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75657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文献综述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都保持着平稳的发展速度, GDP 年 均增长率高达 9.87%,同一阶段内,对外贸易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 42.66%。特别是浙江省等几个沿海省份及地区,更是在这股潮流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一跃成为全国发达省份。对外贸易作为一种贸易形式在经济的发展中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受到各国的重视。 1 国外理论研究状况 1.1 乐观主义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发表的代表作品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一个著名的“绝对利益 ”理论。他主张:“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就应

2、该用自己有力的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 他主张各国英国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利用自己的优势来产品来换取自己劣势的产品,使各国都能享受到国际贸易的好处。他认为一国的国际分工深度收到市场大小的影响,积极扩大国际市场,提高对外贸易程度,是分工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经济就能持续增长。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赫克歇尔明确提出国际贸易贸易的发生一般取决于各国拥有生产要素相对丰富程度的观点,即要素禀赋理论( H O 模型)。俄林认为: “对外贸易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他说:“简直不能想象,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如果没有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会是什么样子”。俄林论证了在没有任何贸易障碍和要素

3、不能跨国流动的前提下,国际贸易能够使所有参加贸易的各国或 得到利益并增加国民收入。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 1936 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从中阐述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理论主要关注封闭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均衡。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该理论由哈伯特、劳森、梅茨勒等人进行了扩展,据此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调节国际收支的乘数分析法。其假定的约束 条件是宏观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国际资本并不发生流动且商品的价格、汇率都不发生改变,以此为条件来考察一国国民收入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贸易顺差 (出口 )是对国民经济体系的一种“注入”,能2 对国民收入产生

4、乘数效应,因而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口则是抵消这种作用的因素,是国民收入的一个漏出项。出口的增加就如同投资一样能增加国内产出和就业。而且和投资一样,出口对国民产出具有乘数效应 1。即 :出口时从国外获得的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的收入增加、消费增加,从而引起与出口相关产业的收入增加, 如此循环往复,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是出口的倍数;而进口的作用则刚好相反。因此,凯恩斯主张奖出限进的贸易保护政策。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支的供需均衡条件是: Y=C+I+G+(X-M) (2.1) 恒等式中 Y 代表国民收入, C 代表消费, I 代表投资, G 代表政府支出,( X-M)代表出口与进口的差

5、额,即净出口。其中, I, G, X 为外生变量, C和 M 为国民收入的函数,其表达式可表述如下: X 为外生变量, C 和 M 为国民收入的 C=C0+cY (2.2) M=Mo+mY (2.3) 上式中的 c, m 分别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 c= C/ Y (Ocl) m= M/ Y (Oml) 边际储蓄倾向: S=1-c (2.4) 分别把 (2.2)、 (2.3)、 (2.4)代入 (2.1)式,得 : Y=l/(s+m)(Co+I+G+X 一 Mo) (2.5) 上式中的 l/(s+m)即为对外贸易乘数,它是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边际

6、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就越大;反之,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就越小。该式也反映了一国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收益与该国的贸易顺差量成正比,与对外贸 易乘数成正比。因此,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扩大出口可以以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发展。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逊于 1937 年首次提出“对外贸易是增长的发动机”,其主要侧重于阐述了一些后起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发展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美籍爱沙尼亚学者纳克斯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根据 19 世纪以英国为首的发达工业国家和新移民地区国

7、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乌拉圭以及1凯恩斯在通论中首次利用乘数理论来分析投资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乘数效应。萨缪尔森在短期价格 和工资不变的假设下分析了投资乘数模型后,认为它对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贸领域同 样适用。 3 南非等国家)的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认为国际贸易是起到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的关键因素。纳克斯认为,国际贸易除了使各国按比较利益的规律进行分工,促进国际间的资源有效配置,从而获得静态的经济利益以外,更为 重要的是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及原料的迅速增长的需求迅速传递到发展中国家,使得这些国家的出口产业户的快速增长,而这种增长又以“乘数效应”传递到

