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浙江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5647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浙江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高浙江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高浙江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高浙江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高浙江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文献综述 提高浙江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部门, 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活跃的产业部门之一。由于化工产品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等过个领域,因此化学工业生产的规模、技术水平和门类齐全度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化学工业 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而且广泛渗透到各个产业部门 。化工是浙江的支柱产业之一,学者们对如何提高浙江化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笔者试图对它们进行了梳理和综述。 1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理论研究 亚当斯密( 1776) 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输出的商品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

2、换取本国必需但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认为国际竞争力是通过国际贸易体现出来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绝对生产成本优势。它 为研究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最原始的理论依据,但不能解释当一国所有商品的生产较其他国际均处于劣势时仍存在国际贸易的现象。 李嘉图( 1817)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两种商品的生产较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存在双方互利贸易的基础,一国专门生产和出口绝对劣势相对小的商品,进口其绝对劣势打的商品。他认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一国资源往往被 配置到具有相对较高生产率的产业,每个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不仅来源于绝对成本优势,也来源于自身相对成本优势,在当时技术条件下

3、,认为商品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成本差异的源泉。该理论相对于绝对优势理论有明显进步,但没解释各国劳动生产率和国家间比较优势存在差异的原因,不能解释竞争力的来源和区域间贸易现象。 迈克尔波特( 1990)提出了钻石理论,他认为国家的财富取决于本国的生产率(即指单位工作日所创造的新价值,或者是单位投入资本所得到的报酬)和一国所能利用的单位物质资源。国家或者地区 竞争环境如何与其生产率的增长密切相关。我们可以用由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来形象地描述竞争环境的组成。钻石 理论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信息、激励、竞争压力、到达支持性公司的途径、制度与协会、基础设施和人力与技

4、能等。 这些理论虽然没有明确国际竞争力命题,却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绝对和相对优势的形成机理,从不同角度阐述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故认为是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基础。 2 2 关于国际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及其观点介绍 裴晓华( 2008)分析指出,从 1994 年到 2005 年,美国和德国整体化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遥遥领先,尤其是德国,一直处于 10%以上,美国次之。但从时间序列上看,美国从 1995 年的 13.77%到 2005 年的 8.29%,德国从 1995年的 15.72%下降到 2005 年的 11.44%。从贸易竞争 力 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在1994 年到 2005 年

5、期间,德国和日本化工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 TC 指数一直大于零 。美德两国的 TC 指数 由 大变小,表面上是因为出口额增长率逐渐递降或进口额增长率逐渐增加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随着全球经济结构 和 跨国公司生产布局的重新调整,化学 工业从发达国家向发 展中 国家转移,这也是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竞争的结果。 陈文龙 ( 2003) 指出 当今世界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一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化工新材料的主要产销国,并垄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二是主要跨国公司正在实施新一轮扩张计划,化工新材料全球化经销趋势日趋明显;三是亚太地区发展迅速,正成为化工新材料的投资

6、点;四是化工新材料的产业规模在继续扩大,新品种层出不穷。 3 关于我 国 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裴晓华( 2008)通过具体种类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发现我国大部 分化工产品处于劣势,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多为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高能耗型的低附加值产品,而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如染料、涂料、农药、药品等竞争力较低。竞争力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原料供给的产业链上游,造成我国化工进出口基本走的是资源换技术和资金的路子。 我们应该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逐步培育我们的新型竞争力优势的产品。 陈旭颖、张利寅( 2007) 引用 化学委员会( ACC)的研究 指出 ,进口在中国化工行业

7、中占据重要地位。 2005 年中国进口化学品 700 亿美元,化学品贸易逆差为 410 亿美元。尽管以中石化和中 石油为首的一 些中国公司部署大的投资计划,一些跨国投资项目也在使化工生产扩能 ,但中国仍然是化学品进口大国。据 ACC 预测, 2006 年中国化工生产增长率为 16.7%,相比之下,整个亚太地区的平均增长率为 5.9%,世界的平均增长率为 3.7%。 ACC 预测, 2006-2016 年间中国化学工业产量平均增长率为 10.4%,而亚洲为 5.4%,世界为 3.6%。中国已成为许多精细化工和医药公司低成本中间体的重要来源。 张文学( 2007) 分析指出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

8、迅速,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由于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其 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快报统计, 2003 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3 业现价工业总产值 18402.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5%;工业增加值 570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销售收入达到 180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4%。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的比例为:现价工业总产值占 13%、工业增加值占 13.9%、销售收入占 12.8%。 4 关于浙江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和问题研究成果 周土法、叶秉海( 2010) 分析, 2009 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 2987家,实现销售收

