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材料分析 刘锡鸿是顽固派,郭嵩焘是维新派。答案 (1)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 ;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 ”;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 ;西方政教是“本” ;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
28、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模块排查线性题组政治模块题组118401842 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 。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理解题意 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 ,说明清政府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反映了清政府的愚昧无知。答案 A2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了太平天国运动。当时曾到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曾发表评论说:“天王之
29、基督教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 ( )A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宗教 B与西方宗教思想没有任何联系C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D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调动知识 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和发动群众起义。辨别选项 A、B 两项明显错误;C 项说法太武断。答案 D3右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 ,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南京条约之后B 北京条约之后C 马关条约之后D 辛丑条约之后主要依据 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 C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影响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辨别选项 B 项应是辛丑条约 的影响;C 项应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D 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答案 A经济模块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