8、其他非出口产业中,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增长。正如纳克斯所说,“ 19 世 纪的国际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它尤其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由此可见,“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观点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各国的经济学家都从不用的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论证这一观点。但是我们在看到理论的积极性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其中的不足。以上 理论都片面强调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夸大对外贸易作用的嫌疑。 1.2 悲观主义理论 在大量经济学家及学者提出大量理论、学说和实证分析来支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相反的理论与论据

9、,来证明对外贸易在一定条件下,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对经济增长起到阻碍作用。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中心 -外围”论和“贸易条件恶化论”。 “中心 -外围”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罗维什于 1949 年首先提出,用以解释对外贸易会使发展中国家日趋贫困化的机制,并集中论述了“贸易 条件恶化论”。他认为,由于存在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趋势,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家不可能由于对外贸易而提高其长期经济增长率。普罗维什认为世界是由“中心一外围”组成的,中心国家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而外围国家的经济结构则存在异质性和单一化。这种结构的差异来源于中心资本主要国家的扩张。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

10、国际经济体系的中心与外围,两者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是技术的创新者和传播者,它们主要生产和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料、燃料和农产品等初级产品,技术进步的结果是提高了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从而提高其国 内的生活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则是技术的模仿者与接受者,它们主要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不但没有提高工人的工资,而且压低了出口产品的价格,最终使得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这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利益分配不均,初级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小以及中心和外围国家工会力量的差异,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贸4 易条件不断恶化,即所谓的“普罗维什命题”。 后来印度学者巴格瓦蒂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完善,进一步

11、提出了“贫困化增长”的概念,他指出对外贸易发展不健康会对经济增长形成损害。巴格瓦蒂认为,过度进口会对进口竞争部门 产生“挤出效应” 2,促使生产与就业下降,从而形成产业冲击;过度出口(尤其是大国)可能恶化贸易条件,相当于白白输出财富,从而导致“贫困化增长”,损害本国的整体福利;对于国内供不应求的商品或要素的过度出口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影响国内经济的健康稳定等。 除了上述的自由贸易会加剧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观点外,其他有关贸易悲观主义理论的观点 6 主要还有:自由贸易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外贸与国际收支逆差;自由贸易所依据的传统贸易理论只考虑了私人成本,却没有展开社会成本 收益分析;自由贸易

12、不利于发展国家的资源利用;自由贸 易所决定的生产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自由贸易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自由贸易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国际不平等。在这些理论论据支持下,他们得到结论,既然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依靠自由贸易来带动经济发展,那么政府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他们主张发展中国家通过采取关税同盟和其他形式的经济一体化来实现“集团的自力更生”,从而摆脱发达国家的支配。 1.3 贸易折中理论 近年来日渐盛行的一种带有折中性的观点是:既承认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某种共同性,同时又提出一些带有尖锐性的现实问题。该理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3:一是更客观地把握贸易的作用,提出对外贸易与开发利用国内资源相结合

13、的观点;二是把某些国家的经济成功归结于正确的外贸政策;三是主张政府在贸易领域不能简单的实行保护,二是应采取多样化的政策。 贸易折中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经济学家欧文克拉维斯。 20 世纪 70年代,针对“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学说,他提出了对外贸易不是增长的“发动机”,而是增长的“侍女”的著名见解。克拉维斯认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其他因素,外部需求知识经济增长的额外刺激,这种刺激由于所处国家和时期各不相同,其表现出来的重要性程度也大有所异 。对于外贸既非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也非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且还不一定必然地经济增长有益。鉴于众多学者至今未能对“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命

14、题的实证研究给出合理一致的结果,加之实际条件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对外贸易2 挤出效应: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3 转引自车维汉 . 发展经济学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p272 5 是经济增长的侍女”的观点愈演愈烈。 综上所述,尽管经济学界对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仍存在众多争议,但是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乐观主义理论还是主流性的观点,在本文中笔者亦认同这一观点。 2 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 现状 2.1 国外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综述 20 世纪 60 年代末 ,经济学家埃默里