9、入 4085 亿元,比 上年增长(下同) 2.7%,居全国务省区市第五位,其中化工 3111 亿元,增长 2.6%,居全国第三位;完成出口交货值 394 亿元,下降 9.2%,居全国第四位,其中化工 391 亿元,下降 17.4%,居全国第三位;实现利税总额 543 亿元,增长 145.7%,其中化工 295 亿元,增长 30.2%;实现利润 273 亿元,增长 184.4%,其中化工 207 亿元,增长 49%。石化行业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10.7%,实现利税占 15.6%、利润占 13.3%。从 2009 年初开始,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值虽仍在下降,但降幅逐渐减小。一 季度工业总

10、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 17.8%,至 6 月下降 14.2%,至 9 月下降 10.3%,至全年增长 1.5%,一举扭转连续多月的下降势头。自 9 月开始,月度产值已超过上年单月最高值, 12 月更是达到 409 亿元,创单月历史最高,显示 浙江 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已走出低谷,逐步好转。 梁超( 2008)分析指出, 2007 年 ,杭州市行业归口统计的 65 家规模以上化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466.26亿元同比增长 24.82%,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值 5.32 个百分点 ;完成工业销售产值 462.91 亿元 ,同比增长 26.80%,高出全市规模 以上工业平均值 7.40 个百分点

11、。产品产销率为 99.28%,较上年同期提高 1.59 个百分点 ,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值 1.03 个百分点。肥料制造、涂料油墨制造、染料制造、其他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市场看好 ,产销率均超过 100%。 2007 年 ,行业归口统计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481.57亿元 ,同比增长 30.63%,高出全省化工行业平均值 4.22个百分点 ;完成工业增加值 91.59亿元 ,同比增长 43.26%,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值 27.36个百分点 ;实现利税 48.7 亿元 ,同比增长 58.99%。 2007 年 ,行业归口统计企业实现利润32.1 亿元 ,同比增长 82.

12、75%,高出全省化工行业平均值 48.07 个百分点。其中 6家企业亏损 ,亏损面为 9.23%;12 家企业利润同比负增长 ,占比 18 46%。 彭新敏、鞠芳辉、刘春香( 2007)分析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宁波新材料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目前宁波已经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材料生产和加工,其中 300 多家企业从事新材料的生产与加工。新材料领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从 1995 年 4 家发展到 2005 年的 60 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 20.4%;其 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3 家,占全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 4 19.7%。自 2000 年以来宁波累计有 3 家新材料

13、上市企业,占全国新材料类上市公司的 7%。至 2005 年,宁波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 415.6 亿元人民币,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 27.1%,仅次于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居第二位;实现销售收入 404.2 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 27.3%;实现利税 47.3 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利税收入 25.5%;出口创汇 10.2 亿美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创汇总额的 19.5%。 2005 年 宁波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和出口创汇分别是 2000 年的 3.77 倍、 4.06 倍、 3.16 倍和 7.97 倍。 5 关于 提高 浙江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 对策 研究 的成果

14、 张文学( 2007)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下三点对策: ( 1) 加强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 ( 2) 密切关注国际油价变化,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冲击,并将自主创新摆在前端; ( 3) 加强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工作。 李汉清( 2008)对 浙江 化工对外贸易发展作出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 我们应该积极调整化工出口产品结构,深化化工外贸体制改革,壮 大竞争主体,提高竞争能力,更新外贸观念。这也是化工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要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梁超( 2008)提出了浙江省今后发展化工行业的对策: ( 1) .抓项目带动,促进行业布局、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 2) .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杭

15、州市化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 3)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 4) .加快与国际接轨,促进行业综合竞争力提升; ( 5) .继续做好禁化武履约工作。 6 点评 从以上文献分析看,主要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国际化工行业的优势,我国化工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劣势以 及浙江化工行业 的销售成绩、全国排名等。但是,化工作为一种污染型产业,以上文献没有具体涉及到处理环保和化工行业之间的关系。我决定从保护环境,创建循环型工业园区的方向出发,进行补充。 5 参考文献 1 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 M. University Of Chic

16、ago Press, 2002. 2 Michael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2002. 3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M. 华夏出版社, 2005. 4蒋涛 . 加入 WTO 对浙江化工行业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 EB/OL. 浙江经济学院 ,2010.10.18. 5陈建华、周余良 .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评述 J. 新西部 , 2009( 04) . 6陈文龙 . 国内外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J. 化工新型材料 , 2003( 03) . 7裴晓华 . 我国化

17、工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D. 北京 : 中国优秀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9( 03) . 8陈旭颖、张利寅 . 中国化工贸易未来发展 J. 科技信息 科技教研 , 2007( 07) . 9张学文 .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J. 商场现代化 ,2007( 04) . 10周土法、叶秉海 . 2009 年浙江省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与 2010 年预测分析 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 2010( 05) . 11李汉清 . 关于我国化工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思考 J. 现代商业 , 2008( 05) . 12梁超 . 2007 年度杭州市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J. 杭州化工 , 2008( 01) . 13彭新敏、鞠芳辉、刘春香 . 宁波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 N.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 2007( 05) . 14张宏民 . 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 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15顾海兵、余翔 . 宁波工业竞争力研究 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