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长期以来受到我国广大史学研究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因为它的正确解决,不仅有助于探索我国封建社会的总规律和总特点,而且有助于深入认识历史上的许多具体事物和现象。目前,围绕这个问题的分歧意见还很多,对宋代社会的认识便是其中之一。当论及宋代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时,多数研究者都将它与唐代相比较,普遍地认为,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它政治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而洎乎宋代,则开始走下坡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阶段。具体说来,宋代在政治上是守内虚外、屈辱求和、割地赔款、长期偏安。在经济上是赋税繁多,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因而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化,农民起义提出“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这可说是封建社会进入后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文化上,虽有举世闻名的三大发明出现,但又产生了理学,理学是这时期地主阶级思想的代表,它的出现,完全是历史的反动。如有的研究者认为,宋代的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儒教的主导作用就是为处于停滞僵化状态的封建社会注射强心剂,禁锢人们的思想。有的研究者认为,唐末农民大起义把我国向封建社会后期推进,面对江河日下的现实,理学要挽狂澜于既倒,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