15、、巴拉萨、泰勒和费德勒等人使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各种贸易促进增长的数学模型,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他们在应用这些模型对几个国家不用时期的横截面或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得到一些较为科学客观的结论。 埃默里于 1967 年最先收集了 50 个国家 19531963 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最简单的出口与 GNP 关系的线性模型,经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出一国出口贸易可以促进 GNP 增长的结论。米里开在 1977 年通过选取 41 个发展中国家 19561967 年有关数据的平均 值,首次采用斯必门范围相关( Spearman Rank Corelati

16、on)分析方法,指出出口速度快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也快 8。巴拉森在 1978 年分别选择了 19601966 年间以及 19671973 年间两个时期内共10 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运用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得出了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结论。泰勒 1981 年在建立出口扩展型总量函数时,直接在指数形式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上加入出口变量,在研究出口、劳动和资本对总产出作用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制造业出口的作用。 2.2 国内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实证研究综述 20 世纪 90 年代,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用的方法和模型得出了许多结论。彭福伟( 1999)通过考察我国 1990

17、1997 年间的货物净出口贸易和 GDP 之间的关系, 发现 GDP 的增长与净出口 4的拉动并非强相关,且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往往与 GDP 增长呈反方向运行趋势。陈家勤( 1999)通过选取外贸依存度、 GDP 增长率、净出口 4 额三个变量,运用弹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认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杨全发( 1999)将巴拉森建立的模型代入我国数据进 行检验,发现出口对于经济增长具 有正向4 净出口: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价 6 促进作用。 2.3 对国内外实证研究的评价 从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上看,国外学者对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而且采

18、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选取的角度也各有不同,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大量有效的素材,并且在方法上提供了借鉴。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大多以国外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各自的检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观点。通过比较这些实证分析,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在建立模型时大多只选用出口或者进口来当做一个变量进行分析,未同时考虑进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些还有待进一步证明。进口与出口两个变量性质差异 极大,应该全盘考虑上述两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能只顾其一。 第二,早期的实证分析中,一般都采用双变量的简单线性回归为主。但是在使用线性回归时有一个前提,就是参与回归的变量都必须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但是很明显 GDP、进

19、口和出口等变量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若只是这样简单回归,可能会导致得到的结论不准确。 第三一般的分析都进行的是定量实证分析,忽视了定性结果。在逻辑上不够严密,未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尽管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进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尚且存在一些细节性问题,但 是对外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仍然得到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R. Nurkse. Equilibrium and Growth inWorld Economy M. Cambridge, 1961. 2R.Emery. The Relation of Exports and Economi

20、c Growth M. Kyklos, 20(2). 3Michaely,M.Exports and Growt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77 4(1). 4Balassa,B.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 Futher Evid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78,5(2). 5Tyler,W.Growth and Export Expans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me

21、Empirical Evid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1,9. 6亚当斯密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 7贝蒂尔俄林 . 区际和国际贸易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7 9贝蒂尔俄林 . 区际和国际贸易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10董国辉 . 劳尔普罗维什经济思想研究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11谭崇台 . 发展经济学 M. 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1. 12彭福伟 . 怎样看待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 J. 经贸论坛, 1999. 13陈

22、家勤 . 适度增加进口的几点思考 J. 国际贸易问题, 1999( 7) . 14杨全发,舒元 . 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J.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8( 8) . 15石传玉,王亚菲,王可 .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南开经济研究, 2003( 1) . 16谢荣军 .2009 年我国对外贸易特点及对策 J.经济与法, 2009,( 9) . 17季铸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 J.财贸经济 , 2002( 11) . 18刘生元 .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 实证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 , 2001( 12) . 19石传玉,王亚菲,王可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南开经济研究 ,2003( 1) . 20周慧君 . 陕西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D.西安大学, 2009. 21王德芳 . 重庆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D.西南政法大学,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